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  历史事件

意大利万神殿的建筑特色

编辑:古诗文网发布时间:2022-07-25

现今所见的万神殿主体建筑是哈德良皇帝于公元120-124年所建,为43.4米高的圆形堂,其内仍供奉罗马的所有神袛。公元609年万神殿被赠予教皇,随即改为天主教堂,将多尊圣骸保存于内,更名为圣玛丽亚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后拉特朗协约将其定为意大利国立教堂。也正是因此,万神殿才在后来幸存下来,没有被视为异教建筑而毁灭。

万神殿是古罗马建筑艺术的杰作。万神殿的基础、墙和穹顶都是用火山灰制成的混凝土浇筑而成,非常牢固。万神殿的底平面直径也为43.4米,与高度相等,使得内部空间非常完整紧凑。万神殿下半部为空心圆柱形,从高度一半的地方开始,上半部为半球形的穹顶。万神殿的基础部分底部宽7.3米,墙和穹顶底部厚达6米,穹顶顶部厚1.5米。

为使穹顶墙厚的递减更有利于万神殿整体建筑的稳固,万神殿穹顶内壁被整齐划分为5排(每排28格),每一格皆被由上而下雕凿凹陷,不仅使墙厚的递减更为合理,也增加了万神殿内部的美观性。为了减轻穹顶的重量,建筑师巧妙地在穹顶内表面作了28个凹格,分成5排,同时,在墙上有门的的前提下还开了7个凹室作为祭龛,这些祭龛里原来放的可能是神像,一些名人的墓穴,如意大利统一后的第一个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的墓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画家拉斐尔的墓。

穹顶顶部的矢高和直径一样,也是43.3米,这样,万神殿的剖面恰好可以容得下一个整圆,而它的内部墙面两层分割也接近于黄金分割,因此它常被作为通过几何形式达到构图和谐的古代实例。在穹顶的中央,直径8.7米的圆形洞口象征着神殿同诸神之间的联系,它会吸引并重新分配穹顶巨大的张力。雨水也会从洞口进入,但会通过倾斜的大理石地板上22个几乎看不到的小洞排走。

万神殿内的七座壁龛,分别供奉战神和朱利奥·凯撒神明和英雄,除壁龛外,殿内还有很多神明和英雄的雕像。万神殿内侧面的小堂,是拉斐尔、意大利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翁贝尔托一世和他的妻子玛尔盖丽妲王后等重要人物的长眠之地。

万神殿的装饰风格前后发生过很大变化。供奉诸神时期的描画神人大战的铜雕等大量装饰,在改为教堂后被大面积更替,原有的屋大维与阿格里帕的雕像也已不在。神殿入口的青铜大门,原与穹顶和门廊天花板所覆的镀金铜瓦互为呼应,现今铜瓦早已用作他途,只留雕工精美的青铜大门镇守那一份已逝的气势。

万神殿内宽广空旷,无一根支柱,穹顶顶部开有直径9米的圆洞,这是整个万神殿内唯一的光源来源。万神殿的正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柱廊,宽约34米,深达15.5米,有16根高12.5米的科林斯柱式的柱子,前排8根,中、后排各排立4根,这些柱子都是用花岗岩加工而成,柱身高12.5米,柱的底部直径为1.43米,柱头和柱的底座是用白色大理石加工的。穹顶和柱廊原来都是用镀金铜瓦覆盖的,公元663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下令揭下运往拜占廷。735年以后,罗马人用铅瓦覆盖。17世纪上半叶,柱廊的铜质天花也被人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