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之治 篇一
唐玄宗开元年间,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开元之治”,是唐朝历史上一个相对和平繁荣的时期。在唐玄宗的统治下,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繁盛,社会风气宽松,人民生活富裕,被誉为“开元盛世”。
在开元之治时期,唐玄宗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以治国理民。首先是推行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使得政府的人才队伍更加优秀和稳定,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发展。其次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建立了府兵制度,加强了地方的防御力量,保障了国家的安全。此外,唐玄宗还注重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国家政治更加稳定,经济更加繁荣。
在文化艺术方面,开元之治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唐玄宗重视文化教育,提倡文学艺术,鼓励文人墨客创作,推动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杜牧的《清明上河图》、白居易的《琵琶行》等,这些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开元之治时期还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画家、书法家,为中国艺术史增添了光彩。
总的来说,开元之治是唐朝历史上一个相对繁荣和平的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繁盛,社会风气宽松,人民生活富裕。这一时期的政策和改革,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开元之治 篇二
唐玄宗开元年间,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开元之治”,是唐朝历史上一个繁荣兴盛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唐玄宗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推动了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在政治方面,唐玄宗推行了“开元盛世”的治国理政,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推动了国家政治的发展。同时,唐玄宗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建立了府兵制度,加强了地方的防御力量,保障了国家的安全。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国家政治更加稳定,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经济方面,唐玄宗注重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同时,唐玄宗还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政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国家经济的繁荣。
在文化艺术方面,开元之治也是一个文化兴盛的时期。唐玄宗重视文化教育,提倡文学艺术,鼓励文人墨客创作,推动了唐代文学的繁荣。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开元之治时期还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画家、书法家,为中国艺术史增添了光彩。
总的来说,开元之治是唐朝历史上一个繁荣兴盛的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繁盛。这一时期的政策和改革,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开元之治 篇三
开元之治 篇四
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玄宗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贞观之治是开元盛世的基础)
目录 简介政治改革提倡文教军事情况 简介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的局面。开元年初,唐玄宗还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华物品。同时唐玄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颇思有所作为,能够任用贤能,进行一些改革。如任用了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都是有名的忠臣,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开元之治”与“开元盛世”有一定的区别。) 开元年间的繁荣景象,自然是唐朝百余年来社会发展所积累的成果,并不是唐玄宗君臣一时所能创造出来的奇迹,但这与唐玄宗君臣的孜孜求治,政治比较清明,也是分不开的。
背景
唐朝自武则天退位到玄宗即位以前的中宗、睿宗统治期间(705—712年)政局极不稳定。武氏诸王、中宗的韦皇后及其女儿安乐公主、武后女儿太平公主都参预政权,朝廷大臣也分为几派,相互排挤,因此接连发生政变。开元元年(713年),玄宗以先发制人的手段消灭了政敌太平公主一伙,才结束了这种混乱局面。此后,为了稳定政局,玄宗采取了许多改良措施。 把武﹑韦及太平公主的余党都加以杀戮或贬斥,把武后以及中宗和睿宗时大量委派的斜封官(非正式任命),试﹑摄﹑判﹑知官(非正职的冗官)予以裁撤精简,将宰相员额由睿宗时的十余人减少到两三人,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用恩礼优待自己的同胞兄弟,却不给他们以实职,从而削弱了皇室内部发动政变的政治基础。 对那些自恃对玄宗有功而邀求权位的功臣(如刘幽求﹑钟绍京﹑王琚等)坚决予以贬斥。 对有才干的宰相任用不疑,开元初以姚崇为相,他帮助玄宗执行上述三项政策,又沙汰僧尼,整顿吏治,对实现政局安定起了很大作用。姚崇之后,所用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皆为名相,政治上均有所建树 。
疆域辽阔
在其鼎盛时的公元7世纪,中亚的绿洲地带亦受唐支配,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 (一说1239万平方公里)。据保守估计,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 在漠南漠北方面。贞观四年(630年),唐军灭亡东突厥,漠南成为唐势力范围。永淳元年(682年),突厥复国,后直到后突厥灭亡北方边患严峻。天宝三载(744年),回纥建国,占据漠南漠北。安史之乱后,边患再起,但唐朝与回纥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在西北,贞观四年,唐朝廷在伊吾七城设立西伊州,开始经营西域。唐朝廷对葱岭以西地区的统治始终不稳固,乾封二年(667年),由于大食势力的扩展,唐朝疆域退回葱岭以东。安史之乱爆发后的三十六年时间内,唐朝陆续失去原安西都护府所辖地区。 在东北,显庆五年(660年),唐军联合新罗灭亡百济。总章元年(668年)八月,唐军与新罗又灭高句丽,并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但由于当地人民反抗激烈及新罗势力的北进,咸亨元年(670年)安东都护府内迁辽东。开元元年(713年)安东都护府移到辽西。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安东都护府废,安史之乱后唐朝逐
