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篇一
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近年来,特色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特色学校的工作人员,我有幸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这一领域的发展与变化。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特色学校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
首先,特色学校的工作给予我了更多的自主权和创造性。与传统学校相比,特色学校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培养,因此工作中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更加多样化。作为一名教师,我可以更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资源,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这不仅使我的工作更具挑战性,也让我有机会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次,特色学校工作中的团队合作给予我了更多的成长机会。特色学校通常会组建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教师团队,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专业背景和经验。在与这些教师们的合作中,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受益于他们的启发和指导。我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实践。这种团队合作的氛围让我不断成长,并且感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此外,特色学校工作还给予我了与学生和家长更紧密联系的机会。由于特色学校的学生一般是通过选拔或申请入学的,他们和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和要求更高。因此,作为一名特色学校的工作人员,我必须时刻与学生和家长保持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这不仅有助于我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和特点,也提高了我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并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总的来说,特色学校工作给予我了更多的自主权、创造性和成长机会。我通过与团队合作、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服务能力。特色学校工作的经历让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育的力量和意义。我将继续努力,为特色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篇二
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特色学校的工作人员,我有幸在这个领域中工作多年,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感悟。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特色学校工作中的体会和收获。
首先,特色学校工作给予我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特色学校通常会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工作中,我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特色学校也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资源。通过这些机会,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荣誉。
其次,特色学校工作中的学生管理和辅导给予我了更多的成就感。特色学校的学生一般有一定的特长或兴趣,但他们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扰。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我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业进步,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辅导,我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激发他们的潜力和自信心。看到学生们在我的帮助下获得了成长和进步,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
此外,特色学校工作中的团队合作让我受益匪浅。特色学校的教师团队通常由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他们各自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长。在与这些教师们的合作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我们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实践。这种团队合作的氛围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我不断成长并开拓了自己的视野。
总的来说,特色学校工作给予我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成就感和团队合作的经验。我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特色学校工作的经历让我更加热爱教育事业,也更加坚信教育的力量和意义。我将继续努力,为特色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篇三
回顾20xx-20xx学年度,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创建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明显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
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将大概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一、以校为本开发特色
我们给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在“校本”二字上,也就是在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深入挖掘校本潜力,灵活运用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地把学校特长转化为特色。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好高骛远,坚持贴船下篙定方案,量体裁衣拿措施,体现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以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好做易为的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实实在在地搞好特色创建工作。
