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简介导游词【精简6篇】

时间:2019-01-04 05:12:3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湖北武汉简介导游词 篇一

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北武汉!作为中国的中部省份,湖北省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地方。而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湖北武汉的美丽风景和深厚文化。

首先,我们来到武汉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黄鹤楼坐落在武汉市长江南岸的蛇山之巅,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它以优美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登上黄鹤楼,您可以一览长江美景,感受长江之巨和武汉之美。

接下来,我们来到武汉的另一个著名景点——东湖。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内湖,也是武汉市最重要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这里有碧波荡漾的湖水、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各种各样的花卉和鸟类。您可以选择乘船游览湖上,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除了自然风光,武汉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值得一游。比如,我们可以来到武汉的古琴台,这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古代琴台,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象征。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传统古琴演奏,感受到古代音乐之美。

此外,武汉还有许多博物馆和艺术馆,如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大剧院等,这些地方展示了湖北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您可以在这些场所深入了解湖北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最后,不容错过的是武汉的美食。武汉有着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如热干面、豆皮、麻辣烫等。您可以品尝这些地道的湖北美食,领略武汉的饮食文化。

湖北武汉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文化,都能让您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您在武汉的旅行中玩得愉快!谢谢!

湖北武汉简介导游词 篇二

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北武汉!作为中国的中部省份,湖北省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地方。而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索湖北武汉的美丽风景和深厚文化。

首先,我们来到武汉的标志性建筑——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连接汉口和武昌的一座桥梁,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现代大型公铁两用桥。这座桥梁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武汉的地标之一。站在桥上,您可以俯瞰长江壮丽的景色,感受到长江之雄伟。

接下来,我们来到武汉的另一个著名景点——蛇山。蛇山是武汉市中心的一座小山,山上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庙宇。蛇山还是武汉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您可以在这里散步、登山,感受到它带给人们的宁静和放松。

除了自然风光,武汉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值得一游。比如,我们可以来到武汉的黄鹤楼。黄鹤楼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景色而闻名。您可以登上黄鹤楼,一览长江美景,感受到黄鹤楼的独特魅力。

此外,武汉还有许多博物馆和艺术馆,如湖北省博物馆和武汉大剧院等,这些地方展示了湖北地区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您可以在这些场所深入了解湖北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最后,不容错过的是武汉的美食。武汉有着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如热干面、豆皮、麻辣烫等。您可以品尝这些地道的湖北美食,领略武汉的饮食文化。

湖北武汉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历史文化,都能让您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您在武汉的旅行中玩得愉快!谢谢!

湖北武汉简介导游词 篇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X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X,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那么,按照行程,我们今天的游览项目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提起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我想各位一定不会陌生,其历史意义与国际影响早已为海内外所共识。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功的举行了反对清政府的起义,因这一年为旧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一系列斗争失败后首次取得胜利的伟大事件。它掀起了全国性的革命高潮,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拉开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巨变的序幕,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前方,大家看,这座红色砖木两层的建筑就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因整个建筑为红色,所以我们武汉人便习惯称它为红楼。

  家会发现纪念馆的整个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不同,它采用的是西式建筑风格,这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修建此楼的历史背景说起。

  最初的红楼,是清朝政府为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咨议局旧址。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当时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迫于外界压力,也为了应付革命,做出了立宪的姿态。于是在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宣称在北京设立咨政院,各省设咨议局,作为中央和地方咨询、议事的机构。湖北咨议局于1908年筹建,1910年建成。建筑风格于西方国家议院的风格基本一致。红楼上,“武昌起义军政府”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两块匾额是有宋庆龄所题写的。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到里面去看一看吧。

  19世纪,是世界近代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西方列强用炮弹和鸦片打破了清朝政府的大门,中国由一个统一的、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一批批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懈的努力着,整个神州大地即将迎来一场革命的暴风骤雨。

