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日记 篇一
今天是星期一,数学课上老师讲解了一个很有趣的数学问题,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我们学习了如何用代数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如果一个人的年龄是另一个人的两倍,他们的年龄分别用x和2x表示,那么两人年龄的和是多少呢?通过代数式x+2x=3x,我们可以轻松得出答案为3x岁。这种抽象的推理方法让我觉得数学不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一个可以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有趣工具。
在课堂上,老师还布置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目作业。题目是这样的:有一只小船,它在河中间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向下游航行,当船开出500米后,又发现漏水严重,每小时漏水4吨,问多长时间内沉没?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回到家后,我花了一段时间仔细思考这道题目,最终通过列方程的方法,解出了答案。这种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也让我对数学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数学不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挑战的领域。我期待着未来的数学课堂,希望可以学到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解开更多数学难题。
数学生活日记 篇二
今天是星期五,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圆的相关知识,让我对数学的美感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课堂上,老师讲解了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我们学习了圆的直径、半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还学习了如何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绘制图形、测量数据、列方程等方法,我们可以轻松解决各种与圆相关的问题,比如计算圆的周长、面积,判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等等。
在课堂互动环节中,我还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如何用圆的半径确定圆的周长?通过思考和讨论,我们得出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计算方法,让我对数学的实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下课后,我回到家里,拿起尺子、圆规和纸笔,开始尝试用圆的相关知识绘制图形、计算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通过数学的学习,我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让人着迷的学科,它充满了美感和挑战。我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在数学领域有所建树,解开更多有趣的数学难题,探索更多数学的奥秘。
数学生活日记 篇三
今天是中秋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商店买东西。
我看到两家商店都在搞促销,商店一是有奖销售,一等奖1名,奖金是20xx元;二等奖2名,奖金是800元;三等奖10名,奖金是100元;四等奖100名,奖金是5元。商店二是所购商品九折销售。我心想:等会爸爸肯定又要问我问题了,便跟老爸说:“我要上厕所”。没想到老爸却看穿了我的心思,让我好好想想在哪个商店买东西更好呢?我仔细地想了想,说出了我的想法:“商店一是有奖销售,运气好才能中奖,商店二是九折销售,实实在在的让利,所以我们应该在商店二买东西”。爸爸听了我的想法,觉得还是有点道理的。所以我们在商店二买了好几百元的东西。
买了拜节的礼品后,我们打的去奶奶家拜节。在车上,爸爸又问了我一个问题:“出租车是2。5公里内,起步价是5元,以后每增加1公里则增加2元,不足1公里的算1公里,如果到奶奶家是5公里,那么我们打的要花多少钱?”我想了想,说:“10块钱,对吗?老爸。”爸爸摇了摇头问到:“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呀?”“5公里不就是2个2。5公里吗?起步价5元呀,所以不就是10元吗?”我望着爸爸说道。
爸爸还是摇了摇头,让我再认真想想,可我就是想不起来。爸爸看着我问到:“到奶奶家是几公里呀?”“5公里呀。”“起步价是2。5公里要花多少元?”“5元。”“每增加1公里是不是要增加2元钱?”“是。”“那么到奶奶家的距离减去起步价的距离是多少呢?”“是2。5公里呀。”“这2。5公里要花多少钱呢?”我想了想说是6块钱。“我们总共要花多少元?”“应该是:5+6=11元,哦,原来我少加了一块钱阿。”“以后要多多注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时,车也停了下来,我们结束了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讨。
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他,还要用大脑去思考其中的奥秘!
数学生活日记 篇四
今天,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
我们来到书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书,来到收银台。爸爸说:“你这本书12·6元,我这本书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圆珠笔,给了50元还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对了,剩下的钱就给你买雪糕吃。”我想:50减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于16·6元。我说:“16·6元。”“好,这16·6元就给你买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说
来到雪糕店,爸爸又问我:“我买2个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还剩多少钱?”我想:简单,16·6减1·5乘2,等于13·6元。我说:“还剩13·6元。”爸爸说:“不错嘛!还可以。”我生气地说:“你小看我阿,这可是二年极的题目。我要是连这些都不会,我还是五年级的学生吗?”
数学在生活中是离不开的。
数学生活日记 篇五
我们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得到数学的原型,我们学生粥时的身边蕴藏着许多熟悉的数学知识,比如说,上街买东西时要用到加减法,装潢新房屋时,总是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是从生活中产生的,那些可都是数学的“活“教材呀!
以前,同学们学数学知识都是生搬硬套,直接把那些知识从书本上搬到脑子里,很少会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可是现在跟以前可大不相同,同学们都学会了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中。例如,我有一次到同学家去玩,可同学独自一人在家,大清早的,我们都饿了,于是,同学跑进厨房,自己开始做早饭了。一开始,那个同学先把米淘好放进锅里,然后开始煮粥。再利用煮粥的时间来烙三张饼,他先把第一张和第二张饼放进锅内;一分钟后,他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过来;再烙一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他取出来,把第二张饼的反面放进锅里,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只需要三分钟,三张饼就烙好了,煮粥的剩余时间他就可以做些别的菜了。如果,他在煮不去做别的事,那他不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吗?那他不亏大了呀!所以说,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数学中的奥秘,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吧!
数学生活日记 篇六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购物、设计等都用着他。在这儿,我谈一谈在家中处理家务,他也跟数学有紧密的联系。
设想一下,你要做以下几件事:烧水(5分钟),扫地(8分钟),倒垃圾(3分钟),拖地(7分钟)。如果真按常规方法就要将5、8、3、7相加,得5+8+3+7=23(分)。但仔细一想,实际在烧水的五分钟时完全可以做接下来的扫地这件事,这样就省下了一部分时间。则(8—5)+3+7=13(分)。
还有烙饼,饼虽然好吃,但是还有不少学问呢。那天,妈妈要我帮她烙饼。烙饼时,我突然想到如何烙饼能够节省时间?假设有三个饼,两面都要烙,一个平底锅能放下两张饼,烙一次需要一分钟,则最少烙完的时间是多少?一般来说,我们通常会这样做:先放进两张饼烙(1分钟)→再翻过来烙(1分钟)→拿出两张饼,放进最后一张饼烙(1分钟)→再翻过来烙(1分钟)。则1+1+1+1=4(分)。而省时做法则是:先放进两张饼烙(1分钟)→拿出其中一张饼,放进另一张饼烙,将在锅里的另一张已烙好一面的饼翻过来继续烙(1分钟)→拿出一张饼,再放进另一张半熟的饼,将另放在锅里的一张饼翻过来继续烙(1分钟)。则1+1+1=3(分)。
想到这儿以后,我惊讶数学的实用性,不由得喜不自胜。烙饼,对我来说已成了一件趣事。在饼的香味中,我一边开心的品尝着,一边想着数学的作用及普遍性,更加佩服、喜欢他了。
现在,大家应该体会到了数学的神奇了吧,我可是深深的迷上了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数学的最终目的是把他运用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数学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创造更简洁,更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