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工作计划(通用6篇)

时间:2013-04-08 01:33: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一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的重要性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是指学校教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制定的一项具体的教研工作计划。它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整体教研的基础和保障。

首先,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学校能够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和教学任务,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教师可以根据计划的要求进行教学观摩、教学研讨和课堂教学反思等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其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制定教研计划,学校能够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推动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和创新。教师可以根据计划的要求,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此外,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还有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制定教研计划,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与各类教研活动,如教研讲座、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可以通过互相学习借鉴,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综上所述,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研平台和条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二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的实施策略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举措。然而,制定一个好的教研计划并不容易,更难的是将计划付诸实施。下面,我将从教研团队的建设、教研活动的组织和教研成果的应用三个方面,提出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的实施策略。

首先,要注重教研团队的建设。教研团队是校本教研工作的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学校可以通过选拔具有教研能力和潜力的教师,组建专业教研团队,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同时,还可以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和创造力,使教研团队成为学校教研的主力军。

其次,要合理组织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是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活动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使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能够真正获取到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最后,要充分应用教研成果。教研成果是校本教研工作的价值所在,也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研成果应用机制,将教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同时,还要鼓励教师将教研成果向外界进行交流与分享,提高教师的影响力和学校的知名度。

总之,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的实施需要注重教研团队的建设、合理组织教研活动和充分应用教研成果。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为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校本教研工作的作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三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决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的课堂教学特色,推动我校教研课改迈上新台阶,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立足“校本”,搭建平台,兴师兴教,铸造品牌。我校根据进校《关于扎实开展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意见》制定本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如下:

  一、建立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

  (一)、建立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要组织好两次以上上档次、有质量的公开课,所选课题必须要有目的,有研究方向。公开课,课前要集体备课,课后要认真评议、总结、反思,以此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推进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公开课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二)、建立教师个人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学年初制定好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的备课任务,认真准备并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积极发言;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每人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不少于30节);在教学实践的同时,中高级教师必须开展“六个一”活动;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切实落实好常规教学,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业评价。

  (三)、认真做好校本教研反思

  2、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如“课后反思”、“周后反思”、“月后反思”、“期中反思”。

  3、把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与教师“学会教学”统一起来,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

  二、立足课堂,以研促教

  1、教研重点。

  课堂教学是抓质量之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质量是一节课一节课上出来的,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切实按课程标准办事,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优化教学过程仍是我们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新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的研究,能用《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重点进行"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三种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力求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教与学的关系

  (3)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4)认知与情感的关系

  2、教研要求。

  (1)确保教研组集体研讨的时间。每周至少一次教研活动,时间不少于两课时(包括集体备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学科课改精神,学习有关教学理论,同时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上课技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2)规范教研活动的内容。人人必须要做到四个一:做好一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上好一堂教学研讨课,写好一篇教研总结,每次听教研课后填写一份评课表。

  (3)认真组织开展好教研活动。努力使教研活动体现三化:活动时间经常化,活动内容专题化,学习主题的序列化。集体备课注重三个结合:与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

  (4)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有能力的教师可确立一个课题,自己确定研究方案,每一次教研活动将围绕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交流和总结,真正把教研和科研结合起来,把教研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

  三、重视校本教研管理工作

  1、成立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主、教务处牵头、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教研与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理。校领导要下教研组或备课组参加教研、指导教研。

  2、要结合实际操作和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校现有一个县级课题,一个市级一般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来解决我们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课题研究来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通过课题研究使全体教师能站在理论的最前沿,达到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素质的目的。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四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关注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为了学校研究,在学校中研究,基于学校研究,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一)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变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解决的倾向;

  (二)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教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三)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改善我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和过程

  (一)基本原则

  1、“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

  2、“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学研究主要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理论假设。

  3、“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二)基本过程

  结合我校现状,初步设定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经历以下几个基本过程。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总结和反思……

  按照“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和提出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把它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设计操作办法,并在实践中实施操作。同时加强教学中的反思,要更加清醒的认识自身教学行为的当与不当,进一步清理自身教学行为变革的方向。

  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经常有意识地问一问自己,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预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处理是否得当?这次课自己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最突出?在下次课中打算如何克服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和障碍才能做到?这次课上学生的参与状态如何?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等等。

  上述所设定的四个基本过程构成了我校校本教学研究相对完整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以一个学段、一个学年为单位,也可以以一个单元、一节课为单位。

  四、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和管理,成立校本教研指导小组。

  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以骨干教师为龙头成立教研组,按计划深入年级组、班级组听课、评课,力求做到融教研、科研、调研为一体。逐步成为校本教研的主力军。指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徐继艳(校长)

  副组长:石丹(教学校长)

  成员:葛淑娟、申玉梅、王志华(教导主任)

