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退热:高考不再保送奥赛获奖选手 篇一
近年来,随着奥赛热度的逐渐下降,有关高考不再保送奥赛获奖选手的讨论也愈发频繁。对于这一变化,一方面有人认为是高考选拔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是奥赛本身的问题。无论是哪一种看法,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首先,以往高考保送奥赛获奖选手的做法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过去的时期,奥赛获奖选手一旦获得奖项,就可以通过简化的高考录取流程直接进入名校,而不必经过普通考生那样的激烈竞争。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高考的公平性,也让一些优秀的普通考生感到不公平。因此,取消高考保送奥赛获奖选手的政策,可以说是对高考选拔机制的一种调整和改进。
其次,奥赛退热也是导致高考不再保送奥赛获奖选手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学生已经不再将奥赛作为自己的主要竞争优势。相比之下,更多的学生将精力放在了高考的复习和备考上,希望通过高考的成绩来实现自己的升学梦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奥赛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被边缘化,高考不再保送奥赛获奖选手也就成为了一个较为自然的过程。
综上所述,高考不再保送奥赛获奖选手是一个符合时代潮流和教育发展需求的改革举措。这不仅有助于恢复高考的公平性和竞争性,也可以促进学生们更加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而非片面追求奥赛的荣誉。当然,对于奥赛的改革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在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上做出相应的调整,让奥赛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学生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奥赛退热:高考不再保送奥赛获奖选手 篇二
奥赛作为我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为许多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舞台。然而,随着奥赛热度的逐渐退去,高考不再保送奥赛获奖选手也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对于取消高考保送奥赛获奖选手的政策,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赞成者认为这样可以还高考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减少对奥赛的过度依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反对者则认为取消保送政策会影响到那些在奥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剥夺了他们应有的升学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高考和奥赛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成长,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看来,高考不再保送奥赛获奖选手并不是一种绝对正确的做法。相反,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高考和奥赛更好地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可以通过设立奥赛加分政策、拓宽高校录取渠道等方式,让奥赛获奖选手在高考中获得一定的优势,但不至于过分偏向。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奥赛的指导和管理,让学生们在参加奥赛的过程中真正受益,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总的来说,高考不再保送奥赛获奖选手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改革举措,但我们需要更加细致地考虑其中的利弊,寻找到更好的平衡点。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能为学生们打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成长环境。希望未来我们能够在教育改革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奥赛退热:高考不再保送奥赛获奖选手 篇三
奥赛退热:高考不再保送奥赛获奖选手
昨天(16日),记者从武汉一中了解到,该校陈泓宇同学在刚刚结束的第29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铜奖,被保送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她因此也成为奥赛保送政策“末班车”中的少数被保送的选手之一。
