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佛道儒共存现象的文化和旅游价值论文 篇一
崆峒山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和儒教的重要圣地。崆峒山因其佛、道、儒三教共存而闻名于世,这种共存现象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宗教多元和和谐共处,也给崆峒山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首先,崆峒山的佛、道、儒共存现象展示了中国宗教多元的特点。佛教作为中国境内最早传入的外来宗教之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道教和儒教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和哲学体系,有着悠久的传承。这三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景观。崆峒山作为佛、道、儒三教共同聚集的地方,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宗教的多元性,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宗教宽容和和谐共处。
其次,崆峒山的佛道儒共存现象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价值。佛教、道教和儒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代表了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也蕴含了丰富的艺术和文化元素。在崆峒山,游客可以欣赏到佛教寺庙的壁画、佛像,感受到佛教的宁静和智慧;也可以体验到道教的修身养性之道,领略到道教的自然观念和修行方式;还可以学习到儒教的人伦道德和礼仪文化,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些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崆峒山独特的文化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最后,崆峒山的佛道儒共存现象也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崆峒山吸引了大量的佛教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同时,崆峒山也是中国道教和儒教的重要活动场所,吸引了众多信徒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这些都为崆峒山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当地可以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和体验,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崆峒山的佛、道、儒共存现象展示了中国宗教多元和和谐共处的特点,也为崆峒山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和旅游价值。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应该积极发展和利用其旅游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中国的宗教文化。这不仅有助于加强国内的宗教和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只有将文化价值与旅游价值相结合,才能实现崆峒山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崆峒山佛道儒共存现象的文化和旅游价值论文 篇三
崆峒山佛道儒共存现象的文化和旅游价值论文
中国两千年的思想史,是一部佛、道、儒三教鼎立、互为融合的历史,"三教合一"这一现象自秦汉出现一直到清末,时间长达1800年左右,影响波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境内的崆峒山,也有佛教、道教与儒教文化现象共存于此。
一、崆峒山佛儒道三教共存共尊现象的历史沿革
据道教典籍记载老子的前身广成子,曾在崆峒山修炼,于是崆峒山被誉为"天下道教第一山".
崆峒山地区有术士隐居是在秦汉时代,到魏晋时道教宫观出现。到了嘉靖初年,朱元璋的后裔被封为驻守平凉的韩王,当时的韩王王妃特别崇尚道教,于是对崆峒山太和宫等道教宫观进行大规模修建。自此,道教便开始在崆峒山代代相传,到1949年前时已传至第三十代,当时全山道士不下百余人,道观教宫多达四十余处。佛教在崆峒山也已有将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曾为山上明慧禅院御赐田地,仁智禅师于是在崆峒山中台至皇城修筑上天梯石台阶。元朝时安西王信奉佛教,在崆峒山东台主持修建了宝庆寺,封王相商挺为宝庆寺主持,他的责任范围是管理陕西、四川、西夏等省的佛教事务。再到明代万历年间,中台凌空塔建成,当时皇太后给崆峒山赐赠佛教经书达三万多册,明神宗还给崆峒山真乘寺藏经楼题写了匾额。至清朝初年,崆峒山佛教寺院发展到鼎盛,地址多达19处。另外在儒学方面,崆峒山培育了一批学者。比如皇甫谧,是医学针灸鼻祖,博学多才,着有《甲乙经》;汉代的著名学者王符着有《潜夫论》;"明八大才子"之一的赵时春、明代前七子李梦阳(号崆峒子)等,均为儒家名人。[1]
二、崆峒山佛道儒文化现象的具体内涵
崆峒山地区将佛、道、儒三教集于一山之上、祀于一洞之内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体现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文化特质。
1、崆峒山古建筑呈现佛道儒共存共尊特点