根据《齐河县教育局关于印发齐河县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我校于20xx年3月,正式申请创建“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特色学校。两年来,我校以经典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经典诵读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书香校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为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镇教研室王校长负责编写的校本课程《国学经典诗文选编》作为诵读教材。此书一册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古诗70首,第二部分千字文,第三部分幼学琼林,第四部分论语。每部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分原文和译文两部分,集诗词歌赋晨读对韵、中华成语千字文于一体,开展“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少年”的评比活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全力构建书香校园。
2、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诵读氛围
为增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20xx年10月,我校不惜重金投入创办了仁里集镇中心小学经典诵读文化墙,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地加入到读经诵典的活动中来,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此后,我校还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展演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我校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一次一次掀起了我校经典诵读的高潮。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我校精心布置校园环境,注重墙体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和打造,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诵读氛围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3、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全力保证诵读效果
为确保诵读效果,我们紧抓早读课、课前“一吟”、午间管理时间、班队课、睡前十分钟五个时间段作为学生诵读时间,保证学生每天诵读半小时。此外,各班还开辟了经典诗文板块,布置经典诵读进度表,及时记录班级经典诵读情况。通过学生自背、班级检查、学校考评的方式,确保诵读质量。一年来,我们开展了诵读考级活动、经典诵读展演、经典诗文擂台赛、板报比赛、经典诵读征文比赛等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犹如一缕缕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文字的魅力,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在思想道德上加深了学生对精忠爱国、勤奋刻苦、文明礼仪、谦虚好学、勤俭节约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
4、制订多项管理措施,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为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领导小组和考评小组,制订了《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及考级办法》、《经典诵读考级标准及“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选标准》,定期对各班的诵读活动情况予以督促、检查、评估,并列入班主任年度考核。此外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两次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对荣获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的个人或集体,颁发证书,并拍照留念、张榜公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5、特色鼓人心,诵读结硕果
经典诵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感受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诵读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两年来,我校先后有十多名教师和学生被评为书香教师和书香学生,4个班级被评为“书香班级”。我们拥有了自己的诵读教材——《国学经典诗文选编》校本课程。由于活动富有特色,我们的做法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好评。
二、活动为主发展特色
根据我校的实际,我们在读书活动中把读诗词、诵诗词、写心得作为读书活动的重点,学校将70首诗词连同小学生一日规范,要求学生每天一首诗词,体验古典语言意境美、思想美,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每天一条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指引。现在每班背诗词达二十余首,学生背、教师背,吟诵诗词正成为师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师生自觉意识和行为,拓展了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我校几年来把读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做到“一个统一”、“两个有”、“两个保证”、“一个建立”。“一个统一”即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有统一开放时间;“两个有”即老师有书看,学生有书读。“两个保证”,保证读书时间,做到每天一晨读,设立读书课;保证读书质量,勤检查、勤督促;“一个建立”即建立图书管理制度,做到了三个结合,让读书活动与写心得、与记札记相结合,让读书同活动开展相结合,同净化学生心灵相结合。图书室和阅览室全天开放,学生每人每学期购买一本课外读物放在班级的读书角互相借阅。还组织学生按年级不同书写适合学生实际的读书笔记,现在三四年级学生每生每学期读书达6册。我们还坚持做到校长读、教师读、学生读,引导家长读,营造学习氛围,让读书成为习惯。每学期开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比活动,促进了读书活动的开展。
