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 篇一
东京大学是日本最高学府之一,也是亚洲地区最著名的大学之一。自1877年成立以来,东京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和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东京大学拥有包括文学、法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这使得学生在就读期间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并且有机会参与各种研究项目。
东京大学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非常高。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术研究。学校还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世界上许多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机会。
此外,东京大学还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资源。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各类实验室和研究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东京大学还非常注重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学校的研究成果经常被应用于社会实践,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学校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东京大学作为一所优秀的大学,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而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东京大学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东京大学 篇二
东京大学位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越的高等学府。作为日本最顶尖的大学之一,东京大学一直以来都在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东京大学的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独特。校园内有各类图书馆、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教学和研究设施,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此外,校园内还有各类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课余生活。
东京大学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非常高。学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指导。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术研究和实践项目。
东京大学还非常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世界上许多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学校还为国际学生提供了多种奖学金和交流项目,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国际学生前来学习和研究。
此外,东京大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意识。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提供相关的支持和指导。学校的研究成果也经常被应用于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之,东京大学作为一所顶尖的大学,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实力闻名于世。学校的教学环境和资源优越,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东京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东京大学 篇三
东京大学 篇四
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简称东大(とうだい),是日本的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其前身是明治时期创办的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学校于1684年创立,1877年改制为大学。东京大学为日本第一所依照现代学制设立的大学,也是日本的最高学术殿堂,毕业生中包括很多在政治经济商业学术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其中包括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6位首相。东京大学作为日本第一所现代大学,是日本排名最高的学府,也是日本乃至亚洲的最高学术殿堂及世界顶尖院校。每年都有许多学子竞争进入东京大学就读。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东京大学保持着传统名门大学的特征:多学院、多学科。目前全校的学科基本均为老学科,办学水平很高,几乎所有学科均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东京大学创立之初,就将其大学精神明文化。随着2004年国立大学法人化,东大精神被写进了“东京大学宪章”。
