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优秀6篇)

时间:2015-05-01 09:16: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最新教师能力提升计划 篇一

教师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我校最新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应运而生。本文将介绍该计划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

首先,该计划的目标是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通过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其次,该计划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首先是学科知识的提升。教师们将参加各种学科知识培训班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其次是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们将接受教学技能培训,学习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评价与反馈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此外,还将组织教师们参与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最后,计划还包括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帮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职业操守。

最后,该计划的实施方式采用了多种形式。首先是集中培训。学校将组织专家授课和培训班,为教师们提供集中学习的机会。其次是自主学习。学校将建立教师自主学习平台,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鼓励教师们主动学习和探索。同时,还将建立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平台,鼓励教师们相互观摩和交流,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我校最新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通过全面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该计划的实施方式多样,既有集中培训,也有自主学习和交流。相信在该计划的引领下,我校的教师队伍将会不断进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教师能力提升计划 篇二

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的能力,我校最新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应运而生。本文将介绍该计划的背景、目标和具体措施。

首先,该计划的背景是当前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为了适应这种变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势在必行。因此,学校决定实施最新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帮助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其次,该计划的目标是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教师们不断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同时,该计划还旨在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

最后,该计划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集中培训。学校将组织专家授课和培训班,为教师们提供系统的学习机会。其次是自主学习。学校将建立教师自主学习平台,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鼓励教师们主动学习和探索。同时,还将建立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平台,鼓励教师们相互观摩和交流,共同提高。

综上所述,我校最新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帮助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我们相信,在该计划的引领下,我校的教师队伍将会不断进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教师能力提升计划 篇三

  为了进一步全面提升xx学院教师能力,激发教师提升的内部需求,培养教师的进取心,根据文院行发〔20xx〕xx号关于印发xx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文院行发〔20xx〕48号关于印发《xx院教职工习修(培训)暂行办法》、文院行发〔20xx〕52号关于印发《教职工学习进修(培训)、岗位聘任等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文院党发〔20xx〕35号关于《成立xx学院教师发展中心的决定》以及《xx学院“十三五”科研工作规划》的通知,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 培养对象

  学校全体教师,包括专任教师、双肩挑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

  二、 培养方式及目的

  通过学校引导与二级学院及部门落实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跟踪指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方式,建构教师基础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与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层级递进的实训平台,对教师加强系统培养,使其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科研创新方法,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一支适应地方性国门大学、具备较强科研创新能力及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三、具体提升措施

  (一)基础能力

  各二级学院积极开展语言训练、书画训练、竞赛等,要求教师说好普通话,写好“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掌握“简笔画”等教师技能基本功。熟练掌握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计导学案,制作“课件”。教学中要求用普通话教学,讲授要生动、言简意赅。板书要求必须按照国务院文字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简化字表》正确书写,字迹要写得工整、清楚,切忌潦草,避免错别字,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自造字,更不能随意简化。板书内容要精炼、有条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应该设计合理,高效实用。二级学院要派专人不定期抽查使用多媒体教师的教学课件,课件制作不合格的教师要限期修改,期限内不达标者由信息科学学院统一培训。

  (二)教学能力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应强化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以讲座、教学研讨、教学指导、观摩示范课、教学理论研究探讨等方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1、采取岗前培训、专题讲座、现场体验教学、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围绕高校教师的角色和使命、高等教育理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管理、学生工作、人事管理制度、外事工作等内容对新聘教师开展培训。提高青年教师走上讲台的门槛,青年教师必须经过教学能力培训,并担任一年以上助教,教学能力考核合格后,方能走上讲台。

