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文化

出家什么意思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出家,是指离开亲人、家庭、事业这样的世俗世界,到道观里做道士,或到寺院里做尼姑、和尚。一般出家后的人每天得吃斋修道、不能结婚生子,以解脱为目标进修行。

由来

说法一

原文文献:

先德有言: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夫将以武功定祸乱,相以文学兴太平。天下大事皆出将相之手,而曰出家非其所能,然则出家岂细故哉?今剃发染衣,便谓出家。噫!是不过出两片大门之家也,非出三界火宅①之家也。出三界家而后名为大丈夫也;犹未也,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而后名为大丈夫也。古尊宿②歌云: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两字人知少。最胜儿者,大丈夫也。大丈夫不易得,何怪乎知出家两字者少也。

注释:

①三界火宅: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火宅,喻众生在三界中过生活,犹如住在火宅里一般,备受熬煎。《法华经·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②尊宿:“德高曰尊,耆年曰宿。”即德尊年高者。

译文:

古德说:“出家是大丈夫的事,不是将军宰相所能做得到的。”我们知道,将军可以凭武功平定贼寇的祸乱,宰相可以凭文才学识治理政务,使国家太平。凡天下的大事,全都掌握在将相手里,然而先德却说出家不是他们所能做得到的,可知出家并不是一种简单容易的事。现今有些人,只要剃了头发,披上一领坏色衣,便说是出家了。

唉!这只不过是出有两扇大门的家,并不是出三界火宅的家啊!能够出离三界的家,才可以称为大丈夫;但还未完全够格,要与三界众生同出三界,然后才真正可称为大丈夫。古尊宿有一歌,词中说:“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二字人知少,”最胜儿,就是指大丈夫。但要做大丈夫不容易,这就难怪能理解“出家”二字含意的人少啊!

说法二

原文文献:

人初出家,虽志有大小,莫不具一段好心。久之,又为因缘名利所染,遂复营宫室①,饰衣服,置田产,畜徒众,多积金帛②,勤作家缘,与俗无异。经称一人出家,波旬怖惧③。今若此,波旬可以酌酒相庆矣!好心出家④者,快须着眼看破。曾见深山中苦行僧,一出山来,被数十个信心男女归依供养,遂埋没⑤一生,况其大者乎!古谓必须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是出家以后之出家也。出前之家易,出后之家难。予为此晓夜惶悚⑥。

注释:

①宫室:古时房屋的通称。《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外。”

②金帛:指财物。

③一人出家,波旬怖惧:波旬,恶魔名。译者为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又译恶者,能成就恶法,怀恶意故。《智度论》曰:“当出家剃头著染衣受戒,是时魔怖。何以故怖?魔言是人必得大涅盘”。

④好心出家:《行事钞》云:“真诚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厌三界之无常,辞六亲之至爱,舍五欲之深著。良由虚妄之俗可弃,真实之道应归,是宜开廓远意,除荡鄙怀,不吝身财,护持正法。”不为名利所牵,不为王力所逼,不为邪求活命,不为避懒偷安,不为负逃债难,惟为生死,为菩提,正信出家,是名好心出家。

⑤埋没:隐而不显。如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云:“可惜明珠乃受淤泥埋没。”

⑥惶悚:恐惧不安。

译文:

通常人在初出家的时候,虽所立的志向有大小的不同,然而没有不怀着一片好心的。可是时间久了,一旦受着名利等种种因缘所诱惑,便又重新开始营造房屋,讲究衣服,置买田产,畜养徒众,多积财物,勤作家务,与世俗的人无别。经说;“一人出家,波旬怖惧。”如果像这样的出家人,波旬不但不怖惧,而且还会欢喜得互相酌酒庆贺呢!好心出家的人们啊,请赶快醒悟,把一切世缘尽情看破!

曾见一位住在深山中的苦行僧,一出山来,被数十位信众男女归依供养,便荒废了一生的道业,何况其他更大的障缘呢?古人说:“重离烦恼之家,再割尘劳之网。”这是说出家以后的又一次出家。出前一次的家容易,但要出后一次的家,那就难了。我为此而日夜恐惧不安。每天都有人问出家,可有几个人真正能发起坚决出家的心,去做一个人天导师的僧宝呢?

经文记载

《维摩经》弟子品曰:“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维摩经》方便品曰:“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

《释氏要览》上曰:“毗婆沙论云: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

《梵语杂名》曰:“出家,波吠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