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说课稿 篇一
主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1. 掌握讨论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学会提出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3. 增强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4. 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深度和启发性的问题;
2. 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
3. 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讨论结果。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讨论话题和问题;
2. 学生提前阅读相关资料,做好准备;
3. 准备讨论小组和讨论规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讨论话题;
2. 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思考;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4. 总结讨论结果: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5. 反思:学生及教师共同反思讨论过程,总结经验。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讨论的节奏和深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说课稿 篇二
主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
1. 了解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2. 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点
1. 如何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2. 如何设计具有吸引力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
3. 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
2. 准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
3. 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趣味性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兴趣;
2. 设计活动:结合学生兴趣和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3. 激发好奇心: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4.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启发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5. 总结反思:总结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不断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持续保持和提升。
教学说课稿 篇三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以选修教材《小学动漫》第三单元第二节“风景画”教学内容为依据,教学内容为FLASH的“遮罩效果动画制作”。
FLASH是目前国际互联网中应用最广泛的动画设计和制作的软件,而Flash动画的根本说到底就是“遮罩+补间动画+逐帧动画”与元件的混合物,通过这些元素的不同组合,从而可以创建千变万化的效果。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逐帧动画、补间动画与元件的使用方法,本课开始学习遮罩的使用。遮罩是Flash动画创作中所不可缺少的,是Flash动画设计三大基本功能中重要的出彩点。使用遮罩配合补间动画,我们可以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动画效果,本课涉及的实例都是实用性很强的动画,通过这些实例,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来创作实用性更强的动画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前面已学习过Flash最基本动画原理,能制作出简单的逐帧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并对帧、图层已有了初步了解,但还未形成能很好理解,还需进行回顾与加深。本课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掌握的Flash遮罩动画的制作原理及简单应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完成动画作品的成就感,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对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遮罩动画的工作原理,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
(2)掌握图片过渡影片的制作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动画制作技巧,创作动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遮罩的实例,加深学生对于遮罩原理的理解;
(2)让学生自主实践,去完成过渡效果的动画,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遮罩效果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运用Flash动画软件创造作品的乐趣;
(2)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遮罩的含义和遮罩效果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遮罩与被遮罩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采取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以及演示与讲解、实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演示与讲解:对于知识性强的内容适当的讲解结合演示,便于学生理解和提高教学效率。
实例分析: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
2、学法:
学法采用分层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法等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内容的学习也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围绕知识点展开,通过自主式和合作式学习,最后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
总之,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是相统一的,目的只有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教室、多媒体教学软件为教师演示和讲解提供一个高效的工具,电子学习档案袋为学生讨论和发表见解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作品,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可曾观看过,用自己的照片做的电子相册吗?那种情景可曾让你感到激动和难以忘怀。为了重现这些美丽的画面,这节课我们将利用FLASH软件来演绎一幕电子版的“相册”的情景。
学生活动:
注:(遮罩动画,俗称“蒙板”动画,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动画制作方式。遮罩就好比在一个板子上打了各种形状的孔,透过这些孔,可以看见下面的东西、遮罩可以是填充的形状、文字、元件的实例,还可以将多个图层组织在一个遮罩层之下来创建复杂的效果。)
(二)、实例展示
水波、万花筒、百页窗、放大镜、望远镜、聚光灯……等等。(展示丰富的遮罩实例激发学生对新的FLASH特效的兴趣。)
(三)、分解操作、设置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自学
(以烟花盛放为例详细介绍)
现在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制作“电子相册”动画的基本元件,请同学仔细观察老师的操作,考虑到动画制作的难度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动画拆分成三个操作步骤,学生分步上机练习。
逐步示范动画制作步骤,指导学生制作动画效果;分析操作步骤,揭示遮罩动画制作原理
第一步,讲解操作难点:在图层中插入“空白关键帧”,调用元件,新建图层 第二步,打开动画文件,从元件库中把做好的百叶窗效果拖入到场景中。
第三步,创建被遮罩层和遮罩图层动画,设置遮罩效果;
讲解操作难点:强调百叶窗效果元件应与背景的大小一样,设置被遮罩层的变形动画效果。
展示源文件时间轴面板,帮助学生共同分析动画的构成
提问:
1、有几个图层?
