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知识点总结 篇一
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运动,旨在振兴国家、改革政府、推动现代化。本篇将总结戊戌变法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戊戌变法发生在晚清末年,当时清朝政府腐败不堪,国力日渐衰退,列强入侵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维新思潮兴起,人们渴望通过改革来拯救国家,戊戌变法应运而生。
二、戊戌变法的推动者
戊戌变法的推动者主要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知识分子,他们积极参与变法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改革方案。
三、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1. 政治改革:变法者提出了君主立宪、设立宪政机构等政治改革方案,旨在限制皇权,增加朝野参政的机会,推动政治体制的现代化。
2. 经济改革:变法者提出了新式税制、改革农田水利等经济改革方案,试图通过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来提升国家经济实力。
3. 教育改革:变法者提出了新式教育制度、推动科学技术的普及等教育改革方案,以培养更多的人才来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
4. 军事改革:变法者提出了新式军队建设、改革军制等军事改革方案,旨在提升国家的军事实力。
四、戊戌变法的失败与影响
戊戌变法虽然有着伟大的抱负,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清朝保守势力的反对、内外压力的增大、变法者自身的不足等原因,都导致了变法的失败。然而,戊戌变法仍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改革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知识点总结 篇二
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之一。本篇将从不同的角度总结戊戌变法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戊戌变法发生在晚清末年,当时清朝政府腐败不堪,国力日渐衰退,列强入侵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这种情况下,智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并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二、戊戌变法的目标与意义
戊戌变法的目标是振兴国家、改革政府、推动现代化。变法者希望通过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戊戌变法不仅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制度进行全面反思和改革的尝试。
三、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1. 政治改革:变法者提出了君主立宪、设立宪政机构等政治改革方案,旨在限制皇权,增加朝野参政的机会,推动政治体制的现代化。
2. 经济改革:变法者提出了新式税制、改革农田水利等经济改革方案,试图通过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来提升国家经济实力。
3. 教育改革:变法者提出了新式教育制度、推动科学技术的普及等教育改革方案,以培养更多的人才来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
4. 军事改革:变法者提出了新式军队建设、改革军制等军事改革方案,旨在提升国家的军事实力。
四、戊戌变法的失败与影响
戊戌变法虽然有着伟大的抱负,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清朝保守势力的反对、内外压力的增大、变法者自身的不足等原因,都导致了变法的失败。然而,戊戌变法仍然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改革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的失败也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总之,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它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变法最终失败,但它仍然被视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戊戌变法知识点总结 篇三
戊戌变法知识点总结
历史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大家往往会发现很难把所学的知识都牢牢记住。这样我们就需要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归来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戊戌变法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一、背景
1、甲午战争后,东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的惨败证明仅仅在器物层面零碎的学习西方,不可能是中国走向富强。学习西方从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
3、为了救亡图存,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士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二、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
2、内容:反对与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3、影响:
(1)由于清政府内部顽固派官僚的阻挠,上书未能送达光绪帝手中。
(2)上书内容被广泛传抄,在朝野上下激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3)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三、《时务报》与《天演论》
1、公车上书后,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学会、发行报刊、创办学堂,继续宣传变法维新思想
2、《时务报》:创刊于1896年,以“变法图存”为宗旨,猛烈批判顽固派的因循守旧,竭力鼓吹维新,是当时影响最大的维新报刊。
3、《天演论》
(1)在维新派中,严复是一位“致力于以译述警世”的思想家。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统治,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
(2)1897年发表译著《天演论》,首次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并以此为理论依据,阐述维新变法主张,呼吁自强保种。
(3)进化论为维新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对当时和后来的知识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百日维新
1、背景: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之祸迫在眉睫。康有为再次上书痛陈变法的紧迫性,光绪帝深受震动。
2、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3、内容: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光绪帝陆续颁布100多道新政诏令,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
(1)政治上:广开言路,改定律法,澄清吏治
(2)经济上:提倡事业,开矿筑路,改革财政
(3)军事上:编练新军,改习洋操
(4)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派遣留学生
4、失败:
(1)原因:
①维新派所推行的改革措施,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②某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于新政阳奉阴违,托词抗命。
③变与不变的矛盾空前激化。
(2)政变:
①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搜捕维新派。
②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杨深秀、康广仁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5、影响
(1)戊戌政变后,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余新政措施全部被废除
(2)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此后怀疑旧学、欢迎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
(3)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先进的中国人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