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件图片

时间:2011-01-06 08:26:2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导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小学数学课件图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数学课件图片

  教学重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

称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课件、学具盒。

  学生情况分析: 从年龄上说,大部分学生都在十二岁左右,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阶段,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较高;从学习能力方面而言,无论是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还是概括能力都相对高。

  教学目标:了解并会画简单分形图形,会计算周长。

  知识方面:利用对称原理画图。

  能力方面:学生经常在电脑上用Flash画图,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分形图形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逐步培养学生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并通过课件演示和观察,使学生感受分形图形的对称之美,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设计理念: 以新课改理念指导本节课教学,六年学生学习能力较高,将学具盒中提供的材料融入教学过程,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目标较好的完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你都喜爱绘画吗? 在神奇的数学王国里呆板的线段,生硬的铁架图形经过处理也可变成许多美丽的图案。 看:一个线段变成了一片美丽树叶。 小三角变成了晶莹,洁白的雪花。 一个圆,变成了漂亮的雏菊。 课件配乐动态显示依次呈现轴对称图形对折---打开的画面。

  [让学生在悦耳的音乐中欣赏对称美,给学生提供了“学会欣赏数学美”的机会,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同学们,欣赏之后有什么感受?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 通过欣赏我们了解到数学与美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门类的完美结合。发现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是轴对称图形。 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对称的,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这节课我们来用“对称”知识中的“轴对称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一个边长3厘米等边三角形。(图A) (A) 想一想,怎样把这个边长3厘米的等边三角形得更漂亮? 美丽的图案是靠丰富想象和灵巧的双手完成的,希望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更多更美的图案。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好吗? 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2、小组讨论后作图。 3、全班交流作图过程,展示美丽的图案。 [在探索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进行独立的小组合作式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设计方案和作图过程说给大家听。(展示学生设计的美丽图案) 生1:我们小组设计了6个同样大的等边三角形。(图B)

  (B) 生2:我们小组把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平均分成两部分, 找到每条边的中点,再连接各中点,变成4个小等边三角形。 (图C)

  生3:我们小组先找到每条边的中心,作为圆的圆心,

  取等边三角形边长的1/2为圆的半径,向外画圆与等边

  三角形的每个顶点相交。(图D)

  (D) 师:这三个小组的设计图案很有创意。 [苏霍姆霖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不失时机对学生学习行为作出积极的鼓励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师:还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和作图方法吗?

  生4:我们小组把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平均分成3份,每两点连成一条线段,向内作等边三角形,变成9个小等边三角形。(图E)

  生5:我们小组把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也平均分成3份,以每条边中点的线段为底,向外作一个等边三形,擦去中间的线段变成一个6角星。(图F)

  生6:我们小组把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平均分成3份,以每一边中间线段为底,向内作等边三角形,擦去中间的线段变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图G)

  (E) (F) (G) [利用学生爱绘画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充分利用手的中学具和已有的知识,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互相交流合作,共成完成设计图案,不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与创新能力,语言表达力和丰富的空间想象力,绘制出意想不到的图案。]

  2、算一算

  “美丽的图案”中包含着许多奇妙的知识,需要同学们去发现。

  (1)分别算出图形A、B、C、D、E、F、G的周长各是多少?

  (2)仔细观察图形A的一条边长与图形F、G的一条边长,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算一算、全班交流)

  师:图形A是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生:图形A是一个边长3厘米的等边三角形,它的周长是3×3=9(厘米)。

  师:图形B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生:图形B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每条线段长3厘米,有8条一样长的线段周长是:3×8=24(厘米)

  师:图形Bxx有几条一样长的线段?

  生:共有13条。

  师: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3×8而不是3×13呢?

  生:图形B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由8条一样长的线段围成的。每条线段长3厘米,求周长是:3×8=24(厘米),而不是求图形B中所有线段的总和。

  师:仔细观察图形A与图形D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图形D的三个半圆一样大。

  生2:我发现图形A的边长和图形D的直径一样长。

  师:图形D的周长怎样求?

  生:因为每个圆的直径一样长,所以每个圆的周长也相等,图形D的周长就是,三个圆周长的一半相加。

  算式:(3.14×3)÷2×3=14.13(cm)

  师:图形C、E、F、G的周长呢?

  生1:图形C的周长:9厘米

  生2:图形E的周长:9厘米

  生3:图形F的周长:12厘米

  生4:图形G的周长:12厘米

  师:观察图形A的一条边长与图形F、G的一条边长你有什么发现?

  生1:图形A的一条边长是图形F、G一条边长的3倍。

  生2:图形F、G的一条边长是图形A一条边长的1/3。

  师:你能得出图形A的一条边的长与图形F、G的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图形A一条边的长是图形F、G的周长的1/3。

  3、如果多次重复前面生5的作用图过程,会得到右面的图案吗?看一看,它像什么?

  (学生画一画在交流)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引导学生去观察、讨论交流、比较、通过计算、获得数学信息,并能清晰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在交流xx同进步。]

  三、小结

  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活中处处有对称的物体,“对称”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发现美、创造美。

  四、小画家

  奇妙美丽的图案,你也能画几个,下面就开动你的小脑筋,自行或小组讨论来创作一幅吧!并涂上最美的颜色。(展示学生的作品,交流作图的方法。)

  整节课的设计,给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处理教材,做到以学生主体,注重小组合作学生的实效性。让课堂真正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使学生在梳理知识中形成网络,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创造力。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合理处理教材选准教学的切入点,培养学生创造力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立足点。本节课的设计是利用“对称”作图得到美丽的图案,使学生对“分形几何”有所体会。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对称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的美感。开课时,让学生欣赏,一条线变成树叶、三角形变成雪花、一个圆变成漂亮的雏菊等一系列图案展示,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认识对称。再举例说说身边的哪些物体具有对称性。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灵感。但丁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数学美感可诱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2、为学生提供交流环境,培养合作意识

  《新课标》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不仅为学生设置学习活动,还有意识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交流环境。如“创设情境”,动态展示一系列的对称图形,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讲述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又如:怎样把边长3厘米的等边三角形变行更漂亮?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并作图,最后向全班交流、展示小组内设计的美丽图案。扩充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培养学生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充分利用学生创作的美丽图案,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

[小学数学课件图片]

小学数学课件图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