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小汇【推荐3篇】

时间:2011-01-01 03:18:2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小汇 篇一: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孩子人际交往和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通过与家人、朋友和其他孩子的交往,逐渐学会了解和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和意图。因此,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对其综合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培养幼儿社交能力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期是孩子建立朋友关系的关键时期,通过与其他孩子的交往,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与人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这些技能对于他们未来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良好的社交能力有助于幼儿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当幼儿能够与他人良好地交流和互动时,他们会感到被接受和尊重,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相反,如果幼儿缺乏社交能力,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沮丧和自卑。

另外,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有助于他们发展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幼儿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对于幼儿的情绪发展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呢?首先,家庭是幼儿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家长可以提供一个温暖、支持和鼓励的家庭环境,鼓励幼儿与家人的交流和互动。此外,家长还可以带幼儿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读书等,以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其次,学校和幼儿园也是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场所。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作活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幼儿与同伴的交流和合作。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分享和解决冲突的技巧,并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幼儿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

最后,社交技巧的训练也是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家长和教师可以教导幼儿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如问候、感谢、道歉、分享等。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模仿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和互动。

总之,培养幼儿社交能力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任务。通过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以及发展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家庭、学校和幼儿园都可以为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提供支持和帮助,让幼儿在社交交往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小汇 篇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素养。通过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将介绍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他们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幼儿期,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他们发展艺术和审美能力。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艺术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其艺术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另外,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他们发展语言和沟通能力。通过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促进他们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幼儿可以通过创造和想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沟通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首先,创造和想象的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条件。家长和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富有创造和想象的环境,如提供各种各样的玩具和材料,鼓励幼儿进行自由创作和想象。

其次,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支持。家长和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创造和想象,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支持,不要过多地干预和指导。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需要提供适当的启发和激励。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启发和激励,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他们还可以提供一些适当的挑战和难度,让幼儿有机会克服困难,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任务。通过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家长和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创造和想象的环境,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支持,并提供适当的启发和激励,以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小汇 篇三

  导语:幼儿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以下是小编整理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小汇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一)事业心

  事业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动力,事业心是个体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热爱和努力把工作做好的执着追求。幼儿教师的事业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对事业的爱是建立在对事业的认识的基础上的。人才的成长是一个连续教育、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它是为培养合格人才打基础的。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兴旺、民族素质的提高。有了这种认识,幼儿教师才会产生高度的责任感,也才会增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感,对工作才会倾注满腔的爱和热情,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任何情况下,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对幼儿教育事业不热爱,就会把幼儿教育工作单纯看作是谋生的手段,在工作中处处被动,时常感到苦不堪言,一有机会就想办法改行,这种人是胜任不了幼儿教育工作的。

  2.热爱幼儿

  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

  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成人的爱抚,能使幼儿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自信心、安全感。爱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这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注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教师和幼儿间的良好关系,可以使幼儿乐意接受教育。幼儿喜欢什么样子的老师?用幼儿的话说就是:“小朋友哭了,马上给他擦眼泪的”“经常给小朋友系鞋带的”“不厉害的”“不发脾气的”“不打人的”“不把小孩拉出来的”……一句话,爱孩子的老师受小朋友欢迎和喜爱。

  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俗称教育爱,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爱幼儿,对待幼儿态度温和、宽容、不偏爱、尊重幼儿的人格,保护幼儿的合法权益,做幼儿的老师,也做幼儿的朋友。

  (二)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教师要教育和照管一群天真活泼的幼儿,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的教师,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与幼儿一起活动,给幼儿带来自信和欢乐;如果教师体质差,精神状态欠佳,则班级气氛压抑沉闷,影响幼儿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素质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形成。心理素质较差的,如情绪欠稳定,主观武断,易冲动的教师,其工作方式可能是专制型的,凡事都要求幼儿按自己所说的做,所任教班级幼儿可能守纪律、听话,但胆小

、缺乏自信,依赖性强;又如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的教师,其工作方式通常是放任型的,对幼儿态度好,但胆子小,做事优柔寡断,所任教班级幼儿可能大多能力强,有主见,但纪律性差,缺乏自制力。具有优秀心理素质的教师,其工作方式倾向于民主型,心胸开朗,思维敏捷,情绪稳定,善于自制,对幼儿充满热情,工作主动,处事机智灵活,所任教班级幼儿大多守纪律,有礼貌,与人亲近,能友好相处。幼儿教师必须加强身心修养,在幼儿面前,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获得幼儿的信赖和喜爱。

