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作文900字【精选6篇】

时间:2017-05-01 02:46: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一

清明节的由来与意义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四月初四或初五举行。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明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人认为,农历四月是春天的季节,大地万物开始复苏,人们纷纷外出踏青游玩,祭祀祖先。同时,清明节也是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化名人——孔子的诞辰日。孔子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理念和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明节的重要意义是人们怀念和缅怀祖先,传承家族文化。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擦拭墓碑、清理杂草、献上鲜花和食物,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这不仅是对祖先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家族传统的传承,让后代子孙能够了解和铭记祖先的付出和奉献,感受到家族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此外,清明节还有“踏青”的传统习俗。人们会结伴出游,赏花观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宜人。在这一天里,人们除了缅怀祖先外,也借此机会放松心情,放飞自我,享受生活。这对于现代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忽略了自己与大自然的联系,而清明节的踏青活动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清明节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它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有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意义。通过缅怀祖先、传承家族文化和踏青赏景,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家族凝聚力,同时也能够找回与大自然的联系,享受生活的乐趣。让我们在清明节这一天里,向祖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向生活表达最真挚的感恩之情。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二

清明节的风俗与习惯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一个充满风俗与习惯的节日。这些风俗与习惯代表着人们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清明节,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扫。这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人们会擦拭墓碑,清理杂草,献上鲜花和食物,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有的地方还会在墓前燃放纸钱,祈求祖先保佑家庭平安、生活幸福。祭扫祖先墓地是人们缅怀祖先、传承家族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让后代子孙了解和铭记祖先的付出和奉献的重要途径。

清明节还有一个特别的传统习俗——踏青。人们会结伴出游,赏花观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宜人。在这一天里,公园、山区、乡村等都会成为人们的踏青胜地。人们会带上食物、饮料,野餐、放风筝、放松心情,享受生活。这个习俗不仅让人们放松身心,也增进了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除了祭扫祖先和踏青外,清明节还有一些地方性的习俗。例如,有的地方会举行龙舟比赛,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的地方会蒸制青团,象征着团圆和繁荣;有的地方会举行打马球比赛,展示民间体育精神。这些习俗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形式和内涵,但都体现了人们对祖先的敬意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清明节的风俗与习惯丰富多样,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祭扫祖先、踏青游玩和其他地方性的习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家族凝聚力和社会和谐,同时也能够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乐趣。让我们在清明节这一天里,怀念祖先,传承文化,与亲朋好友一同共度这个特殊的节日。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三

  清明节将近,突然想起竹子。我对竹子的好感,却是在清明节那天的一场大雾里产生的。曾祖父的坟墓在深山里,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长的山路。当天凌晨,大雾漫天,几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选择在这样的时候出门是有道理的,因为在今天得去好几个山头祭拜先人。只记得,当天早上,爸爸挑着祭品走在后边,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边,如一只脱笼的小鸟。嘴里似乎还在哼着曲调吧,或许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长到我的胸前。我们经过了田野,绕过了小溪,爬上了陡坡,又翻过几个山头,终于来到一条峡谷里。爸爸轻轻喊了一声:“别跑得太快,前边是一片竹林了。”我应了一声,却一个劲地往峡谷里跑。爸爸在后边摇了摇头,微微地笑了。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欢竹子的。

  近了,近了。山风中吹来一阵沙沙的轻响,在弯角处我终于看到了竹林的身影。绿色般的潮水,从此在我的人生里扎了根,再也无法抹去。

  竹林上方的叶子雀跃地随风倾倒,发出寒战的声音,宛如一片绿色的急流,所有的叶子都朝着一个方向。那修长而青翠的叶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争渡。我站在万千的竹子当中,只觉得自己已被绿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耸云霄,一直长到了峡谷的顶端,遮没了天空,嬉戏着白云。细小的竹子,刚刚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像我的手指大小,嫩绿地,也在枝头泼洒出一簇簇细小的舟子,加入这雾中的争流。绿色的震撼铺天盖地,万千的翡翠招摇在我的面前,我抚摸着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间绕来绕去,只觉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爸爸放下肩头的祭品,站在林间,也有点出神。

  林间传来清脆的鸟鸣声,那是山雀吧,在绿色的枝头上跳跃着,尽情地享受这天地的气息。潺潺的声响,那是从岩缝里渗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莹。寒雾在竹子身上渗出一颗颗的水珠,有的顺着竹节轻滑而下,留下溪流走过的痕迹;有的从叶尖晃了几晃,便顽皮地荡了开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坠而去。

  后来,或许是第一缕刺破林间雾气的阳光唤醒了爸爸吧。他用一把小刀削下拇指大小的一根竹子,递给了我。轻轻拍了拍我的小脑袋,唤道:“走吧,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或许是年幼吧,也或许是不对先祖们感情不够深沉。荒山中的孤冢总让我感觉阴森,要是没有爸爸在身旁的话,我敢担保我会吓哭的。那年的清明没有留下太多关于祖先的记忆,却永远铭记了那片竹林,那片绿色的,空灵的世界。也记得了爸爸削给我的那根竹子,那根在清明的夜里削成了笛子的竹子,在爸爸唇边吹响的竹子。那一缕悠扬而深邃的声音,就这样贯穿了我的整个童年,也贯穿了我的整个人生。

  是的,后来我长大了。读到了许多关于竹子的诗句,例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轼的吧,又读到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王维的吧。读了很多很多,也见过许多人画竹,如郑板桥的画,但却总觉得失落。那片空灵的世界,没有任何诗句,没有任何画笔可以替代的。是的,至少在我心里是这样的。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四

  去年清明节,我收到了一份让我倍感意外的礼物:两名女生下课时跑上讲台,送给我两朵纸质的小白花,祝我节日快乐。那一瞬间,我本能地感到尴尬和不悦,这是在咒老师吗?多不吉利!

