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教学设计 篇一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们常常会选择古代诗词作为教学内容,其中《蒹葭》作为一首唐代名诗,被广泛选用。本文将介绍一份《蒹葭》的教学设计,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导入,让学生了解《蒹葭》的背景和作者。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友情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学生们可以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蒹葭》的诗意和艺术特色。学生们可以从诗的意象、语言运用、节奏韵律等方面入手,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他们更好地领略诗歌的美感。
在诗歌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例如,学生可以就诗中的“蒹葭”、“露”、“宿雨”等意象展开解读,探讨这些意象所代表的具体含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可以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审美情趣。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蒹葭》相关的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可以写一篇读后感、一首同题作文,或者进行小组讨论、朗诵等形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体会和感受。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蒹葭》这首诗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和欣赏《蒹葭》这首经典的唐诗。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将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美感,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感悟。
《蒹葭》教学设计 篇二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常常会选择古代诗词作为教学内容,其中《蒹葭》作为唐代名诗之一,也备受关注。本文将介绍一份《蒹葭》的教学设计,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教学和学习这首经典诗作。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背景介绍和诗歌鉴赏,帮助学生了解《蒹葭》的作者、创作背景和诗歌内容。通过简短的导入,让学生对这首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们可以通过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赏析,从诗歌的意象、语言运用、节奏韵律等方面入手,深入理解诗歌的诗意和艺术特色。学生们可以通过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揭示诗歌的意义和情感内涵,领略诗歌的美感和魅力。
在诗歌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学生可以就诗中的“蒹葭”、“露”、“宿雨”等意象进行解读,探讨这些意象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会。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可以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蒹葭》相关的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可以写读后感、同题作文,进行小组讨论、朗诵等形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体会和感受。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加深他们对《蒹葭》这首诗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了解和欣赏《蒹葭》这首经典的唐诗。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将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美感,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感悟。
《蒹葭》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3、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同学们,大家刚才听到的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2、这首歌就是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板书“蒹葭”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4、这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蒹葭》。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情感,来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大家拿好笔,在你不认识的字下面作标记。
2、学生试读。读准字音,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指名读,正音,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感,感受诗的节奏美。
三、学生交流资料,译读全诗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2、小组交流,自学全诗。
3、汇报自学成果。
四、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1、唐朝诗人王维不仅是一个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她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之所以成为《诗经》中最经典的诗歌。就是因为这首诗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图画。
2、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描绘画面,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画面之美。
五、三读,感受结构美
1、下面再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诗歌,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3、《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达逐渐强烈的感情。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叠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六、情读,感悟诗中情
1、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边,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静寂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他的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请你在朗读中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学生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全班诵读。
七、课堂小结
1、《诗经》是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对情感的感悟,让我们用心来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2、全班齐读。
【板书设计】
蒹葭
情景交融
《蒹葭》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能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体味本诗优美的意境。
3、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
品味赏析诗歌美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前准备
1、了解有关《诗经》知识。
2、学生朗读并疏通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本课
1、导入《诗经》,复习前课有关《诗经》知识。
2、导入《蒹葭》:吟诵三千年华夏优美文字,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璀璨。
二、内容解读 体味意境
(一)静心聆听学生配乐朗读。
(古筝曲很适合本诗的意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情境;身边同学的朗读更容易激发学生投入的愿望)
(二)谈谈这首诗给你的整体感受。(整体把握,各抒己见)
填空:这是一首 的诗(朦胧凄美)
(二)从诗句的哪些内容感受到的?
