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诗文  伤大宅
  •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
    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
    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
    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
    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
    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
    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
    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
    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
    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谁能将我语,问尔骨肉间:
    岂无穷贱者,忍不救饥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
    不见马家宅,今作奉诚园。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62页 2、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10月版:第179-182页
  • 译文
    哪一家盖起了豪华的宅第?红漆的大门开在大道旁边。
    高大的房屋梳齿般排列,高高的围墙在外面曲折回环。
    六七处堂屋一座挨着一座,梁栋和屋檐相互联接伸延。
    造一座这样的堂屋费钱上百万,那郁郁勃勃的气象上凌云烟。
    幽深的内室冬暖夏凉,即使严寒酷暑也不能侵犯。
    高大的堂屋宽敞亮爽,坐着、躺着,都可望到南山。
    环绕走廊的是紫藤的藤架,台阶两旁有红芍药的花栏。
    攀下树枝来采摘樱桃,带着花去移栽牡丹。
    主人在这所华屋中安坐,一连十几年都做着大官。
    厨房里有出不完的腐败肉,库房里有用不尽而绳串朽坏的钱。
    啊,哪一个能传达我的意见,问一个问题,在你们一家人中间:
    难道社会上没有贫穷卑贱的人?怎么能忍心不去救济饥寒。
    为什么只图供养自己,就想保得住富贵千年?
    你可曾见到昔日马家的住宅,如今已成为废弃的奉诚园!

    注释
    甲第:古代皇帝赐给臣子的住宅有甲乙等级之分,甲第是赐给封侯者住的。
    栉比:像疏齿一样排列,多而密。
    累累:一个接一个的样子。
    郁郁:繁盛的样子。
    洞房:深邃的内室。
    虚且迥:空旷而且深远,宽敞高爽之意。
    红药:即芍药花。
    贯朽钱:钱积得很多,长期不用,以致串钱的绳子霉烂,故称贯朽钱。
    将:传达的意思。
    直:就。
    奉诚园:原为唐司徒马燧旧宅,以豪奢著名。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62页 2、吴大奎 马秀娟.元稹白居易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10月版:第179-182页
  •   此诗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秦中吟十首》的第三首,一作《伤大宅》。诗人心系百姓的困苦,在诗中对豪门显贵的奢侈之风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身为朝廷大臣不思躬身节俭,却竞相攀比,广造豪宅,完全不顾人民的饥寒困苦,竟异想天开想“保千年”富贵。诗人对这些达官贵人极为愤慨,对其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全诗语言朴实,描写细腻。前半描绘宅第,简约明快;后半转入批判,直率尖锐。感情悲愤沉郁,最后六句的责问一气之下,极有力量。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62页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徐仁嗣 生卒年不详。新郑(今属河南)人,宰相徐商子。懿宗咸通三年(862)登进士第,曾任司封员外郎,充翰林学士。僖宗乾符二年(875)迁司封郎中。事迹见《旧唐书·僖宗纪》、《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五下》、《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五及卷六。《全唐诗》存诗1首。
  • 李嘉祐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 李回 李回,字昭度,宗室郇王祎之后。父如仙。回本名躔,以避武宗庙讳。长庆初,进士擢第,又登贤良方正制科。释褐滑台从事,扬州掌书记,得监察御史。入为京兆府户曹,转司录参军。合朝为正补阙、起居郎,尤为宰相李德裕所知。回强干有吏才,遇事通敏,官曹无不理。授职方员外郎,判户部案,历吏部员外郎,判南曹。以刑部员外郎知台杂,赐绯。开成初,以库部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赐金紫服。武宗即位,拜工部侍郎,转户部侍郎,判本司事。三年,兼御史中丞。
  • 熊曜 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人。玄宗开元间任临清尉,干练有才,曾义释被诬系之囚。与岑参为诗友。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一、《封氏闻见记》卷九、《岑嘉州集》卷一。《全唐诗》存诗1首。
  • 卢宗回 卢宗回,生卒年不详。字望渊,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少时读书废寝忘食,善学不倦,同舍生见其所作,嫉之,假他事殴辱。宗回逊谢,恬不与较,由是为乡党所重。登元和十年(815年)进士第,官终集贤校理。以父疾归,卒。事迹散见《唐诗纪事》卷四八、《广东通志》(《四库全书》本)卷四四。《全唐诗》存诗1首。
  • 赵虚舟 赵虚舟,女诗人。生平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出《吟窗杂录》卷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