  (三)具有较为扎实的教育和文化科学知识

  幼教师在就职前,必须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的基础知识,了解幼儿教育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学习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教师掌握幼儿教育规律,提高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工作效率;也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实际上,每个教师都是按照自己对儿童发展与教育的观点和看法来组织教育教学的。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了他在教育过程中确立什么样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策略,对儿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它影响教育的效果和儿童发展方向。幼儿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幼儿教育知识,关注教育形势的变化,研究教育实践,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

  长期以来,社会上有一些误解,认为幼儿教师所教知识浅薄,没有很高的学术性,谈不上专业性,似乎谁都可以当幼儿教师。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幼儿教师和一般教师职业一样,是具有双专业性的职业,即不仅要具备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要具备传递知识技能的技巧,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教师同医生、律师一样,必须经过严格的、持续不断的专业训练,能“诊断”、“分析”、“开处方”,成为教育方面的“临床专家”。与一般教师职业不同的是,幼儿教师不是某一学科的教师,而是担负着幼儿全面教育工作,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内容涉及到自然、社会、语言、艺术、健康等各个领域,教师需要有比较广阔的多学科知识和教育艺术,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才能胜任幼儿园的工作。

  (四)具有多方面的能力素质

  高尔基说过:“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幼儿教师要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教育幼儿的行家里手,应将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实际能力,这是搞好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

  1.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

  教育幼儿是一门科学,只有了解幼儿,才能教好幼儿。而观察是了解幼儿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由于幼儿自身控制能力差,情绪易外露,其内心活动,身体状况常通过表情、动作或简短语言表现出来。往往幼儿的一个小动作,一刹那的活动,常反映一个真实的内心活动。如:幼儿很重视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并在行动中不经意地表现出来。犯了错误,常常不自觉地望老师一眼;当值日生分苹果,将小苹果留给自己,大苹果让给小朋友时,常充满希望地看看老师。教师如果能理解其外在行为所传递的内部信息,敏感地觉察出幼儿的最迫切需要,并根据该幼儿的特点做出及时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恰当反应,那么教师就赢得了教育的主动权。

  幼儿教师需要具有观察的技能。教师观察的技能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随机观察时,教师应尽可能准确而又客观的察看幼儿,要不断提高观察的敏锐度,尽快地捕捉到幼儿最细微的动作,探知到幼儿最细微的需要,了解幼儿某个行为的意义,并做出及时反馈;有计划的观察时,可先拟定观察项目,列出观察要点,选出有代表性的场景。进行观察并详尽地做下记录,观察一段时间后,要仔细地思考分析这些记录材料,综合归纳出每个幼儿的优点和缺点,为幼儿设计出适宜的学习方案。

  2.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

  教育全班幼儿,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几方面全面发展是教师的中心工作。在班级组织管理中,教师肩负着重大职责。从教育内容看,有德、智、体、美诸方面;从工作任务看,有保育和教育两方面;从教育途径看,有集体教学活动、劳动、游戏、日常生活活动等;从组织形式看,有集体、个别、小组活动等,教师要将这些内容和活动形式,合理计划,科学安排,并做出最佳方案,促进幼儿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制订班级教育工作计划的能力;创设与本班幼儿发展相适宜的环境的能力;建立一个良好班集体,包括确定班级教育目标,树立良好班风,建立班级常规,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纪律的能力;按照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分组及灵活地指导各小组同时进行活动的能力;组织幼儿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并进行评价的能力,等等。

  集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是教师组织管理班级的一个重要方面,新教师开始时难以一下子学会。但是当班级管理不善时,活动的无序和混乱就会侵占幼儿的学习时间,弄得教师疲惫不堪,即使教师准备很充分,不良的组织管理也会导致幼儿的纪律问题和行为不良等,妨碍教师运用教育指导策略,这一点在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和手工操作等活动中反映更为明显。对此,教师可预先制订活动规则,规定违反规则所应承担的后果,提高幼儿的自律能力,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对教育过程的监控,教师的管理效果就会增强。

  教师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是有一个过程的,每做一件工作,事先经过周密的设计,考虑好行动的每一步骤,实施时认真细致,每一次行动结束,都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就会在不断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3.沟通能力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信息交流,彼此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对方观点、为,彼此协调,达到默契的过程。沟通的方式主要有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等。教师通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力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

