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知识点总结(经典3篇)

时间:2019-08-09 01:38: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双曲线知识点总结 篇一

双曲线是二次曲线的一种,具有许多特殊性质和重要应用。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双曲线的基本定义、性质以及相关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双曲线。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是由平面上满足特定方程的点构成的曲线。它的方程一般可以写成以下形式:(x^2/a^2) - (y^2/b^2) = 1,其中a和b是正实数。这个方程表明,双曲线是由两个分离的曲线分支组成的,与椭圆和抛物线不同。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双曲线的一些重要性质。首先,双曲线的中心是坐标原点(0,0),而两条曲线分支则分别位于x轴的正负方向。其次,双曲线具有对称性,即关于x轴、y轴和原点对称。另外,双曲线的渐近线分别是x轴和y轴,即当x或y趋近于无穷大时,曲线将无限靠近x轴或y轴。最后,双曲线还具有焦点和准线的概念,焦点是到曲线上任意一点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之差的一半,准线则是通过曲线两个焦点的直线。

双曲线还有一些重要的公式和性质需要掌握。首先是关于焦点和准线的公式:焦点的坐标为(c,0)和(-c,0),其中c为焦距,准线的方程为x = ±a/c。其次是关于离心率的计算公式:离心率e = c/a,其中c为焦距,a为曲线的半轴长度。另外,双曲线的参数方程为x = asecθ,y = btanθ,其中θ为参数。最后,双曲线的面积公式为S = abπ,其中a和b分别为曲线两个分支的半轴长度。

综上所述,双曲线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和重要应用的二次曲线。通过对双曲线的定义、性质和公式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双曲线。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双曲线的知识。

双曲线知识点总结 篇二

双曲线是数学中重要的二次曲线之一,具有许多特殊性质和应用。在本文中,我们将进一步总结双曲线的对称性、渐近线、焦点和准线以及离心率等重要概念和公式,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双曲线。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双曲线的对称性。双曲线具有关于x轴、y轴和原点的对称性。这意味着如果曲线上存在一个点(x, y),则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x, -y),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x, 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x, -y)。这种对称性是双曲线独特的特点,也是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使用的性质。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双曲线的渐近线。双曲线的渐近线分别是x轴和y轴,即当x或y趋近于无穷大时,曲线将无限靠近x轴或y轴。渐近线有助于我们对双曲线的形状和趋势有更直观的认识,也为我们在解题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双曲线还具有焦点和准线的概念。焦点是到曲线上任意一点的距离与到准线的距离之差的一半。对于双曲线而言,焦点的坐标为(c,0)和(-c,0),其中c为焦距。准线则是通过曲线两个焦点的直线,对于双曲线而言,准线的方程为x = ±a/c。焦点和准线的概念在解题和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掌握其定义和相关公式。

最后,离心率是双曲线的一个重要性质。离心率e定义为焦距c与半轴长度a的比值,即e = c/a。离心率是刻画双曲线形状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曲线的扁平程度和离心程度。通过计算离心率,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和分析双曲线。

综上所述,双曲线具有对称性、渐近线、焦点和准线以及离心率等重要概念和公式。通过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双曲线的特性和应用。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双曲线的知识。

双曲线知识点总结 篇三

  双曲线在高中数学中是一大考点,那么双曲线知识点又有什么重点呢?下面双曲线知识点总结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曲线知识点总结

  一、用好双曲线的对称性

  例1 若函数y=kx(k>0)与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AB⊥x轴于B。则△ABC的面积为( )。

  A。1 B。2 C。3 D。4

  解:由A在双曲线y=上,AB⊥x轴于B。

  ∴S△ABO=×1=

  又由A、B关于O对称,S△CBO= S△ABO=

  ∴S△ABC= S△CBO+S△ABO=1 故选(A)

  二、正确理解点的坐标的几何意义

  例2 如图,反比例函数y=-与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交于A、B两点,交x轴于点M,交y轴于点N,则S△AOB= 。

  解:由y=-x+2交x轴于点M,交y轴于点N

  M点坐标为(2,0),N点坐标为(0,2) ∴OM=2,ON=2

  由 解得或

  ∴A点坐标为(-2,4),B点坐标为(4,-2)

  S△AOB=S△AON+S△MON+S△BOM

  =ON·+OM·ON+OM·=6

  (或S△AOB=S△AOM+S△BOM=OM·+OM·=6)

  三、注意分类讨论

  例3 如图,正方形OABC的面积为9,点O是坐标原点,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点B在函数y=(k>0,x>0)的图象上。点P(m、n)是函数函数y=上任意一点,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F,并设矩形OEPF中和正方形OABC不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⑴求点B的坐标和k值。

  ⑵当S=时,求P点的坐标。

  解:⑴设B点坐标为(x0,y0),B在函数y=(k>0,x>0)的图象上,∴S正方形OABC= x0y0=9,∴x0=y0=3

  即点B坐标为(3,3),k= x0y0=9

  ⑵①当P在B点的下方(m>3)时。

  设AB与PF交于点H,∵点P(m、n)是函数函数y=上,

  ∴S四边形CEPF=mn=9,S矩形OAHF=3n

  ∴S=9-3n=,解得n=。当n=时,=,即m=6

  ∴P点的坐标为(6,)

  ②当P在B点的上方(m<3)时。 同理可解得:P1点的坐标为(,6)

  ∴当S=时,P点的坐标为(6,)或(,6)。

  四、善用“割补法”

  例4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1,4),B(3,m)两点。

  ⑴求一次函数解析式;⑵求△AOB的面积。

  解:⑴由A(1,4),在y=的图象上,∴k2=xy=4

  B(3,m)在y=的图象上,∴B点坐标为(3,)

  A(1,4)、B(3,)在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上,

  可求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

  ⑵设一次函数y=-x+交x轴于M,交y轴于N(如图)。则M(4,0),N(0,)

  S△AOB=S△MON-S△OBM-S△AON=OM·ON—OM-ON

  =×4×-×4×-××1=

  五、构造特殊辅助图形

  例5 如图,已知直线y=x与双曲线y=(k>0)交于A、B两点,且点A横坐标为4。⑴求k的值;⑵若双曲线y=(k>0)上一点C的纵坐标为8,求△AOC的面积。⑶过原点O的另一条直线交双曲线y=(k>0)于P、Q两点(P点在第一象限),若由点ABPQ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面积为24,求点P的坐标。

  解:⑴A横坐标为4,在直线y=x上,A点坐标为(4,2)

  A(4,2)又在y=上,∴k=4×2=8

  ⑵C的纵坐标为8,在双曲线y=上,C点坐标为(1,8)

  过A、C分别作x轴、y轴垂线,垂足为M、N,且相交于D,则得矩形ONDM。S矩形ONDM=4×8=32。

  又S△ONC=4,S△CDA=9,S△OAM=4

  ∴S△AOC= S矩形ONDM―S△ONC―S△CDA―S△OAM=32―4―9―4=15

  ⑶由反比例函数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OP=OQ,OA=OB,

  ∴四边形APBQ是平行四边形。S△POA=S四边形APBQ=6

  设P点的坐标为(m,),过P、A分别作x轴、y轴垂线,垂足为E、M。

  ∴S△POE=S△AOM=k=4

  ①若0

  ∵S△PEO+S梯形PEMA=S△POA+S△AOM,∴S梯形PEMA=S△POA=6

  ∴(2+)(4-m)=6 解得m=2或m=-8(舍去) P点的坐标为(2,4)

  ②若m>4时,同理可求得m=8或m=-2(舍去),P点的坐标为(8,1)

双曲线知识点总结(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