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传说故事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文案吧,文案用于分享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感悟。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文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西民间传说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西民间传说故事1
1、河东羊肉泡馍
山西运城地区传统的秋冬风味小吃。说起河东羊肉泡馍的起源,还有一段与千古名将关羽相关的传说。相传东汉末年,解州城里住着一个人称“熊虎员外”的恶棍,勾结官府,仗势欺人,横行乡里。他为了调戏妇女,命家丁把解州城里所有的水井全部填平,只留下他家一口井,让全县城里的人都到他家那口井里担水,并要求汲水者必须是年轻媳妇或姑娘。这事传到常平村冯贤(关羽原名)耳中,冯贤不禁大怒,当即把刀子磨得快快的。五月十三那天,一大早便揣了两个饼子跑进解州城,街上只有一个卖羊汤的小贩,于是他取了一只大碗将饼子掰成小块放入碗中,又让小贩舀了些羊汤泡着饼子狼吞虎咽吃了个精光。吃饱后他怒气冲冲来到熊虎员外家,杀了熊虎员外,随即跑到异地躲了起来。解州百姓为感谢关羽为民除害,于是在每年的五月十三这天,家家户户杀羊煮肉,吃羊肉泡馍。到了明、清两代,河东的解州、北相、夏县等地都有不少专营羊肉泡馍的摊店,相互竞争,使羊肉泡馍技术日臻完美。运城羊肉泡馍各具特色,出现了解、相、夏、津四大派系。
2、“精卫填海”发生地的传说
浊漳河发源于山西长子县发鸠山东麓,其源头的“四星地”古代称“东海”。远古传说“精卫填海”的故事发生于此。说的是远古时代,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边游玩,一去就没回家,原来她掉到东海里淹死了。女娃死后变成了精卫鸟,就发誓要填平它。于是不管春夏秋冬,酷暑严寒,刮风下雨,精卫鸟每天都衔了发鸠山的小树枝、小石块,丢到东海里。因此,后人就用“精卫填海”来比喻不怕艰苦,非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
3、舜的出生地的传说
山西垣曲县同善镇附近有一个斜井村,村中有一古井,人称“舜井”,即传说舜的继母推舜落井处,斜井村附近又有诸冯山,传说是大舜的出生地。与诸冯山相距不远又有一座瞽冢山,传说此山则是舜的瞎眼父亲瞽瞍坟墓所在。
4、炎帝遗迹的传说
炎帝的遗迹相传在山西长治市以北百谷山,宋代《太行寰宇纪》称此为“神农尝百谷”之地。又传高平县、长子县交界处的'羊头山有炎帝陵、神农城、炎帝行宫、神农泉,北魏《风土记》称此为“神农得嘉谷处”。长治市以东10千米处的老顶山,相传炎帝在此活动频繁,现已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炎帝的纪念地。
5、风陵渡得名的传说
黄帝的名相有风后、力牧二人,风后死后即葬于山西晋南的风陵渡。该地因此得名。
6、女娲补天之地的传说
女娲被称为“中华之母”。女娲造人、补天的神话流传久远。山西有许多关于她的传说、遗址和纪念地。吉县柿子滩、晋城市浮山、平定县浮化山、洪洞县赵城侯村有女娲的补天窟、补天台,女娲葬地娲皇陵;太行山古称“女娲山”、“皇母山”;柿子滩有裸体女性岩画,有人认为是女娲的形象。传说中女娲“斩黑龙以济冀州”,《尚书·禹贡》记载当时冀州之域即在山西。
7、禹治水遗迹的传说
禹是中华民族著名的治水英雄。禹都安邑,在今山西夏县鸣条岗,旧名“夏故城”,也称“禹王城”。《史记》称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砥柱,又东至盟津”。记载他治水导黄河建造龙门疏水,今称“禹门口”,今芮城南黄河边有大禹渡(即禹所建),通往河南省。现这两处均为著名景区。今忻州有系舟山、禹王洞(现为著名景区),都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遗迹。
8、“洞房”传说
山西临汾城西约16千米的龙爪河村附近有座仙境般的姑射山,传说是尧的妻子鹿仙女居住的地方。姑射山有姑射洞,又称神居洞。传说尧与鹿仙女结婚即在此洞。后人也就把新婚夫妻的新房称为洞房,流传至华夏所有地区。
9、董永传说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2006年5月20日,该传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我国文化史上开启了民间传说受国家保护的先河。山西省万荣县、江苏省东台市、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同时入选董永传说的传承地。 《万荣县志》中有一篇《董永的传说》。该文记载,在董永家附近田家窑村有个庄户人家姓田,田家有位姑娘叫田仙,田仙自幼聪明伶俐,人不仅长得美丽动人,而且做得一手好活计,她织的布光滑、平整、细密、柔软,常常被选为朝廷贡物。人们都说她是天女下凡。后田仙被董永的孝心所感动,嫁给了董永。 2005年,山西学者董大中对董永故事进行了考证,他对当地流传的董永传说进行了广泛而科学的搜集,在大量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出版了著作《董永新论》,该书详细记载了他的发现:“董永和七仙女故事中的织女天仙,不是从天上降临到人间的神女,而是由当地一名勤劳、善良的民间女子演变而来。”