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设计【精选3篇】

时间:2011-03-06 02:31: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设计 篇一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学习兴趣。本文将从幼儿园教师提问的目的、原则和技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提问,教师能够引导幼儿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回答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教授一首儿歌时,教师可以提问:“这首歌的歌词中有哪些字和音节?”这样的问题能够帮助幼儿观察和分析歌词,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提问的原则是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幼儿的认知和语言水平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问题。对于语言水平较高的幼儿,可以提出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以挑战他们的思维能力;而对于语言水平较低的幼儿,则应提出一些简单明了的问题,帮助他们逐步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最后,教师提问的技巧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启发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可以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创造力。例如,在讲解一个动物的特点时,教师可以问:“你觉得这只动物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而启发性问题是指那些通过提供一些线索来引导幼儿思考的问题。例如,在讲解一个故事时,教师可以问:“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幼儿思考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动机,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考虑幼儿的实际情况,根据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置问题,并运用开放性问题和启发性问题的技巧来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设计 篇二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设计是一项关键性工作。教师的提问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还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本文将从提问的形式、内容和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教师提问的形式应多样化。多样化的提问形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参与度。除了传统的口头提问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实物等多媒体工具来进行提问。例如,在教授一个生活常识时,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来引导幼儿回答问题,让幼儿通过观察图像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教师提问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因此提问的内容应与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例如,在教授一首儿歌时,教师可以提问:“这首歌的歌词中有哪些字和音节?”这样的问题既能够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又能够增加他们的语言水平和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提问的效果应是积极的。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关注幼儿的回答,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例如,在幼儿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表扬他们的正确回答,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思考正确答案的原因。这样的反馈和鼓励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提问形式,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问题,并通过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来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和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设计 篇三

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设计

摘 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并提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设计策略:一是分析素材,寻找并发现问题;二是合理设计问题的层次,使问题连接自然、有条理;三是提问后适当思考,机智地回应幼儿。   关键词: 幼儿园语言活动 教师提问 设计策略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存在许多问题,如(1)提问限于教学内容的本身,价值导向较狭窄;(2)问题的表述、连接、条理不清;(3)给幼儿思考的时间短,急于追求正确的答案;(4)对幼儿的回答估计不足,缺乏有效的回应。   针对教师提问存在的诸多问题,下面结合实践探讨教师应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   一、分析素材内容,学会寻找和发现问题   教师应先认真研读素材,从不同的角度找素材和幼儿经验之间的结合点,再从中寻找、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这样做。   1.抓题眼,问文题。如故事《门铃响了》,教师可抓文题“门铃”来问:门铃响的声音是怎样的?幼儿可能会回答门铃的声音是“叮咚”、“叮咚咚”,教师接着问,这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追问:门铃响了,有谁会来呢?幼儿会好奇地猜想是“爸爸妈妈回来了”、“家里来客人了”又或是“送水或是送快递的来了”。教师这样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然而,有的教师在讲故事之前喜欢用老三问,如(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2)“今天我们会讲一个什么故事呢?”(3)“猜一猜故事里会有谁呢?”   这些都是无效的提问,因为没有小朋友不喜欢听故事。还有,教师一点线索都没有提供,让幼儿无从猜想。另外,教师在提问时要尽量少用叹词“呀、啊、呢”,因为这会使问题显得不简洁。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不能为了问而问,问题应简洁、明了。   2.抓重点,问难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抓住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针对幼儿理解有困难的地方设计问题。   比如故事《好饿的毛毛虫》,当毛毛虫因为吃了很多杂乱的食物肚子疼时,可提问幼儿:毛毛虫肚子疼了,怎么办?又如故事《姜饼人》,当姜饼人在河边遇到狐狸,狐狸说要驮它过河时,可提问幼儿:姜饼人会怎样决定?姜饼人和狐狸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   可充分挖掘素材中对幼儿发展有价值的问题,以此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开启幼儿发散思维之门,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设计问题的层次,使问题有条理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根据提问模式理论

,提问可依据学习目标分为六个层次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恰当应用。   1.知识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确定幼儿是否记住了先前所学的内容,比如故事的名字、故事中有什么人物等。这类问题是最低层次的,在教学上不能滥用。   2.理解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组织所学的知识,必须弄清它的含义,比如,看图后讲述:图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类问题能反应幼儿的理解水平。   3.应用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能鼓励幼儿应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如毛毛虫星期一吃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两个梨,那么毛毛虫星期三会吃几个李子呢?这类问题能反应幼儿对知识的应用情况。   4.分析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能帮助幼儿分析事物间的关系,进而推理出结果,比如:《犟龟》故事中,当乌龟陶陶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他还会坚持长途跋涉去参加狮王的婚礼吗?这类问题需要分析才能回答。   5.综合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将所学的知识以另一种新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知识。如故事《姜饼人》中,提问幼儿:如果狐狸没有吃掉姜饼人,会怎么样?这类提问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6.评价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根据一定的标准判断素材的价值,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故事《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活动最后可提问幼儿对巨人的评价,这是最高层次的提问。   教师应根据教学环节的进展情况,提出适宜的问题,使提问环环相扣,连接自然,由此及彼,承上启下。   三、提问后适当思考,机智有效地回应幼儿   教师提问后,要给幼儿适当的思考时间,同时教师也应思考如何有效地回应幼儿。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回应方式。   1.有时需要回应,调整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如小班语言活动:《奇妙的圆》,可提问:什么东西是圆圆的?幼儿的回答往往局限于太阳、月亮等,这时可采取引导提问:马路上有没有圆圆的东西,汽车上有没有呢?   2.有时需要鼓励,引起幼儿对教育现象的关注,让孩子继续探究。如中班语言活动:《甜甜的棍子》,我先抓题眼——“甜甜的”问幼儿。   老师问:“什么东西是甜甜?”   幼儿答:“苹果是甜甜的'。”   教师回应:“嗯,你说的对,有些水果是甜甜的。”(同时,教师奖励该幼儿一块糖。)   别的幼儿答:“梨也是甜甜的。”   教师回应:“你说的也是水果。”(这次,教师不奖励。)   大部分幼儿看出了其中的奥秘:如果他仍回答水果的话,肯定得不到奖励,于是就要积极想出不一样的答案才行,因而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发散。   3.有时需要转移幼儿的视线。如在一次大班的语言活动中,在我问了一个有关“老虎”的问题之后,一名幼儿大声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顿时教室像炸开了锅一样,原本计划的教学活动无法进行下去,这时我机智地回应:“其实‘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想不想知道?想知道的话看过来。”幼儿的视线又转移到教学活动上来了。可见,精心设计的问题,如果配合教师机智的回应,教学活动将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策略设计教师提问,幼儿在活动中会感受到尊重,从而独立思考,有充分的想象与语言表达的机会,最终在各方面得到发展。

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提问设计【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