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侯文章苦捷敏,高浪驾天输不尽。曾从关外来上都,
    随身卷轴车连轸。朝为百赋犹郁怒,暮作千诗转遒紧。
    摇毫掷简自不供,顷刻青红浮海蜃。才豪气猛易语言,
    往往蛟螭杂蝼蚓。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
    勿嫌法官未登朝,犹胜赤尉长趋尹。时命虽乖心转壮,
    技能虚富家逾窘。念昔尘埃两相逢,争名龃龉持矛楯.
    子时专场夸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尔来但欲保封疆,
    莫学庞涓怯孙膑。窜逐新归厌闻闹,齿发早衰嗟可闵。
    频蒙怨句刺弃遗,岂有闲官敢推引。深藏箧笥时一发,
    戢戢已多如束笋。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
    当今圣人求侍从,拔擢杞梓收楛箘。东马严徐已奋飞,
    枚皋即召穷且忍。复闻王师西讨蜀,霜风冽冽摧朝菌。
    走章驰檄在得贤,燕雀纷拏要鹰隼。窃料二途必处一,
    岂比恒人长蠢蠢。劝君韬养待征招,不用雕琢愁肝肾。
    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准。晖晖檐日暖且鲜,
    摵摵井梧疏更殒。高士例须怜曲蘖,丈夫终莫生畦畛。
    能来取醉任喧呼,死后贤愚俱泯泯。
    参考资料:
唐代的其他诗人
  • 崔宗之 崔宗之,名成辅,以字行。日用之子,袭封齐国公。历左司郎中、侍御史,谪官金陵。与李白诗酒唱和,常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诗一首。新唐书《李白传》载,崔宗之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李白、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酒中八仙)。其中崔宗之称为四仙:“四仙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 沈亚之 沈亚之(781—832),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法照 法照大师(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
  • 谭峭 谭峭(860或873——968或976),男,字景升,唐末五代著名道家学者,从小爱好黄老诸子后长大成为道士。泉州府清源县(今属莆田市华亭)人。幼而聪慧,博闻强记。及长辞家出游,足迹遍及天下名山,后随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后入南岳衡山修炼,炼丹成,又隐居青城山。“其说多本黄老道德之旨,文笔简劲奥质”。谭峭的《化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典美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著作《化书》内涵物理、化学、生物、医药等科学,可谓是一名了不起的古代科学家。
  • 于季子 [唐](约公元六八五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武后垂拱初前后在世。工诗。咸亨中,(公元六七二年左右)登进士第。武后称制,官司封员外郎。季子所作诗,今仅存七首于全唐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