二个,一层放的是背景,一层放的是百叶窗
2、哪一个图层中的内容在变化?(百叶窗)
3、“百叶窗”图层中是什么动画类型?(补间形状动画)
观察图层的图标,看看与前面制作动画中的图层图标是否相同
引出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概念
遮罩层
被遮罩层
②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形状,被遮罩层决定看到的内容。
相信通过这节课大家掌握了遮罩动画的制作技巧,希望大家今后留心日常生活的情景,勤于思考,制作出更多美丽的动画。
教学说课稿 篇四
说目标
1、在歌曲的学习和演唱中,感受蒙古族音乐独特的风格。
2、能够用自然、自信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唱会歌曲。
教学重点
:
运用自然、流动的声音唱会歌曲。
教学难点
:
解决歌曲中五度、八度大跳音程的音准。
教材分析
:
《银杯》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短调民歌。采用了五声羽调式构成旋律,旋律悠扬、起伏较大,中速,单乐段结构,在音乐上带有欢快、热烈的情绪特征。
教学对象
:
七年级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被动,因此,要调动七年级学生的兴趣以及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音乐活动中,又能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备课时候把握的主要原则。本节课以蒙古族饮宴风俗为主线,以“唱”为本,通过对歌词的理解、旋律的分析,体验律动相结合,由浅渐深,使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风格的独特魅力。
说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启发提问法、体态律动法、比较法、听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说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歌曲舞蹈视频。
2)在视频中你觉得这个舞蹈表现的是哪个民族的特点?
3)你知道这个民族吗?请同学说一说。
4)简单介绍蒙古族代表性乐器——马头琴及蒙古族民歌概念。
5)简单了解蒙古族最盛大的节日“那达慕节”。
6)揭题。
今天,我们就让一起来学习《银杯》这首歌曲,共同走进蒙古大草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魅力。
(板书:银杯)
7)聆听范唱。
要求学生在聆听的同时要思考歌曲《银杯》描绘的是什么样的一个场景?
(喝酒,聚会,亲朋好友相聚……)
二、歌曲学习
1、简单介绍歌曲内容。
师:同学们,蒙古族人民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当节日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主人家就会在饮宴的过程中端起奶酒,唱起祝福的歌谣,以表示对客人的盛情。这首《银杯》就是一首典型的风俗性宴歌。
(板书:风俗性宴歌)
2、学生在歌词中找到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赛勒日外咚赛”这一句。
师:同学们读这一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拗口…难读……别扭……)
3、简单解释“赛勒日外咚赛”的意思。
师:“赛勒日外咚赛”是来自由蒙语直接音译过来的,意思是“好上加好”,祝愿亲朋好友生活越来越好的祝福词。
4、完整的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
5、起伏变化较大的地方同学们找一找,或音很高?。(“赛”字的演唱接“朋友的朋字”之间的八度,“干一杯的杯”字五度)。
6、分句学唱旋律
7、难点解决
①从音准上解决大跳旋律的演唱。
(师用钢琴带唱大跳音程,一边更准确的引导学生唱好大跳音准)
②从声音上解决大跳音程的演唱。
(师引导学生用“爆发力”“情绪高涨”、“高兴”的感觉演唱大跳音准)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剩下的几句旋律,(弹完后)请同学们跟着钢琴来唱一唱这几句。
8、教师逐句开始教唱歌曲。
9、师用琴带唱,直至学生熟练。
10、师生互动。
11、学生代表上台表演,小组表演,个人表演等形式。
三、拓展
1、在学生熟练歌曲的同时老师教学生蒙古民族舞蹈中简单动作“拧肩”。
2、在熟练时将歌曲和“拧肩”动作结合在一起。完整的演绎。
四、课堂小结
这首歌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金杯》。这样一首历史悠久的民歌,它的背后必定是流传这许许多多的故事。让我们回去后上网查查有关歌曲《银杯》背后的故事。
课后背唱歌曲。
最后:随着歌声离开教室。
教学说课稿 篇五
一、说教材
中午,有几个小朋友需要吃药,我就帮助他们先拿好自己的药,再帮他们把袋子撕开。有两个小朋友带来的是糖浆,他们很神气地对我说:老师,我会自己开的!我也会!说着,就自己把盖子打开了。旁边看到的小朋友说:我也会这样开瓶子的!在区角中,我们为孩子设计了帮图形宝宝回家、响罐等游戏活动,孩子们经常想打开罐子看看里面的东西,也经常把盖子搞得乱七八糟。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它不仅能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认识活动成为快乐的事。幼儿的认识活动更是受到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直接驱使和控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使幼儿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3~4岁的幼儿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认知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幼儿观察事物缺乏整体性,较随意,只能直接地、简单地表面化地认识一些周围的事物。