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工作总结 篇一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参与了水稻种植工作,并有幸亲身体验了整个种植过程。我在这篇文章中将对我的水稻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和团队成员,他们对我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和指导。在开始种植水稻之前,我对水稻的生长和管理知识了解甚少。但是通过导师们的指导和耐心教导,我逐渐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要点。
在整个种植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种子浸种、苗床管理、田间管理和收割等环节。在种子浸种环节,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处理种子,保证其萌发率和生长能力。在苗床管理环节,我学会了如何管理苗床的湿度、温度和光照条件,以及如何进行苗床的迁移和植株的移植。在田间管理环节,我学会了如何施肥、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等操作,以及如何调整田间的灌溉和排水系统。最后,在收割环节,我学会了如何判断水稻的成熟度,并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收割和处理。
通过这些工作的参与和实践,我不仅加深了对水稻种植过程的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发现,水稻种植是一个细致入微且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确的操作和及时的管理,否则可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同时,通过水稻工作的参与,我还学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我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我们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我们之间的凝聚力和信任度。
尽管在水稻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我相信这些经历将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参与水稻种植工作,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通过水稻工作的参与,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水稻种植技术,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水稻工作总结 篇二
回顾过去一年的水稻工作,我深感这是一段充实而有收获的时光。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的水稻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团队成员和导师,他们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经验分享。在整个水稻种植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但是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我得到了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也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
其次,我要感谢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在水稻工作中,我每天都需要面对大量的工作任务和细节操作。有时候,工作的重复性和繁琐性让我感到疲惫和厌倦。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我克服了这些困难,保持了良好的工作状态。我相信坚持是成功的关键,只有不断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通过这段水稻工作的经历,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培养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并解决各种问题。这些经验不仅让我更加熟悉水稻的生长和管理要点,也提高了我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
