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毫米和分米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长度单位。学生对于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直接影响他们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因此,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毫米和分米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会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如铅笔、书桌等,让学生感受毫米和分米的长度差异。我会让学生用手指测量物品的长度,并用尺子测量确认。通过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认识到毫米和分米的实际长度。
接着,我会设计一些游戏和实践活动来巩固学生对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比如,设计一个测量比赛,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物品,用尺子测量出物品的长度并比较,看哪个组测量最准确。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此外,我还会结合数学游戏和绘画等跨学科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比如,设计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到的数字来选择不同长度的线段,最后拼接成一个图形。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测量技能和数学运用能力。同时,我也会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二
毫米和分米是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毫米和分米的概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首先,我会通过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引入毫米和分米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毫米和分米是长度的单位,分别对应着米的千分之一和十分之一。通过直观的图像和生动的声音,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和记忆这两个单位的关系。
接着,我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毫米和分米的长度。比如,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自己手臂的长度,然后比较用毫米和分米来表示的结果,让学生感受到这两个单位的差异。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毫米和分米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测量技能和数学思维能力。
此外,我还会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和练习来巩固学生对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比如,设计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情境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找出最佳解决方案。通过这样的综合性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毫米和分米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设计的教学活动,我相信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毫米和分米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2~4。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吸管一根,剪刀一把,一小组一把米尺。铅笔、练习本、橡皮。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毫米、分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对长度单位有初步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继续学习,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对加深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和学习建立升的概念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毫米和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2、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初步的估测能力。
4、让学生生能在学习中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交流,灵活的选择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长度单位又比较抽象。基于此,本课中我力求创设自主探索环境,让学生在猜一猜、量一量、找一找等实践探索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突破难点。采取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你们猜一猜,周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周老师的身高是1米69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指名回答。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指名回答。
活动:
先在小组内估计一下铅笔的长、橡皮的长,练习本的宽和课桌的高。然后再量一量,记录员在记录卡上做好记录。
小组汇报各种记录的情况。
师:在刚才的测量中,我们发现,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要想知道它的准确长度,就要用到一个新的长度单位,那就是毫米。
板书:毫米的认识
二、自行探究,建立模型
1.感知毫米
(1)拿出直尺,在直尺上找一找1毫米。指名说说找到的1毫米。
(2)课件演示放大的直尺,指着直尺上的任意1小格,问学生是多长。小结得出:在直尺上每一小格的长就是1毫米。
(3)继续观察直尺,数一数,想一想,还会发现有关毫米的哪些知识?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引导得出:1厘米=10毫米。【板书】
(4)感受毫米
a在直尺上仔细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b.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或周围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汇报。
(5)通过刚才的研究,你想对1毫米说些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
(6)师:毫米虽然短小,但是它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非常大的。
课件演示毫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找分米
(1)引入分米。
不用直尺,将桌子上的吸管剪成10厘米长。
师巡视,观察剪的情况。
剪好后,拿出直尺,量一量自己剪好的吸管,看看自己的眼力准不准。
汇报:说说你的吸管是多长?还有更接近10厘米的吗?
如果有刚好是10厘米的,直接引:其实刚才这位小朋友剪的这段吸管的长度就是1分米。分米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长度单位。(板书:分米)
否则这样引:其实刚才这位小朋友剪的这段吸管的长度只要加上(或减去)多少1厘米就是1分米了……。
(2)在直尺上找分米,研究分米
在米尺上找一找分米,看看有哪些发现?
班内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得出: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3)感受分米
先在直尺上比划比划1分米有多长?伸出比划的手势来。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分米?
估一估铅笔盒、课本、课桌等东西的长度、高度。
三、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1、出示表格
在我们身边或周围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在小组内先估一估他们的长度,再量一量,记录员作好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最多。
喜欢的物品我们的估计我们的测量我们的评价
2、班内汇报与交流。
3、获得大星最多的小组介绍他们的估计方法。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知道了用不同的长度单位去测量。如果现在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温州到杭州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不好量,太长了)教师:“那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当然有。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解决新问题。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查一查,看一看。
通过比划唤起学生对已学长度单位的回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培养估测能力
让学生通过测量,发现铅笔的长和练习本的宽用厘米或米作单位都不合适,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让学生举例,可以深化学生对毫米的认识。课件演示毫米的应用,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和厘米,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而且对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是比较丰富的。“毫米的认识”,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估、测、议等活动,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中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直尺、一元硬币、橡皮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老师的身高是1米58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 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1号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生:1号本的长比17厘米多,比18厘米少,它的宽比13厘米多,比14厘米少。
师:1号本的宽比13厘米多,比14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1号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直尺上的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提问: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到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到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得出:1厘米=10毫米
(3)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量完后教师说明: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教师指出: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
(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6)小组合作,每位组员挑一样身边的实物,量一量它的长度。汇报
(7)共同完成书P45页(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地量很麻烦。)
②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③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④教师说明: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⑤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少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dm”(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用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每1分米做一个记号,问: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练习质疑。
讨论完成:书本下面部分。
三、 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1、 书本练一练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蜡笔长6( ) 跳绳长2( ) 课桌高7( )
粉笔长75( ) 钢笔长14( ) 小明的身高是140( )
一块橡皮厚12( ) 旗杆高9( )
四、 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 布置作业
板 书
毫米 分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作 业
1.抄写“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5次
2.同桌互量从手腕到中指底部有多长?