我班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提问,非常愿意自己动手去探索,同时,也愿意尝试用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描述自己的发现,与老师、同伴交流。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利用幼儿活动中的兴趣点,设计本次活动,密切联系生活中的现象,能够较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活动目标设定为:
1、了解瓶盖的作用,能根据瓶口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瓶盖。
2、能积极探索瓶盖的开关方法。
3、情绪愉快地参加探知活动,学习运用语言来表达。定位重难点:重点:根据瓶口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瓶盖,并积极探索瓶盖的开关方法。难点:学习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并做好活动准备:
1、图片:小熊的家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瓶盖(大小、形状、开启方法不同)与瓶子。
3、小筐若干。
二、说教学方法
美国教育家克拉克(Leonard H。 Clark)和斯塔尔(Ivring S。 Starr)把教学方法定义为: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组织和使用教学技术、教材、教具和教学辅助材料的方法。分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两部分。教师适当地选用教学方法,便于传授知识,使学生易于形成技能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这次科学活动的性质和需要,我采用了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实习法等教学方法,将在教学过程中作具体阐述。
三、说教学过程在本次活动中,我将主要活动过程分成四个部分:一。情景导入,激发好奇心;二。幼儿动手操作、感知;三。再次操作,讨论、扩展经验;四。结束。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产生探知的欲望。加涅(Gagne)认为,构成教学过程有九个要素,其中首要因素就是要引起学生注意。活动开始,出示图片:小熊的家,今天,我们要到小熊家做客,看,熊妈妈来了!通过设疑提问使幼儿对教学内容加以注意:唉呀呀,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看,熊妈妈一不小心把瓶盖全弄乱了,真着急呀,怎么办呀?这时,请幼儿帮熊妈妈想办法,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分钟,情景法、讨论法)
(二)幼儿动手操作、感知。教师在引起幼儿注意之后,接着就应对幼儿提出教学目标。其目的在于让幼儿在学习之前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将要做什么和怎样做。这里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骤:提供每组幼儿一筐瓶子和盖子,自己尝试给瓶子盖盖子。新的科学教育观强调让孩子们面对真实,向真实发问,与真实接触。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探究解决问题。在这里,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探究的条件和可能。第二步骤:帮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的探索过程。通过之前的探究操作,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头脑中有许多刺激、动觉的经验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有一些处于半意识状态的东西,通过思考和适当的方式表达形成想法,通过交流梳理头脑中的信息,明晰所发现的事物特征和关系,以及自己的探究过程。幼儿在探究之后,都有一种表达的潜力和倾向,也有向别人倾诉的欲望,在这里,通过讲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即能够满足幼儿的诉说欲望,也能帮助孩子形成知识点。知识是在孩子们的探究之后,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形成的。第三步骤:帮助幼儿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在之前的操作中,幼儿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通过大家集体讨论,视频演示来帮助幼儿解决困难,为幼儿相互学习,分享经验提供平台。
(12分钟,实验实习法、讨论法)
(三)再次操作,讨论、扩展经验。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提供更多的瓶子和盖子,请幼儿自由操作,巩固对瓶子和盖子特征的认识。第二步骤:再次讨论,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根据瓶口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瓶盖。通过材料操作难易程度的变化,引导幼儿对瓶盖的不同开关方法产生兴趣,帮助幼儿扩展经验。
