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探讨论文 篇一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不够贴近实际需求、教育方式和方法不够多样化、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等。为了建立起一套长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研究和调查。了解社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兴趣,开设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培训,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其次,高职院校应探索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而创新创业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采用项目制学习、实践教学和团队合作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再次,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而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采用项目评估、实践报告和创业计划书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参考。
最后,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提供学生实践机会和项目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优化教育内容和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总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只有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研究和调查、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才能够建立起一套长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探讨论文 篇二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模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创新创业实践机会有限等。为了建立起一套长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高职院校应探索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而创新创业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引入项目制学习、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其次,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再次,高职院校应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环节,只有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学生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培训,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最后,高职院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相结合,只有与社会的合作,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政府等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共同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总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只有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才能够建立起一套长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探讨论文 篇三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探讨论文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实现途径。高等职业院校应构建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从系统科学原理出发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通过校企合作,整合资源,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培育创业导师队伍,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文化激励机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建议
1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被提出来。会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新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便开始了有益的探索,有专家称“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21世纪,毕业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后的第三本学习证书,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近年来,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也越来越重视。2015年全国两会上,总理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大家通过创新创业,形成经济发展新引擎。同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2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科学化、现代化、机械化的日益提高,社会发展急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作为就业教育,在目前就业压力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在尽量安排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让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实现创业愿望,使学生不仅是求职者,更成为岗位的创造者,这对缓解就业压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中每年自主创业的人数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其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只有0.3%。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存在一些的问题,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培养体系。
3.1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足
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把创新创业简单的理解为创办企业当老板,部分学生则认为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而做出更多的相关的创新工作。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对创新创业只是停留在感兴趣和观望的阶段,并未作出实质的创新创业行为,毕业后直接创业的人数较少。
3.2缺乏系统的、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培养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历史已有百年。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时间较晚,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培养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3.2.1缺乏可操作性强的系统的课程教学体系和相应的课程教学评估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现有专业课程教学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够,理论课与实践课不能有机结合。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有些高职院校使用国外开发的一些适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材;有些高职院校随意使用由社会案例编写拼凑的校本教材。这些教材没有反映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色,没有针对高职学生的专业、个性等特点。其次,虽然政府出台了各种支持鼓励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文件,但多为宏观层面的建议,缺乏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指导,导致各高职院校对文件政策的实施标准不统一。
3.2.2创业师资力量仍需要大量补充
高职院校现任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一般是由就业部门老师、思政课教师担任,专业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由于现任创业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多学科既性质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需要大量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充实到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中来。
3.2.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联系不紧密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多以各种讲座、竞赛为主,注重技能训练,但在学生课程设置中,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较少且呈边缘化现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无法融入创新创业理论知识。
3.3缺乏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目前没有形成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及理念,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时缺少良性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且高职院校资源场地有限,只能提供给极少数学生创业的办公场所,造成创业实习场地不足,这种情况制约了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校的高职学生缺乏创业资金,学院虽然有就业工作专项经费,但没有提供创业教育专项经费,导致高职学生创业所需的启动资金不能到位。
4高职院校建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建议
通过构建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文化激励机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完善创新创业体系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构建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重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开发,将创新创业培养纳入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创新创业通识教育(知识普及、意识兴趣激发阶段)、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创新创业准备和能力提升阶段)、创业实践教育(模拟和实战训练阶段)的创新创业能力递进教育,形成创新创业、促进学业发展和就业发展的新模式。
第二,从系统科学原理出发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一是学校层面设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各二级院系应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组,作为运行机制中的组织机构,统筹学校及院系层面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机制。学校简政放权,实施二级管理,增强院系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执行能力,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精英式创业教育,设立创业课程培训班,同时开设创造学、创业心理学、企业家精神、投资理财等公共选修课。三是建立创新创业监控系统。改革评价制度,将学生创新创业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学生评价体系,学院督导部门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全面监控,并引入行业、企业等第三方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评价。
第三,通过校企合作,整合资源,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一是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职教集团、校友会、校企合作平台等集团化办学平台为依托,争取行业企业支持,校企合作建设集教学、模拟、实践、培训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同时,以校内现有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完善校内实训教学平台,积极组织多种类型的技能大赛和创业模拟对抗等竞赛活动。二是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实施“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优秀团队建设工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持有“KAB创业讲师”证书、“职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等证书。选派骨干和优秀教师进行外出交流,争取培养和选拔出有一定影响的创业教育学科带头人。
第四,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激励机制。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
把创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范畴,重点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论坛、创业人生访谈、网上创业、创业社团等工作,建立完善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的制度机制,营造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参考文献:
[1]安波.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顾均钟.房永亮.创业教育的国际潮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3).
[3]刘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企业导报,2016,(4).
[4]刘颖.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J].青春岁月,2016,(3).
[5]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6]邢朝霞,尹胜君.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2013,(5).
[7]赵静,冯建民.融合协同: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1).
[8]刘大洪.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创业的意义与方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7).
[9]韩菁菁,韩晗.长三角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商论,2015,(27).
[10]李平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
[11]李秋莹.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