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送“大暑船”的习俗(3篇)

时间:2015-01-09 07:40: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暑节气送“大暑船”的习俗 篇一

大暑节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这个时候,人们常常会举办一些庆祝活动来迎接丰收和祈求丰收的好兆头。其中一项独特的习俗就是送“大暑船”。

“大暑船”是指一种由纸制成的小船,通常有五颜六色的装饰,非常精美可爱。这些船一般都是由当地的艺人手工制作而成,他们会根据传统的造船技巧来制作这些小船,以展示出精湛的技艺。

送“大暑船”的习俗起源于古代的农耕社会。在古代,人们相信水是万物的源头,送船也象征着一种祈祷和祝福。因此,人们会在大暑这个节气里,将制作好的船放在水中,然后让船随着水流漂浮,寓意着希望随着水流顺利而来。

如今,送“大暑船”的习俗已经成为了一种民间的传统活动。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聚集在河边或湖边,将制作好的船放入水中,然后一起祈祷丰收和平安。有的地方还会举办一些庆祝活动,如船灯游行、舞狮表演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这项习俗不仅仅是一种民间的娱乐活动,更是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通过送“大暑船”,人们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同时也传递了丰收和幸福的祝愿。这种习俗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增强了人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大暑节气送“大暑船”的习俗 篇二

大暑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这个时候,人们常常会举办一些庆祝活动来迎接丰收和祈求丰收的好兆头。其中一项独特的习俗就是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有,但在各地的习俗稍有不同。例如,在浙江的杭州,人们会在大暑这一天举行盛大的船灯游行。船灯是一种由纸制成的小船,上面点缀着各种彩灯,非常美丽。在游行的时候,人们手持着船灯,排成队伍,沿着运河走过,同时欢呼着、唱着民歌,场面非常热闹。这个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看,也成为了杭州的一大特色。

另外一个有名的送“大暑船”的地方是江西的庐山。庐山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每年的大暑节气,庐山上的居民会制作各种各样的船灯,然后放入山下的湖中。这些船灯都是由纸制成的,形状各异,有的是小船,有的是花朵,还有的是动物。当晚,湖面上的船灯点亮后,整个湖面就变成了一片五彩斑斓的世界,非常美丽。

通过送“大暑船”的习俗,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这种习俗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在送“大暑船”的过程中,人们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同时也传递了丰收和幸福的祝愿。这样的习俗,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和欢乐的天地。

大暑节气送“大暑船”的习俗 篇三

大暑节气送“大暑船”的习俗范文

  2016年7月22日17时30分迎来大暑节气。而大暑节气在江浙一带的习俗是送大暑船,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大暑节气送“大暑船”的习俗范文,希望读者喜欢。

  大暑节气送“大暑船”的习俗范文

  送大暑船的这一民间习俗那是由来已久。在清朝同治年间,葭址一带常有病疫流行,尤其是到了大暑时期更加地厉害。当地的居民认为是五位瘟神所致,于是,便在江边建起了一座五圣庙,时常进行祈求许愿,希望祛病消灾。而由于葭芷处于椒江口附近,沿岸的渔民也是特别的多,为了祈求出海捕鱼平安,渔民便决定在大暑这一天集体供奉他们,并将载有供品的船只送至椒江口外。这也就是今天的“渔休节”送大暑船习俗的由来。对于当地渔民来说,这个习俗也许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送大暑船习俗传说:

  虽说大暑船的由来是伴随着五位“瘟神”的传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说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五位“瘟神”也成了“五圣”,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五圣”在海上帮助渔民解除险情、送水送粮的传说。

  传得最广的一个说法是这样的:五圣分别姓张、刘、赵、史、钟,生前同科中进士,结果最后却被皇帝冤杀,死后冤魂不散,常要作祟,皇帝便封他们为五方行灾使者,民间称作“五圣”。由于五圣被视作凶神,人们既要供奉它,又要送走它,故此才诞生了“送大暑船”这一形式。

  送“大暑船”活动介绍:

  送“大暑船”活动整个组织工作历来都是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牵头并分工负责进行。大暑节前一天的主要活动是“迎圣”,所谓“迎圣”,就是迎圣队伍从五圣庙出发,边敲锣打鼓放鞭炮,边去当地本保庙、乡主庙、扬府庙分别请出所供奉的本保爷、乡主爷、杨府爷这3位神爷的牌位,用小轿抬回到五圣庙,这就是“迎圣”。

  “大暑船”与普通渔船中的大捕船差不多大小,长约15米,宽约3米余,船内设有神龛、香案,载着猪、羊、鸡、鱼、虾、米、酒等食品,水缸、缸灶、火刀、桌、椅、床、榻、枕头、棉被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以备供奉。“大暑船”船身通体呈兰色,上头红色的花纹特别引人注目。

