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语文教案设计【精彩3篇】

时间:2016-03-07 04:10: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时记趣》语文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名称:《幼时记趣》——了解儿童记忆的特点

教案目标:

1. 了解儿童记忆的特点,探讨记忆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2.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培养他们对幼时记忆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掌握儿童记忆的特点,如感性记忆、意象记忆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他们对幼时记忆的关注度;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2.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他们的幼时记忆。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幼时记趣》的教材,包括课文和相关活动;

2. 准备幼时记忆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准备学生练习记忆和观察的相关活动。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幼时记忆的概念,让学生分享一段自己的幼时记忆。

2. 学习(15分钟)

通过阅读《幼时记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儿童记忆的特点,如感性记忆、意象记忆等。

3. 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记忆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如帮助他们学习、成长和建立自我认同等。

4. 观察活动(15分钟)

准备一些幼时记忆的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5. 记忆练习(15分钟)

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幼时记忆,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记忆片段。

6. 语言表达(15分钟)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幼时记忆,可以通过写作、绘画或口述等方式进行。

7.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记忆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记录自己的幼时记忆。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难忘的一段幼时记忆,进行深入的写作或绘画表达。

2. 学生可以进行幼时记忆的采访调查,了解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幼时记忆的看法和体验。

评价方式: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记忆和观察能力;

3. 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儿童记忆的特点,理解记忆对儿童成长的意义,并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幼时记忆。通过观察和记忆的练习,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些学生还存在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的训练和指导。整体而言,本节课设计的目标基本达到,学生对幼时记忆的关注和思考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幼时记趣》语文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名称:《幼时记趣》——回忆幼时的快乐时光

教案目标:

1. 通过阅读《幼时记趣》的故事,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幼时记忆,体验幼时的快乐时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提高他们对幼时记忆的关注度;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幼时记忆,体验幼时的快乐时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他们对幼时记忆的关注度;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回忆幼时的快乐时光;

2.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他们的幼时记忆。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幼时记趣》的教材,包括课文和相关活动;

2. 准备学生练习记忆和观察的相关活动。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幼时记忆的概念,让学生分享一段自己的幼时记忆。

2. 学习(15分钟)

通过阅读《幼时记趣》的故事,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幼时记忆,体验幼时的快乐时光。

3. 观察活动(15分钟)

准备一些幼时记忆的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4. 记忆练习(15分钟)

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幼时记忆,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记忆片段。

5. 语言表达(15分钟)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幼时记忆,可以通过写作、绘画或口述等方式进行。

6.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记录自己的幼时记忆,并分享给他人。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难忘的一段幼时记忆,进行深入的写作或绘画表达。

2.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幼时记忆整理成一个小册子,并邀请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

评价方式:

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

3. 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回忆自己的幼时记忆,体验幼时的快乐时光,并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幼时记忆。通过观察和记忆的练习,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些学生还存在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的训练和指导。整体而言,本节课设计的目标基本达到,学生对幼时记忆的关注和思考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幼时记趣》语文教案设计 篇三

《幼时记趣》语文教案设计

  幼时记趣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及老师的适当点拨,读懂这篇文言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前准备:

  1.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

  2.思考:童年生活物外之趣有哪几件。你喜欢这样的童年生活吗?为什么?

  第一课时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1.教师活动: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在巡视过程中,随 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

  学生活动: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结合书下注释,运用工具书,尽量扫除文字解释的障碍。

  2.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互相翻译

  学生活动:讨论、评价

  3.教师活动:指出重要的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标注,划出重点。

  4.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再次互相翻译

  学生活动:学生熟悉字词句的翻译

  第二块:语文活动:看谁复述文章最棒

  1.教师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先组内复述,选派代表,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活动:学生推荐代表

  课后学习:1.回家将文章内容复述给自己的家人听。

  2.抄写一定量的'字词句解释,最好是自己不熟练的。

  第二课时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活动:检查学生的复述情况

  学生活动:交流

  第二块:体会物外之趣

  1.教师活动: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作者的哪个乐趣你最为感兴趣。请用短语来概括这种乐趣,并说明你感兴趣的理由。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

  备注:第一段:物外之趣 (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第二段:观蚊如鹤之趣

  第三段:神游山林之趣

  第四段:写蛤蟆吞虫,自己鞭打蛤蟆之趣

  2.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交流

  学生活动:交流,学生互评

  3.教师活动: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物外之趣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

  备注:明察秋毫;必细察其纹理

  4.教师活动:组织交流、评价

  学生活动:组内交流,讨论

  第三块:语文活动:童年记趣

  1.教师活动:学生写自己童年的趣事,可以仿照原文

  学生活动:写片段、交流、评价

  备注:教师提醒运用联想与想象,并注意修辞手法

  课后学习:1.摘抄一些名家记述的童年趣事到读书笔记上。

《幼时记趣》语文教案设计【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