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反思论文 篇一
在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指通过互联网开放给广大学习者的大规模在线课程。它以其灵活性、高效性和开放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慕课模式的引入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慕课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适用性问题。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是职业导向性强,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慕课模式更适合传授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对于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来说,慕课模式并不是最优选择。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这对于慕课模式来说是难以实现的。
其次,慕课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可能会导致师生互动的减少。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的学习进程,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而在慕课模式下,学生往往是在独立学习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师生互动的机会相对较少。这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出现学习困难。
最后,慕课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也面临着学生学习能力和自律性的挑战。慕课模式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学生需要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管理学习时间,并且自主选择学习资源。然而,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性普遍较低,他们可能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学生可能会放松学习态度,甚至放弃学习。
总的来说,慕课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有其困难和挑战。在推进慕课模式的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其适用性的局限性,并寻找其他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性,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反思论文 篇二
在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慕课模式的引入为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首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慕课模式的优势,提升高职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慕课模式可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同时,慕课模式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灵活和自主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互动教学的方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慕课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在线平台和工具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的学习进程,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互动活动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慕课模式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学生需要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管理学习时间,并且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性。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帮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性。
总的来说,慕课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充分利用这些机遇,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反思论文 篇三
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反思论文
【摘要】文中首先概述了慕课的内容,其次分析了慕课背景下推进的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优势,包括有利于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学生个人学习兴趣。再次,指出了慕课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思维有待更新、教学水平有待统一、教学监督效果有待优化、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最后提出了几点有效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建议,包括围绕教学效果进行重新评定与考核、任课教师积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完善传统教学方法、有效拓展高职英语教学知识面,旨在提升高职英语学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慕课;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一、前言
在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学课程的设置,十分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加适应工作岗位,提升工作效能。在实际的英语课程教学中,多数高职院校均在课堂中采用了“慕课”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语教学质量及效果的提升。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期间,该种教学模式应用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进行教学改革。基于此,针对慕课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慕课概述
慕课(MOOC)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此种模式在教学中应用时,其所依赖的基础是以往发布的资源及学习管理系统,通过对该类资源与互联网中开放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而成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1]。进行“MOOC”字面意思的解读时,M其指代的是一种大规模的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具有十分显著的不同。而第一个“O”指代的是“Open”开放的意思,意在表明其是在兴趣的支持下,想要进行学习就能够随时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无需受到国籍、的限制,仅需注册一个邮箱,就能够参与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课堂学习中。第二个“O”指代的是“Online”在线的含义,在不限空间、时间的条件下进行知识的学习。最后一个“C”指代的是“Course”课程的含义,综合上述内容进行分析,“慕课”教学形式应用,就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进行授课。
三、慕课背景下推进的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优势
(一)有利于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在我国以往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教学时首选教学流程,然后再进行更具专业性的英语知识学习。此种教学方式应用之后,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占用了较多的学习时间,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必然随之降低,进一步形成专业学习与英语学习之间脱轨的问题[2]。以高职院校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为例,其基础英语的教学课程被普遍安排在大一,而相关专业课则被安排在大二或大三阶段学习,如果单一性的站在两者教学内容而言,则关联性比较弱。此时,应用慕课教学方式开展相应的英语课程教学,能够充分将专业所涉及到的英语知识教授于学生,充分改革了传统教学中专业教学与英语教学脱节的问题。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个人学习兴趣
在高职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慕课教学方式的应用,主要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作为辅助教学。具体而言,将“微课”作为教学资源的载体,进一步开展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分析,借以丰富固有教学资源[3]。其次,在具体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喜好去选择不同的领域或模块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搜索框内输入关键词,就能够根据个人的兴趣或个性筛选出更加适合的学习内容。再次,学生可以进一步针对所选择的英语课程及内容进行更具深入性的探讨,提升英语语言的应用实践学习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慕课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为学习形式上也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这使得学生对于原本枯燥的英语学习会重新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人网络在线学习能力的同时,同时也为学生网络环境沟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慕课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思维有待更新