  那么辛亥革命又是如何在武汉打响第一枪的呢?关于这一点呢,还是先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武汉的情况:从经济基础看,武汉在当时是最繁荣、最具新思想和经济实力的地区之一;从政治角度看,当时湖北的革命分子当中大部分很早就参加了各种革命团体,接触革命思想,并有付诸行动的勇气和意志。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展厅中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展览”,让我们一起翻阅历史的长卷,去了解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这段历史吧。

  整个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借实行铁路国有为名,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以路权为抵押,卖给英、法、德、美四国,激起了川、鄂、粤、湘四省民众的反对。6月17日,革命党人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联名请愿却遭到镇压。9月2日,清政府急调督办川粤汉铁路的大臣端方,率领湖北新军的一部分入川镇压,使清军力量西移,造成湖北统治力量的空虚,在同盟会的影响下,文学社和共进会决定利用这一有利的时机,联合发动起义。

  原定时间是10月6日发动,后因南湖炮队事件,清军加强了戒备,加之计划尚未完妥,于是决定延期发动起义。10月9日下午,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试制炸弹,不慎引起爆炸,孙武负伤,汉口总机关被暴露。军警随之在汉口三镇进行大搜查,晚上1:00,清军得到密报,立即派兵将机关重重包围,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等三十余人相继被捕。10月10日凌晨,彭、刘、杨三人被杀,武昌城门紧闭,清军继续进行全城搜捕,形势十分危急。革命党人决定破釜沉舟,于当夜发动起义。

  晚上八时许,革命党人熊秉坤开枪打死一名巡哨排长,城内各营听见枪声纷纷响应,迅速占领蛇山等制高点,兵分三路进攻湖广总督府和第八镇司令部。战斗打得很艰苦,直到11日凌晨,革命军才占领武昌全城,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鲜血的九角十八星旗终于在黄鹤楼上迎风飘扬。

  当晚,汉阳、汉口相继被革命党人占领,至此整个武汉市都被革命党人所控制。

  1911年10月11日,部分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聚集于咨议局大楼,革命党人认为,只有武昌起义是不行的,必须马上通电全国,呼吁响应。他们希望有一位名望更大的人能代表他们通电全国,号召力和影响力就会更大,于是,原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被推为鄂军都督,并组成湖北军政府。这里便是当时的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收藏了很多珍贵的辛亥革命文物,我身边的这个便是十八星旗,是1911年武昌起义时革命军的军旗。全称铁血十八星旗(也称九星旗)。图案寓意着铁血精神,表示九州大地民众觉醒,联合关内18个行省的炎黄子孙,坚决用武力推翻清朝统治。十八星旗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这一伟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推翻清朝统治的战斗旗帜。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湖北武汉简介导游词 篇四

  各位朋友大家好,在这里我对大家参加我们的旅游团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万里长江上著名的景区——长江三峡。

  首先呢,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长江。大家知道,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唯一由一国拥有的最大的河流,它的源头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跨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长江流域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在长江上有上海,武汉,南京,重庆,四个特大城市,当长江流至四川东部的奉节,便冲开重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这便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地方,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峡其实就是衢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200多公里,三段峡谷各有特色,衢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三峡两岸重峦叠嶂,形态各异,船行驶在三峡中,一会儿山色全阻,一会儿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衢塘峡,又称夔门,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三峡中最短,但是景观最雄伟壮观,长江在形成了陡峭的峡谷,两岸断岩峭壁犹如刀砍斧削,难怪古人曾发出“重江万管玲珑笔,难写衢塘两岸山”的感慨,两岸山峰高出江面几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1500米左右,江面在此非常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如果从上望下俯视就好像船行驶在地道中一般。名燮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坠门天下雄」五个大字。唐代诗人杜甫写下“欢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名句。衢塘峡文物景观多而集中,还有惊险万状的古栈道、古代巴人的悬棺、大溪文化遗址,带会我们将去一一领略他们的风采。

