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精选3篇】

时间:2016-09-07 06:37: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篇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许多学校纷纷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本文将重点介绍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以期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目标和原则

1. 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2. 原则: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具体措施

1.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倡学生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辨和批判性思维:组织辩论赛、讨论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资源等手段,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5. 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活动、实习实训等方式,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学校领导组织教师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明确目标和措施,并确定实施时间表。

2. 教师培训与支持:学校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教师提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支持。

3.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按照实施计划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效果。

4. 教学评价与总结:学校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四、预期效果

通过以上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预计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1.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通过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提供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成绩的提升: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高学生成绩。

3. 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思辨和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制定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希望广大教师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将其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篇二

课堂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实施好课堂教学改革,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下面就是一份具体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本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具体措施

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 注重实践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实验课等方式,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 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学校领导组织教师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明确目标和措施,并确定实施时间表。

2. 教师培训与支持:学校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教师提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支持。

3.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按照实施计划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效果。

4. 教学评价与总结:学校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四、预期效果

通过以上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预计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1.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将会得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将会增加。

2.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将会得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会得到提高。

3. 学生的学习成绩将会有所提升,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将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方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希望广大教师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篇三

  

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而我校大部分教师还持敬而远之的心态。为使教师积极投身到课改工作中,成为实践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制定本课改实施方案,引导教师进行有效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评价质量,使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一、课改目标

  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跳出“学科本位”,站在学生生命整体生成的高度进行“综合性教学”,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都进入教师的“课程视野”和“资源意识”,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

  3、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让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为学习的有效背景。教学中,着眼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生成新知与能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4、教师教学行为目标---教师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不再在课中“一讲到底”或“以讲为主”,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努力让学生体验着学习知识,不再让他们承受太多的“记忆之苦”。教学实现呈现方式、互动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在活动化的课堂中学习。(2011、9---2012、7)

  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努力尝试着让他自主学习。在课内外教学中适时地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并使之达到“有效性”的程度。能够熟练地营造情景,引领学生积极探究学习。(2012、9—2013、7)

  学生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完全熟练地通过机制运行,实现学生群体协作下的自主学习。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做到通过创新性学习让学生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培育。(2013、9---2016、7)

  5、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三、实施步骤

  课程改革实验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1.9——2011.12)

  ①组织教师学

习新课改方案,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明确自己在课改实验中的地位、任务。

  ②进行新课程学科教师培训。

  ③召开动员大会,成立课改实验小组,制定课改实验具体行动计划,组织实验教师进行培训。

  ④运用各种途径、形式对社会、家长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宣传和动员,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课程改革实验的良好氛围。

  2、实验阶段(2012.3——2013.7)

  ①在各实验年级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新课程教材实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新教材、新教学观摩培训活动。

  ②开展课堂教学和实验专题研究,收集整理相关数据与资料。

  ③进行阶段性总结,汇报并推广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质量评价方式,形成初步的成果和经验。

  3、总结评估阶段(2013.9——2014.7)

  ①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实验总结,在自评的基础上,迎接上级对学校实验工作的评估。

  ②撰写实验总结报告,汇报总结课程改革经验,鉴定研究成果,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修改提出系统的建设性意见。

  四、教师培训

  1、自主学习。

  各学科的教师学习孔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各种教学杂志、新课程理念,探究新课程实施策略,做好业务学习笔记。

  ①一期作学习笔记30页,两期作满学习笔记60页。

  ②每周定时常规检查时,除了查数量,还要检查作笔记的质量。

  2、每月最后一周写一份书面案例分析与反思或设计一个主题活动,各备课组长收齐交教导处。每期写一篇教研论文。

  3、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师生朗读比赛,粉笔字比赛,口语交际与实践创新课竞赛,语文、数学、科学课教师星级擂台赛。

  4、研读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重要的文本,吃透教材有助于把握教材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力地提高教学效率。

  5、单周一下午课外活动1小时为教研沙龙时间,各备课组集体备课。实行组长发言人制度,保证教研质量。

  组长发言人:制订所负责单元的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要落实到每周、每天、每节,负责发言、设计课内外作业、收集本单元相关的学习资料或教学案例。

  教学工作做到“五个统一”:重难点统一 知识要点统一 基础训练统一 教学进度统一 作业布置统一

  6、双周一下午课外活动1小时为集体观课、评课时间。立足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发展解决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问题。

  五、具体措施

  (一)建立适应课改精神的教研体系。

  课程改革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的改革,涉及到课程体系、结构、功能、内容、管理等系列的变革,因此,建立符合和适应课改精神的教研体系和制度尤为重要。

  1、建立起课改实验领导机构、研究机构,有目的、有计划、有成效地进行教研工作。

  2、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每个教研组、备课组一般两周开展一次研究活动,每个实验教师都要在研究会上说课、听课、评课、上研究课。

  3、积极参加或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大型教研活动。

  4、召开2~3次课改实验班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改精神,安排2~3次家长开放日,让家长推门听课,以新的思想、方法配合学校进行课改。

  5、确立每两月实验教师集体总结一次制度,切实解决课改中的问题。

  (二)积极总结经验成果,重视研究过程。

  1、为了很好地把实验过程体现出来,总结出经验成果,并加强研究过程的管理,学校将收集课改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成果。鼓励实验教师参加各种论文、教学设计方案以及其他成果的评奖活动、竞赛活动。

  2、以专题研究为突破口,推动课改研究。

  课改研究课题化、专题化最能取得成果,全体研究人员要在以下专题中选择至少一个进行研究,取得研究成果。

  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

  教学研究: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2)公开教学。重点探索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学习方式的改革,以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4)教学评比。重点开展评优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论文等评比活动。

  (三)制度管理

  (1)课改工作小组每月召开1次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会议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2)学科教研组每两周组织1次实验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

  (3)召开家长座谈会,通过家校联系等形式,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4)每月组织1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注意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同样应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5)课改实验教师每周听随堂课,及时指导课堂教学。 (6)建立评比奖励制度,对课改实验中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四)强化过程管理

  1、改变以前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放手,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学现状,强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1)强化自主学习。

  教师上课做到“精讲,精练,精评”,师生共同活动时间一二年级不超过30分钟,三四年级不超过2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20分钟,把更多的学习时间还给学生。

  (2)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①班额小的班级,教师要给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一般4—6人为宜。改变学生面向讲台的传统坐法,小组学生面对面坐。班额大的班级,教室拥挤,在不能改变坐法的前提下,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②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一年级刚开始全作学习时,可以让理解能力强、接受知识快、责任心强、有主见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适应了这种学习方法时,组长轮流当,可以每天一换。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组内讨论发言要有顺序,一个一个地来,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

  ③小组合作学习班时,讨论的主题要明确,要求要清楚。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梯度。问题提出后,小组合作前要让每个学生对问题先有一个独立思考形成自己见解的过程致命伤而产生表达的需要,进而在合作讲座中不断加深和完善对问题的见解。

  ④认真组织学生,做到课内五好:课堂纪律好、上课精神好、积极答问好、合作探究好、作业完成好。反对教师懒懒散散、拖拖拉拉、不尽职尽责、不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3)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如“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实践“超市式、切块式、情境式、擂台式、操作式”课型)“自主探究、交流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分为“自主探究、交流拓展”两大环节;教学过程注重“四化”:导入———情境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