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联故事【最新5篇】

时间:2018-08-03 08:11: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中国对联故事 篇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常常被用于庆祝节日、祝福亲友或者装点门面。对联的写法要求字数相等、意境相连,通常由上联和下联组成,形式简洁而富有诗意。对联不仅是一种文字的搭配,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句话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欧阳修的文学家,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也是对联的创始人之一。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中善于运用对联,他将对联的形式和内容发扬光大,成为宋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欧阳修创作的对联不仅在形式上工整优美,在内容上也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启迪。

除了欧阳修之外,还有许多文人墨客也对对联有着独特的情怀。他们通过对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对生活、对国家的热爱。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被视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了民族的聪慧和创造力。

在现代社会,对联虽然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是在一些特殊场合依然能够看到对联的身影。比如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人们依然会在门上贴上对联,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对联虽然文字简短,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国对联故事 篇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搭配,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联的写法要求字数相等、意境相连,通常由上联和下联组成,形式简洁而富有诗意。在对联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

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历史时期,它起初是一种书法练习的方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学形式。对联的写法讲究意境相连、字数相等,要求文字简练精炼,表达深刻。在对联中,往往蕴含着诗情画意、哲理思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被视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了民族的聪慧和创造力。许多文人墨客都对对联有着独特的情怀,通过对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对生活、对国家的热爱。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文字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值得我们去珍视和传承。

在当代社会,尽管对联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是在一些特殊场合依然能够看到对联的身影。比如在传统节日、喜庆场合,人们依然会在门上贴上对联,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联虽然文字简短,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愿对联这种古老的文化形式能够得到更多人的传承和发扬。

中国对联故事 篇三

  相传,《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不仅能文善诗,而且还精通医理,他曾经就以对对子的方式,治愈了顽疾。

  某天,和施耐庵比邻而居的顾员外来到他家,说儿子顾斐这些天卧床不起,想请施耐庵前往诊视。施耐庵慨然应允,来到顾家后,只见顾公子年约二十,可是却面色萎黄,精神恍惚,脉象细涩而无力,看样子病得不轻。施耐庵便耐心地询问病情,而病者却闭目答非所问,口中只喃喃地念道:“此木为柴山山出。”施耐庵听后,心中颇觉奇怪,这分明是个上联嘛,难道公子只是苦于无对,方才……于是他便对顾公子说道:“有对了!”顾公子悠然睁开双眼,只听施耐庵对道:“因火成烟夕夕多。”这分明是副绝对,顾公子一下子精神大振,竟坐起来喜道:“请问先生,‘山石岩前古木枯’,可有下对?”施耐庵略加思索,然后答道:“白水泉中日月明。”

  顾公子听罢,竟忘了自己还在病中,他一边下床,一边吩咐小童招待施耐庵。此时施耐庵心中已是明了,他悄悄问顾斐:“敢问公子,是否有意中人出联相难?”顾公子两颊一红,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原来顾斐正是因为思虑过度而引发心病,此时心中块垒一解,“病”自然也就好了大半了。

  故事虽小,可是却阐明了一个养生方面的大道理,那就是一个人如果过度忧思,势必会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者甚至会忧思成疾,就像故事中的顾斐一样。

中国对联故事 篇四

  汪精卫是人尽皆知的卖国贼。1940年3月,在抗日的危急关头,汪精卫卖国保身,投靠日寇,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自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长。自此,汪精卫成了中国头号大汉奸,人民对他深恶痛绝。这时,有一位被称为“灵谷老人”的老者作了一副对联,“祝贺”汪精卫荣任主席:

  昔日盖世之德,

  今朝罕见之材。

  从字面上看,这对联似乎在吹捧汪精卫,但依循汉语中谐音双关的方法来解读,“盖世”者,“该死”也;“罕见”者,“汉奸”也!

  1941年的除夕,汪精卫见过他的日本上司,驱车回到寓所。辞旧迎新之际,他一时兴起,想效仿明太祖朱元璋写对联,以示与民同乐。在妻子陈璧君的提醒下,汪精卫想出了两句仁义之词,当即提笔在红纸上写下:

  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

  开为党为国为公之大业。

  汪精卫一撂笔,他手下的人均赞不绝口,有人忙将对联贴到大门口。那天夜里,汪精卫特意赏酒给家中仆人、警卫,一干人不知不觉都多喝了几杯,看门的'警卫靠在门边打起了盹。这时,一个以卖字为生的前清老秀才从门口经过,见了大门上的对联,怒不可遏。老秀才把对联细看几遍,取出笔墨,在红纸上挥了几笔……

  第二天一早,汪精卫还没起床,就听下人来报,说是大门口挤满了人,都在议论那副对联。汪精卫慢悠悠地下床来到阳台,见大门口果然人头攒动,便喜笑颜开,以为百姓是赞赏他的文采。不想,警卫一脸慌张上前报告……汪精卫一听大惊失色。原来,春联已被改动,其中的“民”字都多了个三点水,“为”字都加了个单人旁,经此一改变为:

  立泯族泯权泯生之宏愿,

  开伪党伪国伪公之大业。

  汪精卫羞愧难当,急忙命人撕下对联。据说,从此以后,汪精卫再也不敢写春联了。

中国对联故事 篇五

  清代有个姓潘的山东人在江南某地当县官,他上任之初,其父撰书一联相送:泪酸血成,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联语告诫儿子,做人应宽厚仁慈,与人为善,不可见利忘义,为非作歹,人间自有王法。否则到了那时,才醒悟到泪酸血咸、头有青天,悔之晚矣。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写过一副家教联语: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联句教育子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寄寓了殷殷期望。

  清代文人王之春也有一副家教联: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此联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由此勉励儿孙要多读书。

  192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送别儿子出国留学时。特撰一联: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做人。联语要求儿子做一个好人,必须经过锻炼,要有信心。在艰难中把自己磨炼成一个忘我的人。

  郭沫若曾于1940年为其侄媳魏蓉芳题写一联: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此联妙趣横生,用蜂腰格自然地嵌入侄媳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导她要诚实做人,表里如一,不失为家教的劝世箴言。

中国对联故事【最新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