  长江出大宁河口进入巫峡宽谷,转眼间迎来了小巧玲珑的巫山县城。大宁河上的小三峡,有“不是三峡、胜似三峡”之誉,大宁河支流马渡河上还有小小三峡。如果将长江三峡比喻为一部交响乐,那么小三峡是其中一个精彩的乐章,而小小三峡则是一个美妙的插曲。巫峡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既长又整齐的一峡。巫峡名胜古迹众多,除有十二峰外,还有陆游古洞、大禹授书台、神女庙遗址、孔明石碑以及那悬崖绝壁上的夔巫栈道、川鄂边界边域溪及“楚蜀鸿沟”题刻,还有那刻在江岸岩石上的累累纤痕等,无不充满诗情画意。滋润了历代迁客骚人的生花妙笔,留下了灿若繁星的诗章。巫峡中的人文景观非常多,但是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屹立于两岸的巫山12峰,其中最为秀丽的就数神女峰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在神女峰的脚下,请大家抬头向上看,她像不像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呢?她每天迎来灿烂的朝霞,有送走绚丽的晚霞,所以神女峰也被称为望霞峰。

  关于神女峰,三峡中还流传着一个神话,相传从前在三峡里有十二条恶龙,它们兴风作浪,危害百姓,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瑶姬知道后便和众姐妹们一起来到凡间斩杀了十二条恶龙,并向大禹传授天书帮大禹治理好了三峡,她们被巫峡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她们化作山峰屹立于巫峡两岸守护着巫峡,其中神女峰便是瑶姬的化身。这个传说故事寄托了三峡人民征服险滩,战胜恶水的美好愿望。大家请抬头看,天空中的云彩,似烟非烟、似云非云,变化多端,唐代大诗人元稹一生写了大量的诗句,其中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名句,相信它的意思也一定有不少的朋友知道吧,看到过大海的人,再大的江河也不放在眼里,而看过巫峡的云彩,还有哪里的云彩值得看呢?

  出了巫峡,江面顿然开阔,视野舒展,是有名的香溪宽谷。宽谷地带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代出过两位传诵千古的名人,一为屈原,一为王昭君。昭君出塞的故事家喻户晓,因屈原自沉汨罗江而逐渐形成的端午节则沿袭至今。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三峡中的最后一峡——西陵峡,峡谷因“楚之西寨”和位于宜昌的西边而叫做“西陵峡”。它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全长66公里,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已成为历史,今天的西陵峡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船行驶在西陵峡中也感觉是那样的平稳和舒适。西陵峡景观很多,但我今天主要要介绍的是几个有特色的小峡谷,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和三国历史有关的“兵书宝剑峡”大家听这个名字也许已经猜到几分了,在长江的北岸,在有一块形如“兵书”和一块“宝剑”。之所以我说和三国有关系,是因为相传三国时期

  诸葛亮入川的时候,路过三峡,将他亲自写的一部书和一把宝剑,藏于江边的峭壁三,让后世卓越者去攀取,船驶过这段峡谷,前面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青滩”,三峡就是这样让人在风景中找寻历史,在历史中找寻自己,让自己去感触世界。在这里不的不说的另外一个峡谷就是“灯影峡”灯影峡离西陵峡还有9公里,这段峡谷不是算高,—但是山色明净,晶莹闪亮,好似撒满了月光,。因此也叫“明月峡”,在这里怪石林立,石头各有各的姿态,似人似物,意趣横生,颇有神气之美,引人联想,发人情思,最有趣的最高岸马牙山上几块秃立的岩石,象〈西游记〉里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一行,当夕阳从后山照射山顶时,这师徒四人又很象中国民间的皮影戏中的人物影象,所以这里才叫“灯影峡”。

  走过三峡,我们不得不说大自然的神气,长江三峡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湖北武汉简介导游词 篇五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XXX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X,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最有特色的景点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85年落成的。