同时,通过水稻工作的参与,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农业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的种植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操作。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总之,通过水稻工作的参与,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水稻种植技术,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将在我今后的职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水稻工作总结 篇三
xx年春播作物种子销售工作已经结束。现将营销二部销售内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总结:
2、协助各区域经理做好宣传材料的发放工作,并做好登记,销售结束后统计宣传材料剩余数量,今年各品种的宣传材料全部发放无剩余;
3、一些常用资料、表格的制作,做好文档的打印及复印工作,做好各类会议材料的准备工作;
4、负责办理各类部门文件的收发、登记、阅签、整理、归档、保密工作,管理好上级下发文件以及公司内部文件的目录以及存档工作,到年底做好各类文档的分类归档工作,保证部门内部员工及时了解公司相关规定和政策;
5、做好部门信件的收发工作,信件一般都采用快递和挂号信进行发出,和申通快递公司商谈省内区域以8元/份的价格进行合作(不超重,超重部分按2元/公斤续重费计算),一般是客户急需要的资料和量少的示范试验用种采用申通快递寄出,在保证安全快捷的同时,也可以节约部分费用,示范种量大的用物流方式发货;
6、办公用品的领取,合理分发、做好登记,节能降耗;
7、做好营销部门费用的核对、登记、统计,每周二、周五统一报销,部门费用分区域归属,分项和区域制作成月报表,销售季节结束做好费用汇总表并存档;
8、做好部门各项通知的编写和传达,营销部办公会议结束后,及时整理会议记录,待总经理修改后,按照统一文本格式打印,复印送至公司各经营层及部门内部轮阅并存档;
9、制作完善的客户档案,及时更新,整理公司销售合同并存档,保护公司机密;
10、制作水稻、玉米、棉花的提货、退货明细表,及时更新方便查询,每周做好销售情况汇总表上报公司,销售结束后统计各品种的销售实绩汇总表;
11、完成了xx年度营销二部水稻、玉米、棉花种销售的发货、退货工作,水稻总计发货公斤(其中广西辐香优98发出25000公斤),退货35936公斤,玉米发货18228公斤,棉花发货公斤,退货公斤,西瓜发货公斤,协助生产部亲本种子发货,做到收发货后及时跟踪,确保了货物安全到达,择优选择物流公司合作,在确保货物安全及时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运输成本;
水稻工作总结 篇四
水稻生产技术总结
[摘 要] 水稻作为人民生活必备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产量的水稻栽培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水稻的种植主要与优良的稻种和正确的栽培技术息息相关。本文结合黑龙江虎林市近年来在水稻种植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分析和总结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栽培技术 虎林市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5-0073-01 一、前言
虎林市位于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是黑龙江省乃至我国水稻生产的大县之一,目前水稻的种植面积超过110万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和重要的国际级生态示范区。近年来,为了壮大水稻种植产业、增加水稻的生产科技含量、提高水稻种植水平,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已经初步总结出了一套完善高产栽培技术,其主要包括了品种选择、秧苗的培育、栽培及大田管理等方面。二、水稻品种的选择
决定水稻品质好坏的因素包括其自身品种的特性、范文写作种植生态环境以及后期的栽培条件,而最基础的影响因素即为水稻品种的特性。一般情况下,选用米质好、味道优良、产量高、抵抗
稻瘟病能力强的水稻进行高产的栽培。篇2:黑河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总结报告 黑河地区水稻水稻生产技术总结报告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水稻研究室)
