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现代的故事分享 篇一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显得尤为重要。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经典之一,其价值观与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将讲述一个发生在现代的弟子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小明的中学生。小明自小父母离异,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他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成绩也一直不尽如人意。某天,小明在书店偶然翻阅到了《弟子规》,被其中的教诲所吸引。他开始每天背诵《弟子规》,并且尝试将其中的道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在学校里,小明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表现出色。老师们也渐渐发现了小明的变化,纷纷夸奖他的进步。小明在学业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班级里的佼佼者。他的父母看到了他的变化,倍感欣慰。
小明在弟子规的教导下,学会了尊师重道、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等美德。这些美德不仅让他在学校里取得了成功,更让他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小明的故事告诉我们,弟子规这部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对于当代青少年的成长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弟子规现代的故事分享 篇二
弟子规作为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其教育理念和道德规范一直为人们所推崇。然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变革,如何将弟子规的教诲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下面我将分享一个关于弟子规的现代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小红的职场新人。小红从小家境贫寒,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了一家大型企业工作,但由于竞争激烈和工作压力大,小红在工作中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
某天,小红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结识了一位资深职场人士,对方告诉她要学会尊重他人、待人诚实守信,这样才能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小红深受启发,回到家后翻阅了《弟子规》,发现其中的教诲与职场中的道德准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于是,小红开始尝试在工作中践行弟子规中的教诲,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勤奋工作。她的工作表现逐渐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职场上的困惑也得到了缓解。小红慢慢明白,弟子规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不仅适用于古代,也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
通过小红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弟子规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弟子规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和人生哲理,不仅可以指导青少年的成长,也可以帮助成年人在职场和生活中取得成功。弟子规的教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当代社会的宝贵财富。愿更多人能够从中受益,将其智慧传承下去。
弟子规现代的故事分享 篇三
弟子规现代的故事分享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女娲造人、刻舟求剑、苏武牧羊、……这些故事穿越历史、代代相传、历久弥新,它们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浓缩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智慧,同时还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揭示纷繁历史变迁的窗口。那么弟子规中的故事,大家了解哪些呢?
【弟子规故事】孔子讲学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相传,他最早创办私塾,招收学生。孔子有三千学生,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教学生,以儒家典籍《诗》、《书》、 《礼》、《易》等为教材;以文、行、忠、信(即历代的文献、社会经验、对待别人要忠、与人交往要信)四项为课目,开设了六门课程,分别是:礼仪、音乐、射 箭、驾车、书法和数学这六艺。教学的次第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培养了许许多多人才。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创办私学的教育家,孔子留下许多宝贵的教学 经验,对今天的教育者来说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其中“礼”也叫“礼法”或“礼制”。礼在古代主要有五种,即吉礼(祭祀天地人)、凶礼(丧葬)、宾礼(诸侯朝见天子)、军礼(军中的礼节)、嘉礼(婚 礼、冠礼),其中含有一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因素。我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从一个国家到一个家庭,上上下下都特别注重礼节。在举行各种礼仪的时 候,一般都要演奏音乐,这些音乐都是与各种礼仪相配的。礼乐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上层建筑之一,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弟子规故事】聂政养母