  (1)教师与幼儿的沟其沟通的方式有言语的和非言语的两种;教师与幼儿的言语沟通,通常是围绕一个话题开展的,教师应注意谈话的策略,观察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引入交谈主陋之中,运用简洁有趣的提问,保持幼儿交谈的兴趣,幼儿发言时,教师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耐心,注意倾听并给予鼓励。与幼儿进行言语沟通时,教师本身的语言素养非常重要。鉴于幼儿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较差,教师的口语表达应符合幼儿的接受水平,如说话的态度温和,使幼儿有一种安全感,并乐意听从;语气坚定,使幼儿感到教师充满自信;表述简单明了,从容不迫,使幼儿容易听懂;尽量用愉快的声调并走到幼儿身边说话,而不是老远地大声嚷嚷,因为这样做,会使幼儿感到恐惧。教师应讲究语言艺术,由于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的口语应该生动形象,引人人胜,并伴有动态语言。教师始终要用积极的语言与幼儿谈话,告诉幼儿应当做什么,而不是指出他不应当做什么。比如说:“请轻轻地搬椅子”而不说“别把椅子碰得叮咚响”,说“请把积木放在筐子里”而不说“别把积木放在地上”。教师的语言不仅是向幼儿传递信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语言应该为幼儿树立榜样。教师与幼儿的非言语沟通主要是指教师运用微笑、点头、抚摸、搂抱、蹲下与幼儿交谈等方式与幼儿沟通。这种方式比言语更容易表达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关心,爱护和肯定,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教师的这种动态语言的运用,是建立在教师对幼儿的爱的基础上的,教师如果像母亲一样对孩子从内心充满爱,这种内心的爱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并转化为动态语言。

  (2)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家园之间互相沟通,关系和谐,是协调各种教育因素,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保证。家园关系建构中,教师处于主动的一方,教师对家长的了解和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教师需要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家长的个性、职业、文化水平、他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等,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策略。

  ①本着关心孩子成长的目的,确立平等信任的态度。教师应与家长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发自内心地关心其子女成长,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情况,对不同个性的家长采取宽容的态度,主动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工作,仔细聆听家长的想法和意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发现矛盾时,绝不互相指责,而是设身处地地为家长着想,尽自己所能解决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遇到的困难,使家长感到教师是爱孩子的,这样才会调动家长主动与教师沟通的积极性,共同为孩子的进步而努力。

  ②掌握沟通的技巧。在与家长沟通时,掌握沟通的技巧很重要,如与家长面对面交谈时聆听的技巧;适宜于不同家长个性的谈话技巧;向不同个性的家长汇报孩子发展情况的技巧,等等。只要教师本着爱护,关心孩子的目的,注意沟通的技巧,同时利用谈话,巧妙地指导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就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得到家长的尊重、理解与支持。

  ③利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家长的工作性质不一样,接送孩子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教师可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短暂交谈,或采取家访、家园联系手册、写简信、便条等与家长沟通。

  4.教育监控能力

  教师的教育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自己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计划与准备: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之前,教师应根据教育任务、材料,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幼儿的发展水平与潜能,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确定适宜的教育目标,计划各种活动,选择活动内容与实现任务的策略,安排教育活动步骤,构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预测可能达到的效果。

  (2)反馈与评价:教育过程中,随时监控班级情况,获取反馈的信息,根据教育目标,针对自己的教育过程,教育策略,教育行为,教育效果及幼儿发展状况做出初步的评价。

  (3)控制与调节: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反馈信息,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及时调节活动的各环节,对下一步活动进行调整和监控。

  (4)反思与校正:一次或一阶段教育活动完成后,教师本人深入总结和反思,如回顾自己组织的教育活动,反省自己的活动是否适合幼儿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分析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反思自身教育行为的特点与不足,对所发现的问题或不足,找出其主要症结,假设一种或多种解决办法或途径,进行相应的调整并采取补救措施。

  教师教育监控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过程进行监控,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教育观念,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有助于教师明确问题是否解决,解决到了哪一步,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在此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或提出新的假设,不断反思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把教育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因此,对自己的教育过程实行监控,是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使教师由单纯的教育者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5.教育研究能力

  研究是教育者对待未知事物的一种态度。面对着全体幼儿,教师对所要教的内容是早已熟知,但是,幼儿怎样理解,却是每个人、每个不同情境下都各不相同的,因此,教育工作永远充满着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教育者进行研究。

  幼儿教师的教育研究以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主,其研究的步骤主要是:学习教育理论;运用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诊断,发现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直到问题解决。如;国家、地方、幼儿园三级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教师将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主体之一。为此,教师必须学习有关的课程理论,明确课程开发的顺序和方法。对原有课程进行反思,研究确立课程的目标;考虑怎样利用本园和社区教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可供幼儿学习的材料;考虑怎样创造性设计一种开放的、有利于师生合作或幼儿独立探索的学习环境;研究怎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并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幼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成为研究者,能更快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小汇]

幼儿教育基础知识小汇【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