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湘中作
  • 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
    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
    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
    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
    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
    参考资料: 1、周寅宾选注责任编辑:陈仿粦.《南岳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05月第1版:第13页 2、周蒙,冯宇主编.《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 2》: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08:第48页 3、罗韬.《张九龄诗文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第179-180页
  • 译文
    湘水环绕着南岳衡山,极目远望,但见一片青色。
    身膺公务,不可歇息,举目两岸景色,都那么熟悉,这是我多次路过的地方。
    烟水弥漫的岛屿,尤适宜春季眺望;林中猿啸,千万别在夜间倾听。
    在这漫漫长路,我的思绪交缠;纵一叶扁舟,行在冥冥夜色之中。
    从此浮沉而去了,真可叹啊!我竟如此劳碌奔波。

    注释
    湘流:指湘水。南岳:即衡山,五岳之一,在湖南省衡山县西。
    绝目:极目,极尽目之所至。
    禄:禄位。已:止。这句意思是,诗人对于禄位的怀念,尚未停止。
    屿(yǔ):河中小洲。衡山附近湘江中有观湘州、鳌洲等小屿。
    猿:猴子。
    永路:长远的道路。绪:愁绪。
    冥:昏黑。
    浮没:飘浮汩没。谓仕途顺畅或不顺畅。
    嗟(jiē)嗟:叹词,表示感慨。劳我形:劳累我的身体。

    参考资料: 1、周寅宾选注责任编辑:陈仿粦.《南岳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05月第1版:第13页 2、周蒙,冯宇主编.《全唐诗广选新注集评 2》: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08:第48页 3、罗韬.《张九龄诗文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第179-180页
  •   该诗是一首纪行诗,是诗人张九龄于开元十九年(731)春,奉召由桂州任上赴京任秘书少监时途中所作。

    参考资料: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韶关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韶关文史资料 第12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韶关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1988年08月第1版:第172页
  •   该诗着重抒写诗人赴湘水途中的感受。首句说:“湘流绕南岳”,展示出一幅气势壮阔的山水图画,同时在写景中暗寓行旅的路线。该句虽不事刻画,但着一“绕”字便可使人想见山形的曲折、水流的婉蜒。次句承上写舟行所见,极目望去,进入视野的都是青青的山色。一个“转”字颇值得玩味,它既与“绕”字呼应,传达出舟绕山而行的逼真感受,而且隐约透露出诗人的内心情绪。因为青青山色固然令人赏心悦目,但如果一路行来,转过一山又是一山,眼前唯见青山白水,久而久之,自不免觉得单调乏味,更何况从下文可知诗人此行并非为着游山玩水,所以开头两句虽只是写景叙事,已为全诗奠定了倦游的基调。

      “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是该诗的主旨,全诗的写景抒情都从这两句生发。上句揭示了行旅“未能已”的原因乃在于“怀禄”,具体到该首诗不过是作官的一种委婉的说法,从中可见诗人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处境。下句接着说因“屡所终”之故,旅途的自然山水在他的眼里统统失去了新鲜感和吸引力。这两句诗语调低沉,其中不仅流露出诗人的羁旅之感、飘泊之叹,还有诗人对宦游生涯的厌倦。

      正因为诗人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并且移情于物,所以湘江上的一切景物便都蒙上了一层凄清黯淡的色彩。“烟屿”以下四句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幅处处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的图景。五、六两句,一从视觉着笔,一从听觉入手,传达出旅人白天、夜晚的不同感受,运笔极为简练。“烟屿”本是美景,惜乎只“宜春望”,言外之意是眼下却不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猿啼本自凄哀,在万籁俱寂的夜里,格外显得凄厉,使人伤情。这两句一“宜”一“莫”,正反成对,使诗意跌宕不平。接着两句继续写旅途情景,但变换了一种角度。江水迢迢,长途漫漫,一叶孤舟从日出到日落,从黄昏到夜晚,日复一日,简直不知何日是归期、何处是尽头!如果说上两句侧重抒发的是诗人凄凉感伤的情怀,那么这两句更多地带有孤寂苦闷的意味。

      以上八句层层蓄势,结末的抒慨虽语气直露却情真意切、水到渠成。“浮没”一词,语意双关,既指行舟的随波逐流,也喻宦海的沉浮,“浮没从此去”一句似乎很旷达,但紧接着便是一声嗟叹:“嗟嗟劳我形。”并在此沉重的叹息中收束全诗。

      该诗将山水同行旅结合起来写,却又不同于一般的山水行旅诗。它没有对沿途风光多作刻画,而主要用赋的手法抒写行旅感受,即或写到景物,也是为这一主旨服务。联系诗人的际遇,不难理解,这行旅中的种种感受,正是他屡遭迁谪的经历和他厌仕途的心结在诗中的折射。诗人将它们不露痕迹而又富于启示地融进长途跋涉的体验中,从而创造出既真实动人又含蓄蕴藉的独特意境。

    参考资料: 1、余冠英.《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07月第1版:第101-103页
唐代的其他诗人
  • 于经野 [唐]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人。中宗时(七0五――七0七)为户部尚书。工正书。王光庭所撰唐延安县幽堂碑,为其所书。《唐书宰相世系表、金石录、唐诗纪事》
  • 辛替否 辛替否,字协时,京兆人也。景龙年为左拾遗。时中宗置公主府官属,安乐公主府所补尤多猥滥。又驸马武崇训死后,弃旧宅别造一宅,侈丽过甚。时又盛兴佛寺,百姓劳弊,帑藏为之空竭。
  • 薛戎 薛戎,字元夫,河中宝鼎人。少有学术,不求闻达,居于毗陵之阳羡山。年余四十,不易其操。江西观察使李衡辟为从事,使者三返方应。故相齐映代衡,又留署职,府罢归山。福建观察使柳冕表为从事,累月,转殿中侍御史。会泉州阙刺史,冕署戎权领州事。
  • 张嘉贞 张嘉贞(665年-729年),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张嘉贞明经出身,初授平乡尉,后为监察御史,累迁至并州长史、天兵军大使。720年(开元八年),张嘉贞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又升任中书令。723年(开元十一年),张嘉贞因其弟贪赃,被贬为豳州刺史。后任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725年(开元十三年),再贬台州刺史,又升任工部尚书,封河东侯。729年(开元十七年),张嘉贞在洛阳病逝,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
  • 崔信明 崔信明,生卒年不详。唐初官吏、诗人。青州益都(今山东省益都)人。颇有文采,博览群书,思维敏捷,下笔成章。隋炀帝时,任尧城令。隋末,其族弟参加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恳劝他投义军,坚不肯从,后再三请让,仍不从,逾城而逃,隐于太行山。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任兴势丞,迁秦川令。
  • 阎德隐 字里不详。玄宗开元间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