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报告(推荐6篇)

时间:2013-02-04 03:33: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化学实验报告 篇一

标题: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影响因素

摘要:本实验通过探究不同因素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影响,研究了溶液浓度、温度和反应物比例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液浓度越高、温度越高、反应物比例越大,酸碱中和反应的速率越快。本实验结果对于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机理以及控制反应速率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影响因素对于控制反应速率、优化制备工艺等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对溶液浓度、温度和反应物比例等因素的研究,探究了它们对酸碱中和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方法:首先,准备一定浓度的酸和碱溶液。然后,分别取不同浓度的酸和碱溶液,混合后记录反应时间。接下来,将反应物比例固定,分别改变溶液温度,记录反应时间。最后,将溶液浓度和温度固定,改变反应物比例,记录反应时间。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溶液浓度越高,酸碱中和反应速率越快。例如,浓度为0.1mol/L的酸和浓度为0.1mol/L的碱反应时间为30秒,而浓度为0.5mol/L的酸和浓度为0.1mol/L的碱反应时间仅为10秒。温度对酸碱中和反应速率也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例如,温度为25摄氏度时,反应时间为40秒,而温度为50摄氏度时,反应时间仅为20秒。此外,反应物比例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比例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讨论与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溶液浓度、温度和反应物比例是影响酸碱中和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溶液浓度越高、温度越高、反应物比例越大,酸碱中和反应的速率越快。这是因为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概率,温度的升高会提高反应物分子的动能,反应物比例的增加会增加反应发生的机会。对于控制酸碱中和反应速率、优化反应制备工艺等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实验报告 篇二

标题:利用酶催化反应测定过氧化氢浓度

摘要:本实验通过利用酶催化反应,测定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与反应速率呈正相关。本实验结果对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了解酶催化反应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引言: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测定过氧化氢的浓度对于控制反应过程、评估反应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利用酶催化反应,测定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实验方法:首先,准备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准备过氧化氢酶溶液和过氧化氢底物溶液。将过氧化氢酶溶液和过氧化氢底物溶液混合,开始反应。在一定时间内,取样记录反应过程中的吸光度。通过吸光度与过氧化氢浓度的标准曲线,计算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与反应速率呈正相关。例如,浓度为1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时间为20秒,而浓度为0.5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时间仅为10秒。通过吸光度与过氧化氢浓度的标准曲线计算出,浓度为1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0.8mol/L,浓度为0.5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0.4mol/L。

讨论与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与反应速率呈正相关。这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概率,提高反应速率。通过利用酶催化反应测定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可以实现对过氧化氢溶液浓度的准确测定。这对于控制反应过程、评估反应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了解酶催化反应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化学实验报告 篇三

 (实验A) 实验名称:小苏打加白醋后的变化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化学反应

  实验过程:1,将两药匙小苏打加入一只干净的玻璃杯中 2,在加如半杯白醋,盖上硬纸片,轻轻摇动玻璃杯

  3,观察玻璃杯内物质的变化情况,通过接触感受杯子的温度变化 4,取下硬纸片,小心扇动玻璃杯口处的空气,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将小苏打加入玻璃杯中后,将白醋倒入杯中,盖上硬纸片,轻轻的摇晃杯子,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杯子里传出了一阵阵的“呲呲”声,并且,白醋中不断的冒出了许多的气泡,用手触摸杯壁,好像杯子的温度比以前降低了一些。

  取下硬纸片,小心的扇动玻璃杯口处的空气,用鼻子闻被手扇过来的空气的气味,可以闻到一股不是很浓的酸醋味。不是很好闻。 实验收获:醋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醋酸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正常人的嗅觉条件下没有气味。但反应物醋酸具有挥发性,因此会有醋酸的味道,此外,反应产生的醋酸钠也具有醋酸的气味,同样会产生醋味。

  反思:用的玻璃杯不够薄,可能使杯子温度的变化不够明显。

化学实验报告 篇四

  实验名称

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的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

  一、 实验器材

: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二、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药品。

  2. 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空

  3. 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小于空气中体,用玻璃片盖好

  4. 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 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 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7.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 篇五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

  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仪器和用品: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普通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火柴,蒸发皿。

  试剂:粗盐、蒸馏水。

  四、实验操作:

  1、溶解:

  ①称取约4g粗盐

  ②用量筒量取约12ml蒸馏水

  ③把蒸馏水倒入烧杯中, 用药匙取一匙粗盐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2、过滤:

  将滤纸折叠后用水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慢慢倾倒液体,待滤纸内无水时,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

  3、蒸发

  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 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

  五、现象和结论:

  粗盐溶解时溶液浑浊,蒸发时蒸发皿中随着加热的时间的延长,蒸发皿中逐渐析出晶体。

  结论:过滤可以出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化学实验报告 篇六

  化学振荡操作说明

  1. 根据需处理工件选用合适的磨料,投入研磨机,视工件的实际情况大小 配好药剂PM600,并对工件进行清洗直至排水口流出清水为止。 2. 当排出之清水量至一根尾指粗细时,即关闭排水阀投入水及PM600比例 1:1,调高研磨频率进行研磨。

  3. 当工件变灰白色时,对工件进行检测。如工件表面情况不甚理想(纹路过 深)对工件进行清洗,投入第二次PM600研磨工件至端面柱面光泽一至,无白雾雾及麻点黑斑的感觉。

