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普及基地工作总结(精简6篇)

时间:2014-02-07 04:40: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社科普及基地工作总结 篇一

社科普及基地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参与了社科普及基地的工作,负责组织和推广各类社科普及活动。通过这一年的努力和经验,我对社科普及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所参与的社科普及基地工作,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反思。

首先,社科普及基地的工作重点是向公众传播社科知识。我们组织了多场讲座、展览和工作坊,旨在让公众了解和参与到社科研究中来。这些活动在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同时,也收到了不错的反馈。观众们表示他们在参与这些活动后对社科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社科研究的重要性有了更高的认识。我认为,这些活动的成功得益于我们的团队的努力和专业性。我们在活动策划、宣传和组织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与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紧密的合作。这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高质量的内容和丰富的资源。

其次,社科普及基地的工作还需要与各个社会群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与学校、社区和媒体等机构进行了合作,共同推广社科普及的理念和活动。通过与学校合作,我们能够将社科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社科研究的重要性。与社区合作,我们能够将社科活动带到人们身边,让他们更加方便地参与到社科研究中来。与媒体合作,我们能够通过广告和报道的方式将社科普及的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这些合作关系的建立,不仅扩大了我们的影响力,也使我们的活动更加多样化和有针对性。

最后,我认为社科普及基地的工作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创新。首先,我们可以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研究和推广社科知识。例如,可以与高校的社科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系列讲座和研讨会,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其次,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和短视频等,扩大社科知识的传播范围。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我们可以将社科知识以更轻松、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公众,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社科研究中来。

总之,社科普及基地的工作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通过这一年的参与和总结,我深刻体会到了社科普及的重要性和挑战。我相信,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社科普及基地的工作会越来越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社科普及基地工作总结 篇二

社科普及基地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社科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社科普及基地作为社科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参与了社科普及基地的工作,并从中收获了很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所参与的社科普及基地工作,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反思。

首先,社科普及基地的工作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通过参与社科普及活动,提高了自己的社科知识水平和组织能力。我学到了如何策划和组织一场成功的讲座或展览,如何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如何与观众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使我在社科普及基地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也为我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社科普及基地的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社科普及方式上,还需要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创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尝试了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社科知识的文章,并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将社科知识呈现给公众。这些新媒体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社科研究中来。我相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社科普及基地的工作会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有趣。

最后,我认为社科普及基地的工作还需要与相关机构进行更紧密的合作。社科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与高校的社科研究机构进行了合作,共同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和研讨会。这些合作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活动内容,也提高了我们的活动质量。我相信,通过与相关机构的合作,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宽社科普及的领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社科研究中来。

总之,社科普及基地的工作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通过这一年的参与和总结,我深刻体会到了社科普及的重要性和挑战。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创新,社科普及基地的工作会越来越好,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社科普及基地工作总结 篇三

新时期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形势与对策

陈群祥

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意义,针对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面临的形势,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多渠道、多角度探索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从而全面提高全民族哲学社会科学素质。

一、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学问,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xxx指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是自然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环节。繁荣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只有依赖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价值导向,自然科学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造福于人类。

(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既可以为现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重要的是它将为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营造良好的思想和精神氛围。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先进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极为重要。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要始终继承与发扬光大,就要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特别是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与传播。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趋势。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文盲率较高,且基础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公民素质偏低。公众的科学素养偏低,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大力推进社科普及,有利于培养公众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尊重科学,求真务实的风尚;有利于公众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民主法制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自觉性,提高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能力;有利于公众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际关系,在全社会确立符合社会主义伦理要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道德规范;也有利于公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必将在更高层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新时期社科普及工作的形势

(一)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的全面交流与渗透使社科普及工作任务异常艰巨。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文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把各民族文化带入了全面的交往中,使文化的经济功能和政治渗透功能紧密结合。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个不可逆转的世界大潮,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否愿意,都要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其中,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的空间。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首先,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人类的普遍交往,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尤其是东西方文化之间大大增加了相互了解的机会;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以及其他方面的文明成果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为不同民族的人们打开新的文化视野,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环顾世界,审视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以便采取相应的政策推进文化的发展。其次,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丰富的文化资源。