黑龙江省黑河市属于高纬度寒冷稻作区。这里是目前我国和世界上水稻种植的纬度最高限。黑河地区横跨四、五、六共三个积温带。近年来,随着早熟、极早熟耐寒水稻品种选育创新和稻作栽培技术水平的进步,实现了喜温作物水稻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高产与稳产。黑河地区的水稻生产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面积由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的接近40万亩。黑河分院水稻室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试验数据积累和整理,并与与种植大户、农业推广部门等生产经验相结合,形成黑河地区水稻生产技术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一、黑河地区水稻生产农时标准
(三)秧田播种期:当地气温稳定通过5℃,棚内置床温度(有地膜)稳定通过12℃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适播期旱育机插中苗4月8日-20日。
(四)泡田整地期:上年秋季或4月上旬旱整地,4月10-15日
开始放水泡田,4月15-20日开始水整地,5月5日前结束。(五)移栽期: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3℃,泥温稳定通过15℃时为移栽始期,机械插秧5月10日开始,5月25日结束。(六)晾田控蘖壮根期:水稻进入有效分蘖临界叶位,10叶品种7叶,预计田间茎数达计划茎数80%左右时,在叶期开始晾田,控制8叶的同伸分蘖发生。
(七)稻瘟病防治期:10叶品种在水稻叶期防治水稻叶瘟;水稻孕穗末期-始穗前期防治水稻穗颈瘟;水稻齐穗期后15~20天防治枝梗瘟、粒瘟。
(八)安全成熟期:水稻在9月8日前安全成熟,安全成熟的标志为全田水稻穗部黄化完熟率95%以上。(九)收获期:商品粮收获10月16日前结束。二、黑河地区水稻生产用种标准
(一)种子标准:水稻种子发芽率85%、纯度>98%、净度>98%以上、水分<以下。
(二)芽种标准:芽种标准为芽长2毫米以内,根、芽长一致,呈“双山型”。
(三)种植比例: 第三积温带下限以10叶品种为主,11叶品种占30%;第四积温带生以10叶品种为主,11叶品种占10%;第五积温带以9叶品种为主,10叶品种占20%。
(四)主栽品种:北安主星、海星等三积温带下限四积温带上限地区以龙粳31、龙粳36、龙粳37、龙粳24、龙粳27等为主,五大连池、嫩江、逊克等地以龙粳24、龙庆稻2号、龙粳27、龙粳31、黑交06-213为主;五积温带以黒交9709、为主,搭配种植龙粳24、龙庆稻2号等。三、黑河地区水稻旱育壮苗技术标准
(一)旱育壮苗量化标准:旱育中苗叶龄叶,秧龄35天左右,生产上要求旱育中苗具有10条以上根系,地上百株干重3克以上。
(二)水稻旱育壮苗外部形态标准:1、根白而旺。2、扁蒲粗壮。3、思想汇报专题苗挺叶绿。4、秧龄适当。5、均匀整齐。四、黑河地区水稻培育旱育壮苗技术标准(一)旱育秧田标准
1、规范化秧田。规范化秧田置床高度20-30厘米,置床宽度7-8米,棚间距13米,秧田布局合理,井(水源)、池(晒水池)、床(苗床)、路(道路)、沟(排水沟)、场(床土、有机肥堆放场)、林(防风林)综合配套。
2、二秋三常年。秧田秋整地、秋做床,常年备床土、有机肥、培肥地力。
3、钢骨架大棚。钢骨架大棚高米,宽米,长60-63米。大棚燕尾槽开闭式肩部通风和卷帘器肩部通风技术,加强防风建设,培育壮苗。
4、扣棚。早扣棚、早化冻,保证种子播在暖床上,早生根、早发苗。
5、大棚增温。采用大棚三膜覆盖、两膜覆盖增温技术。(二)置床处理技术标准
1、做床。要求旱整地旱做床,秋季粗做床使床土平整细碎、床面平整、土质疏松,有利于部分根系通过盘孔,扎入置床吸收养分和水分。
2、壮秧剂调酸、消毒、施肥。每100平方米用壮秧剂30公斤均匀撒施在置床表面,耙入土中0-5厘米。如测定置床pH值达不到之间,再用%固体硫酸补调到标准pH值。3、床土配制。将过筛的床土3份与1份腐熟有机肥或4-5份床土与1份炭化稻壳混拌均匀,然后,按照种衣剂配套肥使用说明将床土与配套肥充分混拌均匀后堆放待用,要堆好盖严,防止遭雨和挥发。
4、机插秧苗摆盘。在播种前5-7天进行摆盘,普通秧盘盘内装土厚度2厘米,高性能机插盘和钵形毯式秧盘盘内装土厚度厘米,盘土厚薄一致,误差不超过1毫米。5、浇水。摆盘后采用微喷浇水要一次浇透底水。
6、覆土。摆好盘浇透底水后,当气温达到秧苗生育低限温度指标(气温5℃,置床温度12℃)时即可播种,播种器匀速作业。覆土要求厚薄一致、到边到角、覆盖严密。
7、保温增温。水稻播种后采用三膜增温时先覆地膜,然后再扣小棚,或覆上防寒膜,或采用炭火炉、液化气炉等增温。4月15日前播种的秧田采用三膜增温技术。
(三)播种技术标准
1、播期。采用三膜覆盖或具备增温措施的大棚机插苗最佳播期为4月10-18日。
2、播量。常规机插中苗播芽种4400粒/盘(种子发芽率90%,机插中苗田间成苗率90%),即每100平方厘米播芽种275粒)播种时要求播量准确,播种均匀,秧盘边缘无聚堆和压摞现象。(四)秧田管理技术标准
1、温度计监测棚内温度。种子根发育期主要是指播种后到不完全叶抽出的时间,约需7-9天时间,要求棚内温度不超过32℃,超过此温度时即打开大棚两头开始通风,下午4-5时关闭通风口;第一完全叶伸长期,从第1完全叶露尖到叶枕露出,叶片完全展开,约需5-7天时间,棚温
控制在22-25℃,最高温度不超过28℃,最低温度不低于10℃,及时通风练苗,离乳期控制温度和水分,棚温控制在2叶期22-25℃,最高不超过25℃;3叶期20-22℃之间,最高温度不超过