  4.研磨工件至理想效果后,对工件进行彻底清洗。投入抛光剂及防锈剂进行抛光处理30min,抛光速度视工件大小及机台大小而定。

  备注:1.选用磨料之原则:不堵塞工件及不扩孔为原则。

  2.工件端面刀痕过深时,退至车床组做端面研磨处理。

  3.加入PM600切削一段时间后,若发现石头翻转过慢时或是石头过黏时,对研磨机内加入适量的水润滑 。

  4.大锅处理量为200~250kg,小锅处理量为50~80kg。工件越长处理料越少。

  5.每48hr打黄油一次,设备间隔使用每72hr打黄油一次。

  化学振荡一般安全規定

  一、噪音作业安全守则

  (一)噪音作业劳工必需戴用听力防护具。

  (二)过量噪音曝露会造成重听,听力损失永远无法治疗。

  (三)听力防护具如耳罩、耳塞等在噪音未达鼓膜前予以减低噪音量。

  (四)噪音工作区内戴用耳罩或耳塞以仍能听到警报信号为原则。 (五)戴用听力防护具建议

  1.公司医务人员将指导如何戴用听力防护具。

  2.适应戴用听力防护具,由短时间戴用而至整个工作日戴用,建议戴用时间表如下

  3.若第五天以后戴用听力防护具仍觉得不舒服,找公司医务人员协助。

  4.听力防护具若有损坏、变形、硬化时送安全卫生单位更换。

  5.听力防护具若遗失时,应即至安全卫生单位领取戴用。

  6.耳塞每日至少用肥皂水清洁一次。 (附)记住下列事项:

  (一)最佳听力防护具系适合您戴用它。

  (二)正确的戴用听力防护具可达良好保护的目的,小的漏泄将破坏防护具保护其有效

  性。

  (三)说话咀嚼东西等会使耳塞松动,必须随时戴好。

  (四)耳塞保持清洁,不会发生皮肤刺激或其它反应。。

  二、化学作业安全守则:

  (一)工作安排注意事项:

  工作人员必须依照指示及标准操作法工作,不得擅自改变工作方法。

  2. 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面具、手套、雨靴及围兜等防护器具。

  3. 各种酸、易燃物及其它化学品,必须分别摆放,加以明显标示防止误取用。所有的容器必须为标准或指定使用的容器。

  4. 盛装化学品的容器,如有破裂应立即清出,移送安全地点,妥善处理。

  5. 防护手套使用前,必须检查,检查方法如下:将手套内充气,捏紧入口,往前压使膨胀若膨胀后又萎缩或有漏气现象,即表示该手套已破裂。

  6. 破裂或已腐蚀不堪的手套及使用二天以上的手套不得再使用。

  7. 手套等防护具,使用后必须用清水冲洗。

  8. 不得将酸类与易燃物互混或倾注于同一排出道。

  9. 工作中不得嬉戏,更不得以化学品做与工作无关的试验或其它使用。

  10.废酸、废弃易燃物应予适当的处理,不得随意排弃,以免危险。

  11.化学品应贮放于规定地方,走道及任何通道,不得贮放化学品。

  12.工作场所,应设紧急淋浴器,并应能随时提供大量的水,以应付紧急情况的冲洗。

  13.随时注意安全设施及保护衣物的安全程度须要时,应更新防护具物、设施,不得误。

  14.工作间不可将工作物投掷于槽内,以免酸碱泼溅于外或面部衣物。

  15.酸液应置于完全不与其它物冲击处。

  16.倾倒酸液时,须将酸瓶置于特制架上。

  17.如有工作物不慎坠入酸液中时,须用挂钩取出。

  (二)搬运:

  1〃为防止搬运时化学物质的泄露,搬运前应先将盛装容器的旋盖拧紧,并穿着不浸透性防护围巾或围裙、面罩或眼罩、口罩、手套及防酸胶鞋。

  2.在搬运化学物质地区 ,应把地面清理平坦干净,注意防止滑溜。

  3.搬运化学物质应严防容器的碰撞、倾倒、滑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4.使用手推车搬运化学物质时,先检查车辆状况,且不得倒拉或跑步。

  5.不幸被酸液灼伤要迅速以大量清水冲洗,并作紧急救护,必要时应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检查。

  (三)异常事故的处理:

  1. 停止作业,立即通知作业主管。 2. 确认异常事故的原因及种类。

  3. 决定处理因素:依异常事故的大小、作业主管及人员采取的措施。

  ①修护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工作。 ②由作业主管及人员自行调整异常状况。

  ③在有发生灾害的可能时,应即疏散作业人员。

  (四)急救:

  1. 最重要者应迅速洗除化学物,并迅速的将伤者移离污染场所。

  2. 与皮肤接触迅速以大量的水冲去。与皮肤的触面积太广时应脱去衣服,并维持至少十五分钟以上的冲洗。

  3. 与眼睛接触,即使少量进入眼睛也应以大量水冲洗十五分钟以上。可使用洗眼器,从水管流出的温和水流,或清洁容器倒出均可。在冲洗十五分钟后疼痛仍存在,冲洗仍应再延长十五分钟。伤者最好急送眼科。

  4. 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化学实验报告(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