渐失去对辽东半岛的直接控制。武周圣历元年(698年)其首领大祚荣建立震国,唐朝称之为渤海国;号为“海东盛国”,但与唐朝的关系友好,大部分时间向唐朝称臣。 在青藏高原上,吐蕃日渐兴起,至六世纪末与吐谷浑、苏毗为高原上三大势力。七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即位,统一高原,又征服位于西藏西部的苏毗、阿裏地区的羊同和尼婆罗(今尼泊尔)。龙朔三年(663年),吐蕃灭吐谷浑,尽有其地。后又多次占领唐朝的安西四镇,为唐朝最大敌国。安史之乱后,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主要为陇右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所部)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占领原属于唐朝的陇西,黄河以西甘、凉皆不可得,陇山以西为吐蕃占据。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甘肃敦煌)人张议潮发动起义,唐人群起响应,很快占领沙州。接着,张议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以上地区在今甘肃、新疆、青海境内)等十州。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唐宣宗在沙州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河陇地区又重新为唐朝廷所控制。890年,河西、陇右又被党项族占据。但终唐之世已完全丧失对于敦煌以西的控制。 在西南云贵高原,天宝七载(748年)南诏建国,与唐时战时和,也削弱唐朝的国力。同时,自汉武帝平南越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是中国领土的安南(越南北部),唐代统治时先后设立“交州总管府”、“安南都护府”(唐肃宗改名镇南,唐代宗复称安南)、“静海军节度使”等官署,唐末时开始藩镇割据,土豪兴起,至北宋初完全脱离中原王朝而独立。
政治改革 任用贤能
玄宗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玄宗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改革吏治
玄宗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同时间,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这样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了解和信任。玄宗亦将全国分为十五道,於各道置采访使,以监督地方州县的官员,并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而在选拔人材方面,玄宗亦对科举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
发展经济
政治的安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于是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开元时期,土地开辟,许多“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据杜佑《通典》所记:“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粮食布帛产量丰富,道路畅通,物价低廉,行旅安全,商业繁茂,。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七百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时逾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提倡节俭
玄宗於这段时间甚为节俭,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後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且遣散宫女,以节省开支。他又下令全国各地均不得开采珠玉及制造锦绣,一改武则天以来後宫的奢靡之风。他并命令宇文融清查全国的逃亡户口及籍外田地,共查得八十多万户,大幅增加唐朝的税收及兵力来源。因为这些措施,唐朝的财政变得丰裕,而且全国的粮仓充实,致使物价十分廉宜。
农业
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圣”。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
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繁荣
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人口
唐朝自武德初至天宝末,其户口与人口比隋朝低,有可能因为法令不行,户口时常有隐漏不报,所以史书记载为虚数,其比实际数据尚少。根据《旧唐书》记载,唐武德元年(618年)有一百八十万户;唐武德七年(624年)有二百一十九万户,唐贞观十三年(639年)三百零四万户,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三百六十万户,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有三百八十万户,据《通典》卷七《食货》载,到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全国有9,069,154户,52,880,488人。按照史料的记载唐代100年后才恢复并超过隋朝极盛时的水平。 当时全国有十五道,秦岭淮河以北有人口3000万。人口最多的是河南、河北两道及淮北地区,这些地区合计人口接近2000万。首都京兆府长安人口达到196万,东都河南府洛阳则有118万人口。隋唐大运河沿岸的交通枢纽城市魏州也有人口110万。河东道人口达372万;关内道有150万;陇右道人口最少,仅53万。南方各道中,江南东道人口最多,有661万。其次为剑南道,有409万,其中成都府人口就有92万。江南西道人口亦有372万,淮南道227万,岭南道116万。人口位居全国之末的是黔中道,仅16万。
提倡文教 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以及为了撰拔人才,亲自在殿试考核吏部新录取的`县令。而且对儒生十分优厚,下令群臣访求历朝遗书,共觅得图书近五万卷,便唐朝的文化事业迈向鼎峰。
文学方面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代表诗人
诗人 生活时代 代表作 作品特点 ①李白 盛唐 《早发白帝城》 豪迈奔放,清晰飘逸 ②杜甫 盛唐转衰 “三吏”“三别”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 语言精练凝重 ③白居易 中唐 《秦中吟》 《新乐府》 讽刺社会,同情人民
书法
“颜筋柳骨” 1、颜真卿:创立雄浑敦厚的新书体,称“颜体”,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代表作为《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颜真卿。 2、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成“柳体”,其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
绘画
1、(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代表作为《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2、(唐朝)吴道子:“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艺术宝库
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壁画和彩色塑像,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军事情况 军事改革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林甫排挤掉张九龄后,推动一连串政治军事改革,首先承认地方的边境的私募武力,组成了大量的地方职业军队(募兵制使得军队),是为“长征健儿”(与当初中央的长从宿卫相对,彻底终结了府兵制),成为节度使的实力来源;接着把开元中期开始推行的“专业化”进一步推广到军事中,让专长军事的异族将帅专任边境主帅(节度使),不让汉人出任边帅,虽然李有其私心,但革新确实把唐朝的武功推展到另一个高峰:北方与回纥共灭后突厥、东北挫败契丹(安禄山)、西北分裂削弱突骑施而称霸西域、西方大败吐蕃(哥舒翰)。 当中提拔了安禄山、哥舒翰等有能力的外族将领,并在天宝元年(742年)于边疆地带设置十大兵镇,以节度使节制,作为威慑异族与边疆防御的措施。但是这个也给不久爆发的安史之乱种下了祸根。
对外战争
国力强盛是开元之治的另一重要标帜。自唐高宗以后,吐蕃强大,成为唐朝西方严重威胁。武后时期,东突厥复兴于漠北,契丹崛起于东北,又造成唐朝北方形势的紧张。许多在贞观、永徽年间(627—655年)归属唐朝的地区重又脱离控制。唐玄宗加强邻接地区的军队,开立屯田,大大充实了防务;又从东北到西北和南方设立了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伊西北庭、剑南等9个节度使和1个岭南五府经略使,以统一指挥战守军事。于是在开元五年,收复陷于契丹21年的辽西12州,于柳成(今辽宁朝阳)重置营州都督府;漠北的同罗、拔也古等都重新归顺唐朝;西突厥与唐之间的战争也逐渐停止而代之以友好往来;唐又在西域设置安西国镇节度经略使,阻止吐蕃势力的北上;在陇右、河西之西设置军镇,巩固河西走廊的安定,保证了中国和中亚、西亚的交通顺畅。当时唐朝的声威远达西亚,各国使者和商人往来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