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乾陵导游词(实用5篇)

时间:2015-09-03 08:35: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西安乾陵导游词 篇一

西安乾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乾陵镇,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棣(即明成祖)和皇后徐皇后的陵墓。乾陵是明朝十三陵中唯一一个同时安葬了皇帝和皇后的陵墓,也是明陵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陵墓。

乾陵总面积达到74.2万平方米,包括陵区、园区和景区三个部分。陵区是乾陵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乾陵的主体建筑群。陵区内有乾陵大门、石狮、石马、神道、配殿和墓道等建筑,以及明成祖和徐皇后的墓穴。乾陵大门是陵区的入口,门楼高耸,气势非凡。石狮和石马则是门前的装饰物,石狮象征着尊贵和权势,石马则象征着忠诚和力量。神道是陵区的主要通道,两旁有石雕和石柱,展示了明代独特的艺术风格。配殿是乾陵的主要祭祀场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配殿前的金銮殿,是明代皇帝举行重要仪式和接见外宾的场所。墓道是通往明成祖和徐皇后墓穴的通道,由石阶和石券构成,充满了神秘和庄严的氛围。

园区是乾陵的配套设施区域,包括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餐饮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景区是乾陵的周边景点,包括了杨陵和悼亡台等景点,可以一同游览。

乾陵作为明代皇帝的陵墓,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明代皇帝的威严和富丽,了解明代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乾陵所处的环境也非常美丽,周边山水相依,景色宜人,让人心旷神怡。

如果你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那么乾陵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了解明代的历史和文化,欣赏到明代的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同时,你也可以在乾陵周边的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西安乾陵导游词 篇二

西安乾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棣(即明成祖)和皇后徐皇后的陵墓,也是明朝十三陵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陵墓。乾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乾陵镇,总面积达到74.2万平方米,包括陵区、园区和景区三个部分。

乾陵的陵区是整个陵墓的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陵区内有乾陵大门、石狮、石马、神道、配殿和墓道等建筑,以及明成祖和徐皇后的墓穴。乾陵大门是陵区的入口,门楼高耸,气势非凡。石狮和石马则是门前的装饰物,石狮象征着尊贵和权势,石马则象征着忠诚和力量。神道是陵区的主要通道,两旁有石雕和石柱,展示了明代独特的艺术风格。配殿是乾陵的主要祭祀场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配殿前的金銮殿,是明代皇帝举行重要仪式和接见外宾的场所。墓道是通往明成祖和徐皇后墓穴的通道,由石阶和石券构成,充满了神秘和庄严的氛围。

乾陵的园区是乾陵的配套设施区域,提供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餐饮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景区是乾陵的周边景点,包括了杨陵和悼亡台等景点,可以一同游览。

乾陵作为明代皇帝的陵墓,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明代皇帝的威严和富丽,了解明代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乾陵所处的环境也非常美丽,周边山水相依,景色宜人,让人心旷神怡。

如果你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那么乾陵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了解明代的历史和文化,欣赏到明代的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同时,你也可以在乾陵周边的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自然景观追求者,乾陵都能满足你的需求,带给你一个难忘的旅行体验。

西安乾陵导游词 篇三

  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墓因山为陵,气势雄伟壮观。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高宗和武则天两帝的合葬墓就在此峰中。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

  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驼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皇帝之墓”12个大字。

  乾陵这座合葬墓至今未被盗过。1966年至1971年,我国考古学家曾多次对此墓进行勘察,结论是其墓坚固异常,据勘查从墓道口到墓门长631米,宽3.9米,共39层,全用石条填砌,各层石条再用铁栓板固定,并灌注了铁汁,这些情况与文献所载一致,由此完全可以确信此墓确实难以开掘。

  乾陵附近还有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及懿德太子墓。

西安乾陵导游词 篇四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乾陵本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陵号乾陵。实际上是一帝、一后的合葬墓。自郭沫若以来,现代人认为这是二帝合葬墓,但这并不符合古代(包括唐朝人)的观点。因为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被迫将大唐江山归还给李氏皇族。为了死后能有栖身之所,武则天自己宣布废去自己的帝号,请求她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将自己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附葬于唐高宗的乾陵。唐中宗答应了母亲的`这个请求。所以在礼制上乾陵仍然属于一帝、一后的合葬墓。

  乾陵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两组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这些石人残像高在米至米之间,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们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宾王像”,也称“六十一蕃臣像”。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领紫袖的。但他们都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在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东侧,耸立着闻名于世的武则天无字碑。武则天精心设计并树立的这块无字碑,在整个乾陵陵园的石雕中,不仅因处于显著位置而引人注目,而且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独特的丰姿韵味,以及种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传说故事而倍受青睐,名播八方。

  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出现了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西安乾陵导游词 篇五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乾县城北的粱山上,距西安八十公里,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治(公元628—683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贞观十七年立为太子,二十三年即皇帝位,在位34年。弘道元年十二月死于洛阳贞观殿,年56岁。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八月葬于乾陵。武则天(公元624—705年),原为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太宗死后,得幸高宗,被立为皇后,渐拥实权。

  高宗死后,先后废中宗、睿宗,自立为大周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位21年。神龙元年十一月死于洛阳上阳宫之仙居殿,年82岁。翌年五月,与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

  粱山三峰耸立,峥嵘峻峭,主峰海拔1047.9米,地宫建于其中;南二峰东西对峙,浑圆挺秀如乳,远眺乾陵,酷似一尊“睡美人”,她是女皇武则天仰卧大地的绝妙象征。

  文献记载,乾陵原有城垣两重。内城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门,总面积230万平方米;外城周八十里。陵园内有献殿,下宫、上仙观、阙楼等建筑378间,其依山为陵的宏大场面,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的陵园,众多精美的巨型石雕,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成为后世诸帝陵仿效的楷模。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得知,乾陵可能是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乾陵陵园东南隅分布有17座陪葬墓,1960年至1972年先后发掘了五座,出土唐三彩等珍贵文物四千余件,唐墓壁画1200多平方米,石雕线刻画近300平方米,为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筑以及对外关系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依据。目前,乾陵陵区、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对外开放,供中外游客观光游览。

西安乾陵导游词(实用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