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浅谈知假买假行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知假买假行为在消费市场上越发严重。知假买假行为指的是消费者明知所购买的商品是假冒伪劣产品,但仍然故意购买使用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自身的权益,也对整个市场秩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知假买假行为的监管和维权尤为重要。
首先,知假买假行为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例如,购买假冒药品可能导致疾病加重或产生不良反应;购买假冒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此外,购买假冒伪劣产品还可能导致财产损失,因为这些产品通常质量低劣、性能差,容易出现故障或损坏,消费者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金钱进行维修或更换。
其次,知假买假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消费者的知假购买行为使得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量不断增加,为制假售假者提供了可观的利润空间,进一步鼓励了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这种扭曲了市场竞争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损害了那些遵守法律、生产正规产品的企业的利益。长期以来,知假买假行为对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扰乱了正常的经济运行。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其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核心法律。该法律明确规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如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并对商家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禁止和处罚。此外,我国还建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权机制,鼓励消费者通过投诉、申诉、起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然而,现实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知假买假行为的主体往往是一些缺乏法律意识的消费者,他们对自己的权益保护意识不强,或是出于某种目的选择了知假购买。其次,一些商家利用各种手段掩盖商品的真实情况,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导致了知假购买的发生。此外,一些消费者在发现购买的商品是假冒伪劣产品后,由于消费金额较少或维权成本较高,选择了不维权的行为。
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知假买假行为的监管和维权,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其次,加强对市场的监管,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加大对知假买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对商品质量的监测和检验,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减少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最后,建立健全的消费者维权机制,降低消费者维权的成本,提高维权的成功率。
总之,知假买假行为对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损害。加强对知假买假行为的监管和维权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只有通过加强法律宣传和教育、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及完善消费者维权机制等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浅谈知假买假行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论文 篇三
知假买假行为是指消费者明知购买的商品是假冒伪劣产品,但仍然选择购买并使用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背景下引起了广泛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我国消费者保护的重要法律法规,对于知假买假行为的规范和打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应对知假买假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首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明确对知假买假行为的惩罚力度。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知假买假行为的处罚并不明确,这给了一些消费者以侥幸心理,认为即使知假买假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惩罚。因此,我们需要在法律层面对知假买假行为作出明确规定,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起到震慑作用。
其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加强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是知假买假行为的根源,只有通过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知假买假行为的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此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应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辨别能力,使其能够正确判断商品的真伪,并拒绝知假买假行为。同时,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宣传,使消费者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保护的渠道,提高维权意识。
最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应加强对商家的监管和信用评估。加强对商家的信用评估可以提高商家的诚信度,减少假冒伪劣商品的流通。同时,加强对商家的监管,建立严格的制度和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综上所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知假买假行为,我们应当加强对其的惩罚力度,加强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辨别能力,加强对商家的监管和信用评估。只有通过多方合力,才能有效应对知假买假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浅谈知假买假行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论文 篇四
浅谈知假买假行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论文 篇五
摘要: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制定的,但其保护的消费者是社会经济弱者,知假买假者并不属于社会经济弱者的范围,其知假买假的行为也并非一种正常的生活消费行为,所以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否应该保护知假买假行为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虽然有些时候知假买假行为可以用来打击假冒伪劣者,但是其在寻求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却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探讨了知假买假行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知假买假;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如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假冒伪劣产品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知假买假行为。自知假买假行为出现以来,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就成为了社会各界的讨论热点:知假买假行为到底是否应该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认为应该受保护的一方认为,知假买假者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后自身的消费者权益同样受到了侵犯,所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该保护知假买假行为。而认为不应该受保护的一方则认为,知假买假者并非是受欺诈的消费者,而且其购买商品的目的也不是消费,所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应该保护知假买假行为。对此,笔者也有着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对知假买假行为的立法争议
我国第一例知假买假行为发生在1995年,自此开始关于知假买假行为是否应该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成为了社会争论的热点。虽然各地区都对此制定了相关条例或办法,但各地的规定各有不同,一直未形成统一的观点。2000年浙江省人大曾对知假买假行为予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而同一时间上海市则对知假买假行为不予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同样,在司法实践之时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案例,同样情况的案件,有的知假买假者获得了胜诉,有的知假买假者则败诉。甚至于案情基本相同的案件,在同一个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却获得了一胜一败的判决结果。由此可见,在我国的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关于知假买假行为是否应该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存在较大的争议。
二、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应该保护知假买假行为一方的观点
饶世权、郭卫斌等人认为,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保护的是属于社会经济弱势一方的消费者,而知假买假者并不属于社会经济弱者的范围,其在购买商品前已经知晓了该商品是假冒伪劣产品,甚至于有的知假买假者比假冒伪劣者更加了解该商品,并非是受欺诈的消费者,与在购买前不知情的消费者情况不同,所以不应该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还有人认为,知假买假的行为并非一种正常的生活消费行为,其购买商品的目的也不是消费,而是所谓的“替天行道”,或者纯粹为了谋取利益,这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功能不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功能应当是保护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免受损失及在受到损失后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
三、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该保护知假买假行为一方的观点
1.知假买假者同样是消费者
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该保护知假买假行为一方的观点认为,知假买假者同样是消费者,因为其同样消费购买了商品,而只要消费购买了商品就可以认定为是消费者。而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制定的,知假买假者既然也是消费者,那么就应该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如果对消费者的界定进行进一步划分的话,应当将一切非是为了生产经营才购买商品的都列为消费者范畴之内,不能否认其消费者的身份。
2.保护知假买假行为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目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的核心内容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同时这也是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主要方式。从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本意来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第一位的,无论知假买假者的主观目的和意图为何,其在消费过程中都受到了权益侵害,这就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内容之列。在市场交换关系中,购买者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目的也是为了保护弱者,而知假买假行为同样也是打击假冒伪劣者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是一致的,所以不应该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排斥。
3.知假买假行为的社会功能
目前我国市场上假冒伪劣的“山寨”产品横行,这极大地影响到了市场的良性发展,社会公众都对此深恶痛绝,却苦于没有很好的方法制止和打击这种现象。如果知假买假行为可以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那么人们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打击假冒伪劣者,从而弥补了政府在这方面监督力度的不足,是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的。因此笔者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该保护知假买假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知假买假行为是否应该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都是社会的热点争论话题,对此正反双方都持有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知假买假行为是有益于市场监督的,所以应当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郭明瑞.“知假买假”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吗?——兼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J].当代法学,2015,06:68-73.
[2]殷婕.探讨知假买假的行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3,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