  2、二级学院根据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需要和新聘教师的研究方向,为新聘教师确定参与的科研或教学团队,通过“传帮带”的形式指定本学科或方向的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担任其指导教师,负责对其教学、科研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要对新聘教师的备课、教案、授课、辅导等各个教学环节给予具体指导,引导新聘教师搞好教学工作。同时,要经常检查新聘教师授课情况,及时提出意见,帮助新聘教师尽快熟悉课程教学体系,全面撑握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技巧,使其能够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岗位培训结束后,二级学院要结合指导教师意见,对新聘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表现做出综合评价,作为新聘教师正式上岗的主要依据。学院定期检查教师“传帮带”工作开展情况,督促教师有序推进“传帮带”各项工作。遵循“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做到理论阐述准确,概念清晰,条理分明,论证严密,逻辑性强。既要有科学的严密性,又要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生动性和技巧性;要着重思路、概念的引入,突出重点、难点和疑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会贯通所学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能力。切忌照本宣科、平铺直叙。

  4、教师应按课程《授课计划》掌握教学进度,不得推迟或提前。若因特殊情况,确须推迟或提前,应向课程归属教研室提交调整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更。

  5、采取组织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多媒体教学示范课比赛。比赛分初赛、决赛两阶段,第一阶段为二级学院初赛选拔,第二阶段为参加校级决赛。通过多种形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

  6、实施“教学名师工程”,树立教学楷模。以省校两级“质量工程”项目实施为契机,积极实施“教学名师工程”,选拔一批为人师表、敬业爱岗、治学严谨、学风端正、教学效果好、学术造诣较高、省内外知名的教学名师。树心系教育、关爱学生、行为示范、立德树人的楷模,形成积极向上的政策导向和浓厚的教学氛围,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7、实行学校、二级学院(部)二级督导制度。对学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并提供咨询和合理化建议;深入课堂、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考场等教学一线进行检查、督导,并及时反馈。

  8、 建立完善教学能力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生网上评教、校内外学科专家等不同层次教学评价机构的作用,建立同行教师、学科专家、学生共同评价教学能力的机制。

最新教师能力提升计划 篇四

  隔河头中学教师素质提高培养计划 教育改革的主体是教师,目前,我校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还存在对教育思想内化不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欠缺,人文素养薄弱等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改革深化的要求,教师队伍素质亟待进一步提升,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主体多元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校本培训为主,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为突破口,着力提高我校教师实施主体多元高效课堂的能力和水平,培养适应改革需要的,具有教育发展使命感和责任感,较高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和技能的教师群体,努力推进我校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提高目标

  1、使教师深刻领会教育理论,并内化落实在工作中。

  2、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开阔视野,读书积累,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4、让教师形成学习、反思、总结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

  5、学习心理学,了解少年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提高研究学生的能力。

  三、培训原则

  1、校本培训为主原则。校本培训是教师素质提升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校长是教师素质提高的第一责任人,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进行校本研修,使培训工作常态化。

  2、理论结合实际原则。各项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更要学以致用,在实际工作中落实,用思想指导行动。

  3、全体与分层结合培训原则。培训工作既要形成全员参与人人提升的局面,更要尊重教师需要,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力求实效。

  四、主要内容、方法和措施

  (一)职业意识提升

  围绕“责任”主题,通过系列活动,使教师深化对职业意义的认识,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改变工作心境,提升个人境界,享受职业人生幸福,展现良好精神风貌。

  1、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学校坚持每周学习制度,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表彰和激励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积极开展家长评教评校,学生评教活动,将评议结果与教师考核挂钩。通过学习和岗位实践,大力提高教师育人为本意识、教学服务意识、情感激励意识、过程展现意识、终身学习意识、创先争优意识,努力优化集体舆论,营造岗位成就事业、教育体现人生价值的工作氛围。

  2、深化“一年读几本好书”活动

  以《纲要》学习为切入点,开展教育专著、智慧人生、人文专著、教育报刊等读书活动,要求教师按要求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文章,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开展主题读书报告会、演讲、交流讨论等活动。

  3、职业大讨论

  组织教师在读书活动的基础上,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XX-20XX)》、《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我尊敬的名师”等主题开展“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的讨论,全体参加,人人发言,进行全校交流。

