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顷与平方千米》教学反思【精简6篇】

时间:2013-06-09 03:37: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公顷与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篇一

在教学《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个知识点时,我深感到学生对于这两个单位的概念容易混淆,因此在反思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关系。公顷是面积单位,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是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等于1,000,000平方米。而在实际教学中,我没有明确强调这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导致学生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单位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学生很难直观地将其与实际情境联系起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面积单位,如房屋的面积、农田的面积等,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

最后,我在教学中没有设计足够多的练习题目来巩固学生对于这两个单位的理解。练习是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知识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增加更多的练习题目,不仅包括计算题目,还包括应用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巩固和提升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理解能力。

总的来说,在教学《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个知识点时,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运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设计更多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知识。通过这些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

《公顷与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篇二

在教学《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一知识点时,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首先,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单位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我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导致一些学生无法完全理解这两个单位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在教学中,我没有与学生建立起足够的互动和沟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而我在教学中更多地是灌输知识,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最后,在教学中,我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会表现出来,而我在教学中并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导致一些学生在这一知识点上出现了障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留意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发现他们的困惑并给予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掌握《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一知识点。

通过对自己教学的反思,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生建立更好的互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困惑,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一知识点。

《公顷与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篇三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较大的面积单位,主要是用来测量土地面积,在生活当中不常使用,所以学生比较生疏。但我还是打算试一试,本学期就开这节课,几周前我就开始琢磨这课该如何上,怎么才能让孩子的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和表象,这是一个单元难点,该如何突破呢?左思右想,我还是认为应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由表象再到抽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才能真正建立这一概念,才能准确地去应用。

  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复习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这几个面积单位,(这几个单位在学生的头脑中已有了表象)从这几个面积单位再导入到让学生自己设计更大的面积单位,学生纷纷设计出边长是10米、100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单位,进而认识到了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这只是初步建立模糊的表象,算是取得小小的成功,以旧知引入新知再配上设计新的面积单位这个环节着实很吸引学生的注意迸发学生的思维。

  紧接着,我设计了两个环节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公顷和平方千米。对于学生而言,熟悉的是教室、篮球场、大操场的面积,这些是学生深刻体会到的,每天都能见到的,以这些为基准,来感悟1公顷,分别大约是208个教室的面积、24个篮球场的面积、5个大操场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也顺带培养了学生的估算,一举两得。“平方千米”实在是太大了,我就从网络上找到了接近1平方千米大的北京故宫,

  通过观看航拍故宫视频,视觉冲击进而建立了“平方千米”的表象。

  最后设计了“快乐的二选一”环节,让学生在从今天学习的两个面积单位中二选一来填,这样不仅巩固了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也让学生放松心情,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总体来说,对于《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这节课的设计和上课的效果,我是很满意的。看似简单的设计,其实中间包含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深入浅出的学习,厚积薄发的教学设计,这一切的一切都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让孩子们乐于学习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让本应抽象乏味的概念课变成了生动活泼的探讨课,我觉得本课我上得很成功。

《公顷与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篇四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教学难点在于公顷与平方米这两个面积单位不容易亲身体验,因此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是基于想象的基础。而在教学平方千米时,学生理解的难度更大,本身公顷已经够大了,再加上平方千米,学生更是缺乏平方千米知识的了解。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熟悉的场地,如教室的面积一般是50平方米,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通过学生的想像,加深学生对“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

  在使学生明确了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之后,可以在学生对1公顷形成了表象之后,让学生想象一下100块1公顷的土地,就是1平方千米大。还通过其他的素材帮助学生认识和想象,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1平方千米。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既能体会到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又能具体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从而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最后通过让学生举例来说明什么时候用公顷、什么时候用平方千米来计量土地面积比较合适,掌握了这两个较大土地面积单位的实际用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公顷与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篇五

  这节课上让学生感知的`比较多,从看例题的图片,到自己说说对平方千米的认识,到揭示新知,再到估计各省的面积,阅读“你知道吗”,学生的脸上不时会露出惊讶的表情,很多惊叹句也会不时的冒出来。我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借助一个个的阶梯和平台,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所以我很乐意为他们的数学学习作出这样的努力和搭建。

  “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比较大,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形成表象确实有些因难。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场地,如教室的面积一般是50平方米2,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通过学生的想像,加深学生对“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在使学生明确了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之后,教师可以在学生对1公顷形成了表象之后,让学生想象一下100块1公顷的土地,就是1平方千米大。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素材帮助学生认识和想象,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1平方千米。课上我并没有急于的去完成各种巩固练习。而是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去体验,去想象,再把他们的体验和想象转化成语言,描述出来,带动更多的学生。当然暴露的问题也很多

  (1)当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测量操场面积时,站着观察的同学没有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纪律确实不太令人满意。事后我想这是因为老师在不知不觉之中又充当了主角,一个人不停的在说,绝大多数同学仍没有参与,他们探究的兴趣没能得到激发,好奇心没能得到满足,学习就成了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学习形式对学生来说仍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自行商量解决这个问题,最后汇报总结,那样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在下课铃声响起之前,如果能让学生们沿着操场围墙走一圈,在享受着收获的幸福氛围中,去实际感受一下操场的面积与1公顷的大小,那将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公顷与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篇六

  本单元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从生活实际中呈现公顷和平方千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各种素材和活动帮助学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要把认识概念和探索相关单位之间的进率结合起来,应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多样的实践活动去帮助学生感知1公顷和1平方千米。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它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由于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不容易亲身体验,因此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是基于想象的基础。而在教学平方千米时,学生理解的难度更大,本身公顷已经够大,再加上平方千米,学生更是缺乏平方千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这样的面积单位,是需要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的,需要不断地积累表象认识。一个正确的教学概念,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他们慢慢体会。这些概念的认识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在看一看,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目的的进行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同学之间相互启发,注意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和认真思考相结合。

  本单元,在作业上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在单位换算时,因进率比较大,学生在具体换算时移动小数点容易出粗,或进率混淆。

《公顷与平方千米》教学反思【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