聂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大侠士,很孝顺自己的母亲,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一起生活。由于他是一个有名的侠士,所以常有人请他出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但是因为有母亲在,所以遇有危险的事,聂政总是刻意回避。
一次,一位朋友要他替自己去刺杀仇人,聂政告诉那人说:“现在有母亲在,不能出去,以后再说吧。”几年后,聂政母亲去世,他安葬了母亲,就离开家为朋友报仇去了。这次出门后,聂政再也没有回来,他刺杀了朋友的仇敌后也死在了当场。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聂政孝母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当今社会,我们为了求学或生存,不可能不离开父母一段时间,但我们的心不能离开父母,要时刻惦念着父母,常常和父母保持联系,以免父母为我们牵肠挂肚。
【弟子规故事】黄香温席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早逝,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夏天天气热,每天晚上他都先给父亲扇枕席,以便父亲安歇;冬天天气寒冷,他每天晚上都 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传遍了左邻右舍,传遍了全县,也传遍了全国。九岁的孩童能这样懂得孝顺父亲,感动了 太守刘护,他上书朝廷申报,批准黄香为孝廉,黄香由此成为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儿童。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
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在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了官,做了尚书令。成为以孝闻名、以孝施政的榜样。黄香的事迹被历代传颂,成为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
现今科技发达,物质生活富裕了,我们不需要再像黄香那样扇席暖床了,但他孝敬父母的品德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当夏天夜晚来临时,小朋友们是否想到早 早地开冷风让房
间凉爽,父母入睡再及时地关掉冷风,以免着凉;冬天时,是否想到开暖风让父母感到丝丝暖意。当然用电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行孝也不只是小朋友的责任,而是天下所有做子女应该做的。当父母上年纪时,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如果有时间,应该经常和父母在一起,让父母感到亲情的温暖。 我们要以黄香为榜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弟子规故事】蔡老师孝母
蔡礼旭老师生于台湾,曾任小学教师,课余从事儿童经典教学。在教学相长中,有感于圣贤教育为人生首要教育,遂辞去公职,远赴澳洲净宗学院研习传统文化 并师承儒学耆①老徐醒民老师学习儒学。后来,在大陆各地蔡老师为教师、家长、学生、企业人士和社会团体(包括大专院校、监狱等)讲演。2004年年底在香 港开办10天的《幸福人生讲座》,以德行教育为主要科目,更是获得高度肯定,众人纷纷感觉到这是现代人迫切需要的.必学课程。 蔡老师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不辞辛劳地奔走于世界各地,讲解《弟子规》,但他在忙碌之中还时刻惦念着自己的母亲,每周同母亲约定好在固定时间必打一 次电话,以免母亲牵挂。有一天,有位老师参加蔡老师讲《弟子规》的学习班回去后,给蔡老师打来电话,第一句话就说:“蔡老师,我认为《弟子规》有糟粕。” 蔡老师很平和地问他,请问哪一句是糟粕?他说:“?晨省昏定?是糟粕,一天要问父母两次,太麻烦了。”蔡老师就对他说:“父母对孩子的关怀一天思念几次, 无时无刻。母活100岁,常忧80儿。有一个老师说,在春秋季节,孩子蹬被子,母亲的被子盖得很薄,为的是冻醒后给孩子把蹬的被子盖上,然后才能睡安稳。 父母连睡觉都挂念孩子,更何况在白天的时候。当孩子早晨起来一个躬鞠下去,说:?妈妈爸爸早上好,昨天睡的好吗??,这时父母发现你的额头发亮,代表昨天 晚上觉睡得很好,父母很高兴、很放心,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哪有比孩子孝心更快乐的事情;晚上放学回来主动问候父母,父母一看气色不错,在学校应该 没有打架,没有跟同学、老师有冲突,觉得孩子在学校很愉快度过一天,父母也很放心,一天两次问候能减少父母很多的担心。”那个老师听完蔡老师讲的很有道 理,但话锋一转,便指责蔡老师说:“你就没有做到?晨省昏定?。”其实,我们学习圣贤经典不能学死,因此蔡老师笑着回答说:“假如现在我早上问一次,晚上 问一次,我妈妈会不高兴地说,你不知道长途电话费很贵吗?所以我们在孝顺父母时一定要顺乎亲意。”
我们早晚问安最重要的是让父母安心,如果早晚问安让父母在那里担心你花那么多钱,那就跟孝的本质背道而驰。真正能让父母安心的绝对不是一天打三次、五 次电话,而是你的道德学问、为人处事能真正让他们信得过,那才是真正不让父母操心,所以尽孝要重本质,不能死在形式上,应该通权达变。
当然从小懂得早晚问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本质是一样,是对父母的关怀,是让父母不担心,但是在做法上可以因人而异。所以蔡老师是固定一个礼拜打 一次电话回家,他的母亲在那个时间,听到电话铃响就知道是儿子打来的。有时候蔡老师太想母亲了,才过三天就给母亲打电话,母亲会有意外的惊喜。所以我们只 有抓住本质活用圣贤的教诲,才能够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生活状态当中,把它运用得很灵活,把它发挥得让父母欢喜,让所有接受我们的亲友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 的这种魅力。
不仅要对我们的父母有这样的孝心和恭敬之心,与此同时对我们的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和长辈都应如此。因为我们的大家族就是一棵大树,我们的父母、公 公婆婆、岳父岳母和长辈是家族的根,夫妻是树干,孩子、财富、健康和一切美好的果实,是树的枝叶花果。要想家族这棵树的枝叶花果悉皆繁茂,一定要用慈悲的 爱,浇灌我们家族的根,也就是孝顺父母、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和一切长辈。只有这样,这棵大树的根才能根深蒂固,同时也
就枝繁叶茂,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将得 到的一定是累累硕果。因此,孩子、财富、健康和一切美好的果实能够丰收,你只要这样去耕耘,那就在你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