  4、培养高雅多元的生活情趣

  组织教师业余时间参加形体、朗诵、书画、舞蹈、体育等培训,由教师自选培训项目,全员参与培训,培养教师高雅多元的生活情趣。开展教师风采展示活动,继续组织全县教师进行健身活动展示,展现乐观、向上的教师精神风貌和阳光、智慧的教师魅力。

  (二)学历提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鼓励教师多渠道提升学历,到20xx年6月30日,50岁以下(1966年1月1日后出生)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者达90%,鼓励青年教师进修研究生。

  (三)专业提升

  教师专业提升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专业提升要坚持以师德为先、在岗实践为主的原则,以教师自我为主体。

  1、认真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第一文库网。学校要组织、引导教师开展专业自查,组织教师分析自己在专业发展中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按照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发展成果检验进行规划。

  2、将专业提升与教学常规的落实相结合。突出专业提升的实践性、自主性,使专业提升立足岗位、载体明确。

  (四)以教学基本功训练促提升

  1、普通话训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校园内各种场合坚持使用普通话。以扎实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抓好普通话推广工作,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和应用能力。

  2、加强汉字规范书写训练

  继续开展三笔字训练,要求教师练好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重点是规范粉笔字。通过自我练习,竞赛交流,使教师能书写规范美观的“三笔字”。

  3、过“五关”。积极组织教师

  (五)以培训促提升

  1、干部培训:,选送部分优秀干部参加省市县级培训,让他们学习新知识、掌握岗位技能,实现岗位成才。

  2、教师培训:

  (1)学科培训:按市教育局要求,继续组织部分学科教师进行网络远程学科培训。

  (2)继续参加“国培”:选送部分优秀教师参加“国培”学科培训、信息技术培训。

  (3)骨干教师培训:遵循骨干教师“选、培、管、用”一体化原则,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使其尽早成为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中坚力量。

  (4)新教师培训:为培养、扶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尽早达到“一年入格,二年合格,三年力争成为骨干”的目标,要坚持新教师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坚持集中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坚持以理论学习与跟师学艺相结合。以在岗培训为主,强化管理。

  (5)班主任培训:使班主任进一步明确工作规范和职责,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中小学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工作原则和方法,提高组织、指导、协调工作能力,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六) 以激励促提升

  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

  (1)学校建立与绩效工资配套,晋升职称、岗位设置挂钩的学习激励机制,使积极进取的教师、创先争优的教师获得激励。

  (2)建立健全骨干教师的“选、培、管、用”一体化制度,落实相关待遇,使教师有成长的目标,有施展才能和锻炼的舞台。同时,加强对骨干教师的考核管理,对不能履行职责的,取消其荣誉称号及相关待遇。

  (3)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各类评先选优活动,开展评选“教坛新秀”“特长教师”“教学能手”“教研能手”“学科带头人”“乡村名师”“功臣教师”等活动,让荣誉称号与绩效工资挂钩,使所有年龄段和各层面教师都能得到激励。

最新教师能力提升计划 篇五

  九月已经悄然来临,新的学期也随即拉开帷幕。为了使本学期自己的工作更有序有效的地进行下去,特制定如下个人计划:

  一、思想工作

  在新的学期里一定要学习领会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并在工作中不断地鞭策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到工作中去,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二、能力发展

  希望能在各方面都有新的提高:教学方面,我将认真准备幼儿活动所需材料;写好每一次教案;多学习,把先进的幼儿教育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多反思,结合自己班幼儿情况实施收效好的教育方法;多到其他班级走走、看看、听听、取长补短,促进幼儿发展;多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生活中,热情待人,友爱助人,谦虚为人,团结向上,与同事互帮互助。针对班级里特殊幼儿,制定特定个人的教育方法,正确引导,发现优秀并鼓励幼儿更快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班务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三、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制定了以下目标及措施:

