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教学理念的范文 第一篇
1、成果并非先前学习结果的累计或平均,而是学生完成所有学习过程后获得的最终结果;
2、成果不只是学生相信、感觉、记得、知道和了解,更不是学习的暂时表现,而是学生内化到其心灵深处的过程历程;
3、成果不仅是学生所知、所了解的内容,还包括能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价值观或其他情感因素;
4、成果越接近“学生真实学习经验”,越可能持久存在,尤其是经过学生长期、广泛实践的成果,其存续性更高;
5、成果应兼顾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技能,并注重其实用性,否则会变成易忘记的信息和片面的知识;
6、“最终成果”并不是不顾学习过程中的结果,学校应根据最后取得的顶峰成果,按照反向设计原则设计课程,并分阶段对阶段成果进行评价 [3] 。
obe教学理念的范文 第二篇
教育界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解读。一种解读认为混合式教学是将多种学习理论、教学媒体和教学理论进行混合以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2]另一种解读是指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采纳后一种解读。
(二)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建设的基础在“课程”,重点在“思政”,关键在教师,成效在学生。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性地整合了上述要素。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授课教师的课堂讲解,还可以通过提供知识拓展资源方式,以线上的形式进行,进而可以实现更多其他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增强课程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两种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符合大学生学习规律、能力提升规律和价值观确立规律,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obe教学理念的范文 第三篇
融入OBE教学理念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那么,如何让OBE理念真正融入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呢?笔者认为以下三条实践路径行之有效。
(一)“产出导向”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在OBE教学理念下,课程的目标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各行业需求确定的课程毕业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立德树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行业对思政课的职业素养要求是让学生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基于“产出导向”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下功夫。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目标的设定也要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面进行,为大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课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大学生团体协作能力、探究能力、自我治理和自我服务能力,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针对学生的研究型项目型学习方式,以问题为导向,让线上线下的任务紧紧围绕学生素质提升这一目标进行设计,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性、批判性思维;通过探究式、论文式、答辩式等多种作业评价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提升学生学习的挑战性,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充分体现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在线教学的优势,并将两者很好地契合,进而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可以按照“课前”“课上”“课后”三个时间段来进行设计。课前: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思政课的基本知识点,通过教师集体备课的方式,将课程划分为与本门课程学时相符的若干专题,教师分工合作,将每一专题的基本理论、相关概念、重点难点通过线上教学资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课上:OBE理念的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忙起来。但学生必须提前做好该课程相应的基础知识准备,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学生体现主体性作用。相比之下,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下,大学生是“带着耳朵”来上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大学生“带着脑子”来上课。[4]教师的定位不再是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已经从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经历的陪伴者和学习成效的激励者,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课后:线下回答学生的疑问,在课前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互动不妨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提高。教师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教学效果反馈信息,还可以跟学生进行点对点的深度交流,以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切实做到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的分工就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通常情况下,深层次的理论性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的热点问题可以通过线上方式进行教学,进而实现思政课的差异化教学和时效性教学。
(三)“持续改进”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思政课的教学与理工类的很多课程不同,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以便将来能够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思政课的这一特点导致思政课教学很多方面难以量化,但这并不表明,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就无法考察。大数据、云计算的运用为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信息反馈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线学习时长、访问次数、讨论频率、讨论深度和广度、完成测验时间和成绩、抢答的速度和回答问题的质量等相关数据的抓取和分析,来跟踪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持续性改进的基础来源于对思政课混合式课程教学中问题的准确把握。这就要求对教学过程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注重形成性评价。课前要准确把握大学生对于课程的需求,课上要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课后要及时与大学生互动沟通。要及时、顺利地解决问题,课前、课上和课后每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地做到及时沟通、及时反馈信息,而不是要等一学期课程结束之后再进行反馈。课程的持续性改进既包括分阶段地反馈信息,也包括总体上的反馈信息。课程的反馈既包括每一个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特殊性问题,也包括每一门课程乃至所有思政课课程的普遍性问题,对于需要持续性改进的问题需要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所在,进而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实现思政课的持续性改进与提升。为了更好地持续改进,有必要提升教师能力,通过培训使教师强起来。思政课教师团队要加强教学研究,加强集体备课,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研究思政课课程设计,在思政课混合教学中做好思政课教学内容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的产出有效,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xxx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9-10-30)[2020-07-01].