两年前,教育部规定,在高中阶段一度异常火热的奥赛获奖保送政策将不再执行,除非获得全国奥赛决赛一等奖并入选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才可以被保送,而今年就是高中奥赛选手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的最后一年。
记者采访中发现,取消保送奥赛获奖选手,确实让曾经沸腾的高中奥赛赛场冷却下来,报名人数急剧减少,老师和学校的态度也从曾经建议学生参赛到建议“不报名”。
报名人数两年骤降千人
目前,奥赛共有数学、物理、生物学、化学和信息学五个学科竞赛,由中国科协主管,分别由中国数学会、物理学会、植物学会和动物学会、化学会和计算机学会主办。依照最初的奥赛设计,奥赛的学科竞赛属于课外活动,坚持学有余力、有兴趣的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由于参加奥赛获奖即可保送的优惠政策,这5个奥赛就成为众多中学生选手获得保送资格的最主要手段。在武汉市,每年参加奥赛的高中包括华师一附中、武汉二中、武钢三中等学校。
陈泓宇的指导教练、武汉一中教师张伟从事过多年的信息学奥赛培训,对于奥赛保送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影响,他感触非常深:“单从信息学这个单项来说,初赛报名人数前几年最多的.时候有2000多人,但去年只有800至1000名学生。”
张伟说,实际上,从湖北省近三年被选入省队的学生数就可看出奥赛热的迅速降温,“前年22个学生到省队,去年是16人,今年这一批才
6人。”武汉二中的一位奥赛教练说,前几年该校每年平均有60多个学生报名,但今年仅20多名学生报名,平均下来,奥赛5个学科一个科目才三四名学生。
“就我所了解到的,以信息学科目来说,目前高二年级两个学生,高一新生有一个学生报名,华师一附中新生没有人报名,武钢三中每年奥赛学生最多,但这个科目估计明年全市参加奥赛的最多不到20人。”
取消保送成有效“退热剂”
取消保送政策出台前,奥赛省级的一等奖获得者就可以保送,但新政策规定,以后全国奥赛一、二、三等奖都不能保送,最多只能加20分,这无疑是给火热的高中奥赛热打了一针最有效的“退热剂”。
武汉市一所高中副校长说,一些高中多年来一直开办“竞赛班”,直接目的就是选拔出学校的尖子生,通过参加奥赛进行保送,但近两年,“竞赛班”实际上成了高考班,参加奥赛也早不是学生们的首要目标了。
记者了解到,在“竞赛班”里的学生,课程安排得比其他班级的学生更紧张,有的学校安排学生要在一年里就学完高中三年的课程,其余两年全部用来专攻竞赛,而有的学生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进行某一项单项奥赛的竞赛培训上,其余课程相对关注得较少,如果不能获奖保送,高考成绩也会受到影响。
相对于正常学习参加高考来说,竞赛之路在新政策执行后将更难走,风险也更大,不少学生和家长也就此直接放弃了奥赛。
已经获得保送资格的陈泓宇坦言,自己参加奥赛是由于一直以来对信息学的喜欢,而自己在所在班级的成绩也并不算很突出,“一年有几个月要参加奥赛培训,自己要在家里学习,每天做完作业就到了晚上11点,此后再做奥赛题,一般到凌晨2点多才能睡觉。”
她说,实际上奥赛的学习非常辛苦,但并不是每次考试都会有回报。去年,她连续两次重要的奥赛考试没考好,当时很想放弃,幸亏老师和父母的鼓励,才能坚持下来。
武汉一所重点高中奥赛教练透露,他有一名学生,高中三年的目标就是通过奥赛得奖获得保送,这名学生很有天赋,成绩也很稳定,但连续三年考试都与一等奖失之交臂,但高考成绩却因为长期的奥赛培训而受到影响,这名学生最后只考取了一个二本院校,非常可惜。
奥赛教练可能去“打杂”
“现在如果还有学生来找我报名,说想参加奥赛,我通常会建议他‘不搞’。”张伟说,奥赛的5大科目中,数学、物理、生物学和化学都是高考科目,惟独信息学科目不是,这一科的学生和老师以后的位置也会更尴尬:学其他科目多少都能促进高考成绩,只有信息学会被有的学校和家长认为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有信息学奥赛教练认为,高中奥赛退热之后,信息学的奥赛教练也最容易成为学校里“打杂”的老师,只负责管理计算机房、维护学校里电脑的运行等工作。
小升初要靠奥数去“敲门”
武汉市教育局规定,初中招生不得与奥赛获奖证书挂钩,但规定执行多年,相比高中奥赛的迅速退烧,小学的奥赛热却并未见一丝一毫冷却的迹象,甚至有更热的势头。
记者走访明心教育、国才教育、荆楚教育等武汉市多家培训机构发现,一到周末节假日,这些机构就成为了孩子们的另一个“学校”,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频繁在各个机构上课。
每年的三四月份,这些孩子们又会蜂拥参加各个小学奥数杯赛,目的就是为了获奖,而获奖证书会最终成为小升初的“敲门砖”。
“为什么孩子从上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实际上是参加的校外培优项目越来越少?小学最多课外培优,高中就多数在学校统一学习?”
武汉市一所初中的副校长说,中学和大学对学生的选择有最重要的中考和高考分数。
这位副校长说,小学升初中,则只能通过看学生的获奖证书来衡量成绩。如果和高考一样取消获奖保送资格,在小升初时,各种奥数获奖证书也就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家长和学生自然不会选择奥赛。
“但问题是,你现在不看这些证书看什么?如果没有证书,那更多的是比拼一个家庭的经济实力,比拼家长有没有关系,那对学生来说更不公平。”
武汉市一所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也认为,目前小学奥赛市场杯赛项目较多,学生的获奖面相比高中奥赛获奖面也要大得多,而小学生参与奥赛的成本也比高中生参与奥赛成本小,这也让许多的小学生纷纷参加到奥赛中来,加速了奥赛的升温。(记者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