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认识数的大小和数的读法;
2. 加法和减法: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 乘法和除法:初步认识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学习乘法口诀表;
4. 分数:认识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5. 几何图形: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及其特征。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通过板书、图片、实物等教具,向学生讲解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游戏活动:设计数学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教学评价:
1. 日常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日常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指导;
2.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期中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二
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分数的认识和基本运算。
教学内容:
1. 数的认识:认识数的大小和数的读法;
2. 加法和减法: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 乘法和除法:初步认识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学习乘法口诀表;
4. 分数:认识分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通过板书、图片、实物等教具,向学生讲解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游戏活动:设计数学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教学评价:
1. 日常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日常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指导;
2.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期中考试:进行期中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的两篇文章,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础,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解、课堂练习、游戏活动、小组合作和课外拓展,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学评价包括日常评价、小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
-学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学年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46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3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习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
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以及有余数的除法。
五、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1、认真整顿课堂纪律,让孩子有良好的听课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本期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时要注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3、对学生缺失的知识进行调查,并及时寻找时间进行补充,尽量让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地、较轻松地学好相关知识。
4、密切关注学困生,从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等各方面入手,从课上到课下,把握各种时机帮助辅导,努力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能进一步的提高。
5、加强自身的学习,多向同组老师学习、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 第二周:测量: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第三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四周: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的验算
第五周:加减法的验算 第六周:国庆假日
第七周:整理和复习、四边形 第八周: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第九周: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第十周:估计、有余数的除法
第十一周:有余数的除法 第十二周:时、分、秒: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
第十三周: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十四周: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十五周:多位数乘一位数:末尾、中间有0的乘法、整理和复习
第十六周:分数的初步认 第十七周: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
第十八周:数学广角 第十九周:总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期末复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