当然,经济全球化也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来了消极的影响。首先,某些西方大国仍然坚持冷战思维,推行“西化”、“分化”战略,从而加强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其次,经济全球化虽促进了人类的普遍交往,但同时也宣扬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思想、文化帝国主义思想,传播了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种种歪曲和攻击,支持海外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甚至是xxx分子进行颠覆活动。为此,我们必须正视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结合中国实际,加大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大力宏扬民族优良传统,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科普及基地工作总结 篇四

在忙忙碌碌中,转眼一年的时光就过去,在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收获,有遗憾,有成功,有反思,既艰辛又快乐。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小结,以促进进一步提高。

一、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工作

三、具体作法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新知。积极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

(3)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科学观念。

(4)平时我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及时评价、适时引导。做好调查小结工作,根据其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的,做到“有的放矢”。尊重学生,力求使学生学有优得,不断提高。

四、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自己经验的不足,仍有不足之处,如还有小部分学生的学习仍不够自觉,缺乏探究精神

和探索能力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使教育教学质量更上新的台阶。

社科普及基地工作总结 篇五

一、加强组织,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的社科普及宣教氛围

彭村一直有重视自然科学普及、社会科学普及的传统,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为了进一步加强社科普及工作的力度,提高社科普及的效果,不断推进社科普及的广度和深度。2014年彭村专门成立了由村领导干部负责的科普宣教工作领导小组,还聘请了当地有名的文化人担任科普宣传顾问,年度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并经常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布置落实社科普及工作,研讨社科普及的新方式、新方法,大大提高了社科普及工作的实效。

2014年7月和9月,我们分别在南、北广场加装了10米和20多米的文化宣传栏,现在科普文化长廊宣传栏90多米,内容包括传统文化、法制、倡廉反腐、卫生、计生、村规民约、民风民情等,尤其是结合“城乡清洁工程”工作,对工程任务、保洁制度、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等内容进行宣传,使社科普及工作更接近农村,更贴近村民的生活。宣传栏既为村庄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也充分发挥了其隐性教育功能,彰显了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文化的特色。同时,充分开放利用村中的农家书屋、图书阅览室、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书柜等,从文化、养生、农技、法制等方面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使村民日日可以学到科学知识,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加大了村民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组建社科普及志愿者组织,配备社科普及干部,抓好业务培训

为做好社科普及工作,我们在原有的志愿者队伍中组建了社科普及志愿者组织,配备专职干部负责社科普及工作。社科普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密不可分,社会科学内容丰富复杂,涉猎范围广,往往与自然科学内容的重叠、交织在一起,而我们的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不可能样样精通,抓好这支队伍的建设,落实培训工作,直接关系到我村社科普及质量。因此2014年,我村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作系列科普知识讲座,对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开展培训,讲座的内容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这些讲座有效地提高了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的科普知识水平和科普辅导能力。科普干部和科普志愿者在村内的广泛宣传和实践活动,对培养村民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积极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科普及活动

社科普及工作重在实践,贵在坚持,一年来通过多方联动的方式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为广大村民喜闻乐见的社科普及工作。

社科普及基地工作总结 篇六

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试 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深入贯彻xxx中央和xxx云南省委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文件精神,全面落实《xxx科学技术普及法》和《云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推进社科普及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省社科联”)决定设立“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托文化事业场馆、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并自主运作的以社会科学普及为主要任务,在社会科学普及教育的内容、载体、方式创新上绩效显著,对社科普及工作具有较强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的实体机构。

第三条

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建设要以xxx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普及社科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坚持“三贴近”原则,创新载体,培育品牌,长效运作,服务公众,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社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省社科联是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统一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省社科联科普部具体负责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申报、评审、表彰以及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章 申报和条件

第五条 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申报对象: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依托文化事业场馆、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建

