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六年级【优秀6篇】

时间:2015-04-04 09:43: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数学日记六年级 篇一

今天在数学课上,老师教我们学习了关于分数的知识。我们首先复习了分子、分母的概念,然后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目:如果一个矩形被分成5份,其中有3份是红色的,那么这个矩形的红色部分所占的比例是多少?我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有的同学觉得答案是3/5,有的同学认为是5/3。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红色部分所占比例是3/5。

接着,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一个矩形被分成7份,其中有4份是蓝色的,那么蓝色部分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同学们开始动脑筋思考,有的同学用画图的方式进行解题,有的同学试着找出规律。最终,我们得出结论:蓝色部分所占比例是4/7。

通过这堂课,我学会了如何计算分数的比例,也更加熟练地掌握了分数的概念。数学真的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学科,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数学日记六年级 篇二

今天在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关于小数的知识。小数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概念,它让我们可以更加精确地表示数字,也更方便地进行计算。

我们首先复习了小数点的位置和读法,然后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题目:0.6、0.8、1.2这三个数中,哪一个数是最大的?同学们开始思考,有的同学直接做比较,有的同学用图形表示,最终得出结论:1.2是这三个数中最大的。

接着,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更有挑战性的问题:0.75、0.7、0.8这三个数中,哪一个数是最小的?这个问题让我们开始思考小数的大小比较,有的同学用分数转换的方法,有的同学用图形表示,最终得出结论:0.7是这三个数中最小的。

通过这堂课,我对小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比较大小。数学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挑战的学科,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数学日记六年级 篇三

  9月8日星期二晴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离不开数学,可见数学与我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暑假里我跟爸妈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杂货店买矿泉水喝。杂货店有个规定:买3瓶矿泉水可以换一瓶矿泉水,一瓶矿泉水卖价1元钱,爸爸见了掏出10元钱给杂货店老板,说:“老板买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饥似渴的喝了起来,一会儿就喝掉了二瓶。还没等我回过神,已经有好几个空瓶了。

  爸爸问我:“灵灵,我们用10元钱能换多少瓶矿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个空瓶子换了3瓶矿泉水,3个空瓶又换了1瓶矿泉水……还剩下两个空瓶子。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算出来了,是14瓶矿泉水,还余下2个空瓶子。”爸爸笑了,说:“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们可以再向杂货店老板借一个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还给老板,噢!我们可以喝15瓶矿泉水。”爸爸点头称赞。

  数学就是要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掌握了数学知识,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让数学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好帮手。

数学日记六年级 篇四

  10月10日星期三晴

  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数学!

  今天,我在家里做了一个事情,就是量一元硬币。

  工具是:一套尺子,一个一元硬币,一只彩笔。

  先用彩笔画出一元硬币的直径,它的直径是2.5厘米,要想算出圆的周长,再用2.5乘3.14等于7.85厘米如果知道圆的半径,在求圆的周长,应是:圆的半径乘3.14乘2。

  我还知道: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R来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校

  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就找到了一个以前四驱车的轮子。我就开始测量它的周长。找不着圆点是一个难事,于是我借用个课堂上的几个方法,由于这个轮子是安到这里的,所以很不好测量,最后我还是按照车轮的大小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圆。

  测出了直径。3.14×2.5=7.85(厘米)。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测量啊!

数学日记六年级 篇五

  10月15日星期三晴

  那天的数学课上,刘老师说了这的样一句话:“课堂因差错而精彩。”——简短而意味深长。

  六年级的上半个学期,我们学习用正比例解应用题。通过书上的几个例题的学习,我们得出了:正比例图象都是直线上升或下降的。就在我们要解决下一个问题时,范安琳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不可能是上下起伏的折线而一定是直线呢?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便是在为她解答困惑中度过的。争论了一会儿,我也有点儿困惑了。我发现别的同学也略显困惑。老师让范安琳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我们这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如果数轴上的数据不按顺序排列,那图象就不会呈直线上升或下降。原来范安琳是忽略了数轴的特点。

  这件事不就验证了那句话吗?课堂上因为她的一点错误,而使全班对数轴与正比例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还使我认识到,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提出来,让大家来共同解决。由此我明白了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因担心出错而踯躅不前——课堂会因差错而精彩。

数学日记六年级 篇六

  有一日,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

  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我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明白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能够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能够组成30元、40元、60元……”

  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去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数学日记六年级【优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