三、存在困惑有待解决
1、受学生考试成绩高低的影响,个别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为只要把班级学生的成绩搞好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所以在经典诵读的组织很宣传上不到位,只是流于形式。
2、由于本学期我校计划修教学楼,我校多功能教室场地受限,多媒体不能使用,因此多次活动的开展在组织形式、场地选择上效果尚不理想。
四、总结反思体会深刻
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想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创造出学校特色,一下几点至关重要:
1、领导参与,务实苦干。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科研引路,协作同行。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科研引领,各方面携手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众星捧月,打造特色。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4、及时调整,推陈出新。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20xx年3月27日
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篇四
一、校长示范,引领教师走向专业发展
学校校长能亲自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教学研究,针对教师工作中困惑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为教师做了《一体两翼,打造接地气的生长校园》、《让生长教育朝向人性美好》、《聚焦痛点,夯实常规,教育教学质量有生长》等10场教学专题讲座,引领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
校长还经常深入课堂,一年来,听课达120节,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生态课堂”,交流激发学生思维碰撞进行深度学习,参与学校半日教研活动30余次。
二、课题研究,力争科研带动学校发展
学校现有市级重点课题1个,市数学小课题1个,实践班级课题6个,县级重点课题1个,新结题1个。
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观念淡薄,隔代教育严重,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的问题,开发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组研究成员通过家访与现代各种通讯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研究“留守儿童”家庭背景及家庭教育情况,结合留守儿童的现有学习习惯,通过应用研究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有针对性地实施研究,从而改善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习习惯现状,促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全面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让生长教育朝向人性美好
学校构建了“万物启蒙”生长课程体系,把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定位为根课程,严格落实课程方案;结合实际研发了《读书润泽》、《校园植物》、《小菜农》、《小园丁》等近10门特色课程和《大鼓》、《京韵》、《手工坊》等16门社团课程定位为枝叶课程,“枝”是学科拓展延伸课程,“叶”个性发展课程;合作、创造、探究性称为“阳光雨露”育德润心课程,分年级开发了12册的《德育课程》和《仪式课程》、《节日课程》、《每月一事》等。
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现了地域特色、劳动特色、人本特色、自然特色,将课程规划整合到所处的农村、农业、农民这个大环境中,实现农家子弟发展与农村学校发展,农村教师成长与农村课程拓展相融合,将课程延伸到校园、校外、田野、农家、社会,培养了真正接地气的'农村孩子。
四、青年培养,激活青年教师成长内动力
针对近几年青年教师较多,骨干教师较少的现状,学校注重了青年教师的培训,启动“青蓝工程”。
一是一对一结对。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位老教师,以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签订师徒协议,徒弟听师傅的课,师傅听徒弟的课,促进课堂更好的开展。
二是每日一反思。通过学校交流平台“钉钉”,每日进行整理,做到当日事当日清。每天晚上将自己的反思发到青年教师群里,进行分享,促进共同成长,从10月11日到12月11日,16名青年教师撰写反思、评论共计达20万字,12月初组织了青年教师工作反思评比。
三是每月一考核。充分利用周三希望讲坛,跟着学校的书法老师学习书法,并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每月进行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写作和课堂的考核,意在追踪青年教师的成长,看到青年教师的进步。
四是11月底,组织了青年教师“我与学生共成长,我是这样做的”主题论坛,青年教师从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学生管理等多角度,充分梳理了开学来自己和学生共同成长的经历、挫折与收获。
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篇五
科学确立教育理念 精心践行内含元素
xx市第三中学
一、审时度势,确立鲜明的教育理念
学校建成后,经过半年多的管理人员组阁过度,xx年三月,区委、政府通过直接公开招聘的形式,完整组建了新三中第一届领导集体。当时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领导、教师来自多所学校,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差异很大;队伍内部情绪不稳,步调不一;因历史因素影响,每年有20%以上的优秀小学毕业生外流择校,留下的大多是整体素质偏低的学生;学校虽叫xx三中,但和原来的“xx三中”没有任何传承关系,一切都要从零做起。为此,学校一班人围绕“如何起步发展”进行反复研讨,大家各抒己见,观点各异,但有一点认识是共识的,那就是“一所新的学校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必将决定该校未来的发展命运”。就在大家苦苦寻觅的当口,我市以校舍等硬件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普九”告一段落,市局率先倡导并适时启动的“调整布局、整合资源、均衡发展”也已初见端倪,在此关键时段,市教育局及时把前期所有的一切最终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提高办学综合质量”问题提到了教育发展的最前端,并高瞻远瞩的发出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提升综合办学水平”的号召。求索若渴的三中人以特有的敏感力及时接收了这一现代发展信息,确立了“依法治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创特色名校”的发展方略。特别在“文化立校、特色强校”方面,大家团结一心、边学边做,迈出了开拓性的一步。