崆峒山古建筑群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廊阁相连,依地赋形,分布在林中、山涧、崖畔、水上,使人文建筑与自然山水巧妙地融为一体。有明清以来的遇真宫、十二元帅殿、药王洞、磨针观、南崖宫、三教洞、灵官洞,真武殿、玉皇殿、三官殿、天师殿、太白楼、献殿、药王殿、老君楼(壁画)、雷祖殿、玉皇楼、三星殿、龙君殿、眼光殿等二十多处,这些古庙殿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共一千多间,规模宏大,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中台塔院有法轮寺大雄宝殿、方丈楼、藏经楼、重修灵龟台,文殊菩萨殿、莲花寺、茶庵寺,西台有菩萨殿,天台山有观音阁,这些以塔院、莲花寺为中心的佛教建筑群,以及塔院保存的宋代石经幢、缅甸玉佛、宋代凌空塔、唐代砖雕,都是十分珍贵的佛教类的历史文物。同时,崆峒山上既供奉了道教的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像,又供奉了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像,还供奉了佛教的释迦牟尼雕塑,更有彰显佛儒道三教融合的三教洞。这里汇聚了文曲星、观音菩萨、药师佛、接引佛、地藏王、韦驮、关圣帝君等三教中的几十位神仙,真正体现出佛儒道三教共存,和平相处的特质。
崆峒山现存的建筑大多重建于清末光绪年间到民国初年。在各类建筑的门匾楹柱上,我们搜集了130多幅白话楹联,而这正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由此看出,崆峒山在佛道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儒家文化思想,展示出三教合一、以儒为宗的特点。
2、以"善"为主的民众心理佛、道、儒三教的价值取向不同,儒家倡导积极入世,佛家推崇出世,道家向往无为,但是在崆峒山,三教竟然结合得如此的"紧密",由此也深刻展示出当地民众的集体心理特质。在三教思想比较方面,一般认为儒家重礼而不重人身、重群体而不重个体,儒家思想是有失偏颇的。但在《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 中却对此持不同观点:"儒家的重人伦、重群体是对个体、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也可以说,儒家的重群体、重人伦就是从重个体重人伦出发的,最终仍然回归到对这个个体人的关注。"[2]
认为儒家是很重视人本身的。道家的取向是道或自然,但它的终极目标仍然是人生,希望人们能够按照道家的自然论去实现人的价值。把道法自然的哲学变成养生修行的人生实践,则是对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平衡与补充。佛教虽以出离现实为目的,但又对人的自由加以肯定,进而显现出追求实现人的永恒价值的思想诉求,这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儒道思想的不足,而且对佛教和道教的现代化及大众化具有深远意义与影响。[3]
佛、道、儒三教虽然在教义上有诸多不同,有些方面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但劝人为善和劝人向上的精神内涵却是相同的。儒教最主要的是一个字:"伦",也就是伦常。
教导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炼的"命",重视"养生、遁世、穷万物".佛家讲的是"性",是"心性",也就是修养,讲究"见性、救世、通万有".总括一下,儒家的德"正心"、佛家讲究的"明心"以及道家追求的"炼心",无一不是从维护社会秩序、尊崇社会道德,以及劝人为善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崆峒山的三教合一现象,可谓"三教虽殊,同归于善"[4];而这也恰恰引导了当地民众的从善心理,有助于当地的人际关系平衡与社会风气和谐的形成。
三、崆峒山出现三教合一现象的原因
1、佛、道、儒三教内部结构的互补性
就佛、道、儒三教之间的互动来说,道家文化崇尚"自然",将其视为第一要义的观点恰好补救了儒家文化很少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方面的缺失;儒学从不回答人的何来何去问题,它讲究今生现世,当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理想不能实现时,儒家就很难给他们帮助与抚慰;当然,儒家也从道教那里得到了人际和谐方面的理论启示。这两种对立的观念又在佛教文化的融合中,成为了中国中世纪宗法融合的理论支撑,为当时现实提供了必要的精神教义。
2、三教文化的基本核心均具
有教化与资治的共同内涵儒、道、佛的'理论均属上层建筑哲学范畴,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三者的理论既相互利用,又相互斗争的形式长期共存。虽然三教文化差异很大,但其根本的方法、目的、哲理都是一致的,这便是三教文化能融合的最重要的内在条件,具体而言,那就是均具有教化与资治的社会内涵。因此,崆峒山三教文化相融相合自然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必然结果,也顺应了千百年来思想观念发展融合的潮流。
3、自然地理位置的影响
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的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兵家必争之古地,宗教文化自古以来就在此地汇集。无论是儒家名人,还是道家高人、佛教僧侣,均看重这块风水宝地,以此为自己身心的归属地,在此开创自己的事业,并薪火相传,集腋成裘,终建成一处自然美景与人文内涵相得益彰的名胜圣地。
四、崆峒山三教共存共尊现象的存在价值
1、具有多宗教融合的文化价值
崆峒山的思想文化是通过佛、道、儒三教思想家而得以创造、传承和延续的。在三教洞内佛、道、儒被不同信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三教的神与仙不但相处和谐,灭欲悟禅,慈悲为怀,修心向善,普救众生;修性炼丹,阴阳五行,虚无宁静,而且处一堂共享人间烟火。交互融合是崆峒山多宗教文化得以共存的基础也是多宗教文化共存的基本特征,而这一特点对当今多元文化的发展是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的。
2、具有旅游价值
崆峒山道教作为名山一直吸引着众多人士。据《庄子·在宥》和《史记》记载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向智者广成子请教养生之术和治国之道;秦始皇、汉武帝效法轩辕黄帝登崆峒山寻医访道;崆峒山武术和大家所熟知的少林、峨嵋、昆仑、武当武术以其独特风格等都为一派,享誉海内外。加之崆峒山背靠笄头,面临泾水,北倚关山,南望太统,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地理与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旅游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