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人物

费祎是怎样的人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费祎(?-253年2月),字文伟,江夏(今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

简介

费祎少时丧父,跟随族父费伯仁生活。伯仁之姑,正是益州牧刘璋之母。刘璋遣使迎接费伯仁,费伯仁便带着费祎游学入蜀。后来刘备平定蜀中,费祎便留在益州,并与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齐名。其时许靖丧子,董允与费祎正要一起出席葬礼。董允向其父董和请求车驾,董和便遣一乘鹿车给二人。

董允见此,面有难色,费祎却从容走前先上鹿车。及至丧所时,诸葛亮及国中诸贵人均已齐集,车乘也很华丽,董允神色犹未泰,而费祎却晏然自若。驾车人回来后,董和问及备细,知其如此,于是向儿子道:“我常常以为你跟文伟(费祎字)之间的优劣未可分别,但从今以后,我对这个问题不再有疑惑了。”

费祎深得诸葛亮器重,屡次出使东吴,孙权、诸葛恪、羊茞等人以辞锋刁难,而费祎据理以答,辞义兼备,始终不为所屈。孙权非常惊异于他的才能,加以礼遇。

北伐时为中护军,又转为司马。当时魏延与杨仪不和,经常争论,费祎常为二人谏喻,两相匡护,以尽其用。诸葛亮死后,初为后军师,再为尚书令,官至大将军,封成乡侯。费祎主政时,与姜维北伐的主张相左,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蜀汉的发展尽心竭力。费祎性格谦恭真诚,颇为廉洁,家无余财。后为魏降将郭循(一作郭脩)行刺身死。葬于今广元市昭化古城城西。

人物评价

孙权: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

《祎别传》:祎雅性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 无异凡人。

诸葛亮:此皆(当中有费祎)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陈寿:费祎宽济而博爱,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

费祎墓

费祎死后,后主刘禅根据他对汉室所建的功勋,谥赠“成乡敬侯”,并为其举行国葬;将其安葬于汉寿城西门外社稷坛南边。并勒石竖碑镌刻:“汉尚书令费公敬侯之墓”。经千年风雨泯蚀,其碑字迹斑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县令吴光耀又重立一碑,其字由其十一岁长女吴正敬书写。碑文字迹浸润童女的娟秀,一派聪慧之气。是不可多得的石刻珍品。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费祎的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同,性格宽和,刘备平定益州时,在蜀为文官。刘备死后,诸葛亮辅刘禅当国,重用费祎及蒋琬等。南征孟获时,诸葛亮以费祎为长史随军。后来兴师北伐中原,诸葛亮撰《出师表》,称费祎等“皆良实,志虑忠纯”。北伐期间,费祎常为使节,往来汉中成都,又常替魏延、杨仪弭息纠纷。

诸葛亮死时,将国事付与蒋琬、费祎;其时魏延不服诸葛遗命,费祎以其反情告杨仪,并回奏后主,方证是非。后杨仪又不服待遇,口出不臣乱言,亦赖费祎密状其词,以正国法。后来姜维执意北伐,费祎以内治无人、国实不殷阻其事,然皆不为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