25℃,最低温度不低于10℃。
2、防病:离乳期应注意防治水稻立枯病。
3、秧田追肥:为了保证秧苗健壮生长,在秧苗生长期间分别在秧苗叶期、叶期各追肥一次,每次追纯氮1克/盘,即硫酸铵5克/盘(尿素2克/盘)。
4、做好插前三带工作:移栽前一天带磷:每平方米苗床施磷酸二铵125-150克,少量喷水使肥料粘在苗床上;带药:70%艾美乐6-8克/百平方米或25%阿克泰6-8克/百平方米,兑水3公斤喷洒预防潜叶蝇;带生物肥:天然芸苔素1克/棚,或生物肥按产品说明书使用。
五、黑河地区水稻田间作业技术标准 (一)生产全程机械化
1、秧田机械化。最好实现集中浸种、集中催芽和精密秧田播种器播种,秧田播种以精密播种器为主,人工播种器为辅。2、移栽机械化。以机械插秧为主,以洋马、久保田等高速插秧机为主。
3、整地机械化。水田旱整地以翻地机械为主,旋耕、深松机械为辅,水整地以搅浆机整地为主,手扶拖拉机找平为辅。4、收获机械化
水稻收获在枯霜前以机械割晒、机割机拾、半喂入式收获为主,枯霜后以机械直收为主、,充分发挥半喂入式收获机的作用。5、植保机械化
在充分发挥飞机航化作业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弥雾机的作用,每户一台弥雾机,本田防病防虫要坚决淘汰喷雾效果差、防效差、效率低的人工背负式喷雾器。(二)耕作技术标准
1、本田规划。实行单排单灌,灌水渠地上渠,排水渠地下渠。
2、泡田。本田实行花达水泡田、花达水整地,即泡田水深为垡片高的2/3为宜。
3、整地。在水田放水泡田之前先进行旱整地(旋耕或平地),放水泡田3~5天垡片泡透后即可进行水整地,水整地要求达到早、平、透、净、大、齐、深、匀。
4、沉淀。水整地沉淀后,田面指划成沟慢慢恢复是最佳沉淀状态,此期正是插秧适期。(三)移栽技术标准
1、移栽秧苗类型。机械插秧旱育中苗叶适龄秧苗。2、插秧水深。插秧前一天把格田水层调整到1厘米左右(呈花达水状态)有利于插秧机作业。
3、插秧时田面硬度。插秧时田面硬度检查方法是食指(或木棍)入田面一节(2厘米左右)深度划沟,周围软泥呈徐徐合拢状态,为最佳的插秧状态。
4、移栽深度。水稻机械插秧深度控制在2厘米左右、人工插秧深度厘米。
5、移栽密度。①原则:移栽密度总的原则是地力条件好、秧苗素质好的地号宜稀植,地力条件差,秧苗素质差的地号移栽宜密植。②密度:根据黑河高纬高寒气候特点,四积温带插秧规格在30×10厘米,30×12厘米为主,每穴4-6颗,五积温带插秧规格×10厘米,30×10厘米为主,每穴5-7颗。(四)施肥技术标准
2、施肥量与比例
①施肥量:施肥总的原则是因地因土施肥,土地肥沃、地力条件好的地号少施,尤其是氮肥;地号瘠薄、肥力较差的多施。如计划产量在600公斤/亩时,建议
施用化肥商品量25~30公斤/亩,其中,旱改水5年以内的稻田施用氮磷钾总量在25公斤,生物硅肥5公斤/亩;建议使用钙肥、镁肥、锌肥等提高品质,增加优质率的肥料和使用配方肥。②施肥比例:常规生产田亩施肥26公斤时,尿素(46%N)10公斤,磷酸二铵(18%N、46%P2O5)6公斤,硫酸钾(33%K2SO4)10公斤;N:P:K比例为2:1:
,要提高钾肥用量,使氮:钾达到1:1。如果使用50%硫酸钾(K2SO4)10公斤或60%氯化钾(K2CL)10公斤,则N:P:K比为2:1:或2:1:,常规生产田可以减少50%硫酸钾或60%氯化钾3-4公斤。4、肥料种类
水田施肥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氯化钾)、生物硅肥为主。5、施肥时期
①基肥:氮肥总量40%、磷肥100%、钾肥60%、硅肥100%,最后一遍水整地前人工全田施入或用撒肥器施入,随着搅浆整地耙入土中8~10厘米。
②蘖肥:氮肥总量的30%,在水稻返青后(4叶期)立即施入或在插秧后3~4天及时施入。蘖肥分二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80%全田施入,其余20%哪黄哪弱施哪。蘖肥在施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施用3-4公斤硫酸铵。
③穗肥:在水稻倒2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施用氮肥总量的30%,钾肥总量的40%。
④粒肥:生产田以叶面追肥代替粒肥。(五)浅湿灌溉技术标准
水稻浅湿灌溉除返青期、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实行浅水灌溉以外,其他各生育期均实行间歇灌溉,土壤水分调节要点如下: A、水稻返青期:水稻返青成活后,分蘖始盛期高肥田采取强度的间歇灌溉,中肥田采取轻度的间歇灌溉。也可视苗情在分蘖始期浅灌,分蘖盛期间歇灌溉。
B、水稻分蘖末期:水稻进入分蘖末期落干晒田。晒田适宜时期在有效分蘖临界期,最晚不超过穗分化前期,对分蘖力强的品种,当分蘖达到计划茎数的80%时就应开始晾田;分蘖力弱的品种可在达到计划茎数时开始晾田。通过晾田,稻株形态上应是叶片耸立,茎杆老健,叶色清淡,出现所谓“拔节黄”。
C、孕穗至抽穗开花期:从孕穗到抽穗开花期,灌水保持3-5cm水层,期间晾田1-2次。
D、乳熟至黄熟期:从乳熟到黄熟期,实行浅湿交替的间歇灌溉,干干湿湿,前期以湿为主,后期以干为主,到黄熟期停水。(六)化除技术标准
1、旱育秧田杂草防治技术。水稻叶期,稗草2-3叶期,千金与排草丹,防治稗草和阔叶杂草。