  赵涤阳、王静、裴彩虹、管春英、郭娜、张春雨、张静、杨楠、孙丽杰、王勃、腾小丽。

  (二)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素质。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全力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考察活动,从先进或发达地区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学年,组织教师通过先进的媒体收听收看专家讲座、讲学,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究会议、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2、继续挖掘自身资源,开展各类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活动。

  3、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狠抓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4、创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全体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撰写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并作为教师年度教研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构建“合作备课+相互观课+反思型说课+参与式议课课+领导评课”的合作发展型教研模式从而增强校本教研的时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

  (三)改进和完善集体教研制度,提升集体教研的质量。

  1、确保校本教研的时间。继续坚持每周二下午为集体教研时间。

  2、拓宽校本教研的内容。采取同伴互助,结合课例开展合作研究办法,将“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融为一体。

  3、改进校本教研的形式。采取“多人上一课”与“一课多人上”等课例研究的形式,充分发挥教师个体、教研组集体的作用。

  (四)加强校本教研的宏观指导,不断提高管理指导能力。

  每学期各教研组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确定一个主题,各教研组按组开展小组专题教学活动。围绕专题全组共同研究,人人做课,相互观摩,随时研讨,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围。

  (五)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1、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学校纳入年终考核积分。

  2、立足实效,建立保障机制确保落实到位

  (1)组织到位。学校形成校长亲自抓、教导主任负责抓、教研处具体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网络。

  (2)制度到位。学校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评价与奖惩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3)人员到位。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同时学科指导组成员要深入课堂、研究教学,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4)经费到位。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效,学校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做到四个保证:保证实验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经费、保证外出学习经费、保证校内奖励经费。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五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关注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为了学校研究,在学校中研究,基于学校研究,研究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一)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变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解决的倾向;

  (二)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师教学经验,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教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三)通过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改善我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四、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和过程

  (一)基本原则

  1、“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

  2、“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学研究主要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理论假设。

  3、“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学研究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

  (二)基本过程

  结合我校现状,初步设定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经历以下几个基本过程。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总结和反思……

  按照“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现和提出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把它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设计操作办法,并在实践中实施操作。同时加强教学中的反思,要更加清醒的认识自身教学行为的当与不当,进一步清理自身教学行为变革的方向。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经常有意识地问一问自己,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预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处理是否得当?这次课自己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最突出?在下次课中打算如何克服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和障碍才能做到?这次课上学生的参与状态如何?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等等。

  上述所设定的四个基本过程构成了我校校本教学研究相对完整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以一个学段、一个学年为单位,也可以以一个单元、一节课为单位。

  五、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和管理,成立校本教研指导小组。

  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以骨干教师为龙头成立教研组,按计划深入年级组、班级组听课、评课,力求做到融教研、科研、调研为一体。逐步成为校本教研的主力军。指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徐继艳(校长)

  副组长:石丹(教学校长)

  成员:葛淑娟、申玉梅、王志华(教导主任)

  赵涤阳王静、裴彩虹、管春英、郭娜、张春雨、张静、杨楠、孙丽杰、王勃、腾小丽。

  (二)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素质。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全力提高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考察活动,从先进或发达地区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学年,组织教师通过先进的媒体收听收看专家讲座、讲学,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研究会议、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

  2、继续挖掘自身资源,开展各类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活动。

  3、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狠抓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4、创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全体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撰写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并作为教师年度教研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构建“合作备课+相互观课+反思型说课+参与式议课课+领导评课”的合作发展型教研模式从而增强校本教研的时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

  (三)改进和完善集体教研制度,提升集体教研的质量。

  1、确保校本教研的时间。继续坚持每周二下午为集体教研时间。

  2、拓宽校本教研的内容。采取同伴互助,结合课例开展合作研究办法,将“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融为一体。

  3、改进校本教研的形式。采取“多人上一课”与“一课多人上”等课例研究的形式,充分发挥教师个体、教研组集体的作用。

  (四)加强校本教研的宏观指导,不断提高管理指导能力。

  每学期各教研组根据教学研究的需要,确定一个主题,各教研组按组开展小组专题教学活动。围绕专题全组共同研究,人人做课,相互观摩,随时研讨,形成一种人人参与,相互交流的研究氛围。

  (五)建立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1、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凡在校本教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学校纳入年终考核积分。

  2、立足实效,建立保障机制确保落实到位

  (1)组织到位。学校形成校长亲自抓、教导主任负责抓、教研处具体抓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网络。

  (2)制度到位。学校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评价与奖惩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了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3)人员到位。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同时学科指导组成员要深入课堂、研究教学,全面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指导工作。

  (4)经费到位。为了提高校本教研的成效,学校在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做到四个保证:保证实验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经费、保证外出学习经费、保证校内奖励经费。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篇六

  一、活动名称:

  低年级阅读课模式研讨

  二、活动好处:

  上学期我们全组摸索了一学期,研究出了一套常规的阅读课教学模式。但是,在实践中发现,这套模式不能更好地满足各类阅读课文的教学,因此,本学期,我们将从小处着手,根据课文资料、结构的不同,进行两种模式的研讨,一种是“读文体验表达”阅读教学模式,一种是“引导合作自主”阅读教学模式,使校本教研活动真正为教学服务。

