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课堂教学实录【优质3篇】

时间:2015-01-03 05:13: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采薇》课堂教学实录 篇一

在一次《采薇》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情况。学生们了解到这首诗是出自《诗经·小雅》,作者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随后,老师请学生们一起朗读这首诗,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节奏和韵律。

接着,老师开始逐句解析《采薇》这首诗的意境和内涵。学生们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采摘薇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考和情感。她为了摘取薇草不畏艰辛,表现出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意志。同时,在采摘的过程中,她也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和神秘,展现出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随后,老师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这首诗的含义。学生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他们通过互相讨论,不断拓展对这首诗的理解,使得课堂氛围变得生动和活跃。

最后,老师组织学生们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他们在模仿屈原的作品中,感受古代诗人的智慧和情感。学生们积极参与,展现出自己的朗诵才华,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和喝彩。

通过这堂《采薇》的课堂教学,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这首古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诗歌欣赏能力。他们通过课堂讨论和朗诵比赛,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和热爱,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是一堂生动而富有意义的文学课。

《采薇》课堂教学实录 篇二

在另一次《采薇》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图片和音频来感受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学生们在欣赏这些图片和音频的同时,逐渐进入到《采薇》这首诗的世界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好和哲理。

随后,老师设计了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诗歌朗诵和创作。每个小组都要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朗诵,并且改编成现代版的诗歌。学生们积极动脑思考,展现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这次课堂教学增添了一份新的活力。

在小组活动结束后,老师邀请学生们展示他们的成果,并进行评选。每个小组都表现出色,展现出了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们在朗诵和创作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和热爱。

最后,老师请学生们写下对这次课堂教学的感想和体会。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课堂教学,他们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采薇》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还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他们感谢老师为他们带来了如此生动而富有创意的文学课,使得他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这次《采薇》的课堂教学,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他们通过诗歌朗诵和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一堂充满活力和创意的文学课。

《采薇》课堂教学实录 篇三

  语文课“必须这样上”

  ——兼评董一菲老师《采薇》教学

  该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10.11

  作为一节常态语文课,董一菲老师的教学(实录见《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8期)无疑是成功的。我认为,这节课告诉我们的绝不像张玉新老师所言阅读课“也可以这样上”,而是“必须这样上”。注意,我所言之“必须这样上”是指董老师的课所体现的语文教学的宏观指向。对此,张老师所论甚详,毋须赘述。本文拟从两个方面对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常识性问题作具体解剖,希望能给广大语文教师以有益的启发。

  一、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文本素质”

  让语文课生机勃勃,决定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一条是,教师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文本。借用张玉新老师的话,教师要“先行进入文本”,然后“引导学生也走进文本”,才能“获得文本阅读直接经验”,这样的教学才是高起点、有效的。

  教师“先行进入文本”,按理不应成为问题。毕竟首先自己把书读明白,才能教学生把书读明白是为人师者最基本的职业底线。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尚不能做到这一点。拿到一篇文章,还没有认真读一遍,就已经把《教师教学用书》或“教案选”上的结论“誊”到了课本或教案本上。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教材解析、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资源,鼠标频点,即可“拿来主义”。教师的备课是大大方便了,但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操作更加专业化、富有个性与特色,应该成为广大教师思考的很严肃的课题。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董老师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文学作品的解读大都允许在合理基础上的多元化。以《采薇》为例,作者是谁、创作时代、作品主题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就连被众多教师视为拐杖与扶梯的具有“权威参考”价值的《教师教学用书》,对《采薇》内容与主旨的解读也给出了“略有出入”的两种意见:“课文研讨”部分将该诗“丰富、复杂的感情”概括为“思念故乡、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分不出孰轻孰重”;而“有关资料”部分韦凤娟老师的《<采薇>赏析》一文,却认为该诗的四、五两章还“透露出了对苦乐不均的怨恨情绪”,有对作威作福将帅的“嘲讽之意”。如何取舍,绝对不是简单的选A或选B的问题,而是要给出合情合理、令人信服(首先要说服自己)的理由。董老师采取了前一说法,我想其理由也绝不仅仅是因为“课文研讨”的内容属于《教师教学用书》的基本板块,是提供给教师的“第一参考”。课堂教学中,师生对“棠棣之花”起兴将士精诚团结共御外侮的分析,对第四、五章所描写的军容威武、士气昂扬、充满必胜的豪迈气概的解析,入情入理,也可看作是其上述选择的“答案详解”。既是同仇敌忾,为国杀敌,哪里还会有“怨恨”与“嘲讽”。《<采薇>赏析》的分析带有明显的阶级分析的色彩。再者,《采薇》在《诗经》中属于“雅”,是“雅乐”,是宫廷宴乐时的音乐。如果诗歌中有那么多的“愤恨”与“嘲讽”,又怎么会“被允许”在朝廷上演唱呢?陈子展先生认为该诗“乃君子忧时作也”,(注①)当为中的之言。可以说,当时的《采薇》是“主旋律”歌曲,就如前些年传唱一时的《十五的月亮》。