3.作业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
反 思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五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以及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是关键。要通过丰富而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强化已经形成的表象。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 数学日记导入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每天都在坚持写数学小日记,淘气最近也在向我们班的同学学习,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数学小日记。谁来读一下:今天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 床上爬起来。走进卫生间拿起2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的洗脸、吃早餐。吃完早餐后我背着书包去学校,来到教室,我拿出语文书,在7厘米高的课桌上认真的早读。
师:老师看到好多同学都在笑,你们在笑什么?
学生说出单位出现了错误。
师:那谁能告诉我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
师:淘气日记中出现的单位到底该怎么改呢?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
二、认识分米
1、初步认识
PPT出示铅笔盒。
师:铅笔盒是同学们每天都要用到的学习工具,你们知道它的长边和短边分别是多长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和这个铅笔盒一样大小的纸片,同学们估一估它的长边和短边的长?
师:你能量一量吗?看看你估计的准不准。
师:这个铅笔的长大约是20厘米,宽大约是10厘米。
指出像10厘米、20厘米这样的长度还可以用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来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分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分米也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可以用字母“dm”表示。(板书)
追问:这个文具盒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宽呢?
2、认一认
让学生拿出直尺,按照10厘米是1分米,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看看有多长。
提问:从直尺上看,1分米是几厘米?
指出:从直尺上可以看出,1分米正好是10厘米,也就是说,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
提问:你能用手比画出1分米有多长吗?先试一试,在于同学交流。
3、画一画
让学生用直尺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提问:你是怎样画的?请同学们互相检查一下,再看看1分米的线段有多长。
4、找一找
提出要求:找找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同桌互相说一说。
组织全班交流,进一步感受1分米的实际长度。
5、数一数
让各小组的同学轮流在直尺上数一数,看1米有几分米。
三、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同桌合作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有几厘米,冰河同学交流。
提问: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要准确表示它的厚度,怎么办?你有什么想法?
提示:直尺上1厘米中间1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板书)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个长度单位,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请大家观察直尺,并在直尺上指一指1毫米,看看一毫米有多长?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明确:直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
2、数一数
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
3、看一看
出示一些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物品,说明他们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然后让学生在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量一量它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再让同桌同学相互比划1毫米的长。
提问: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四、巩固提升
1、改正淘气的数学小日记
2、想想做做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同桌互相说一说各是多少毫米。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各是几毫米的?
再问:你认为怎样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想想做做第二题
出示三角形图,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形的边,说一说怎样测量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
学生独立完成测量和填空,并交流测量的结果,以及自己的发现。
出示平行四边形图,让学生独立完成测量和填空,并组织反馈。
提问:通过测量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长,你有什么发现?
4、想想做做第三题
完成测量后,让学生说说课桌和板凳的高各接近几分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想想做做第四题
让学生分别估计数学书和讲台的宽,说一说估计的结果,以及为什么估计数学书的宽要用厘米作单位,而估计讲台的宽度要用分米做单位。
让学生分别测量数学书和讲台的宽,并记录测量的结果。
提问:数学书的宽正好是整理米数吗?比18厘米多几毫米?可以怎样表示?
再问:讲台的宽正好是正分米数吗?可以怎样表示?
比较:估计时,一般不需要得到十分准确的结果,可以用大约是多少来表示,而测量得到的结果是比较准确的,可以用几厘米几毫米或几分米几厘米这样的形式来表示。
6、阅读“你知道吗”,并进行交流。
五、交流反馈,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接受的较快,讲解的页较为流程,学生的反应也很积极。我通过数学小日记的方式进行导入,即建立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在新授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交给学生。在评价的部分,我非常注重评价的时效性,给予学生及时肯定的评价,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即使学生回答不出来我也会给予一定的引导。在练习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将厘米和毫米两个单位混淆,在巡视指导时分别进行了个别指导。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体验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估测意识。
3、使学生通过观察,初步理解分米、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4、通过估、量的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1分米、1毫米的长度。
2、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准备:
直尺,长尺,硬币、IC卡、银行卡、白纸、字典、测量水笔的长、表格、1分米高的本子,1米长的线。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直接引出“毫米”
同学们,我们知道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到什么?(长度单位)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用字母怎么表示?
