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礼记学记(最新3篇)

时间:2014-04-06 03:23: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第一课:礼记学记 篇一

《礼记》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被誉为“礼之大经”,是研究礼仪制度的重要文献。在古代,礼仪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体现了社会秩序和等级,也是人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表现。因此,《礼记》的学习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礼记》分为《仪礼》、《礼运》、《礼器》、《玉藻》、《月令》五篇,每篇都涵盖了不同方面的礼仪内容。其中,《仪礼》是最为完整系统的一篇,记载了周朝的官制、宴会、祭祀、婚丧等各种礼仪。通过学习《仪礼》,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对于礼仪的重视程度,以及礼仪如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

另外,《礼记》中还有一些关于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教诲,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礼相待,以义相待”等原则。这些教诲不仅指导着古代人们的行为举止,也对后人的道德修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通过学习《礼记》,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智者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建议,从而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行为。

总的来说,《礼记》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更可以启发我们对于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的思考。通过学习《礼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认识到礼仪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养。

第一课:礼记学记 篇二

《礼记》作为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被誉为“礼之大经”,是研究礼仪制度的重要文献。在古代中国,礼仪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因此,《礼记》的学习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礼记》中的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关于官制、宴会、祭祀、婚丧等各种礼仪的详细记载,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礼仪的重视和严谨。通过学习《礼记》,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于礼仪的认真态度,以及礼仪如何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此外,《礼记》中还包含了一些关于人际关系和道德修养的教诲,比如“以礼相待,以义相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原则。这些教诲不仅指导着古代人们的行为举止,也对后人的道德修养提供了借鉴和启示。通过学习《礼记》,我们可以汲取古代智者的智慧,指导自己的行为,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养。

总的来说,《礼记》的学习是一次对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探寻和领悟,通过学习《礼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和文化传统,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认识到礼仪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能力。通过对《礼记》的学习,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代智慧的光辉,为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启示。

第一课:礼记学记 篇三

第一课:礼记学记

學 記

《禮記》

本文節選自《禮記*學記》。

《學記》是中國古代教育文獻中最早最完備的一篇,是研究古代教育思想的寶貴大学网資料。

第1段

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發:發佈。慮:謀慮→(施政)謀略。 憲:法律(憲法)。

求:搜求。善良:善良之士。

謏xiǎo:誘致。 聞wèn:聲譽,名譽(令聞)。 動眾:感動民眾。

就:接近。

體:親近。 遠:遠方的人。 化民:教化民眾。

君子:天子、諸侯、卿大夫等統治者。 成俗:形成風俗。

其:句首語氣詞,表估計、推測。 由:通過,經過。 學:學習。

本段重點

12

1

2

3

4

孔穎達疏:所學者,聖人之道,以其化民成俗,非聖人之道不可。

孔穎達疏:謏之謂小也。 3

孔穎達疏:動眾以與化民相對,化民事難,動眾稍易,故知是師役之事。興師動眾。 4

課後作業:總結學過的“君子”一詞的不同詞義。

1,一些實詞的詞義。

2,“其”表估計、推測等語氣的用法。 3,“君”的名詞動用用法。

第2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器:器物。

知道:動賓短語,懂得天地萬物的規律、法則。

建國君民:兩個動賓短語的聯合。建立國家,統治民眾。

君:n.→v.,做君長,統治。 教學為先:教學是先要做的事。

念:意念,念頭,想法。 典:關注。

其此之謂乎:其謂此乎。之,複指“此(教學為先)”。

7

6

5

56

《三字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兌yuè命》:偽《古文尚書》篇名。據說殷王武丁夢見傅說(yuè)而作《兌命》三篇,意為傅說告殷王之書。 7

孔穎達疏:內則設師保,外則設庠序以教之,故云教學為先。

第3段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嘉:美味的。

肴:熟的肉類食物,此泛指魚肉。 食v.:吃。 旨: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善:美好。