  现在大家所看见的前面这幢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黄鹤楼,它以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一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的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竞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是有些言过其实,但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着中外游人。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一起到黄鹤楼的里面去看看吧。

  走进了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要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大家请看画面上的这位仙者,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下面黄鹤楼的人群或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大有祝愿仙人黄鹤早返人间之意。其实在这幅壁画的后面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给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古时候,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鹤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应允。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则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忽然来告别说:“每日饮酒无以为酬,只有黄鹤一只可借,聊表谢意。”说罢,他拾起地上的一片桔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

  ,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说完后老道就不见了。辛氏拍手一试,黄鹤果然一跃而下,应节起舞。消息传开后,吸引了远近的游人都来饮酒,酒店的生意大为兴隆,辛氏因此而发了财。十年后,老道突然出现在酒店,对辛氏说:“十年所赚的钱,够还我欠的酒债吗?”辛氏忙道谢,老道取下随身携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只奇妙的曲子,黄鹤闻声而下,载着老道飞走了。

  由此便出现了壁画上的情景。(除此壁画之外,就是这幅被誉为黄鹤楼二绝之一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干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意思是清爽怡人的空气自西而来,驱散了积于云层的迷雾,将天地间令人遗憾的事情一扫而光;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东去,将古往今来令人感到烦恼的事都冲洗干净了。)

  好,下面再请大家和我一起上楼去游览。

  这里是一楼半的跑马廊。现在大家也许已经注意到了,黄鹤楼外观为五层,但里面却不是这样,它实际上有九层。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9”为阳数之首,又与汉字长久的“久”同音,有天长地久的意思。在这个跑马廊里主要是陈列一些名人字画,供大家观赏。

  各位朋友,来到了黄鹤楼的二楼,我们就可以看到黄鹤楼的历史,先请看这幅题为《孙权筑城》的壁画,再现了当年修建黄鹤楼时的历史背景。赤壁之战后,刘备借荆州,取四川,势力大盛,却不肯归还荆州。东吴大将吕蒙用计杀了关羽,夺回荆州后不久,刘备亲率十几万大军伐吴,孙权知道战事不可避免,便一面向魏称臣求和,一面集中力量对付刘备。为了就近指挥这场大战,孙权在长江边上依黄鹤山之险筑夏口城,并在城头黄鹤矶上建楼作观察了望之用,这便是最初的黄鹤楼。

  大家再看中间的《黄鹤楼记》,论三大名楼,黄鹤楼排在首位,而论楼记,最没有名的就属黄鹤楼楼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篇是从十多篇楼记中选出的,它偏重于写实景,整篇文章不足三百字,但却写清了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建筑形式、传说以及人们在黄鹤楼上活动的情形。

  另外在这里还展出了历代黄鹤楼的模型,共有六个,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黄鹤楼饱经了历史的沧桑。我们现在这个黄鹤楼就是以清同治楼为雏形重新设计建造的。

  下面请各位再和我一起上三楼看看。

  三楼展示的是黄鹤楼的文化渊源。这组《文人荟萃》的板画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来黄鹤楼吟诗作赋的情景。在壁画的中间大家可以看到这位穿红衣的诗人,他就是崔颢,虽然很有才气,但因奸臣当道,他仕途颇不得意,这种怀才不遇的心境使他萌生了学道成仙的念头,《黄鹤楼》这首诗就是这种心情的倾诉。

  现在可以收集到关于黄鹤楼的诗词共有一千七百多首,但因版面有限,这里只选择了十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

  登上了黄鹤楼的四楼,大家可以看出这里是黄鹤楼的文化活动场所,它专门陈列当代书画家游览黄鹤楼留下的即兴作品。中间为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右边是李苦禅先生的遗作,左边则是吴作人先生特为黄鹤楼作的《翔千里》。另外,这里还备有文房四宝,可供游客即兴挥毫。(有兴趣的话大家也可以试试,说不定将来这里也会陈列您的作品。)

  好了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就要登上黄鹤楼的顶楼了(,看看在那里各位是不是也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呢?)。