[2]周献策.OBE理念下形势与政策课混合式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4):144-145,148.
[3]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79.
[4]于歆杰.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9(5):14-18,28.
阅读次数:人次
obe教学理念的范文 第四篇
1、清楚聚焦:课程设计与教学要清楚地聚焦在学生在完成学习过程后能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并让学生将他们的学习目标聚焦在这些学习成果上。教师必须清楚地阐述并致力于帮助学生发展知识、能力和境界,使他们能够达成预期成果。清楚聚焦是OBE实施原则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原则,这是因为:第一,可协助教师制定一个能清楚预期学生学习成果的学习蓝图;第二,以该学习蓝图作为课程、教学、评价的设计与执行的起点,与所有的学习紧密结合;第三,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评价,都是以让学生能充分展示其学习成果为前提;第四,从第一次课堂教学开始直到最后,师生如同伙伴一样为达成学习成果而努力分享每一时刻。
2、扩大机会:课程设计与教学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在时间和资源上保障每个学生都有达成学习成果的机会。学校和教师不应以同样的方式在同一时间给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学习机会,而应以更加弹性的方式来配合学生的个性化要求,让学生有机会证明自己所学,展示学习成果。如果学生获得了合适的学习机会,相信他们就会达成预期的学习成果。
3、提高期待:教师应该提高对学生学习的期待,制定具有挑战性的执行标准,以鼓励学生深度学习,促进更成功的学习。提升期待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提高执行标准,促使学生完成学习进程后达到更高水平;二是排除迈向成功的附加条件,鼓励学生达到高峰表现;三是增设高水平课程,引导学生向高标准努力。
4、反向设计:以最终目标(最终学习成果或顶峰成果)为起点,反向进行课程设计,开展教学活动。课程与教学设计从最终学习成果(顶峰成果)反向设计,以确定所有迈向高峰成果的教学的适切性。教学的出发点不是教师想要教什么,而是要达成高峰成果需要什么。反向设计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要从学生期望达成的高峰成果来反推,不断增加课程难度来引导学生达成高峰成果;二是应聚焦于重要、基础、核心和高峰的成果,排除不太必要的课程或以更重要的课程取代,才能有效协助学生成功学习 [3] 。
obe教学理念的范文 第五篇
在科技与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社会形势对教育手段和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已很难满足社会形势的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科学变革。在我国现代化教育进程中,尽管与“大学英语”相关的专家和教师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但这些改革和实践探索依然很难完全满足学科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以下几种困境。
(一)学时、学分缩减
“大学英语”课程学时和学分缩减已经成为近几年全国高校课改的普遍趋势。国内很多高校减少“大学英语”课程学分,课时减少三分之一,甚至取消学生第四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负面效应。然而,当前社会对于具有一定英语技能的人才需求不减反增。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学时和学分缩减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效能,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教学目标模糊
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逐渐不明确。一方面,教师必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社会要求。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使其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便在毕业时找到合适的工作。由于学生生源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国内众多高校在学生入学时根据不同层次进行分级教学。然而,高校在进行分级教学时,在制定课程目标上缺乏对不同层次学生实施多样的考核评价。尽管,分级
教学实施过程中所有学生使用的教材相同,但制定的课程目标应根据分级教学而变化。并且,部分高校对教学目标的考评过分依赖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导致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三)教学手段陈旧
(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在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做了如下要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2]在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学的实施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往往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注重知识的记忆,不能主动制定学习目标和选择学习方法,盲目跟随教师学习,并且在教师的监督下才能完成课堂和课后任务。学习过程中也缺少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学生不能自觉发现和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大学英语”教学变成了彻底的被动学习,学生积极性逐步下降,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丧失。所以,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延续初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方法势必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