— — 1 立并自主运作的以社会科学普及为主要任务,在社会科学普及教育的内容、载体、方式创新上绩效显著,对社科普及工作具有较强示范、带动、辐射作用的实体机构,是开展公益性、群众性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的重要场所。主要包括:

1、文化事业场馆(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群艺馆,全国、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2、历史、文化景区;

3、其他有条件向公众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教育的企事业单位和机构。

第六条 申报社科普及示范基地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法人资格或受法人正式委托,独立开展社科普及教育活动的实体性机构;

2.有成文的管理制度,有社科普及的重大项目、实施载体和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

3.有社科普及所需的文字及声像资料,有相对固定且不小于200平方米的科普活动场所;

4.有10名以上社科普及的专家队伍,组织和聘任有相应的社科普及专业人员;

5.能组织社科普及活动或咨询5次以上,开展社科普及工作有成效;

6.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经费纳入本地区、本单位财政预算,经费落实到位并逐年增加;

7.接受云南省社科联的工作指导和交办的工作任务,接受命名单位组织的对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科普工作的参观考察。

8.各类别基地除具备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分别在社科普及研究、活动和咨询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和潜能。

第七条 申报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申报表》,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申报单位的独立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

— — 2

(三)拟用作基地的场地设施、设备等相关证明;

(四)从业人员资质和学历证明;

(五)近两年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的情况材料等。以上材料一式七份并附电子文档。

第八条 示范基地实行分级申报的原则,即各单位根据申报条件详细填写《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申报表》,向州(市)社科联、高校社科联申报,州市社科联、高校社科联负责对申报的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由主要负责人签字,提出具体意见后,统一上报省社科联。已成立社科联的县、市(区)辖区内的申报项目由县市(区)社科联提出意见后上报州(市)社科联。

第九条 社科普及基地申报工作每年一次;凡申报社科普及基地的社科单位,从申报通知之日起开始受理;受理期限以当年申报通知发布时规定的期限为准。

第四章 评审和认定

第十条 申报工作结束后,省社科联科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社科普及基地评审委员会,开展评审工作;评审方式为现场考察和综合评议;评审结果采取适当方式向社会公示。

第十一条 通过评审并被认定的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由省社科联授予“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的牌匾,并颁发证书。

第五章 建设和管理

第十二条

省社科联每年择优对每个社科普及示范基地项目予以不少于5万元的经费资助。该项经费应专款专用,由基地所在地社科联,根据工作进度和实际需要核拨。基地所属政府(单位)同期投入的专项资金数额不少于1:1。

第十三条 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管理的具体要求:

1.社科普及示范基地每年年初向基地所在地的州(市)、高校、县(市区)社科联报送上年度科普工作总结和本年度科普工作计划及

— — 3 重点活动方案。工作总结应有完整的文字、照片和录像等档案资料以及接待公众对象、时间、人数等有关统计数据。州(市)、高校社科联汇总后统一上报省社科联。

2.社科普及基地每年进行一次中期检查;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奖优劣汰、达标递补”的动态管理模式;合格者予以继续支持,不合格者限期整改,一年内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则予以撤销(更换为其他基地);对在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社科普及基地实行主任负责制,由基地主任主持该基地的日常工作。

4.取得资格的单位发生调整、分立、合并、重组等变更情况时,须在变更后三个月内,向省社科联通报有关情况。因机构变故、人员变动等原因而无法继续开展科普活动的可申请注销“云南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示范基地”称号。

第十四条 社科普及基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的命名,并收回证书和牌匾;情节特别严重的,在全省进行通报批评。

1.连续两年未开展社科普及工作或活动的;

2.连续两年未向省社科联提交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的; 3.利用示范基地名号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的活动; 4.有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经指出后仍不整改的; 5.有违反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行为的; 6.申报中弄虚作假的;

7.其他不符合社科普及基地管理规范的。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云南省社科联负责解释。

— — 4

社科普及基地工作总结(精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