  1 )尽快提高自己对小班幼儿的管理与教学能力。

  2 )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认真学习、钻研业务,尽快了解、掌握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发展特点。

  3 )继续加强家长工作的开展,做到与家长适时、有效的沟通。措施:

  1 )多向富有教学经验的搭班老师学习,注重榜样借鉴、内化,争取尽快提高自己对中班年龄幼儿的管理与教学能力。

  2)主动关心国内外学前教育信息与专业理论,并通过多种途径:幼教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等,吸取教育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四、出勤方面

  严格要求自己,保证工作时间,做到一学期不请假,不无故迟到,不旷工;用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五、家园共育方面

  家长工作由为重要,家长工作是接洽家与园的有用桥梁,只有做好家长工作,才能促进班集体的管理,我将踊跃与家长取得接洽,与家长共同探讨制定适合每个幼儿的教育方法,使家园结成教育伙

  伴,充分发挥教育的'潜能、认真听从家长的意见与建议,满足家长的合理要求,起劲缩短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还要加快家园联系窗内容的更换频率,为家长提供更优质服务。除此之外,我还必须做到每周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情况,经常了解家长的需求,努力使自己做的更好,成为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

  以上,是我本学期的计划及目标,我一定努力去完成,也希望各位同事及领导加以督导与指正。希望在园领导的培养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最新教师能力提升计划 篇六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计划的实施,使青年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培养青年教师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创新的能力,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实施范围

  选聘和调入我校,承担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理论课、实验课教学任务,现任中级或中级以下职称的在编在岗40岁以下青年教师。

  三、实施项目

  (一)新上岗教师试讲项目

  1、本项目旨在通过试讲环节,使新上岗教师在同行教师的指导下受到课堂教学的规范训练,帮助其客观了解自身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新上岗青年教师正式上课之前,院系须安排其进行试讲,试讲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学时。试讲由系主任(或实验室主任)主持,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教学督导、青年教师导师、教研室(或实验室)同行教师参加,听讲人数不少于5人。试讲后现场进行公开评议,帮助青年教师改进教学,并明确给出试讲是否通过的结论。

  3、新上岗教师试讲通过后方可正式上课。试讲未通过者,院系不得安排其作为主讲教师,应安排其他教师作为主讲教师,新上岗教师作为辅导教师跟班听课学习,1个月后重新安排试讲。

  (二)导师跟踪指导项目

  1、本项目旨在进一步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通过导师对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的跟踪指导,帮助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教风学风和敬业精神,培养其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评价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学生沟通交往能力等。

  2、学院应为每位青年教师选派导师。导师应具有副高以上(含)职称,作风正派,治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每位导师以指导1—3名青年教师为宜,指导期一般为2年。学院也可聘请65周岁以下的离退休教师(不超过指导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担任青年教师导师。

  3、新参加工作或新调入的青年教师到学院报到后一周内,学院应为其选派导师,并要求青年教师主动与导师取得联系,由导师根据其承担的教学任务,提出对课程教学工作的整体要求,安排其在上课前利用假期认真备课。

  4、导师职责

  在2年指导期内,导师应完成以下工作:

  (1)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全面负责,通过听课评议、审核教案、交流指导等形式,对青年教师在师德教风、教书育人、教学准备、内容处理、课堂板书、语言表达、教学方法、讲课技巧、考试命题、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自学提高等各方面进行具体指导。

  (2)每学年开学初,根据青年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督促并指导青年教师制定学年度个人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学年末检查计划落实情况。

  (3)每学期听本人指导的每位青年教师讲课不少于6学时,审核青年教师备课教案不少于6次,并及时反馈改进意见。

  (4)通过系主任(或实验室主任)安排本人指导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进行1—2次公开教学(每次2学时),学院教学督导、系主任、导师、教研室同行教师参加听课;公开教学课后,由导师主持召开反馈交流会,参加评议教师不少于5人(不含青年教师本人),对公开课进行点评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5)每学期负责审核本人指导的青年教师所任课程的期中、期末试题,并明确签注是否同意使用的意见;未经导师审核同意的试题不得直接用于课程考试。