  大厅里展示的这是一组题为《江天浩瀚》的组画,面积达99平方米,是全楼中规模最大的,它由十幅金碧重彩画组成,表现了长江的自然景观和文明史话渊源。

  从这里放眼望去,武汉三镇尽收眼底,或俯瞰,或眺望,一片绮丽风光,令人赏心悦目。黄鹤楼坐落在蛇山头,由于这列山丘东西延绵,形似长蛇,俗称蛇山。隔江对岸的则是汉阳的龟山,由于地层错动和大江冲击,造成龟蛇两山隔江对峙的独特地貌,长江大桥则把两岸山系连成一体,这样,东西延绵的莽莽山岭和南北穿行的浩浩长江在武汉大地上划了一个巨大的十字,黄鹤楼正好在这个交点旁。

  东望则又是一番景象,山岭延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在我们现在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之东是双峰山和洪山,这两座山是武汉市的宗教胜地,其间有几处著名的道观及寺庙。再往东,则是著名的东湖风景区和武汉市文教区,一些著名的大专院校都集中在这里。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黄鹤楼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湖北武汉简介导游词 篇六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XXX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X,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的古刹归元禅寺。

  这归元禅寺呢是建于清顺治十五年,也就是1685年,整个寺庙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院落,占地约两万余平方米,整个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关于这个袈裟形状呢我先卖个小关子,请大家听我的讲解,待会儿自然就明白了。)归元寺现存殿堂楼阁二十八栋。据说是禅宗的白光法师在明朝汉阳诗人王氏葵园旧址上兴建的,关于当时修建归元禅寺的说法有几种,有说是白光、主峰两位法师明末战乱时募化于汉阳府城凤山门外,见尸骨遍野,一片凄凉,欲行善事,建“普同塔”和“归元禅寺”,掩埋白骨,超度亡魂,园主王章浦好释,问何为归元禅寺,法师答:“‘元’,数之始、道之极、物之总也。‘归元’即归真、归化、归本,出生灭界,还归真寂本元,义同‘圆寂’。

  ‘圆’是一切功德圆满,‘寂’是一切烦恼寂灭。归元便是得道成佛之义也。”。如此一说,王章浦心悦诚服,深知法师道行无量,便将葵园献出,作为建寺之地。还有一说,明宗祯末年,一富豪无名指断,幕翠微草庵长老医道非凡,隧穿草鞋来进香,祈求再接断指。长老见其心诚,果然为他接活断指,口讼“归本归元”。

  富豪感恩戴德,愿为长老新建寺庙,即就其规模请问长老,长老法事完毕,随手将破袈裟抛向天空:就此一袈裟之地,顿时,袈裟越变越大,徐徐降落,覆地五十余亩,富豪见长老有如此法力,欣然买得这一袈裟之地,聘全国能工巧匠,选各地上等材石,经数年营造方告成功,并由法师以“归元”为寺命名。相信我讲到这儿大家应该已经知道我前面提到的“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状”是怎么一回事了吧?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已经到了归元禅寺了,下面请大家下车和我一起到里面去参观。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归元寺的三门,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佛寺的大门称三门,即佛经里的三解脱门,中间的是空门,左右分别是无相和无作门。这门的建筑形式也是有说法的,象此寺的三门八字朝外开,就是象征着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喻意吉祥。大家再看门上方的直匾,相传当年白光法师要离去,主峰及众僧挽留不住,只好请他题写寺名,永志纪念,白光盛意难却,便在临行时亲笔写下了这归元禅寺四个字。

  步入三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晚清文人张日煜的手迹“南无阿弥陀佛”,意思呢就是皈依阿弥陀佛。现在在大家右边的是北院,里面主要有念佛堂、藏经阁等几座建筑,下面我们就从北院开始游览。