困:此指困惑不通之處。

孔穎達疏:學則睹己行之所短,教則見己道之所未達。

自反:即反自。反思自己(學習上的不足),自我檢查,對自己提出要求。

自強:即強自。鞭策自己(努力提高修養,不敢懈怠)。

8

8

9

孔穎達《禮記正義》:不教之時,謂己諸事皆通。若其教人,則知己有不通,而事有困弊。“困”則甚於“不足”矣。 9

孔穎達疏:自反,求諸己也。自強:修業不敢倦也。

教學相長zhǎng:教和學是互相促進的。

學學半:學(xiào)是學(xué)的一半。

本段重點

1,“學”的不同讀音和詞義。 2,“自+v.”的特殊結構。

10

10

鄭玄注:“學(敩斆)人乃益己之學半。”

第4段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

教:教學。

塾:門側之堂謂之塾。

比年:每年。 入學:入大學。

中zh?ng:間隔。中年,每隔一年。鄭:中猶間也。 考校jiào:考查。

視:觀察,考察。

離經:鄭:斷句絕也。斷開經文章句。 敬業:敬重學業,專心於學習。 樂群:跟生活在一起的學友和樂相處。 博:廣博地。

親v.:親近,親愛。師:師長,師友。

1112

111213

14

15

黨:古行政區劃,五百家為一黨,黨的學校叫庠。黨屬於鄉。鄉黨。

術suí:遂的借字。遂,古行政區劃,一萬二千五百家為一遂,遂的學校叫序。遂在遠郊之外。《戰國策敘錄》:謹庠序之教。 13

國:國都。天子的王城或諸侯的都城。學,大學。 14

鄭:別其心意所趣向也。孔:謂辨其志意趣向,習學何經也。 志(說文解字卷十下):意也。從心,之聲。意:志也。從心,察言而知意也。從心從音。 15

孔:論學,論說學之是非。孔:取友,選擇好人,取之為友。

論學:討論學術。

取:擇取,選取(引申義)。 小成:小有成就。

知類通達:懂得事物間類比的關係,能依類推理,即觸類旁通。

強立:鄭:臨事不惑也。孔:專強獨立。指有主見,思想觀點堅定不移。

不反:不違反、不背叛(師道)。

16

16

知類:鄭:知事義之比也。孔:知義理事類,通達無疑。

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易:改易,改變。

說服:愉悅地服從。 懷:懷想,歸順。 大學之道:大學的原則(→追求)。

蛾子yǐzǐ:蛾之子。蛾,蟻的借字。 時:時時。

術:述的借字,學習,實踐。

孔穎達疏:蚍蜉之子時時術學銜土之事,而成大垤,猶如學者時時學問,而成大道矣。

鄉:百官公卿表曰:縣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 周禮:方千里曰國畿。六鄉地在遠郊以內。五家為比,五比為閭(25家),四閭為族(100家),五族為黨(500家),五黨為州(2500家),五州為鄉(12500家)。

第5段

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遊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始教:開始教學,開學。

敬道:敬重學問。 鄭:禮先聖先師。

宵:即小,宵小。宵雅,即小雅。 肄:習,練習。肄業。 三:三首。 官:n.→v.,用作官事的道理勉勵。

鼓篋:鼓,擊鼓。篋,書箱。

孫xùn:恭遜,恭順。愻,後出的分化字。

夏楚:見注7。

收:收斂,控制。 威:威儀,儀容舉止。

17

17

18

19

20

皮弁:一種用白鹿皮作的帽子,為上朝的常服。菜:萍藻一類菜。祭菜:以萍藻一類的菜祭先師。祭祀儀式由主管教育的官員主持。 18

鄭:使之悱悱憤憤,然後啟發也。 19

三首:指《鹿鳴》《四牡》《皇皇者花》,都宣揚君臣之間要和樂忠信。 20

孔:擊鼓警眾乃發篋(打開書箱),出所治經業也。

卜禘:占卜而禘祭。 視學:考察學業。 遊:悠遊。

其志:學生的心志。

時觀:時時觀察。 弗語:不說話。

存其心:(讓疑問)存積在學生的心裏。 弗問:不(隨便)發問。

學(xiào斆)不躐等:教學不逾越進度。 等:等級,等第。

大倫:基本原則。倫,理也。

凡學:大凡學習。

官先事:要學習做官,就先學習與職務有關的事。 士先志:要學習做士,就先學習學士應有的志向。(按照預

定的目標進行學習,不盲目學習。)