  冷静下来之后,我陷入了思考,孩子们还小,她们以为过节就该送礼物,却并不清楚清明节的含义。作为语文教师,我有责任对学生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今年清明节,我变被动为主动,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节日,送学生一份特殊的清明礼物。

  首先,我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知晓清明节的风俗。我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当清明节专题学习的ppt文稿呈现在班班通大屏幕上时,学生们眼前一亮: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常见的风俗习惯有踏青、植树、放风筝、扫墓&&原来清明节是这样的一个节日,还有这么多的风俗习惯呀!学生们眼里闪出惊喜和兴奋。

  专题学习只是第一步,我为学生们设计的丰富多彩的周末活动也正紧锣密鼓地展开。连续两周的周末,学生们和家长一道外出郊游踏青、植树、放风筝,并撰写活动日记。在我的建议下,三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家长们纷纷带着孩子给逝去的亲人们上坟。

  学生郊游踏青,我也没闲着。在周末,我探访了茶花园,游历了空山洞,闲走了文峰公园,攀爬了水库大坝&&我要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提高辨识能力,以便更好地捕捉学生活动日记中的真善美,迅速发现学生习作的缺憾和不足。

  为了让孩子们对清明节有更直观的认识,我开始着手准备两个活动烈士公园扫墓和公园踏青游玩。为了让活动开展得更有意义,我还专门制定了活动方案,拟定了扫墓议程、挑选了扫墓学生代表,推出了小主持人,准备了鲜花。

  烈士公园祭扫活动在清明节前一天如期举行。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举着鲜红的队旗,拿着自备的小白花,来到烈士公园。在纪念碑前,孩子们默哀、宣誓、敬献小白花,神情是那样庄严、静穆、认真。我举起照相机,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祭扫结束,我便带着学生去公园踏青游玩。到公园后,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飞散开来。他们在沙坑里跳跃,在石象上攀爬,在飞机下簇拥,在神秘洞穿梭,在浅水沟里嬉戏,争相在老师镜头前摆拍,忙得我不亦乐乎。

  清明小长假第一天,不少学生迫不及待地将祭扫踏青活动的习作以邮件的方式发给了我。我再次徜徉在孩子们的欢乐和喜悦中,徐行在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中。清明小长假三天,我一刻也没闲着,选习作、忙修改、作点评、编目录、制封面、洗相片、电子排版、纸质打印。一切都在忙碌而有序地进行。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五

  若说清明节,悲伤感自是少不了的,可那天我的“悲伤”却是别人强加的。

  “这次的清明节,我们去你爸爸的镇江老家好不好,就当祭祖,顺便踏青,那儿一定又开满了油菜花。好久没看了呢。”妈妈一脸期待地说。

  “好啊,我没意见的!到时候把爷爷一块带去吧!”我附和道。

  这话说完,清明节一到我就后悔了。

  清明节一早,我们就出发了,满怀对乡村老家的幻想,我来到了宝堰,爷爷很是激动。因为这儿有他的兄弟姐妹,连天津的也赶来了呢。我被爷爷拉着手,挨个介绍,其中有一位是爷爷的大哥,他从爷爷手中拉过我的手,说了句“多大了啊”我的脸上似乎是被喷上了什么,我忍着点不满,保持礼貌地答他道“十四周岁了爷爷”。

  趁他不注意,我别过脸去,擦了擦脸。“哦,十四岁了啊,比我那小孙女还大了一岁呢。”我笑了笑,他又自顾自话地说道:“我那小孙女吧,长得活泼又灵巧,很水灵,你呀,像极了你爸爸,骨架子大了些,看上去少了几分活泼。”说完,他摇了摇头。

  我愣了一下,心里像是有百万蚂蚁大军在打架,别扭感随即而至,我不知说什么,只得尴尬地笑两声。

  “我那小孙女啊,成绩可好了,年年全天津市第一名。天津市是个大城市啊,她能考第一也是她用功啊。哦,对了,你在班上能排多少名啊?”他终于回过头来看看我,像是信心十足我的成绩不怎么样,于是抓着我的手继续向前走。

  “中等吧,我的成绩不太稳定”我有些不耐烦。“不稳定可不行。你爷爷还是你们那儿……叫城中的老主任吧?对吧?我没记错吧?作为李家的孙女,你这样可不行,长的个子还行,平时饭量不小吧……”他眉毛向上挑了挑,眼睛有些浑浊,望瞭望我,若有所思。