  三、活动目的:

  1、说话、写话一向是低年级教学中的难点,在“读文体验表达”阅读教学模式研讨活动中,既联系课文资料,又贴近学生生活,增加学生积累,使学生有话愿说,有话可说,利于到达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潜力和创新想象潜力的目的。

  2、教材中有一些篇幅较长,段落结构相似的课文,对低年级孩子来说,学起来有点费时费力,运用“引导合作自主”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这类课文读通读懂,并学到一些学习方法,既利于学生的学,又利于教师的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活动形式:

  本学期我们准备采用以下形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1、理论学习,自学和群众交流相结合。

  2、观看名师作课光碟,个人看和群众看相结合。

  3、向校内专家团请教。

  4、利用周公开课进行公开教学,群众听课。

  5、周四下午本组教研时间和平时随机教研相结合进行交流。

  方案总结

  五、时间安排:

  第一周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周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确定要研讨的模式和课例。

  第三周观看光碟,学习资料,构成模式思路。

  第四、五周进行“读文体验表达”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一轮研讨。

  第六、七周进行“引导合作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一轮研讨。

  第八、九周进行“读文体验表达”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二轮研讨。

  第十、十一周进行“引导合作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二轮研讨。

  第十二、十三周进行“读文体验表达”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三轮研讨。

  第十四、十五周进行“引导合作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的第三轮研讨。

  第十六、十七周进行总结和完善模式。

  六、具体做法:

  1、制定计划,理论学习。

  教研组根据本组的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本组老师根据自己需要,透过上网,看教学杂志,教育专著等,进行活动前的理论学习,做到有据可依。

  2、依据教材,确定模式。

  根据理论学习的状况,组内的老师进行相关探讨交流,先从教材中挑选有特色的两类阅读课文,一类是课文结构大致相同,能让学生自主探究的,一类是有扩展资料,能增加学生积累的。然后依据教材特色,确定本学期要进行研讨的两种教学模式。分别是“引导合作自主”阅读教学模式和“读文体验表达”阅读教学模式。

  3、针对模式,选取课例

  针对确定的教学模式,组内老师每人选取一课要进行研讨的课例。王艳丽、樊春晖、朱春霞老师选“读文体验表达”的模式课例,李蕾红、杨莹、赵聪丽老师选“引导合作自主”的模式课例。

  方案总结

  4、学习交流,构成思路。

  看同类型课的名师作课光碟,从中汲取精华,搜集与同类模式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先写出个人的模式思路,然后在组内交流,汇集每个人的精华,初步构成两种群众模式思路。

  5、研讨课例,修订模式。(两种模式都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1)组内老师先搜集与课例相关的资料学习,然后由作课老师根据群众模式思路,写出模式初稿。

  (2)大家在一齐交流,先由作课老师详细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其他老师提出合理推荐,由作课老师记录在研讨表上,利于修改初稿。

  (3)周四上午第一节课作课老师进行组内公开教学,大家群众听课,注意发现并记录模式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

  (4)周四下午教研时间进行评课交流,提出模式实践中的闪光点,指出不足之处,作课老师记录在研讨表上,以此为据在群众模式思路上做第一次修改。

  (5)组内其他老师运用修订后的模式进行同上一节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随机教研,达成共识,由作课老师在群众模式思路上进行二次修改,并理出二次修改后的教学模式。

  (6)在第一轮模式研讨的基础上,依据上面的步骤,进行二、三轮的模式验证、修订。每种模式都经过三轮的验证、修订,两种模式都采用以上步骤交替进行。

  5、总结完善模式。在课例研讨与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大家写出自己的活动总结,并总结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

  六、预期效果:

  1、初步总结出适合低年级阅读课教学的“引导合作自主”模式和“读

  文体验表达”模式。

  2、在模式使用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并熟练一些学习方法,自学潜力合作潜力有必须提高,同时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增加了语言、文字的

  方案总结

  积累,口语交际潜力、创新想象潜力也有必须程度的提高。

  3、使不同特点的老师使用这两种模式,都能顺利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老师驾驭课堂的潜力。

  七、呈现资料:

  文字资料:

  1、与模式相关的学习资料

  2、与课例相关的学习资料

  3、公开教学的模式教案

  4、大家的听评课记录

  5、模式研讨活动总结

  6、两套较完善的低年级阅读课教学模式

  表格资料:

  1、个人模式思路表

  2、群众模式思路表

  3、第一轮研讨后构成的模式表

  4、第二轮研讨后构成的模式表

  5、第三轮研讨后构成的模式表

  6、课例研讨交流表1

  7、课例研讨交流表2

  音像资料:

  1、、课例教学录象带

  2、、群众研讨的照片

  3、教学课件

  4、模式课例教学运用的教具、学具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