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实用3篇)

时间:2016-06-03 07:49:3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北京的春节 篇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年味

北京的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交融的绝佳体现。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北京的街巷充满了浓厚的年味,同时也展现了城市的繁荣与活力。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也使得北京的春节具有了独特的特色。在传统的春节期间,北京的庙会是不可错过的活动之一。庙会上,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传统美食,如糖葫芦、麻花、豆腐脑等。此外,庙会上还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如杂技、舞狮、舞龙等,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而在北京的胡同里,也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年味。居民们会在家门口贴上红纸剪纸,挂上灯笼,给家中的门神贴上新的面孔,以驱邪辟邪,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除了传统的庙会和胡同文化,北京的春节也融入了现代的元素。例如,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是全国人民共同期待的盛事。晚会上,各地的艺术家们将带来精彩的节目,歌舞表演和相声小品都会让观众们笑声不断。此外,北京的购物中心和大型商场也会在春节期间举办各种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人们可以在这些商场里购买到各种新年商品,如年夜饭食材、年货礼盒、新年装饰品等等。

春节期间,北京的交通也变得更加繁忙。尽管有很多人选择回家过年,但仍然有很多人选择在北京过年。这些人会选择在春节期间游览名胜古迹,如故宫、颐和园等。此外,北京的滑雪场也是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人们可以在雪地中尽情滑雪,欢度春节。

总的来说,北京的春节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盛会。无论是传统的庙会和胡同文化,还是现代的晚会和购物活动,都让人们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北京的春节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喜庆,也展示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活力。无论是市民还是游客,都可以在北京的春节中度过一个难忘的假期。

北京的春节 篇二:北京的春节 高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北京的春节也在不断地与高科技元素结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既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庄重和内涵,也可以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创新。

在北京的春节期间,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来祝福亲朋好友。除了传统的拜年方式,如拜年短信、拜年电话等,现在还出现了更多新的方式。比如,人们可以通过微信红包来给亲朋好友送上祝福和喜庆。微信红包不仅方便快捷,还增加了一份乐趣和惊喜。此外,人们还可以利用视频通话的功能,在春节期间与远在他乡的亲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高科技也在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每年在北京举办的烟花晚会,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也利用了高科技的手段进行了创新。通过激光投影技术,将烟花和音乐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视听盛宴。这种创新的方式既保留了传统的烟花表演,又增加了科技元素,使得观众们可以享受到更加震撼和绚丽的视觉体验。

在北京的春节期间,人们还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来体验传统文化。例如,人们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参观故宫等名胜古迹。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人们带入一个虚拟的世界,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参观名胜古迹,了解历史文化。这种方式既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知识,又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总的来说,北京的春节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庙会和拜年的简单形式,而是与高科技元素相结合的独特体验。人们既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庄重和内涵,也可以体验到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创新。北京的春节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和感受,让人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

北京的春节 篇三

北京的春节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历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多少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们,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北京的春节(实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