  大家看这圆形门上的“翠微妙境”,“翠微”二字还是源于王氏葵园,据记载,当年王章浦购得太湖石,在葵园中垒砌了一座高大假山,雅称翠微峰,供高朋玩赏,当年的翠微峰比现在的藏经阁还要高,可惜的是在明朝末年毁于战乱。建造归元寺的时候又搬掉了颓废的残石,翠微峰便名存实亡,白光法师感到很惋惜,就将此石移到了寺右后方的小石山上至今。现在归元寺附近的“翠微街”等皆是由此而得名。这里的“妙境”两个字则是蕴藏着宗教的色彩。

  进了念佛堂,大家可能就注意到这个供桌了吧?它长达4.5米,是于1935年制成的,上面刻了五组浮雕图案,(各位能看得出来刻的是什么吗?其实它)从左到右再现了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几个情节,分别为:唐太宗为唐僧师徒送行、如来向伽蓝等菩萨说法、四大天王及“七佛”、如来说法于树下、佛祖给唐僧师徒封位。

  好,下面请大家在和我一起去藏经阁,现在我们看到的藏经阁是1920年重建的,为两层五间,高约25米,其中的珍藏十分丰富,光这部清代刊印的《龙藏》就有7250卷。大家可以慢慢的参观。

  在藏经阁旁边的这是大士阁,主要是供奉观音菩萨。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归元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这里供奉的是佛教的最高神释迦牟尼,它是全寺中最为高大的一尊佛像,大家看佛前的这两棵树,代表的是释迦牟尼涅盘时的双婆罗树,据说释迦牟尼涅盘后遗体火化,有七佛在火中显现,因此人们拜佛前常先化纸钱或黄表纸,并焚香点烛,所以这里的树叶也做成火焰形,树叶间各有七佛。

  下面再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览罗汉堂。我国五百罗汉的形象是自唐以后,由五代开始兴盛,人们将散见于各经之中的名号录出,不足的就加以杜撰,凑足了五百个。北宋以后各地的寺院就多建有罗汉堂,而到了今天,在全国寺庙中保存比较完好的罗汉堂已为数不多,(主要有北京碧云寺、武汉归元寺、昆明筇竹寺、成都宝光寺、重庆罗汉寺和苏州的西园寺。)比较而言,又属归元寺的罗汉堂最有特色。

  它的平面布局呈田字形,内有四院,是为了使殿内的罗汉有充足的光线。另外田字恰好又是佛教中正反两个“”字相叠加,这种布局暗示着一种善神降世的吉祥和神秘感。

  这罗汉堂除了可供参观外,人们还喜欢用它来预测一年内的祸福,也就是武汉人说的“数罗汉”,方法是随意选中一尊罗汉,然后顺着数下去,数到和自己年龄数相等时看看那尊罗汉是什么样子就可以推测这一年的运势了。

  我国有句俗语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而在归元寺的罗汉堂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这里的罗汉既不是木雕也不是泥塑,而是采用的一种盛行于唐代的独特工艺制成的夹‘伫’像,夹伫像又称脱纱像或干漆像,归元寺的罗汉塑像属活脱干漆,其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首先要用粘土做成人形胎模,干后用生漆将丝绸或夏布层层粘附于其上,再用生漆将混合的膏灰、木粉调匀涂刮,塑造细部,阴干后再打磨抛光,然后在塑像的背后开一个小孔,注水化泥成浆脱出胎模并冲洗干净,晾干后再木块封口,再刷上生漆、贴上金箔,最后涂上桐油或亮漆以保持光泽。

  这里的罗汉造价虽然很高,但采用的工艺不仅省料,而且每尊不超过25公斤,体轻质坚,不透水,不怕水浸。很适应武汉地势低洼,湿度大的气候环境。1954年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很多地方都变成了汪洋,这些罗汉也浸泡在水里,洪水退后,罗汉却安然无恙。所以如此看来,别说是过江,就算是让它们去漂洋过海恐怕也不成问题。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归元寺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湖北武汉简介导游词【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