2、本田杂草防治技术。第一次插秧前5-7天阿罗津乳油或瑞飞特或马歇特,第二次插秧后15-20天马歇特与草克星甩施。严禁水整地后立即施药,防治药剂局部富集产生药害,同时,防止两次用药间隔时间过长,二次用药时杂草已经出土,灭草效果不佳。3、池埂化除技术。%草甘膦100-150毫升/亩,或41%农达200-300毫升/亩,兑水喷雾。(七)防病技术标准
1、寒地水稻旱育秧田病害防治技术
①水稻立枯病:真菌病害。在选择无病种子田,减少种子带菌数量及置床、床土调酸、消毒的基础上,秧田发现中心病株时,药剂防治立枯病在水稻叶期,30%瑞苗青水剂㎡,兑水5升喷雾。严格做到边喷药边喷水洗苗,严防烧苗现象发生。②水稻恶苗病:真菌病害防治,在选择无病种子田,减少种子带菌量的基础上,进行药剂浸种或种衣剂包衣防治水稻恶苗病(详见水稻药剂浸种或种子包衣部分)。2、移栽田稻瘟病害防治技术
(1)农业措施防病:选择无病种子田,减少种子带菌量;培育壮苗,全面提高秧苗素质,提高其抗逆、抗病性能;合理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增施钾肥、硅肥;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严防深水淹灌,采取井水综合增温措施,保证温水入田;按照水稻条件叶龄生育进程,及时晾田壮根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增强水
稻抗逆性和抗病性;合理密植,严防生育后期田间郁蔽和湿度过大,以降低病原菌浸染机率,提高水稻抗病性。
(2)穗颈瘟药剂防治:水稻孕穗末期-抽穗期2%加收米80毫升/亩+20%好米多100毫升/亩,或25%施保克(咪酰胺)100毫升/亩,兑水5升弥雾机茎叶喷雾,或航化喷药防治。
(3)粒瘟、枝梗瘟药剂防治:在水稻抽穗后15-20天防治粒瘟、枝梗瘟,药剂配方及防治方法同上。(八)防潜叶蝇技术标准
(1)农业措施:培育壮苗、带蘖移栽。本田保持浅水灌溉,保持叶片直立,可减轻潜叶蝇危害。(2)药剂防治:水稻移栽一周左右做好田间调查,在幼虫初发期,40%乐果100毫升/亩或70%艾美乐6-8克/亩+%敌杀死20-30毫升/亩或25%阿克泰6-8克/亩,兑水5升弥雾机喷雾防治。(九)收获技术标准。
(1)直收时期:水稻黄化完熟率达到90%以上。(2)割茬高度:15-30 cm。(3)技术要求:不掉穗、脱谷干净、谷草分离彻底、不裹粮。(4)收获水分:籽粒含水量16%以下。(5)收获损失:直收综合损失3%以下。(6)糙米率:小于2%。篇3:2010年金坛市水稻生产技术总结 2010年金坛市水稻生产技术总结 金坛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2010年,我市水稻生产紧紧围绕“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保障粮
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产增收、农业持续增效”目标,狠抓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强化农业项目的组织实施,以开展水稻高产增效创建活动为抓手,注重新品种、新农机、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应用,大力推进高产增效集成技术普及化,水稻生产获得了全面丰收,全市单产622 kg,增产增收效益明显。一、基本情况与特点 1.产量及效益情况
单产增、面积和总产减。据_资料,2010年全市水稻平均亩产为622kg,比去年增2kg,增产;水稻实种面积万亩,比去年减少了万亩,减;总产192186吨,比去年减1296吨,减。
产量结构表现为“三增两减”。据苗情哨资料,见表1,不同种植方式其产量结构表现有别,今年机插稻的产量结构及产量表现为穗数、粒数和产量三增,结实率和千粒重两减。直播稻为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三增,粒数和产量两减。
表1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结构及产量(苗情哨资料)种植效益增加。随着粮价的提升,种稻效益明显增加。据全市7镇1区160户代表农户的水稻生产效益调查,见表2,2010年水稻生产亩均成本为元,亩产值元(每kg稻谷元计算),与去年相比,亩成本增元,单价高元/kg,亩产值增元,亩均效益增元。总增效益亿元。
表2 水稻种植效益分析表 2.气象与苗情特点
气象条件总体上对水稻生长较为有利。今年水稻全生育期间(5月20-10月31日)气象特点是:积温正常、日照较足、雨水偏少。据气象资料(与去年同期比),今年水稻全生育期间≥0℃积温℃,同比少℃。日照小时,同比多小时。降雨量毫米,同比少毫米。从不同生育阶段看,表现为有效分蘖期、扬花灌浆期不利,育秧期、拔节孕穗期有利。见表3。
育秧期:今年水稻育秧期间气象条件特点是:积温、光照正常、雨水少。该时期≥0℃积温℃,同比少℃。日照小时,同比少小时。降雨量毫米,同比少毫米。育秧期温高、光足、雨水少,有利于培育壮苗。分蘖期:今年水稻分蘖期间气象条件特点是:低温寡照连阴雨。该时期≥0℃积温℃,同比少℃。日照小时,同比少小时。降雨量毫米,同比少毫米。雨日14天,同比多2天。由于低温寡照,导致有效分蘖发生差,够苗晚。今年有效分蘖终止期机插秧为7月19日,同比晚5天;直播稻为7月11日,同比晚3天。机插秧7月30日达高峰苗,同比晚7天,高峰苗数万,叶
