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送崔子还京赏析
《送崔子还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二句写崔子获归长安的喜悦;后二句写自身仍得滞留异域的苦闷。全诗采用了诗家惯用的对照手法,写喜用“扬鞭只共鸟争飞”,写苦用“雪里题诗泪满衣”,一喜一忧都反映出久成塞外之人的恋乡心情。全诗寓情于景,渲染得力,余韵悠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岑参送崔子还京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
送崔子还京
岑参 (唐)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注】
此诗作于西州。西州属于唐朝北庭节度使辖区。此诗应是诗人在北庭任职时所作。
天外:指塞外离家乡远得好像在天外一样。
交河:指河的名字。
争飞:争着和鸟儿飞,比喻急切的心情。
1、第二句中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3分)
2、“雪里题诗泪满衣”一句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争”争抢之意,运用拟人手法,把好友得以从天山返回京城时一路策马扬鞭,疾驰飞奔,仿佛要与天山鸟儿一道争相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情状生动地表现出来,细腻地刻画出了好友获归时的急切、激动与欣喜若狂的心理。
2、诗人描写风雪中题完诗不觉泪水已经沾满了衣服这一情景有两层含义,一是抒发了对好友还京离去的不舍,更重要的是反映出诗人由朋友的回归想到自身仍得滞留异域的苦闷和久戍塞外的思乡之情。
解析
1、共鸟争飞。此中争字显示诗人好友骑马好似要和鸟比速度,可见其急切的心情。答题时要先点出表现手法,再结合送君九月交河北及注释,描绘出作者疾驰飞奔的情景,最后点出其心情。
2、这句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中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易答,还要注意其另一层含义。此诗应是诗人在北庭任职时所作,诗人在外很久了,既有思乡之情,又有无奈。所以答题时要答全面才能得分。
句解:
扬鞭只共鸟争飞:一句说明岑参想还京的欣喜急切的心情,扬起马鞭拼命赶路像和鸟儿争先一样。
雪里题诗泪满衣:一是对好友还京离去的不舍,另一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作者自身仍得滞留异域的苦闷,久戍塞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送崔子还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作,描写了诗人送友人崔子归京的情景。即写出了友人崔子即将回京的喜悦,又写出了诗人对于自己不能回京的苦闷心情,抒发了戍边之人对故乡的思恋。
前二句写崔子获归长安的.喜悦,后二句写自身仍得滞留异域的苦闷。这一喜一忧都反映出久戍塞外之人的恋乡心情。由于写喜用“扬鞭只共鸟争飞”,写苦用“雪里题诗泪满衣”,极为形象,渲染非常得力。为人所爱赏。
古代交通、通讯不发达,别离是人生中一件大事,因而送别诗、留别诗也特别多。然而“别虽一绪,事乃万族”(江淹《别赋》),从故乡送朋友外出是一种别,在异乡送朋友回乡又是一种别。在后一种情境下,送行者往往更加伤情。此诗所写,就是后一种情形。
诗的前两句写崔子还京时的欣喜轻快之情,遥想他人在长安所见诗人归去的情形。按理说,送别诗本该是从分别之地起笔方是正宗,由此及彼以见别离之意。作者却偏偏从长安的视角写起,一匹马从西面飞奔而至,好似从天外归来。言“天外”者,一方面形容西域距长安路途遥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崔子似乎从天而降的风采,陡增一股“神气”,同时还照应着第二句“扬鞭只共鸟争飞”。扬鞭时双臂的起落富有节奏感,仿佛要与鸟争飞,动作如此飘逸,心情之愉快自不必说。
诗的后两句转写诗人自己,因送崔子还京而思念家乡。“送君九月交河北”,补写送别的时间和地点。作者有诗云“胡天八月即飞雪”,九月下雪自然更不稀奇。奇的是“雪里题诗泪满衣”的意境,雪是冷的,泪也是冷的,白雪中清泪洒满衣衫,清苦之情写的形象生动,感人至深。
此诗采用了诗家惯用的对照手法,前后彼此的心情形成对照。崔子一路飞驰,诗人自己却“送君九月交河北”,被定在这一时一处,动静相形,亦相映成趣。
作者简介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之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