目录 历史沿革学校环境校区介绍图书馆收缩展开 历史沿革 东京大学是日本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它的前身是明治时期创办的东京开成学校和东京医科学校。如果往前追溯得更远,最早是由幕府时期设置的“兰学”机构“天文方”、昌平坂学问府、种痘所历经演变而来。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公布了“新学制令”,为向欧美学习打开门户,于1877年根据文部省指示将上述两校合并,定名为东京大学。当时已有一定规模,在校生有500余人,设有文学、法学、理学、医学4个学部,不久文部省兼管的东京法律学校并入该校,隶属法学部。 1886年,明治政府为适应国家需要,培养具有国家主义思想的人,颁布了“帝国大学令”,东京大学改名为帝国大学,采用分科大学制,原来工务省管辖的工科大学,农务省管辖的东京农林学校和山林学校合并建成的农科大学,相继成为帝国大学的工科大学和农科大学,以前原有的几个学部分别改为法政大学、医科大学、文科大学、理科大学,并开始设置研究生院,成为一所名符其实的大学。 1887年制定了“学位令”后,增设博士和大博士学衔。其间,各帝国大学纷纷冠上本地名称,为示区别,帝国大学的名称前面添上“东京”二字,更深一层含义是使其成为各大学的样板。这时学校的体制也发生变动,为便于统一领导,分科大学制又改为学部制,法学部增设商学系,10年后该系扩充而升格为经济学部,到战前的几十年间,东京帝国大学各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培养了几万名毕业生,毕业生中包括了不少国家领导级的人物。 二次大战后,清除了军国主义教育的做法,调整了机构和不合理的制度,并去掉了“东京帝国大学”中的“帝国”二字,重新恢复了最早东京大学的校名。改制后的东京大学又新设了基础学部、教育学部,把东京帝大时的附属医学专业部、第一高中、东京高中亦同时并入,原有学部中又分化出新的学部,一大批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相继成立,今天,东京大学已成为具有10大学部,11个研究生院,12个研究所,数万师生员工的综合大学。1986年亚洲一些大学校长和行政管理人员投票评选10所世界著名大学时,东京大学作为亚洲唯一代表入选,这是东京大学的荣耀,也充分证实了它的学术水平。 东京大学是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它保持着传统大学的特征:多学院、多学科。全校的学科基本均为历史悠久的老学科,办学水平很高,几乎所有学科均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对新建学科和教学上的改革持慎重的态度,他们认为必须保持学校的一贯传统,不要人云亦云,方能办出高质量和自己的特色。“以质取胜,以质取量”是东京大学的办学目标,全校教职员工认为:保持学校的稳定和学术上的高水平是维系学校尊严和荣誉所不可缺少的。因此他们在培养人才方面着眼于高质量,为达到这个目标,东京大学采取了一些措施:为控制学校规模,不宜把学校办得过大,以维持学校运转的高效率,一直把本科学生人数控制在15000人左右;强调大学在搞好教学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多出世界前沿的学术成果;精心选择,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授队伍;教学上强调基础知识教育,规定4年制大学生必须有两年时间在教养学部学习共同必修基础课和一部分专业基础课;建立导师带研究生制度,对研究生严格要求,同时充满爱心,悉心指导等。
学校环境 东京大学主校区设在东京都内文京区本乡,占地面积40公顷 ,全校绝大部分机构均在这里。另外在目黑区驹场另建一新校区,为教养学部及生产技术研究所所在地。附属学校、工同研究部门,实验实习基地(如农场、林场、地震、火山、天文等观察站)、师生员工宿舍等分布于全国各地。 赤门是日本东京大学本乡校区在本乡通侧的一个大门,原为加贺藩的御守殿门,“赤门”为御守殿门的俗称,此乃因为御守殿门皆漆为朱红色之故。依古代日本习俗,御守殿门一旦受灾损毁便不能重建,而东京大学的赤门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御守殿门,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殊为难得,因此曾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宝,现则指定为重要文物。赤门也是东京大学的代表性象征之一,被假借为东京大学的代称,也因而常被误以为是东京大学的正门,真正的.东京大学的正门在离赤门的不远处。
校区介绍 本乡总校区:东京都文京区 40.27公顷 浅野校区:东京都文京区 4.37公顷 弥生校区:东京都文京区 11.28公顷 理学系研究科附属植物园:东京都文京区 16.08公顷 驹场校区:东京都目黑区 35.20公顷 教育学部附属中等教育学校、海洋研究所:东京都中野区4.87公顷 白金校区:东京都港区 7.2公顷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附属农场:东京都西东京市31.36公顷 三鹰校区:东京都三鹰市6.88公顷 农学生命研究科附属牧场:茨城县西茨城郡 36.12公顷 物性研究所、宇宙线研究所、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千叶县柏市 23.75公顷 检见川校区:千叶县千叶市 32.3公顷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附属农场二宫果树园:神奈川县中郡 3.93公顷 医科学研究所附属奄美病害动物研究设施:鹿儿岛县大岛郡 0.88公顷 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附属爱知演习林:爱知县濑户市1264.63公顷
东京大学 篇五
877年,图书馆在1923年的大地震中完全付之一炬。新的总图书馆于1928年接受洛克菲勒基金的赞助兴建。整个东京大学图书馆包括总图书馆及60余个系所分馆。总图书馆包括地上五楼及地下一楼,面积为17,850平方公尺。图书馆下设有图书馆委员会,负责全校图书馆馆务政策之决定。各系所图书馆在行政完全独立,总图书馆仅处理整合及协调的工作。 藏书图书馆7,800,000册,但键入OPAC的只有2,800,000册,读者除了透过网络检索数据,也可经由手机查询图书馆的数据,现有馆员连同分馆共有237人,期刊有38,200种。但在总馆的藏书就有1,105,440册,期刊7,101种,典藏以共通及一般图书为主,各所图书馆分馆之收藏以其学科主题范围为主,提供研究有关的资料及各项相关服务。另在总图书馆设有一国际资料室,收藏全国各图书馆之国际研究相关数据,并开放供各界使用。 东京大学图书馆的自动化在线公用目录采用国立情报研究所建置的联合书目数据库系统(NACSIS),主要用于联合编目及在线查询与检索,此系统涵盖日本全国约五百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等图书馆的图书与学术期刊书目数据,提供图书馆之间的检索服务、数据下载、馆际互借及文献影印等之参考。1986年6月正式开放网络联机及提供公用目录(OPAC)服务。 图书数据之数字化于1997年开始,由信息部门(基盘中心)、教育部门及图书馆等单位共同规划,在该计划中,图书馆较偏重于数据提供的角色。目前有150,000册的书可以经由书名或作者查询图书目次,另有电子全文数据库如江户时期的霞亭文库、自然真营道、经济学家凯因斯与哈罗德的文稿资料及19与20世纪的珍善本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