龄叶,分别比去年多万和大叶;直播稻7月25日达高峰苗,同比晚3天,高峰苗数万,叶龄叶,分别比去年少
万和小叶。是近年来发苗较差的一年。
拔节孕穗期:今年水稻拔节孕穗期间气象条件特点是:高温强照降水少。该时期≥0℃积温℃,同比多℃;总日照小时,同比多小时;总降雨量毫米,同比少毫米。由于高温强照雨水少,有利于提高搁田质量,培育健壮根系。
抽穗灌浆期:今年水稻抽穗灌浆期间气象条件特点是:温光正常、降水少。该时期≥0℃积温℃,同比少℃。总日照小时,同比少小时。总降雨量毫米,同比多毫米。虽然灌浆结实期的温光较正常,但昼夜温差较小,平均日较差,同比少,由于昼夜温差小,影响灌浆充实,单从粒重上看,今年机插秧的千粒重为克,同比少克。
表3 2010年水稻全生育期间气象条件表 二、主要措施与成效
1.强化惠农哺农力度,突出推广主体品种。一是强化惠农政策,实行了水稻良种补贴的全覆盖。二是突出主体品种,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全市以武运粳23当家,推广面积万亩,武运粳19应用面积万亩,武运粳7号万亩,糯稻应用面积万亩。三是提高良种覆盖率,据统计,市、镇两级组织水稻良种统供率达90%以上。
2.优化水稻种植方式,确立机插栽培主体。大力推广机插稻,控制直播稻盲目发展,全市机插面积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直播稻面积万亩,占。
3.强化精确定量栽培,全面提升应用水平。熟化机插秧核心技术的配套与集成,完善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技术应用水平。一是巩固机插面积,全市插秧机保有量1679台,今年新增116台,其中高性能乘座式插秧机61台,水稻机插面积为万亩。二是培育适龄壮秧,推广精做通气式苗床、增盘降密(每亩移栽大田播25盘,增盘不增种,掌握每2 cm2落谷5粒种子)、壮秧剂培肥床土(拌过筛细土75kg)、无纺布全程覆盖为核心的标准化育秧技术,着力培育适龄壮苗,成效显著,苗情资料分析,今年秧苗百株地上部干物重,比去年重。三是提高机插质量,将插秧机株距调节至最小档位,适当增加栽_数,据苗情哨资料,平均每亩机插万穴,基本苗万,比上年增万穴和减万苗。
4.强化精准绿色植保,着力提升生态稻作。一是加强预测预报,稻作生产期间,全程关注病虫草发生动态,及时发布信息,确保高效综防技术的有效实施。二是加大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控力度,全面实施前茬作物防治压基数,采取多药浸种、重防秧田、机插育秧应用无纺布全程覆盖、带药移栽等防控措施,水稻条纹叶枯病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及时化除,机插稻掌握机插后5~10天内适期化除,直播稻采用“一封一杀”化除技术,有效控制大
田杂草的发生,确保田净禾苗壮。四是科学轮换
用药,选准药种,合理配方,科学轮换使用,避免多次使用同药种对害虫形成的高抗性和减少农残量。五是打好大田综防总体战,统一病虫草防治技术指导,资料发放到村到户;统一农药供应,统一配方,不失时机打好病虫防治总体战,确保防效。六是推广应用“苯甲丙环唑”新型农药,全市应用新型农药“苯甲丙环唑”面积15万余亩,拔节期和抽穗期结合常规打药的同时使用“苯甲丙环唑”,不仅有效预防穗期穗颈瘟、稻曲病等病害的发生,而且能延长功能叶的光合作用,成熟期秆青籽黄熟色好,增产提质作用显著。七是大力推广担架式植保机械,全市担架式植保机保有量692台,其中今年新增280台,推广应用大功率植保机械,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病虫防治作业率和防效。八是探索物理防治技术,今年全市应用频振式杀虫灯210盏,其中2100余亩有机稻生产实行了全覆盖,应用成效显著,为促进水稻优质化及清洁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5.强化高产增效创建,推进集聚项目实施。一是积极组织水稻高产增效创建项目的实施,今年全市共建设水稻高产增效万亩示范片7个(其中部级2个、省级3个、自建2个),百亩核心方71个,累计实施面积
万亩。从5个省部级万亩示范片产量情况来看,平均理论产量公斤,实产公斤(其中指前万亩片经省级测产确认亩产为公斤,旭红方高产田块亩产达公斤),实
产比全市单产622公斤增
公斤,增产。同时,示范片区域全面推广应用优新品种、机插秧、秸秆全量还田、配方施肥和病虫草专业化防治技术,体现了展示、示范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提高社会化服务的农技推广方向。二是深入开展水稻科技入户,市级组建水稻科技入户专家组,专家组由负责栽培、植保、土肥、种子、农机等条线的8名科技人员组成;镇级遴选出50名技术指导员,培植1000个科技示范户,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原则,责任到人,进村入户深入到田间地头,传授实用技术,物化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印发