  (6)参加院系组织的对指导期内的青年教师进行的学年度教学能力跟踪考核,并对所指导青年教师学年度教学能力提升情况进行客观评价。

  (7)每学期末,导师向学院提交本人所指导青年教师的学期工作书面记录,作为工作量计算的依据。

  5、青年教师职责

  在指导期内,青年教师应完成以下工作:

  (1)主动联系取得导师的指导帮助,每学年开学初,制定学年度个人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经导师签字同意、系主任(或实验室主任)审核签字后,一式三份,由学院、导师、青年教师各存一份,按照计划开展工作。

  (2)每学期听同行教师的课不少于10学时(若本人导师有课,听导师的课不少于4学时);通过听课,学习体会其它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与经验,虚心听取导师、同行教师提出的改进意见。

  (3)根据导师的安排,每学期进行1—2次公开教学(每次2学时),公开教学课后虚心听取听课教师提出的指导、改进意见。

  (4)每学期主动向导师提交本人所任课程的期中、期末考试题,由导师予以审核,并主动征求修改意见;未经导师审核签字同意的试题不得直接用于课程考试。

  (5)每学期末撰写个人教学科研工作书面总结,经导师审阅签字同意、系主任(或实验室主任)审核签字后,上交学院作为本人业务档案留存。

  (6)参加院系组织的学年度教学能力跟踪考核,虚心听取考核过程中对本人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改进完善。

  (三)院系跟踪考核项目

  1、各学院是青年教师“导师跟踪指导项目”的实施组织单位,负责“导师跟踪指导项目”各项工作的组织安排,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系(或实验室)以及导师和青年教师本人,并督促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2、每学年末,各学院应安排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跟踪考核的专项工作,对处于指导期内的每位青年教师进行跟踪考核;考核一般以系(或实验室)为单位组织进行,也可以学院为单位组织进行;考核可采取青年教师汇报学年工作(特别是在教学能力提升方面导师及青年教师本人所做工作),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教学督导、系主任(或实验室主任)、导师、教研室同行教师代表讨论评议,打分确定考核结果的方式,对青年教师本年度教学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参加评议教师不少于5人(不含被考核青年教师);考核结果分优秀(平均分90以上)、合格(平均分60—90之间)、不合格(平均分60以下)三种,由学院存档。

  3、对跟踪考核满2年、2次考核结果均合格或优秀,教学能力好的青年教师,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可视为该青年教师的指导期结束;对2次考核中有1次不合格者,该青年教师的指导期必须延长为3年,并进行第3次考核;对跟踪考核满3年,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仍未通过者,由学院向人事处提出报告,调离教师岗位。

  4、学院每年将青年教师指导期结束后的考核结果与结论存档,并报送人事处、教务处备案。

  5、根据青年教师导师工作情况,结合学校有关政策,核算导师的工作量并在校内津贴中予以体现。

  6、对本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导师跟踪指导项目”和“院系跟踪考核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学年度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工作进行改进与完善。

  (四)入职培训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项目

  1、本项目侧重于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使其熟悉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以及各环节的基本要求,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和素质;对青年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进行实际训练,培养其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交流、处理、应用教学信息的能力。

  2、培训分为“入职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两种,分别开展,采取分期分批举办培训班的方式,通过集中授课、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实践与讲评、综合考核等形式进行培训。每学期举办1—2期,每期安排40—60名青年教师参加,培训时间20学时左右。实施范围内的每位青年教师须分别参加2个项目的培训。

  3、项目培训由人事处组织实施。教育学院负责制订入职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负责制订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并选派任课教师开展培训。其他学院组织本院青年教师参加培训。

  4、培训内容和培训过程要注重实践操作与教学应用,要体现能力导向原则,注重青年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提高。