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在学校的布置安排之下应用了慕课教学形式开展相关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存在大部分的英语教师并为从思维深处认同该种教学方式,自然对于该种教学方式应用的深入钻研程度也远远不够,继而形成一种比较奇葩的现象:在形式上,高职院校已经应用慕课等先进教学方式,但是在教学思维上,仍旧秉承传统的教学思维,那么相应的教学效果提升微乎其微就成为预想中的结果[4]。另一方面,在传统教学思维贯穿的教学活动中,慕课教学的引进,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教学优势。由此可见,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加深并同化高职英语教师对于慕课这一全新教学方式的认知度就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水平有待统一
在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学资源都是决定学生知识学习水平高低的关键性基础。例如,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高等本科院校相比较,在资源的划分上就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等本科院校在资源获取的起点上之上就已经超出高职院校[5]。在这一认知前提上,统一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之间的资源获取渠道就成为重要教学管理内容。但是在部分高职院校中,不仅在英语教学资源上比较欠缺,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比较有限,部分比较高难度的英语知识点或内容甚至教师都未涉猎研究,此种状况下教师所教授出来的学生学习质量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水平的不统一,即便是在同等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下依旧会影响到慕课教学的最终呈现效果。
(三)教学监督效果有待优化
与一同经历高考进入高等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大多数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自身的自控能力比较弱,因此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单纯依赖于学生自控提升学习效果,那英语的教学效果优化空间必然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并未充分认知到该点内容,在应用慕课进行授课时,就放松了对于学生学习的监督力度[6]。例如:英语教师在应用慕课进行教学时,学生仅需打开线上教学窗口即可进行学习,此时多数教师在进行考勤统计时仅是将在线状态作为出勤标准,学生在线期间,是否真正投入学习状态教师并未深入去了解和调查,此漏洞的出现,引发部分投机取巧同学仅是将教学窗口打开而并未认真听课,无形中降低了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一直是社会技术人才的主要输出阵地,但是在高职院校中的英语课程教学中,往往与学生未来毕业实际工作之间关联性不大的问题,与岗位技术应用中涉及到的英语内容相差甚远,追根溯源在于其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课堂上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内容[7]。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英语教学唯有以实用性语言教学这一结果为目标,才能真正为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起到帮助。另一方面,院校方面对于英语教学的不重视,也是导致该学科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的重要原因,最终造成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掌握与技能学习之间脱节。
五、慕课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一)围绕教学效果进行重新评定与考核
在应用慕课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时,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及考核形式。一般情况下,应用慕课进行学习后,所有原本应该在课堂上提问、解决的问题都会通过慕课网络线上解决,此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成果评定时,就应该围绕学生在慕课论坛中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际学习认真程度进行评定,做好结合实际评定学生学习成果。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得出学生每一学期中,英语课程的学习效果,还应该使用“课上30%+线上30%+期末40%”的英语课程学习效果考核方式,借以实现对于英语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考核目标。得出考核结果之后,教师应该围绕考核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总结,用以调整后续的教学侧重点。
(二)任课教师积极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在慕课教学背景之下,虽然通过借助于网络平台的形式将英语课程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帮助学生能够平等性的享受教学资源。但是,在授课主体上,教师还是需要承担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者责任,那么在教学资源平等的情况下,教师自身的教学专业能力就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首先教师应该改革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刻认知自身在整个教学课堂上的地位,扭转之前所沿行的知识占有者理念,积极去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助学者。其次,为了充分优化教学质量,英语教师还应该实时关注慕课更新状况,“淘出”与高职院校相契合的教学课程,借以实现在线课程与线下教学之间的转换。最后一方面,教师应该不断的充实自身,发生为一名“自主型”教师,及时与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慕课教师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意在通过更好的慕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最大程度提升学习效果。
(三)完善传统教学方法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慕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育形式,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较,具有极强的优越性。在这一基础上,英语教师想要更好的完善教学方法,首先需要在思想上完成对于慕课教学模式的认同,并对其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更具深入性的研究。其次,有效与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结合,意在从多个角度完善慕课教学方法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另一方面,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较,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自制力并不高,在这一基础上单纯的将全部教学内容依赖于慕课教学方式完成教学,教师则无法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监督管制。此时应该采用“传统+慕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构建出面授课程、慕课网络课程和英语交流讨论三种类型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将其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去,借此提升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四)有效拓展高职英语教学知识面
在传统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中所教授的内容多数来源于课本之上,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所能够涉及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内容十分有限,对于学生自身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效果也欠佳。在这一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之下,教师想要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知识面,慕课教学就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慕课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在海量的英语知识中选择出更符合现阶段学习阶段的信息内容,按照学生个人的学习状况为其配置不同的英语知识内容,进而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得以提升学习质量。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慕课教学背景之下,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一方面,学生自身对于英语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升,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及积极性。另一方面,慕课教学改革之后,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也更易于接受,对于知识的吸收效果也十分良好,最终为我国整体高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及水平实现阶段性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响.浅谈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19(3):29-32.
[2]郭沫.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机遇[J].科技经济导刊,2016,23(36):188-189.
[3]董丽娜,马丽华,王会强.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3):40-42.
[4]石彤,王丹丹.浅谈慕课的发展现状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科技视界,2016,19(23):412-412.
[5]许金花.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以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甘肃科技,2016,32(13):71-72.
[6]刘玉颖,胡兰红.基于慕课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刍议[J].读天下,2017,27(5):145-146.
[7]卫圆杰.基于慕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卷宗,2017,21(1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