(8分钟,实验实习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结束熊妈妈感谢小朋友的帮助,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说课稿 篇六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属于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Flash CS5平面动画设计与制作案例教程》一书中第五章第六章Flash动作脚本、组件部分,Flash动画脚本可以使观众控制动画的进程,实现画面的互动。本节课主要是在对flash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的前提下,用影片剪辑拖放语句和复选框组件,制作点菜宝软件。
以项目《点菜宝制作——flash脚本运用》为主题,把学生当前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职业素养。本项目共分3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3课时的内容。
项目名称
《点菜宝制作》——flash脚本运用
项目描述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餐饮企业由“电子点菜”代替“一张纸、一支笔”的传统点菜模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电子点菜方便卫生、图文并茂,还可实现多种附加功能。计算机是为其它行业服务的一种工具,我校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技能为全校师生提供服务。
今天,我们要为烹饪专业学生的餐饮创业项目提供支持,利用flash软件,设计一款“点菜宝”。
项目分解
任务一:电子点菜功能了解及素材收集(1课时)
任务二:点菜宝界面设计与布置(1课时)
任务三:点菜宝功能实现(1课时)
2、学情分析
作为计算机专业大专班的学生,他们对该课程的学习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课堂上自律性强,学习气氛浓烈,在效果实现上有追求。
横向,开设过几门计算机语言课程,有一定的编程能力,知道如IF等常用语句的功能及基本格式。
纵向,已能熟练使用flash中常用工具及创建元件,掌握了逐帧动画、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和路径动画、遮罩动画的制作,学习了部分组件的应用及简单代码的编写,对基本动画的制作有了初步的.感受及实践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知道复选框(Check Box)组件和影片剪辑拖放函数(startDrag、stopDrag)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1)能创建复选框(Check Box)组件,并正确设置相关参数,编写AS代码实现多选功能。
(2)能利用startDrag、stopDrag函数对影片剪辑进行拖放操作。
情感目标: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创业意识。
4、重点、难点和结合点
重点:
1、能进行复选框(Check Box)组件的创建及功能代码的编写。
2、能知道startDrag、stopDrag函数的格式并能利用其对影片剪辑进行拖放操作。
难点:
功能代码的正确编写。
结合点:
通过这个“点菜宝制作”把flash课程和就业相结合,不仅让学生学会本课知识技能,更体会到了在现实中的运用,为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伏笔。
二、教法分析
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就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在授课过程中,我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
1、先创设情境,并展示参考作品“点菜宝”,激发学生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
2、采用项目任务书,把项目分解成了三个任务,并给予难点提示,引导学生为了达成任务自主探究。
3、创建QQ交流的群,给课前预习资料共享、学生作品上传、作品评价投票、难点交流提供平台。课堂学习着重于答疑、评价和提高。
4、运用小组(4人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各组长的组织能力,在任务实施中合理分配,创建QQ讨论组。
5、通过设置课后巩固和拓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鼓励创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和学习兴趣。
三、学法分析
在学习方法上,采用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项目的分析,结合学案提示,探究出实现的方法并实践操作。另外,运用QQ交流的群将上课学习内容延伸到课外,学生通过提前知识预习和任务实施,带着问题进课堂,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学会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目标,培养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采用课外QQ群投票评价和课内评价相结合。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项目书及反馈表、课件、QQ交流的群、“点菜宝”参考效果
六、教学过程
前期工作(第2学时):
教案: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