  5、人事处负责对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进行考勤管理,对培训过程进行督导检查。每期培训结束后,由人事处、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组织对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学校颁发证书,考核成绩由人事处、教务处及教师所在学院备案,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职务聘任的依据之一。考核不合格者需安排再次培训。

  6、每期培训结束后,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向人事处提交项目实施总结报告,提出对后续培训工作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人事处负责对每期培训项目进行工作总结,并向教育学院拨付培训经费。

  (五)讲课比赛项目

  1、本项目旨在检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效果,增进青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鼓励青年教师中的教学能手脱颖而出,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广大青年教师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投入教学的良好氛围和局面。

  2、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在每年春季学期举行,分学院、学校两个层面开展;各学院举行院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学院青年教师人数多少,选拔推荐2—4名优秀选手参加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3、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分文理科两个组进行,每组20—30名青年教师参加,每组各设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学校予以表彰奖励。

  4、比赛结束后,学校将组织每位获奖个人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开示范课,要求全校青年教师到场观摩学习。

  (六)教学进修、研修项目

  1、本项目旨在拓展青年教师专业领域,优化青年教师知识结构,更新青年教师知识内容,提升青年教师业务水平。

  2、学校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进行课程进修、参加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根据学院青年教师人数多少,每学年为各学院提供1—3名为期半年的青年教师课程进修名额,提供3—5名青年教师参加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研讨会的名额;由学院申报,教务处审核同意,报主管教学副校长审批后执行,学校提供进修费、会议费、差旅费、住宿费,对青年教师在课程进修期间的教学工作量予以减免。

  3、学校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工作、锻炼研修,增强实践经验,建立校企联合,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学校根据学院青年教师人数多少,每学年为各学院提供1—2名青年教师赴企事业单位参与工作、锻炼研修;由学院申报,教务处审核同意,报主管教学副校长审批后执行,学校给予合理的经费支持与教学工作量减免。

  4、青年教师进修、研修结束后,要形成进修、研修书面总结报告,一式三份,分别报学院、教务处、人事处备案,并在本学院教师会议上汇报本人的进修、研修成果与感受,提出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组长,教务处处长、人事处处长、教育学院院长、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院长任副组长,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文、理科组长,各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为成员的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制订工作计划,开展具体工作。

  (二)提高思想认识,切实落实工作

  各学院要深刻认识到,青年教师作为学校事业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事关学院学校未来发展,各学院一定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认真组织实施,把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中的各项工作任务逐级逐层安排落实到位,并结合学院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本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工作,做到“工作到位、讲求实效、不走过场”,切实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学院未来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学校、学院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三)加大经费支持力度

  学校投入经费用于支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专款专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经费支持的效益。

  (四)加强过程检查,做好项目考核,形成长效机制

  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教务处、人事处、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将对项目实施过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学院要按照本方案的工作要求,对本学院的各个工作项目加强督导检查,定期进行考核总结,发现不足并改进完善。

  教务处、人事处对项目实施的总体情况进行认真总结,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推广先进经验,将好的做法与经验及时整理汇总,形成我校青年教师培养成长的长效机制。

  五、其它

  1、“新上岗教师试讲项目”从2011年及以后新选聘或调入的青年教师开始执行。

  2、属本计划实施范围内的青年教师,若该教师已在导师指导下在我校承担满六学期以上本科教学任务,且自进入我校工作以来各学期的学生评教平均分达到90分以上,经教师本人申请、导师同意、所在系(或实验室)推荐、学院教学督导组听课考察、学院审核同意后,可视为该教师的“导师跟踪指导项目”和“院系跟踪考核项目”通过,不再执行。其余属本计划实施范围内的青年教师,均应执行本

计划中的“导师跟踪指导项目”和“院系跟踪考核项目”。

  3、属本计划实施范围内的青年教师,均应参加“入职培训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项目”。

  4、本实施方案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最新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优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