董大中认为,嫁给董永的是田家窑的田仙姑娘,不是天上的仙女,在人们口耳相传中,“田”、“天”同音,根据传播学的“语言的陷阱”原理,将“田仙”误为“天仙”,从而使董永故事神话化。其实是先有田仙,后有天仙。 董大中在扎实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文本,足以证明董永传说在我省万荣县具有独特的流传和承递,并拿出了科学性比较强的记录文本。董永为西汉人,距今两千多年。小淮村有董永祠,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山西民间传说故事2
关羽的传说
山西运城常平关帝庙 关羽的家庙,又称关帝祖祠,位于运城市西南20余公里的常平乡常平村内。南靠中条,北临盐池,庙内泥塑尚存,建筑群体保护较好,交通便利,是理想的游览之地。 关羽,字云长,其故里是三国时河东解梁常平里。传说,当年他杀死了名叫吕熊的大地主大恶霸以后,便逃走在外。恶霸和官府互相勾结捉拿关羽,并要对关羽的家人诛灭九族,斩草除根。当时常平里姓关的多逃到关帝祖祠一带去避难,而云长的父母亲却因年迈,行走不便投井自尽了。后人为纪念他的父母亲,便在这口井上建了一座塔。关羽去世以后,乡人为仰慕其德,又在其地建祠奉祀。到了金代,遂建成了有一定的建筑群体的庙宇,取名“关圣家庙”。
黄帝和蚩尤
在运城市东郭镇西南,有一个著名的“黄帝战蚩尤”胜迹——“蚩尤村”(现改名为“从善村”)。
传说在“阪泉之野”(山西运城一带古称“蒲阪”),黄帝与蚩尤各自摆开了阵势。一时间,大风、大雨伴着大雾接踵而至。先是黄帝的宰相“风后”用“指南车”指引部队脱离险境,接着黄帝之女“女魃”出阵,驱散风雨,用号角声、擂鼓声等扰乱敌兵,采取变化多端的战术,取得胜利,最后斩杀蚩尤,分解身首,异地而葬。因此,这里被人命名为“解州”;该村村民是“蚩尤”部族的后代,所以命名为“蚩尤村”。又传:黄帝的宰相“风后”死去,被埋葬在晋陕交界处的黄河渡门,该地因为是“风后陵”所在,后来被人们称为“风陵渡”。
上古传说
除了尧、舜、禹,晋南大地还分布着多处“尧舜名臣”的遗迹:“羲和墓”在稷山县中舍村;“皋陶墓”在洪洞县士师村;“伯益墓”在襄汾县北社村;“后稷墓”在稷山县稷王山……还有那么多不知名的民间神话与传说,使这里当之无愧成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密集区”和“富矿区”。
太原市清徐县是有名的醋乡,也是古代尧帝留存遗迹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有一个以唐尧的名字命名的“尧城村”,村里有座建筑精巧的“尧庙”,传说是唐尧“初封徙迁”之所。
大禹治水
从“尧城村”出来继续南行,过平遥、介休、灵石,就到了传说中大禹治水时“劈开灵石口”的夏门镇,这里是霍山山脉与吕梁山脉的交汇处。放眼望去,公路南面的山谷宽不到百米,汾河从谷中流过。在古代传说中,这里是汾河南流的“瓶颈”,由于两山相交、隘口狭窄,在“灵石口”以北形成了“晋阳湖”、“昭余祁”等多处湖泊、沼泽,致使水流不畅,常常发生水患。后来大禹受命治水,劈山石、拓幽谷、疏通水道,汾河才得以畅通南流,也留下了大禹“劈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动人传说。因为大禹是夏朝开国之主——夏启的父亲,所以人们把大禹拓宽的这个谷口命名为“夏门”。
运城
运城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物古迹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相传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嫘祖教民养蚕于夏县。舜建都蒲坂(今永济),禹建都安邑(今夏县)。重要文化遗址有芮城的西候度;垣曲的南海峪岩洞;夏县的禹王城、东下冯、西阴;永济的独头、尧王台;河津的西王村、北里村;绛县的原窑河;平陆的七里坡等。重要文物古迹有芮城永乐宫,它不但建筑别致,而且有着精美的元代巨幅壁画,以其精湛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此外还有解州关帝庙;永济普救寺鸳鸯塔、万国寺;万荣的飞云楼,秋风楼,稷山的青龙寺;新绛的稷益庙等,都是运城的重要文物古迹 运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公候将相、学者志土,代不乏人。上古时期就有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后稷稼穑,嫘祖养蚕,黄帝战蚩尤等历史传说,春秋时富贾大商猗顿,汉代绛候周勃,三国名将关羽,隋未哲学家、教育家文中子王通,唐初“四杰”之首王勃,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唐玄宗宠妃杨玉环,大将薛仁贵、张守硅、宋代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等,皆为本区历史名人。戊戌变法的六君子之一杨深季以及辛亥革命时期的张士秀、李岐山、景梅九等著名人士,在河东大地上都负有崇高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