  到了大暑节那一天,先由十几个青壮年人将飘红挂绿的大暑船从五圣庙抬往江边,随后,参加庙会的全体队伍便计算着时间从五圣庙出发了,他们沿葭沚主要街道逶迤而行,最后来到江畔。此时一般正是潮水涨满的时刻,至大暑船被拖出椒江口外白沙洋时,正好开始退潮,借助着潮水的力量,大暑船顺江而下,越漂越远,也带走了人们美好的祝愿。

  而后,沿线的`渔民们又进行了相关的娱乐、庆贺节目,包括走高跷、舞龙、抬阁等。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退潮时,中午12点左右欢乐的人群才渐渐散去。

  具体详解:

  送大暑船是椒江葭芷一带的民间习俗。清同治年间,葭芷一带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节前后为甚。士人以为五圣所致(相传五圣为张元伯、刘元达、赵公明、史文业、钟仕贵等五位,均系凶神),于是在葭沚江边建有五圣庙,乡人有病向五圣祈祷,许以心愿,祈求驱病消灾,事后以猪羊等供奉还愿。葭沚地处椒江口附近,沿江渔民居多,为保一方平安,遂决定在大暑节集体供奉五圣,并用渔船将供品沿江送至椒江口外,为五圣享用,以表虔诚之心。此为送大暑船之初衷。

  大暑船与普通渔船中的大捕船等大,长约 15米,宽约3米余,船内设有神龛、香案,以备供奉。船内载有猪、羊、鸡、鱼、虾、米、酒等食品,与水缸、缸灶、火刀、桌、椅、床、榻、枕头、棉被等一应俱全的船上生活用品,并备有刀、矛、枪、炮等自卫武器,唯米俱用小袋,每袋一升,为千家万户所施。

  大暑船须在大暑节之前赶造成功。大暑节前数日,于五圣庙建道场,延请和尚做佛事,还愿者纷纷将礼品送到庙内,以备大暑节装船。船须由一二名老大驾驶到椒江口处,然后老大改乘所带之小舢板回来,让大暑船趁落潮大水,渐渐远离海岸,飘向茫茫大海。船只飘得无影无踪,才算真正被五圣接受,称得上大吉大利,如果船遇东风无法东进,涨潮时飘回海门关,乃是不吉利的征兆。驾船老大须挑选驾船技术高,且享有较高威信之人,并于五圣像前跪拜三叩头之后方可上船。放船时,众求神还愿者双手捧香,于江岸向船跪拜遥祝,口念佛号送船,一时诵声雷动,蔚为壮观。

  首送之后,年年造船送船,渐成习俗。传说有一年大暑船出海后,因船上之烛火使海盗误以为商船,追赶就近喝令停船,可船行依旧,毫不理睬。盗船遂开枪射击以逼令停船,前船竟也开枪还击,令盗船无法接近。追了一夜,至天明时追上,跳上一看,竟是空无一人的大暑船。吓得海盗惊慌万状,连忙俯伏甲板,朝船上神龛连连磕头,请求饶恕。

  送大暑船活动以后逐渐演变成葭沚附近一带的节日盛会。大暑节到来之前,各方人士就开始准备,组织者请木工赶造船只烧香求神。还愿谢罪者,做买卖的生意人、民间艺人、戏班演员等从四面八方来葭沚。一时葭沚街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煞是热闹。

  送大暑船时,先要举行迎圣会,迎圣会分大迎、小迎。大年为大迎,小年为小迎,三年一大迎。迎圣会队伍前面有四人鸣锣开道,随后是八壮汉手执钢叉护持,然后是五名少年扮成的五圣,各跨骏马,由马保牵马侍候(有时亦坐彩轿)。五圣之后有四人抬的香亭或台阁,上点香烛,供两旁百姓参拜。此是主队伍。主队伍后面则是走高跷、卖水果、卖梨膏糖、唱桃街、补缸、舞龙、打花鼓、摔小球、抛瓷瓶等民间艺人化装,作各式即兴表演。最后是身穿红衣裳,颈上套白线(象征铁链锁身),手执香烛还愿的“罪人”队伍,他们都是曾经患重病,因祈祷五圣而病愈者,现在趁送大暑船时前来“谢罪”的。

  迎圣会队伍从五圣庙出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浩浩荡荡,煞是壮观。此时观者人山人海,万人空巷。队伍先缓缓两行去栅浦,然后折回向东,行至前周、东岸、闸头等地,进入葭沚大街,返回五圣庙。

  迎圣会以后是送大暑船,此时迎圣会队伍自动散开,一字儿排列在江堤上。时辰一到,为首者一声号令,鞭炮齐鸣,江堤上善男信女,手握香烛,口念佛号,磕头遥拜,目送大暑船起航,顺江直下海门关口。

  送走大暑船后,五圣庙戏台即开始演戏,少则三五天,多则七天、十天甚至半月,以示喜庆。葭沚街上上下下,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大暑节气送“大暑船”的习俗(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