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铸魂工程【推荐3篇】

时间:2013-03-07 03:31: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铸魂工程 篇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于培养和传承传统文化,以及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传统文化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一项铸魂工程,它能够影响人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首先,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塑造人的思想和价值观。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和人生智慧,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能够接触到这些深层次的价值观念,从而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仁爱”、“诚信”、“孝道”等伦理道德观念,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并且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守原则。

其次,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在当今社会,西方文化的影响日益增强,传统文化的地位逐渐被忽视。然而,传统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智慧。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增强对自己文化传承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他们将会更加自信地面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并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最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文学和科学知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方式,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经验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铸魂工程,它对于塑造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其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铸魂工程 篇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和忽视。因此,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一项重要的铸魂工程,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许多传统文化遭受到了侵蚀和消失的危险。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能够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文化的根基。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能够将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传递给后代,让他们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得到发展和创新。

最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拥有丰富的艺术、文学和科学知识。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科学素养。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铸魂工程,它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其融入到教育体系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其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铸魂工程 篇三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铸魂工程

  导语: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成为各界期盼,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上,学生和学校面临着课业压力加重、课时安排不好协调等问题。如何解决?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每个成熟的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态和文化个性,世界各国各民族之所以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究其根源就是文化背景不同。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也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翟小宁

  以文化人打造铸灵魂工程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她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培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当下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对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校长翟小宁表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铸魂的工程,因为传统文化里头有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对话,其实就是与民族的心灵、灵魂对话。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应该沐浴着优秀传统文化的阳光成长,他们的心灵深处应该有优秀传统文化所滋养的核心价值观,这样,民族才不断兴旺发达。

  “当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生命融为一体的时候,传统文化就有了生命力,生命也就有了文化的内涵。因为教育就是影响生命、塑造生命,铸魂的事业。所以,我想以文化人,以文铸魂。这里面关键就是,我们要把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种子播种在青少年当中。”翟小宁强调。

  他认为,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多读一些像《论语》《大学》《易经》这样的经典著作。“我经常拿《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与老师、同学分享。大自然的运行是刚强不息的,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它不停息地在运行。人应该效仿大自然,自强不息,只有自强才能不息,只有不息的自强才能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才能成为强者。一个民族也是要自强不息。大地是宽厚仁慈的,狼虫虎豹,污泥浊水,一切都倾注到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流淌出清泉,生长出庄稼,养育着人间万物。君子应该像大地一样增厚其道德。翟小宁说,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特别有价值的信念乃至信仰。现在我们的教育要培养青少年热爱民族文化,有中国魂、道德心和创新的精神。

  课程改革推进书香型校园

  翟小宁指出,人大附中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传统文化,积极推进书香型校园的建设,鼓励学生多阅读传统文化经典,让他们的心灵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受到熏陶与滋养,开启心智,启迪智慧。同时,人大附中在弘扬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上做出了很多针对性的改革与尝试。

  比如,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历史课上也推荐阅读书目,注重增强他们在传统文化知识上的学习。课程之余,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上,从多方面进行文化渗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学校还特别将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的诞辰日设立为校园文化的“君子日”,旨在寻宗追远,纪念先师,倡导理想人格,弘扬新时代的君子精神。在“君子日”这一天,学生们要做到行君子之风,显君子之行,出君子之言,育君子之思。

  “人大附中有很多社团。比如说读经社,就是直接阅读经典。读经社是怎么读呢?素读,朴素的素。就是老师不做过多的讲解,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群体讨论能力。同时,老师也开了很多选修课,传统文化的选修课,包括红楼梦赏析、唐宋诗词赏析、道德经赏析、论语研读等。”翟小宁列举,如数家珍。

  与此同时,人大附中还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培养。“我国的钢铁长城表现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各方面。然而,我觉得最深厚、最牢固的还是国人心灵深处的爱国精神。对于思想懵懂期的孩子而言,给他们种什么样的种子他们就生长出什么样的果实。所以,培养爱国精神非常重要。我在人大附中特别重视爱国精神的培养。”翟小宁坦陈,爱国主义教育更多的是对文化的热爱,是一种文化的归属。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中国青少年对中国文化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永远强大。

  科学施教灵魂浸润无负担

  “因每个年龄段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对传统教育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翟小宁认为,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改革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做到以下三个层面的设置:

  首先,夯实基础。基础就是要做到从简单处入手。文化在于潜移默化的熏陶,可以先让学生读一些经典书籍里面的好句子。意思不一定完全理解,但是要多读、多背;其次,原点阅读。就是在简单的基础掌握之上进行系统学习。同时,需要读得更多,研讨得更多;第三,高端类学习。要进行一种价值、一种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是说用一种思辨的方式,来关照我们的文化,然后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基础教育应该有中国文化的必修课,不同于现在的语文、历史。应该是以文化为载体的传递中国信仰的课。当然,要想使孩子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老师应该首先热爱;要想使孩子成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老师应该先了解。对中国文化的.弘扬,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翟小宁强调。

  鉴于有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连续几年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将传统文化由选修课改革为必修课,作为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基层人大代表,翟小宁附议说,可以考虑将现在的《语文》课改为《国文》课,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分量,引导学生阅读文化经典,“如此,既不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又能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深植于学生的心灵中,达到立德育人的良好效果。”

  融汇中外完成教育人使命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发挥更大的影响。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弘扬传统文化显得非常重要。”翟小宁说,我国基础教育也要有信心、有使命、有责任为世界教育贡献中国的教育理念。

  “不忘初心,守正创新,融汇中外,贯通古今。”翟小宁指出,同中华文明一样,西方文明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西方教育家的思想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重要的财富。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民族文化心理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教育又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各有所长,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

  “所以,我们应该面向未来,熔铸中外教育精华。中国的这代教育人,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学习、借鉴、汲取西方教育的精华,以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教育,培养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及兼具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翟小宁说。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铸魂工程【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