  我不再相会大红色呢么,努力想着,妈妈说过,年纪大的人容易唠叨,你要耐心!我深吸了一口气,眼看要到祖坟了,大概那时候,他会放开我的手了吧,手掌心已经被捏出了汗。

  “这是我们李家的祖坟,没来过吧,祖上是地主,娶了两个老婆,还有很多子嗣,排上几代才能到我和你爷爷这一辈,我死后,一定也要葬在这。”他花白的头发被风吹得凌乱,头仰着,看着上方,眼中有着我读不懂的感情,手依旧没放开。

  不知不觉,他抓着我的手讲了一上午,我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沉重。

  吃午饭了,我想兴许可以歇歇了,他却抓着我的手“来来,这边靠爷爷坐。”我只好挨着坐了下来。“我又没有跟你说过我的小孙女,长得灵巧,还是全天津市第一。”他洋溢着骄傲的神色。“哦!这个你肯定不知道!他还曾被教育局推荐,被******总理接见过呢!”他开始自说自话,仍是抓着我的手,我没法吃饭,又听他说了好久。

  我越发的不耐烦了,起初,我还有些理解他自己孙女自豪的心情,可总拿我做比较,喋喋不休,我的眉头皱了起来。

  又在不知不觉中,天空如同火烧,夕阳西下了,我变得有些困乏,望着脚边的小草,我竟无比惆怅,也不知是如何被送进车,就这样睡着了。我在家中醒来,跑出去,对妈妈说自己做了个好累的梦,一个爷爷拉着自己的手说了好久的话。妈妈苦笑着给了我一盒天津大ma花:“诺,那爷爷送的。”

  我愣在那儿,突然脑中浮现那个爷爷的身影,花白的头发,无尽的孤独,他大概,很久没找人聊过天了吧。我看着手上的盒子,陷入思考。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六

  时下,鸭梨儿并不是国人爱食的水果,这不仅因为又涩又大的梨核难以入口,更因为水多肉少的梨儿除解渴去火,实在没有多少美味可言。大学毕业后,分到一处山乡中学任教。当地的同事家里有梨树,每到秋季果熟时节,同事就邀请到梨行里吃梨。看到那缀满枝头的金黄梨,忍不住摘一个大快朵颐一番,但往往吃不上一个就作罢,同事送的梨子也送别人。

  每年春天的看梨花,却是少有的兴致。那满山遍野的梨花,如圣洁的流云,似绽放的木棉,将整座山装点成为一片片雪野,在山坳石缝间突兀而出,错落有致,成为游人最为赏心悦目的一景。

  俗语说:“梨花落,清明到。”今年的清明节,天气持续降温,加之多年罕见的一场暴雨,盛开的梨花得以连日不败,在乍暖还寒的仲春时节显得愈发清丽,惹人怜爱。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来到“千亩梨花飘香”的神童山下,体验清明踏青的乐趣。

  山还是那座山,树大多还是那片树,但游人如织,或举家同游,或朋友相邀,或情侣相携,在一片片赞叹声和相机闪光之中,这座往昔落寞的小山显得格外喧闹而嘈杂。走在山间小道上,对扑面而来的梨花便更多一份流连。

  心仪梨花,始于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那质朴素雅的白花,恰如无瑕美玉,更胜出水芙蓉,给人以生命的敬畏和无尽的遐思;感念梨花,是在读过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后,蓬勃绽放,如雪如荼,让人心生敬畏而倍感爱怜。如今,在这座小山上走近梨花,质朴的花,一簇簇,一丛丛,缀满枝头,迎风招展,没有牡丹的雍容,没有桃花的娇艳,没有水莲的孤傲,没有菊花的萧瑟,冰清玉洁,独立寒风,让人顿生敬畏和怜爱。一阵山风吹过,碎散的花瓣微微颤动,我的心也随之而栗——多可畏可敬的花啊,在这贫脊的山间绽放,耐得孤寂清苦,不惧风霜雨雪,如大山母亲般坚强不屈,孜孜以求。回头再看这冰清玉洁的梨花,越发觉得她的可亲可敬。

  那株老梨树怕有几十年吧,合抱粗的身躯,苍劲盘旋的虬枝,婆娑的枝叶,在山间拧成一股劲,绽放出一树的雪白,给人“伏青白以死直兮”的敬意。年轻人纷纷在树下合影,脸上洋溢着花样年华的幸福;爱动的孩子攀上树,模仿着影视中名星的动作,尽显童真烂漫的可爱。一树梨花一树春,穿梭于梨花丛中,春天的美好荡漾在于每个人的心中,生活便有别一样的色彩。

  晚上,在山下与朋友聚餐。席间,上一道菜,用南瓜状小盘托着半块精美的熟梨,入口如鲜美的桃子,软甜清爽,别有滋味。“梨子的滋味,尝一尝才知道。”人生更是如此,落花流水春去也,在这梨花盛开的时节,拥有那份美好,何必计较曾经的短暂?

  清明时节梨花香,一树梨花一树情。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