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
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
出示一本练习本,谁来说说,要形容这个练习本有多厚,用哪个长度单位合适?
那它到底有几厘米呢?他说得对吗?
它不够一厘米,那怎么办呢?
要想较准确地形容这个本子的厚度,同学们头脑里是否会有一个愿望?(要有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师:其实你们的愿望科学家、工人叔叔等一些前辈已经帮我们实现了,这个愿望就藏在你们的尺子里。
小组合作(一):
师:请同学们观察尺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找到了这个更小的长度单位了吗?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生交流)
师:直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很多的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板书:1毫米)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1毫米的特点吗?(短、小、细)
师:如果要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测量得更精确的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毫米这个长度单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教师板书)我们常用字母mm来表示。
二、观察实践,探索新知
1、认识几毫米
我们再来找找毫米,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毫米在哪里。
不错,每两根短线之间的1小格就是1毫米
小组合作(二):
1毫米我们能找到了,在你的尺子上你能找到3毫米、5毫米、7毫米吗?你还能找到几毫米?把你找到的结果跟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学生交流:
生:3小格就是3毫米吧。
对,1小格代表1毫米,3小格就是3毫米。那5毫米呢?
生:5小格就是5毫米。(你能在你的尺子上很快的找出5毫米吗?)
为什么你能很快地找到?
师:我们可以发现尺子上除了长刻度线和短刻度线外还有一种,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中线)好的,我们就暂时叫它中线。其实每相邻的长线和中线之间就是5毫米。
这样有什么好处?
3、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10小格,请问这是多少?
生:10毫米。
生:1厘米。
从刚才这两个同学的回答中,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同桌同学合作,一起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
1厘米=10毫米(板书)
除了0—1是10毫米,你还知道哪里是10毫米?我知道了6—7之间也是10毫米。
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还可以说生1厘米是1毫米的10倍。
拿出一本字典,它厚70[],也就是()厘米。
老师这支笔的长是75[],也就是()厘米()毫米。
4、感受1毫米
小组合作(三):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1毫米,那么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到底有多长吗?
下面我们来用实物表示一下1毫米的厚度。同学们把你们准备的电话卡,银行卡,白纸,硬币拿出来。小组内同学分工合作量一量:
量一量一张IC电话卡的厚度。再把前后同学们的IC电话卡,银行卡集合,看看多少张卡叠起来是大约是1厘米?
拿了白纸的同学,请你量一量几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
有扑克牌的同学,看几张扑克牌摞起来大约是1毫米?
各小组汇报本组量一量的结果。
用食指和拇指拿着一张IC电话卡或1分钱的硬币,然后把1分硬币抽出,这时两个手指间的距离大约是1毫米。
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1毫米的特点吗?(短、小、细)
除了IC电话卡的厚度是1毫米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品的厚度或是长度大约也是1毫米?(银行卡…vcd碟片…)
你知道在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吗??
师:比如测量降雨量、量小蚂蚁的身长。
教师小结:我们的新版1角硬币的厚度,打电话的电话卡,银行卡大约都是1毫米。
你们知道吗?人的手指甲约10天长1毫米,脚趾甲约20天长1毫米”。毫米就是这样一个比较小的长度单位,但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
师小结:在我们的知活中,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加深内化
1、估一估,量一量:
完成P55的练一练
2、画一画。
请画出一条3厘米8毫米的线段。
请画一条10厘米的线段
四、认识分米。
1、师也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在黑板上,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我们常用字母dm来表示分米。
你能在尺子的刻度中找出1分米吗?(可从尺子“0”刻度一端开始找,也可以在尺子中段找。)(除了从“0”到“10”外,还鼓励找从“1”到“11”、从“3”到“13”)
2、那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1分米=10厘米)
3、你能创造一个手势来表示1分米吗?
请你们将拇指和食指张开,量出1分米的长度,我们现在比画的就是一拃的长度,一拃大约是1分米。
估一估,我最行:
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分米的长度,在1分米的地方剪断。一起量一量,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4、师出示一垛本子,这个垛本子的高是1分米。
小组合作(四)
5、估一估,课桌大约宽几分米,再准确地量一量。(小组合作)
6、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宽度或厚度是大约是1分米。
插座的边长粉笔的长度
7、到现在为止,我们已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了,同桌之间一起用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8、小组讨论交流:1米等于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解决的方法)
方法一:拿出已准备的1米长的绳子,两人合作,一个用尺子量,每量一分米,另一个同学就在纸条上做一个记号,观察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方法二:因为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因此1米=10分米。
方法三:没有1米线的同学还可以看米尺。在米尺上一分米一分米的数一数,看看刚才的结论是否正确。(板书:1米=10分米)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板书)
五、巩固发展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毫米、分米的认识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