  当然,按照依瑟尔文学接受理论,读者可以对文本进行“再创造”。比如,对“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所隐含的思想情感,有学生理解为“是一个伤心人对生命的哀伤”,可能与诗歌作者的想法并不一致,但这样的理解是相对合理的,是一个当代学子对古老文本的现代理解。但必须强调的是,“再创造”绝不等于游离于文本无中生有、凭空臆测,尤其要反对的是僵化的“极左”思维的介入。

  从教学实录中可以看出董老师阅读视野的开阔。十二个月的别称,马的不同称谓,以及大量的引用,腹有诗书的老师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只要引用准确、适时,只要拓展延伸得自然,只要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我认为,这样的“旁逸斜出”恰恰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体现。但说实话,语文教师其实是很普通的文化人,大部分是不能成为学者与专家的;要求所有的语文教师都像董老师一样“博览群书”也是不现实的,甚至有些苛刻。面对着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源,教师要养成梳理、筛选、提纯的习惯,用鲁迅的话就是“占有,挑选”“有辨别”,更主要的要学会整合资源,在借鉴中出新。教师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深入的理解,才可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否则,只是机械地照“脚本”演出,背现成的台词,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能喜欢吗?

  董老师的这节课重点解决了三个问题,通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达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重点突破。这其实就是教师在俯瞰文本基础之上的科学有效施教(即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的能力体现,也是语文教师“文本素质”的特有要素。当然,如果“高标准严要求”,我觉得董老师这节课还有些“言犹未尽”之感。若是我设计教学的话,我会加上一道讨论题(当然,这问题如果能由学生提出来是最好不过的。我一直主张,课堂上应该给学生一些质疑、提问的时间):前三章强烈的思归,四、五章的同仇敌忾、回乡路上的“我心伤悲”这几种情感是如何“串联”成一个整体的?这个问题涉及到对诗篇整体构思的宏观把握,以高一学生的人生阅历,理解上是有些困难的。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有些问题就解释不通,诗歌就可能发生像苏联一样的“解体”。

  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知易行难,在具体的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开合自如、张弛有度的。有的老师思想仍停留在单一“传授者”的旧轨道上,有的老师则走向另一极端,只是充当“组织者”(有些像主持人)。现在有一种误解,就是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无限放大,却忽略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有的老师上课不敢“讲”了,该讲的时候也不讲,整堂课教师只是一个劲地鼓励,或者“调动”一个又一个学生发言“参与”,教师“引导者”的作用消失了。我历来主张,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不应只是个“主持人”,有时还应该有“终极裁度”的作用。不错,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探究铺台阶搭梯子,但有些问题需要教师“点睛”的时候教师也要敢于大胆地讲。教师是“对话中的首席”而不是“一席”,不能把自己变成班里的第41或46号学生。“首席”的意见更多的时候不是“仅供参考”,而应有引领、指导作用。

《采薇》课堂教学实录【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