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寓言故事《王戎巧识路边苦李》 篇一
从前,有一个叫王戎的年轻人,他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小伙子。有一天,王戎行走在路边时,看到一棵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李子,他忍不住伸手去摘。但是当他尝了一口后,却发现这些李子都是酸的,让人吃了口水直流,非常难吃。
王戎想了一会儿,突然灵机一动,他明白了这些李子的用意。原来这些李子是路边的老树用来吓阻那些不懂事的小鸟,以免它们毁坏树上的果实。王戎想到这里,不禁赞叹老树的智慧和机智。
在之后的日子里,王戎开始在路边看到各种各样的果树,他都会仔细观察果实的颜色、形状和气味,从而判断出这些果实到底是不是可以食用的。有时候,他还会尝一口果实的皮肤或汁液,以确认果实的味道是否真实。
王戎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渐渐成为了一个果树专家,他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果实可以吃,哪些果实是有毒的。他还会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其他人,帮助他们避免误食有毒的果实,保护自己的健康。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王戎的聪明才智和善于观察的能力。他能够从一颗酸李子中领悟出智慧的道理,让我们明白了在生活中,有时候需要仔细观察和思考,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就像王戎一样,我们也应该学会善于观察和思考,不要轻易被表面的外表所迷惑,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智慧的寓言故事《王戎巧识路边苦李》 篇二
在古老的树林里,有一棵古老的李子树,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李子。路边经过的人们看到这些李子都会忍不住想要摘下来尝一尝。然而,当他们尝了一口后,却发现这些李子都是酸的,让人吃了口水直流,非常难吃。
有一天,一个叫王戎的年轻人路过这颗李子树,他看到这些李子并没有被小鸟啄食,心生疑惑。于是,他仔细观察了李子的颜色、形状和气味,然后尝了一口果实的皮肤,发现果实的味道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酸,而是有一点甜味。
王戎想到,也许这些李子只是外表看起来很酸,实际上并不是那么难吃。于是,他果断地摘下一颗李子,剥开外皮,尝了一口果肉,果然,味道非常甜美,让他大为惊喜。
王戎明白了这颗李子树的用意,它并不是要吓阻人们摘取果实,而是要教育人们不要轻易被外表所迷惑,要善于观察和思考,才能够发现事物的真实面目。从此以后,王戎变得更加谨慎和深思熟虑,不再轻易被外表所蒙蔽,而是要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王戎的智慧和谨慎,他能够从一颗酸李子中发现其中的甜味,领悟出了深刻的道理。就像这颗李子树教育人们不要轻易被外表所迷惑一样,我们也应该善于观察和思考,才能够发现事物的真相,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智慧的寓言故事《王戎巧识路边苦李》 篇三
关于智慧的寓言故事《王戎巧识路边苦李》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智慧的寓言故事《王戎巧识路边苦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王戎巧识路边苦李
——冷静观察再思考,才能看清事物本质
传说,在中国魏晋时期有个特别聪明的小孩叫王戎,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下来的有很多,可是,最最出名且一直流传到今天的,是发生在王戎七岁时的一个故事。
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天气特别好,王戎跟小伙伴一起出去玩。走到一条大路上的时候,路边的一棵李子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挂在树上的李子显然已经熟透了,成熟的李子犹如一个个紫红色的小灯笼,看起来十分诱人。
这时候,小伙伴们全都停下了脚步,为了多摘几个李子,大家各显身手,一个个如小猴子一样爬上了李子树,还有的找来了树枝在地上够,拼命地往自己的口袋里塞李子。
可是,只有王戎,他不动声色地站在路边,一动不动地看着这一切。有小伙伴说:“王戎,你瞎站着干嘛,怎么不去够李子呢?”
是啊,为什么王戎没有去抢?他在想些什么呢?