(学生讨论、交流,幻灯片一一呈现学生讨论的结果:写景句;追寻伊人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1、写景句(每章的第一、二句)
(1)景物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芦苇——丛生茂密。因秋来而变黄,因霜袭后会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
白露秋霜——洁白,晶莹,触感是凉的,给人以清冷之感。
秋水——崎岖、蜿蜒、清冷。成语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2)这些景物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明确: 凄清、迷离
(3)请你运用散文笔法描绘一下这幅画面。
2、追寻伊人的过程。
在这苍茫凄清的背景下,主人公出现了,他的心情如何?请结合具体语句体会。
(1)在水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涘
——一个 “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坚定
—— 方、湄、涘,地点空间的变化,说明他追寻得坚定而执著
(2)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和坚定、执著
(3)“宛”字,好像 仿佛之意 ;央、坻、沚的变化
——说明追寻而不得时、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惆怅、凄凉、孤独的心情。
3、那么主人公追寻的伊人到底是谁呢?(对于课本思考与练习一的讨论)
——主旨的多义性、模糊性,使诗歌更具一种朦胧美。
总结:无论是从诗的写景、具体事情的铺叙、主旨的不确定性,都使本诗给我们留下了朦胧凄美、委婉有致的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更深入了,再一次朗读本诗,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化的理解来。
朗读的共同体会:
①读前两句时语速应该较缓慢;
②“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连续动作焦急急迫应该语速较急促;
③“道阻且长”等相同句式应慢以体现险阻重重;
④“宛在”三句读出怅惘失望之情。
三、技法探究 明确作用
《诗经》的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种,另外,重章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等,也是《诗经》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这首诗反映出以上什么特点?请具体分析。(见课本思考与练习二)(着重于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分析)
1、起兴手法的运用,使全诗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2、重章叠句的运用,作用:
(1)从乐调上看,一唱三叹,增加了韵律的和谐回环之美。
(2) 从表达效果上看,反复吟唱,使诗意逐步加深,诗所抒发的感情也越加强烈,加强了感染力量,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
3、“苍苍”“萋萋”“采采”等叠字的运用,使描景状物更细致、更形象,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4、大多四言一句,隔句用韵,既显得句式齐整,又富有变化,错落有致,读起来很自然。
四、拓展延伸 触类旁通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后面练习。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②。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③。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④。采采芣苢,薄言捋之⑤。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⑥。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⑦。
【注释】
①芣苢(fu yi):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
②薄言:发语词,没有实义。
③有:采得。
④掇(duō):拾取。
⑤捋(luō):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
⑥袺(jié):用手提着衣襟兜东西。
⑦襭(xié):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
1、《诗经》的手法是赋、比、兴。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歌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咏读,“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述。
【点评】
《蒹葭》虽属经典中的名篇,但因其具有篇幅短小、容量不大、章句复沓等《诗经》篇目固有的特点,使得许多老师在教学时,总有“有劲使不出”之感,对怎样处理课文,怎样深入文本,怎样品味意蕴,难以把握拿捏不准。
这一设计,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可圈可点颇多。
以读促教,涵泳品味。沈老师能紧扣文本特点,以读为抓手,一读再读,以读促教,值得肯定。显然,学生于读中有所感受,在读中逐渐理解,在读中品味涵泳,在读中浸染积淀。这既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做了必要铺垫,更为学生古典素养的形成添砖加瓦,可谓一举多得。
纲举目张,凸显主体。学生读毕,沈老师出示了一个“填空”题,看似随意而为,实则别具匠心。答案“朦胧凄美”四个字,既是本诗“主旨”,又是教学“总纲”。整节课就围绕“追溯”这四字来源做文章。从“景物特点”到“情境氛围”;从“追寻过程”到“主旨探究”,无一不为此展开。其中,学生必定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之中,“不用扬鞭自奋蹄”,老师便成了十足的“领路人”和“旁观者”, “主导”与“主体”的作用自然可得到具体生动地呈现。
问君何能尔?不难发现,奥妙在那个看似平淡无奇的问题(“从诗句的哪些内容感受到的?”)上。可见,教学设计之关键在设计“问题”,关键看能否抓住核心,能否“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点沈老师做到了。
从容舒缓,激发想象。从容舒缓是指教学的各个步骤环节,从“听读”、“赏读”、“议论”、“小结”到“拓展”,不徐不急、缓缓展开,其中又非同一步调,而是张(“议”环节)弛(“读”环节)有度,很有节奏。加之多媒体音、像等手段的介入,使“课如其文”,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也给课堂营造了诗意的氛围。学生的思绪也就像插上了翅膀,飞翔在朦胧凄美的意境之中,从而使有限的文字幻化出无限的空间,使教学收到了“尺水兴波”、“尺幅万里”之效。
当然,本文教学设计,有些地方还稍欠翔实,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教者对相关环节的设想或意图应做必要交代,以便人们一目了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蒹葭》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诗经?国风》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着之情。
学生分析
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营造音乐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录音带和VCD碟片。
2、诗词曲赋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当你听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脍炙人口的歌词时,是否记起了那首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天净沙?秋思》?当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丰盛的晚餐时,是否记起了父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嘱咐?当你惊叹于戈壁滩的狂风吹沙时,是否忆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志豪情?古典诗词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丽与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这首诗歌,再一次滋润我们渴求的心灵。
(二)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薄雾中的水边芦苇,芦叶萧萧,茫茫苍苍。在这个画面的衬托下,投影出诗歌原文。(蓝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乐(低声地):播放小提琴曲《水边的阿蒂丽娜》。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文采飞扬的导语,清新自然的背景画面,悠扬恬静的音乐,使课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美,使学生体验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课的基调。】
二、品味赏析
(一)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读:在《水边的阿蒂丽娜》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请同学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娜》的作为背景音乐的原因。
【体会诗歌迷茫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的态度如何?