第6-7段

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禁:禁止。 發:(邪惡念頭)發生,產生。 豫:預防。 之謂:叫做。

可:受教育的最好時機。 時:適時。 陵:陵越,超越。 節:次第,次序。 施:施教。 孫:循序漸進。後分化作遜。 觀:觀察。 善:獲益,長進。 摩:觀摩,切磋。

興:起也。

扞格:抵觸抗拒,格格不入。 勝:克服,戰勝。 時:恰當的時機。 鄭:時過則思放也。

雜施而不孫:雜亂地施教而不循序漸進。

21

21

鄭:不並問則教者思專也。

修:學成。

鄭:小者不達,大者難識,學者所惑也。 獨學而無友:鄭:不相觀也。

燕:褻狎。

逆其師:拂逆老師的教導。 辟bì:即嬖,受寵倖的`女子小人。 廢:荒廢。 鄭:滅也。

第8-9段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由:從

喻:曉諭。

道:引導。後分化為導。牽:牽強,勉強。 強:勸勉,勉勵。抑:抑制,壓制。 開:開啟,啟發。達:把道理全部說盡。

和:和諧,融洽。 易:便於學業教授。 思:促使學生思考。

以:且,連詞。

失:過失,缺點,失誤。 知:瞭解。

或:代詞,有的。 則:相當於“於”。 寡:知識面狹窄。

易:把學習知識看得很容易。 止:自止,固步自封。淺嘗輒止。

心:每個學生的心理、思想狀態。 莫同:沒有什麼人相同,即各不相同。 心之莫同:主謂謂語句。“之”取消獨立性。

救:補救,彌補。 教也者:教學這種東西。

?者,?也:教??者,長善??也。 長善:增長善的一面。

第10段

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三王四代唯其師。”其此之謂乎?

而:並且,又。表聯合關係。 美惡:資質才能的好壞、高低。

博喻:廣博地曉諭,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用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即因材施教。

博:廣博的,廣泛的,多種的。 長:官長。

師:向老師學習。

所以學為君也:學習怎麼當國君(學習當國君的方法)

三王:禹、湯、文武。 ←指稱“人” 四代:虞、夏、商、周。 ←指稱“世” 唯其師:僅僅因為有他們的老師的輔助。

22

22

堯師君疇,舜師務成昭,禹師西王國,湯師伊尹,文王師臧丈人,武王師呂尚。

唯:副詞,只、僅。

第11段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于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嚴師:尊敬老師。

道尊:老師所傳的道藝受到尊重\尊崇。 敬學:敬重學問。

所不臣於其臣者:不以對待臣子的態度對待臣子的情況。

臣1:v.,以??為臣。下“弗臣”同。 臣2:臣下,臣子。

尸:祭祀時代表死者而受祭的活人,一般由臣子或死者晚輩充當。

詔:告,此指給天子講課。

無北面:不必向北面對,即不必面朝北。 所以尊師也:尊敬老師的一種方式。

23

23

所,代詞。“所+介+動(片語)”是較常見的“所”的用法。在這種“所”字片語中,“所”字稱代的往往是與動作行為有關的處所、條件、原因、工具及相關涉的人或事等。“所”後出現

本課中的一詞多義

的介詞以“以”最為常見。其他介詞有“為”、“由”、“從”、“與”等。由於漢語中的介詞往往由動詞轉化而來,所以“所+介”也可以看作“所+動”。“所+介”後的動詞(片語),則從後修飾“所+介”這個結構。此處“所以尊師也”表示動作行為的辦法或手段。類似的例子還有:

1,吾知所以拒子矣,吾不言。(《墨子*非攻》) 2,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廟意也。(《史記*張釋之列傳》) 說見課本P216。課後閱讀。

第一课:礼记学记(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