原来啊!聪明的王戎早就看出,这是一棵长在大路边的李子树,通常情况下,长在路边的果树上是不会有多少果子的。因为每天路边都会有很多人经过,过路的人不管饿了还是渴了,都想摘个果子来充充饥解解渴,即便不饿也不渴,大家还想尝尝鲜,更何况成熟的李子酸甜可口,谁都喜欢吃,这样一来,大家你摘一个我尝一个,没几天时间,果子肯定就被路人摘光了。所以,一路走来,路边的很多果树都是光秃秃没有果实的。可是,为什么偏偏这棵树上的李子却依然结的那么稠密?从外面的颜色来看,李子显然已经成熟好久了,可是从数量看来,似乎就没有减少几个,那么肯定是因为它不甜,否则,他怎么能够一直留到现在呢?
想到这些,王戎就没有再动了,他要等着小朋友摘了李子下来,然后验证自己的推断。
这时候,正好路边有人经过,这个人曾经吃过这棵树上的李子,他知道李子是苦涩不能吃的。看到那么多小孩儿都在树上争抢李子,而只有王戎一个人站在树下不动,路人觉得非常奇怪,莫非这个小孩儿也吃过?这么一想,路人就走过去问王戎:
“小朋友,你吃过这棵树上的李子吗?”
“没有!”王戎摇摇头。
没吃过却不去摘,路人觉得更加奇怪了,他接着问:“树上的`李子结的那么红那么好看,别的小朋友都在拼命的抢,那你为什么不上树去摘李子啊?”
王戎笑着说:“这棵树长在大路边,可是上面的李子却那么稠密,那就证明这棵树上的李子肯定不甜,要不然他早就被别人给抢光了,绝不会留到现在!”
路人一听,不禁连连夸赞王戎的聪明。小伙伴们听完也都觉得非常惊奇,拿起李子赶紧咬一口,果然,真的是又苦又涩,根本就不能吃!这时候,大家才不得不佩服王戎的聪明和冷静。
从此以后,这件事情就在王戎的家乡琅琊传开了,与此同时,“道旁苦李”这个成语也一直流传了下来,后来多用来比喻无人问津的东西。
我们平日观察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学会认真分析、反复思考,能够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推断出其内在的联系,然后再做出正确的判断,确定自己的行动。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事物的表面所蒙蔽,从而节省做事的时间和效率。
【拓展内容】
王戎的历史典故
据悉,王戎有一个儿子,名叫王万,小万自小时候起就极度肥胖,认识的人常常会劝告王戎说:“你这个儿子胖得出奇,想必是得了肥胖症,要赶紧带他去看病,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啊!”王戎听此,十分担心,于是决定不再给儿子吃太多好食物了,只让他吃一些糠,谁知王万这样吃却还是越来越胖,年纪小小就去世了。
王戎失去儿子小万的时候,极度悲伤,久久卧床不起。有一天,他的朋友山简前去探望丧子的他,见他悲痛至极,难过得受不了,于是小心翼翼地问他:“不过是失去一个怀抱在手中的婴孩罢了,你怎么可以心痛到这种程度呢?”王戎顿了顿,回答他说:“最上层的圣人之心早已超越了寻常人的思想,不受到束缚,不容易为这种情感所动;而最下等的贫民整日忙于劳作,为温饱问题所奔波,更加无暇顾及日常情感。正因如此,最重视情感,对情义最为专注的,正是我们处于中层的这一辈人啊。”
山简听了他的话,感到十分佩服,极其有道理,于是彻彻底底地为他的丧子之痛感到更加的惋惜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王戎是个十分重情重义的有心人。
王戎观虎的典故
据悉,在王戎小的时候,魏明帝在宣武场上将大老虎的牙齿和爪子砍下来,举办人和老虎之间互相搏斗的表演,任凭路过的行人观看,凡是路过的人无不心惊胆战。当年的王戎年仅七岁,也跑去观看。老虎趁间隙抓着栏杆,把头攀在栏杆上面仰天长啸,十分凶狠地对着围观的行人怒吼,声音响彻云霄。围观的行人中,小孩子纷纷受到惊吓而放声啼哭,而大人也无一不恐惧得连连后退,甚至大惊失色向后跌倒在地,屁滚尿流地逃离宣武场。