以上是《水稻生产技术总结》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主要描述水稻、防治、插秧、技术、同比、为主、公斤、生产,觉得好就请收藏下。
水稻工作总结 篇五
1、抓组织领导。为落实省、市有关工作部署,我市成立了水稻产业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技术指导组织,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开展工作。
2、抓产业规划。为加快我市稻米产业的发展,市政府以滁政办[20xx]6号文件印发了《XX市“十一五”时期优质稻米产业发展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一个优质品种、一个龙头企业、一片生产基地、一个专业合作组织、一个优质品牌”的稻米生产、加工、销售格局。到20xx年,优质稻米产业化生产基地面积发展到200万亩,目标产量由现在的5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建成达到国标一级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20万亩以上,开发出2-3个知名大米品牌。
3、抓政策落实。为把中央1号文件、省委5号文件和省政府18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滁发〔20xx〕3号文件,加大了生产基地的扶持力度。全市扶持生产基地20个,每个基地补助2万元;对成绩突出的农民专合组织,每个补助万元;对获得省级龙头企业,每个补助10万元;对获得市级龙头企业,每个补助5万元;安排30万元推广农业主导品种和关键技术。同时,严格按照水稻良种补贴程序,落实水稻良种补助面积500多万亩。
4、抓技术服务。为提高我市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科技含量,各地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活动。南谯区实行了农技人员联系科技示范户制度,全区农技人员共联系206户示范户,采取定期上门指导的方式,把技术送到田头。天长市农委分别在电视和广播上开办了农业《致富金桥》和《农村大视野》两个专栏,开通了农技“110”和专家咨询两个服务热线,有力地促进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定远县除印发“明白纸”外,还组建了配方施肥公司、植保服务队、农机服务队等专业化服务组织,深受农民的欢迎。同时,市、县还建立了水稻“三情”点9个,积极开展苗情监测和病虫情调查,有针对性的及时指导农民田管。
5、抓基地建设。全市抓优质水稻高产核心示范区万亩,其中产业化示范基地20万亩,能基本达到“一个优质品种、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专合组织、一片生产基地、一式订单合同”要求的核心示范区4万亩。建立优新品种展示园处,其中市农委建立的“XX市优新水稻品种展示中心”,参试、参展品种达369个,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6、抓协会组织。为提高稻米产业组织化程度,20xx年3月10日,在滁召开了“XX市稻米协会”成立大会。XX市稻米协会,下设7个分会,会员以种植大户为主,同时,还吸收了从事水稻种植、管理、收购、加工、科技、推广以及种子经营等方方面面的代表入会,进一步整合了我市水稻产业生产与开发的力量,为今后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创造了良好环境。据统计,全市共成立稻米合作经济组织10个,发展会员15865名。
7、抓考评管理。为了把皖政办[20xx]18号和滁政办[20xx]6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市政府又制定了《XX市优质水稻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考评办法》,并以滁政办[20xx]16号文件印发各地执行。对基地规模、品种品质、项目效益、产销衔接、组织管理等5个方面,实行百分制考评。对年度考评达标的县市区,由市政府通报表彰;对考评前三名的核心示范区建设单位进行奖励。
8、抓观摩推介。为加大水稻优新品种的宣传推介力度,全面展示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成效,8月31日,XX市农委、稻米协会联合召开了优质水稻品种观摩推介会。种子企业和大米加工企业代表、水稻种植大户、协会理事及有关单位领导等15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田间看品种长势长相,室内品尝米饭和品种推介,使农业、粮食、科技、财政、种子、加工、种植大户等对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形成了统一的认识。据统计,全市举办现场观摩会261场次,参加人数近4万人。
9、抓测产验收。一方面按照省农委〔20xx〕15号通知要求,积极配合省专家组对我市各县(市、区)的水稻核心示范区进行实地测产验收,并及时上报测产验收报告。一方面按照滁政办[20xx]16文件要求,组织技术力量对今年各地建设的水稻产业化示范基地进行测产验收,为市政府开展表彰奖励提供依据。