构建学校文化,首先就要确立有科学理论依据的核心教育理念,而这一核心理念的主旨,必须与国家的时代人文精神相吻合。我国新时代的教育人文是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全面发展、让人人成材。这恰恰是我们中华民族和合思想文化的创造性体现。所谓和合文化,是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汲取各事物的优长而规避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把中华和合文化理论作为我校构建学校文化的基础理论。依此理论,我们立足时代人文和三中校情实际,经过反复分析论证,最终确立了我校今后发展的核心理念——人人有成功之道。
二、倾心践行,让核心理念开花结果构建丰富理念内涵的精神文化
核心理念一旦确立,学校的精神文化体系自然会应运产生。首先,我们全面分析、总结提炼了核心理念内涵五元素,即“热爱、平等、信任、信心、方法”。其中,核心元素是“热爱”和“方法”,我们把它形象的表现为“热爱+方法→能力”,显而易见,热爱之情越大,方法越多,形成的能力越强。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挖掘,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精神文化:
发展方略:依法治校,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
办学目标: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让教师愉快的工作,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创造型人才。
育人目标:有理想会做人,有能力勤探究,有个性能发展,有情趣懂生活。
校训:博爱、进步、成材。
评价理念:你只要全身心努力了就是最棒的。
校风:求真创新,同心向上。
教风:热爱尊重,科学引导。
学风:自主合作,探究进步。
校歌:《永远的家园》
①奔腾的滦河水,巍峨的双塔山,美丽的校园就在这山水间;
真爱把我们的理想点燃,进步使我们的羽翼丰满,成材是我们师生共同的心愿;啊,xx三中,你是一支金色的摇篮。
⑵奔腾的滦河水,巍峨的双塔山,欢乐的校园就在这山水间;
真爱把我们的一生温暖,进步使我们的梦想实现,成才是祖国人民殷切的期盼;啊,xx三中,你是学习永远的家园。
2、建设彰显理念之魂的物质文化
什么样的环境给人以什么样的身心感受。在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精心设计,力求处处彰显学校的教育理念,让师生时时置身于新理念的熏陶之下。如,我们精心设计了学校的校徽、校旗、主题雕塑。校徽是由一轮红色的太阳和与“xx三中”几个字有关的拼音、数字、汉字通过变化组合而成的一抽象人体奔跑造型。设计寓意是“充满爱心的三中在前进”。校旗是由红、绿、蓝三色和校徽图标组成。其寓意是要每一个三中人有太阳一样火热无私的爱心,有天空一样宽广的胸怀,有大地一样丰富的生命情感。而主题雕塑则是由三片红色花瓣、一颗金色花蕊和一组现代信息标识组成,花瓣代表三中学子,金色球形花蕊亦可视为太阳,其寓意是爱心至上,培育百花齐放、面向世界的祖国花朵。我们给它取名为“三和致远”。“三和致远”还有广泛的寓意空间,“和”乃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之精髓,“和谐发展”更是我国大声向世界人民发出的呼唤。具体上讲,“天地人和”源于军事理论,即战事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便胜券在握。而我们的解读是,“天时”就是要及时抓住发展机遇,“地利”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发展条件,“人和”就是要万众一心向前走,“三和”的核心是人的集体智慧的最大发挥;另,从众多个例上看,三人为众,力合一处才能走快走远;领导、老师、学生同心学校和个人才能都得到最佳发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力培育下一代教育效果一定最好;老、中、青三结合议事决策失误最少;想的、说的、做的一致的人最受人尊敬,做朋友最能久远……我们特别要说明的是,“三和”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合一”,而是充满理性和人性的“和谐”与“通畅”。又如,学校利用仅有的一块空地修建了一个凸显和谐自然风情的小公园,里面有花草树木、山水池鱼、家禽猛兽、快乐少年,取名为“和园”,意在让师生经常感悟自然万物和合共存之美。还有我们以“文明、爱国、博学、成材”为主题,以“静、净,礼、让,学、积”为具体区域展现内容的楼道文化,无不自然彰显着学校核心理念的一个个内涵元素。比如,在“静”文化区域中的一幅画面是,一个硕大的“静”字下面写着,“营造和保持适宜的环境,让大家舒心的学习和工作。”其意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既体现对集体美好环境的向往和热爱,又体现对置身在这一环境中每一个人的希望和信任。
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篇六
结合xxx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行动的实施及我校教师的实际,20xx学年xxx中学选定的校本培训项目为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文本解读和拓展”。在教科室的部署下,这个项目的研究分三个阶段,20xx学年为项目培训的第一阶段,即七年级教学内容的文本解读和拓展。为此,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相关师训员的指导下,xxx中学各学科分别开展了相应培训和研讨活动,具体总结如下:
1、开学初派各学科教研组长积极参加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素养提升现场交流会,会后在本组召开教研组内会议,传达会议精神,明确培训的目的。
2、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名优教师的带头作用,以学科为单位,针对不同单元和课时,进行组内文本解读,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
3、针对不同课型,包括新课和复习课,各学科分别开展现场研讨课展示活动。活动分两步走,一是集体备课,二是上研讨课和评课。以语文组为例,本学期集体备课课题为《那树》,研讨会由县学科带头人侯小芬主持,先由县教坛中坚朱云燕老师作《散文阅读教学例谈》讲座、市骨干教师黄丽双老师做学情分析报告。接着各小组围绕王鼎均的散文《那树》深入文本解读。其间,各组(分三组)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各抒己见,研讨会气氛热烈。在阶梯式教学模版展示上,各小组老师提问切磋,精彩纷呈。小组代表老师用课堂展示的形式展示集体备课成果,研讨课堂如何有效呈现。然后由特级教师肖培东引领课堂展示,启发文本解读。整个活动最后高潮迭起:县学科带头金雪芬老师精彩地个性解读《那树》、县教师研修学校研修员谢建丰精辟的点评,在校长黄大锚的热情致辞中结束。
当然,我校校本培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个别组教师参与度不高,还有一些老师存在应付心理,对培训不重视,个别学科专业引领方面远远不够,本身基本功不强,在文本解读上没有大的突破,这些还需继续努力。
XX中学
20xx年0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