而此时的王戎,直愣愣地站在关老虎的栏杆旁边,十分平静地一动不动,脸上没有一丝恐惧之意,而是继续看着老虎的反应,听它的嘶吼。王戎定是认为因为老虎被关在笼子中,又失去爪牙,并不能对围观群众造成伤害,只不过徒有威风气势罢了,从吼声和身形上勾起大家对它的恐惧感,其实它并不会做什么。因此大家只是被自己对百兽之王固有的恐惧感所吓倒,而非真正受到老虎的威胁。
这个故事赞扬了王戎小小年纪就才智过人,有过人的理智与清晰的思维,幼年就善于观察推理,不仅仅拘泥于表面,不随大流,具有判断力,能认识到事物本质,不愧被后人称为神童。
王戎死孝的典故
据悉,当时的王戎与朝廷的另一位官员和峤共同遭遇家长丧事,两个人都以孝著称,均是出了名的孝子。然而这期间奔丧的王戎由于过度哀伤悲痛,不思进食,一日比一日更为消瘦下去,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几乎快要支撑不住了。而和峤则是整日整日地嚎啕大哭,严格遵守丧事礼法。
有一日皇上向刘仲雄问道:“朝中两位大臣家中奔丧,你常常前去探望王戎与和峤吗?我听闻和峤过于哀痛,真是令人担心啊!”此时,刘仲雄回答道:“和峤虽然极尽孝道礼法,整日哀哭,但他的精气神并没有大大受损。反而是王戎,尽管他没有恪守于丧事礼数,但他却已经因为悲痛至极而骨瘦如柴了。因此臣认为,和峤景观尽极孝道,但没有毁坏自己的身体;而王戎却是以死来尽孝啊。我想陛下您不必太过于担心和峤,反而是王戎更应该令人担忧。”皇上听此,对王戎的做法十分震惊。
这个故事被记载在世说新语中,称之为“和峤生孝,王戎死孝”。王戎本是琅琊王氏出生,位列二十四孝之首,因此王戎也继承其祖辈之孝,尽管他没有恪守孝道礼法,却实实在在用自己的身体表达了内心的悲痛。
王戎识李作文
王戎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十分善于观察,又善于思考,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请听我慢慢说来……
在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外面玩耍。走着走着,在大路边发现了一棵高大又粗壮的李子树,上面的李子将树枝压得非常低,只要抬一下手就可以碰到李子,李子树上的李子更是多得不计其数,李子遮住树叶,整个大树几乎都看不见叶子了。那些小朋友们看见了,非常吃惊、也非常开心,心想这下可以吃到很多李子了。于是都心急火燎地跑向大树摘李子,生怕被别人抢光了,有的还干脆直接爬上树。
但是只有王戎一个人站在那里没动。
有一位老人问他:“孩子,你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不去和他们去一起摘李子呢?”王戎毫不犹豫的说:“这李子树长在大路边,而且树上还有那么多李子,如果李子是甜的,早就被路过的人们摘光了,而现在这树上还有这么多的李子,所以我敢断定树上的李子全是苦李子。”老人说:“不可能。孩子,是你想太多了,说不定哪一次还能吃到一个甜李子呢!”“不,我觉得全部都是苦李子!”王戎坚信自己的答案。“唉……”老人摇摇头走了。
这时,王戎跑到树下问正在摘李子的小伙伴:“这李子苦吧!”他的朋友只顾得摘,还没吃呢,听到王戎问,赶快拿起来咬了一口,结果又马上“呸呸”吐了出来,直喊:“好苦!好苦!”然后扔掉了摘了很多的李子。
伙伴们感到疑惑,问:“王戎,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给他们讲完道理后,小伙伴们顿时恍然大悟,对王戎佩服的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