10、抓品种筛选。20xx年10月16日,由市农委、市_联合主办,市稻米协会、市粮食行业协会承办的首届粮油精品展示交易暨第三届优质稻米评选会在滁隆重举行。一方面为市民展示、销售了我市优质大米和知名品牌;一方面评选出了丰两优1号、皖稻119、辐香优98、新两优6号、扬两优6号、淮两优3号、丰两优四号等7个优质籼稻和天协一号、Ⅲ优98等2个优质粳稻作为我市今后水稻生产上的主推品种;丰两优香1号、嘉禾218作为示范种植品种。
水稻工作总结 篇六
1、产量、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今年我市水稻生产,虽然遭遇了水稻高温热害和稻飞虱大发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仍取得了较好收成,这得益于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实施,得益于广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有方,措施得力,防控效果显著。据统计,全市万亩水稻,平均单产公斤,比上年公斤增产%,比全市前五年平均单产公斤增产;总产亿斤,比上年亿斤增产%。其中万亩水稻高产核心示范区,通过省专家组实地测产验收,平均单产公斤,比全市均产增加公斤,部分地方创700公斤以上产量水平。如天长市33亩攻关田,通过国家粮食丰产工程专家组验收,现场实收称重亩产创公斤新纪录。在产量提升的同时,品质也有所提高,全市种植以丰两优一号为主的优质品种面积达万亩,占水稻面积的76%以上,较上年扩大了8个百分点。尤其是丰两优一号,今年发展到138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这让我们看到了品种优质和主导品种形成的希望。
2、种植效益有了明显增加。全市万亩示范区平均单产公斤,比非示范区增产公斤。经测算,增产部分亩增收147元(按每公斤稻谷元计算);订单加价部分增收30元(按每公斤稻谷加价元计算);仅这两项项目区累计亩增收177元。如果再加上生产过程中的节本和龙头企业的二次结算返利,亩增收在200元左右。
3、产销衔接有了良好趋势。为解决种植与收购、加工“松散型”的问题,今年,我们在选用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基础上,积极推行订单生产,由大米加工企业(或中介组织)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按不同品种每斤加价3-6分钱收购。据统计,今年建成优质水稻产业化示范基地20万亩,其中基本达到“一个优质品种、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专合组织、一片生产基地、一式订单合同”要求的核心示范区4万亩。市农委与南谯区农委、南谯区_、金谯稻谷协会、绿一集团联合在黄圩乡建成万亩笑丰一号产业化示范基地,由企业与农户签订单,农户向企业交售订单稻谷,企业按订单收购的稻谷每斤给农业部门2厘钱作为技术服务费,农技人员从良种供应开始,直接服务到户、到田,农户手中有个服务手册,科技人员每去服务一次由农户签字,买粮时由企业收回。这种企业、农民、农技部门“三赢”的`模式,有人把它归纳为“三角产业链”,这种模式得到了省政府、省农委领导的充分肯定,要求不断完善、示范推广。
4、品牌开发有了良好开端。由于水稻核心示范区推行优质品种订单生产,推广保优栽培技术,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基地,大米加工企业有了优质粮源,在品牌开发上有了良好的开端。20xx年,XX市金成米业的“金同牌”大米,在上海非常热销,许多市民拿着他们的米袋子在找购,导致上海大米经营企业纷纷派车来厂现钱拉货,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给我们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树立了信心,品种和品牌取得了良好的开端,这是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最令人振奋的两个结果。
5、提升行动有了良好氛围。主要表现:一是成立了领导组织。就水稻这个作物,省、市政府专门印发了文件,成立领导机构,在实施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同志经常深入核心示范区指导工作,积极参加水稻提升行动的有关活动。二是加强了部门协作。尤其是农、粮两家由过去种与收“松散型”的状况,逐渐走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开发优质稻米产业。三是锻炼了一批农技推广队伍。在实施过程中,农技人员有用武之地,改变了过去机关作风,深入田间地头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尤其是在今年稻飞虱的防控过程中,可以说在广播上能经常听到他们的声音,在电视上能经常看到他们的图像,所到之处深受农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