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回中作
  •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80 2、刘学锴 注评.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09-110
  • 译文
    远望苍莽迷蒙的寒空秋色令人发愁,独上高楼即听到驻军呜呜的号角声。
    吴地歌姬为寄托怨思而吹响了双管,荆轲临行前辞别燕太子丹大声悲歌。
    千里边塞山河辽阔暮色苍茫,山顶燃起如明星似的烽火更显得秋之萧索。
    入夜之后寒霜浓重西风吹起,陇水悄无声息地凝冻成了冰导致难以畅流。

    注释
    回中:回中道。汉武帝巡幸郡国,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为丝绸之路中的一段。南起干河河谷(今陕西陇县北),北出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一说指回中宫。秦始皇曾在干河河谷内修造回中宫作为其行宫,故址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苍莽寒空:一作“莽莽云空”(《文苑英华》)。苍莽,广阔无边的样子。
    戍(shù)角:边防驻军的号角声。
    吴姬:泛指吴地歌姬。怨思:怨恨悲伤。双管:古乐器。
    燕客悲歌:用荆轲在易水与燕太子丹、高渐离辞别时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事。别:一作“动”,一作“上”。五侯:泛指权贵豪门。
    关山:关隘山岭。
    一星:指山顶燃起的烽火如明星般耀眼。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朔云:北方的云气。朔,泛指北方。
    夜来:入夜。西风:西面吹来的风。此指秋风。
    陇水:河流名。源出陇山,因名。在今陕西省陇县至甘肃省平凉一带。冻:一作“噎”。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80 2、刘学锴 注评.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09-110
  •   此诗写征戍之苦。三四句置于全篇中,似是写“燕客”回忆身在江南与亲友相别的悲情场面,当提出来单看。除此二句之外,其余六句均极力渲染边塞景物,没有丝毫主观情绪掺入其中,纯是以景煽情。作者只是客观的把边塞景物呈现出来,至于苦不苦、如何苦等问题,则完全留给读者自己遐想体味。作者无意把读者的思维拘束在文字的范围之内,因此形成一种意蕴绵长的效果。看似不言情只绘景,而情却蕴在景中,这是温庭筠一贯的手法。

      全诗描绘了一幅日暮边关阔大苍茫的景象,从中寄寓着诗人客游边地的愁怀。这种边愁是如此的沉重,不能出世为官,亦不能在边塞建功立业。在诗人眼前,是国势衰微军队战斗力下降的悲凉压抑的边塞情景,边塞早已失去了昔日盛唐的荣光,而自己满腹才学却不能受重用而辗转流离,因此触景伤情。“重霜”“西风”“陇水冻不流”,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凄苦与悲凉。

      全诗语言清新爽利,对回中道一带边塞景色的描写,颇能显现西北边境的苍莽辽阔与悲壮苍凉的情致。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对温庭筠诗颇多贬抑,但对这首诗却颇为赞赏。

    参考资料: 1、刘学锴 注评.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09-110
  •   此诗当作于温庭筠西游边塞之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在《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中根据温庭筠所作边塞诗中提到的节候、地名,考察其出塞路线是由长安出发,沿渭川西行,取回中道出萧关,到陇首后折向东北。此诗为温庭筠亲历回中所作。

    参考资料: 1、刘学锴 注评.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09-110
唐代的其他诗人
  • 李穆 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刘长卿婿。
  • 朱子奢 朱子奢(?—641年)字不详,苏州吴人。生年不详,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善文辞,通春秋。隋大业中,为直秘书学士。天下乱,辞疾还乡里。武德四年(621年)随杜伏威入唐,授国子助教。贞观时,累官谏议大夫,弘文馆学士。为人乐易,能剧谈,以经义缘饰。每侍宴,帝令与群臣论难,皆莫能及。
  • 王初 王初,并州人,仲舒之长子也。元和末,登进士第。诗十九首。
  • 崔子向 崔子向,唐诗人。名中,以字行,排行十一,金陵(今南京)人。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间游湖州,与诗僧皎然等联唱。大历末又曾游常州,与皇甫曾等联唱。德宗建中、贞元年间,历监察御史,终南海节度从事。崔子向有诗名、好佛。严维称其“新诗踪谢守,内学似支郎。”(《赠送崔子向》)。
  •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崔峒 崔峒(一作洞),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唐朝大历年间和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耿湋、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