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设计B(精简3篇)

时间:2017-06-06 01:25:4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设计B 篇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除法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表内除法则是其中的一种计算方法。本文将介绍二年级数学下的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中的设计B,并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

设计B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来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的运用。首先,设计B会给出一些具体的除法算式,要求学生计算出商和余数。这些算式既有整数的除法运算,也有小数的除法运算,能够充分考察学生对表内除法的运用能力。其次,设计B还会给出一些应用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除法运算,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B中,我还加入了一些思考题,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表内除法。例如,我会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除法的结果是一个有限小数,而有时候结果是一个循环小数。通过这些思考题,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本质和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表内除法,我还设计了一些游戏和活动。例如,我会让学生参与一个名为“除法接龙”的游戏,要求他们依次说出满足一定条件的除法算式。这样的游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会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一些小组练习,要求他们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设计B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表内除法。通过练习题、思考题、游戏和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表内除法运算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通过设计B的学习,学生将会对表内除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设计B 篇二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除法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表内除法则是其中的一种计算方法。本文将继续介绍二年级数学下的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中的设计B,并重点讨论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表内除法的规律和特点。

设计B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和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表内除法的规律。首先,设计B会给出一些具体的除法算式,要求学生计算出商和余数。通过这些算式的练习,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表内除法的运算方法。其次,设计B会给出一些特殊的除法算式,要求学生观察和总结其中的规律。例如,当被除数是10的倍数时,商的个位数和余数的个位数有什么规律?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发现表内除法的规律和特点。

在设计B中,我还加入了一些拓展题,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表内除法。例如,我会让学生思考在计算中如何利用倍数的概念来简化计算过程。通过这些拓展题,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表内除法的技巧,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表内除法的规律和特点,我还设计了一些实验和探究活动。例如,我会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具体的数进行除法运算,观察和总结其中的规律。通过这样的实验和探究活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表内除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会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我会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除法算式,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算式发现规律。通过这样的创新活动,学生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设计B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表内除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练习题、拓展题、实验和探究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总结表内除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表内除法。相信通过设计B的学习,学生将会对表内除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运用。

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设计B 篇三

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设计B

第二课时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13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

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所喜欢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2、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租船问题。具体感知“每4个人一组租一条船,24人分成这样的6组,就要租6条船。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学习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三第4、5题。

(1)、第4题。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露分的过程和结果。

(3)、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帮助小动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 )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提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景,如“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突出平均分的实质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加深对“平均分”方法的了解。利用开放题提供给学生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例子,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设计B

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设计B(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