【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和求而不得后,主人公依然执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落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请同学把大屏幕上的诗歌中加点的词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这个设计迁移性、挖掘性很强,它点燃了学生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火花。诗歌中的`加点词语为三段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学生改换后的词大多是贴切的、和谐的,多元的。在这创新的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潜移默化的。】
3、熟读成诵。(采用男女声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三、激发激情
(一)深层理解:
1、课后思考练习一: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目的让学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为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叙往往是从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为切入口的。】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让学生极大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相象和联想,准确体会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词,同时播放这首歌。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词好吗?为什么?
【在讨论中,学生发现歌词将原诗中的渺远迷茫、缠绵感伤的意境,反复咏唱的形式等精华部分保留了下来。这一发现,加深了学生对原诗的理解。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声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体验。】
3、您也许不是诗人,也许不是艺术家,但老师相信你有丰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情景吗?(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这种开放型的题目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创造的激情激发出来。】
《蒹葭》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经》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朗读四字诗的节奏,熟读成诵。
2、能力目标: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3、情感目标: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诗意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画面美。
2、把握“追求者”形象,感受诗歌人性美。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画面美、人性美。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附:在水一方歌词)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悉彷佛他在水的中央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而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依悉彷佛他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二)、文学常识回顾
1、诗经相关知识收集
2、生字词积累(提前板书字词、注音,每章节诗句及重点字词的解释,翻译,分组进行)
(三)、听读课文,感受音韵美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地这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去感受那一份浅浅淡淡地哀伤。[听读课文,配乐范读学生齐读]
自读思考:找出你认为音韵美的几个方面:
(四)、赏读课文,感受画面美
小组合作读、思、讨论下列问题
①、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内容呢?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个时间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②、在同学们的眼中,这个季节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
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秋天是一个()的季节;秋天是一个()的季节
③、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准备:芦苇——()。白露秋霜——()。
河畔道路——()。秋水——()。
晓雾——拂晓之时水边晨雾朦胧更添迷离之感。
④、现在你能否说说诗歌通过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教师准备:营造了一个()()()()……的意境。
3、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意境
同学们看大屏幕,选取几种景物把你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用几句话描绘出来。
(屏显词语:蒹葭(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晓雾。)
注意:只写景,不写人。
示例: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自己创作并展示):
(五)、品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刚才咱们描绘了诗中景,再来看看诗中人。这时候,主人公出现了,在这样的氛围下,他在做什么?心情又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齐读课文,小组讨论)
主人公在做什么:“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追求“伊人”、寻找“伊人”。
“追求者”心情:
①“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匆忙而连续的动作中,可以感受到“追求者”的焦急,急迫。
②“宛”字,好像仿佛之意——追寻而不得时心情如何?失望、怅惘、痛苦。
2、你感觉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自读课文,小组讨论)
①热烈向往爱情、不畏险阻、百折不挠依据:“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②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依据:“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一个“在”字,主人公确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边
教师总结:
(六)、创读课文,感受主题美
诗中将“伊人”形象理解为爱人,实际上“伊人”的内涵可以有更为丰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执著追寻和向往的,你能举个例子吗?(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学生讨论并回答:爱情、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
(七)用现代诗的形式展示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意美
(学生自我创作,并展示,小组形式)
课文小结:课文小结: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八)指导背诵(在配乐背诵中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