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亡隐情:孔子乐论思想的文学意义(精选3篇)

时间:2013-05-06 03:11: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篇一:乐亡隐情:孔子乐论思想的文学意义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乐论是一个颇为重要的方面。乐论不仅涉及到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更关乎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本文将从文学的角度探讨孔子乐论思想的文学意义。

在孔子的乐论中,他认为音乐是一种可以陶冶情操和培养人的美德的艺术形式。他强调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的表达和感受来达到人的修养和境界的提高。这种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观念,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而在文学创作中,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也能够通过表达和感受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孔子的乐论思想与文学的联系在于,他强调音乐的内涵和意义,而不仅仅局限于外在的形式和技巧。他认为音乐应该是真实的、深刻的,能够让人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内心的触动。这种对于音乐的追求和理解,与文学创作中对于真实感情和深刻思想的追求是相似的。在文学作品中,通过诗歌、小说、戏剧等形式,作家们也努力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孔子的乐论思想还关注到了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他认为音乐可以通过感染人的情感和塑造人的品性来培养人的美德和道德观念。这种对于音乐的功用和作用,同样可以在文学中找到共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往往能够通过表达和描绘来传递出一种美德和道德观念。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可以从中汲取养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总的来说,孔子的乐论思想具有丰富的文学意义。他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追求,与文学创作中对于真实感情和深刻思想的追求相契合。此外,乐论思想还将音乐与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这也与文学作品中的美德和道德观念相呼应。因此,通过对于孔子乐论思想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和文学的关系。

篇二:乐亡隐情:孔子乐论思想的文学意义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乐论是一个颇为重要的方面。乐论不仅涉及到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更关乎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本文将从文学的角度探讨孔子乐论思想的文学意义。

孔子的乐论思想中,他认为音乐是一种可以陶冶情操和培养人的美德的艺术形式。他强调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的表达和感受来达到人的修养和境界的提高。这种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观念,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而在文学创作中,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也能够通过表达和感受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孔子的乐论思想与文学的联系在于,他强调音乐的内涵和意义,而不仅仅局限于外在的形式和技巧。他认为音乐应该是真实的、深刻的,能够让人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内心的触动。这种对于音乐的追求和理解,与文学创作中对于真实感情和深刻思想的追求是相似的。在文学作品中,通过诗歌、小说、戏剧等形式,作家们也努力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孔子的乐论思想还关注到了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他认为音乐可以通过感染人的情感和塑造人的品性来培养人的美德和道德观念。这种对于音乐的功用和作用,同样可以在文学中找到共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往往能够通过表达和描绘来传递出一种美德和道德观念。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可以从中汲取养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

总的来说,孔子的乐论思想具有丰富的文学意义。他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追求,与文学创作中对于真实感情和深刻思想的追求相契合。此外,乐论思想还将音乐与人的修养和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这也与文学作品中的美德和道德观念相呼应。因此,通过对于孔子乐论思想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和文学的关系。

乐亡隐情:孔子乐论思想的文学意义 篇三

乐亡隐情:孔子乐论思想的文学意义

赵玉敏(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摘要]“乐亡隐情”是上博简所见孔子论“乐”的话语,系上博简公布前传世文献所未见内容,是孔子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文化背景下,对“乐”之文化功能的重置。“乐亡隐情”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孔子的文艺思想并非“不及情”。孔子“乐亡隐情”为代表的乐论思想,不可避免地生发着文学意义。

[关键词]上博简;乐亡隐情;文学思想;孔子

收稿日期]2011-04-07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8JC751018);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9B205)的阶段性成果。

“乐亡隐情”是传世文献中所不曾见的孔子论“乐”史料。自它随上博简面世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论者多从文字释读的层面简单解释其文义,对其思想意义则少有阐发。事实上,“乐亡隐情”是孔子对“乐”与“情”关系的揭示,“乐亡隐情”的发现和解读,不但改变了以往孔子论文艺“不及情”的观点,而且也使《乐记》中的“乐论”思想有了明确的思想来源,进而对清晰地梳理儒家文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

一、“乐亡隐情”解义

作为出土文献,对“乐亡隐情”的理解,文字的释读是理论阐发的前提。上博简《孔子诗论》刊布后,对“”字的释读曾引起讨论的热潮,大家意见纷纭,今天来看,最终从李学勤先生读“隐”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本文亦认为当以读“隐”为是,因为“乐亡隐情”的语义更为符合孔子诗学思想的整体特征。

对于“乐亡隐情”的解义,是伴随着对“”字的释读发生的。但文字释读一致,并不意味着对该句句义的理解也是一致的。如裘锡圭和黄怀信两位先生在考释“隐”的同时,都对“乐亡隐情”句做了解义。裘锡圭先生说:“诗言志,乐表情,文达意。但诗文之志意不见得一目了然,乐之情也不是人人都能听出来的。孔子之意当谓,如能细心体察,诗之志、乐之情、文之意都是可知的。所以说:‘诗无隐志,乐无隐情,文无隐意。’‘隐’有不可知之意。孔子说诗,也就是要明诗之志。”[1](pp.141-142)黄怀信先生的解义与之相近,“‘乐无隐情’,是说乐曲没有隐藏感情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凡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是喜就是喜,是怒就是怒,是哀就是哀,是忧就是忧,是怨就怨,都能听出来。”[2](p.270)而俞志慧则认为:“孔子‘乐亡隐情’之意可以《乐记》中师乙谓‘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6—之,歌需‘直己而陈德’,需长言之、嗟叹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与歌一体且‘感于物而动’的乐自然不能隐情不彰。”[3](p.184)以上解义各有依据,总体上看,都是从“乐”之本身出发的解读,这种解读若与孔子论《诗》论乐重在功用的思想倾向结合会产生更进一步的理解。

事实上,对“乐亡隐情”的理解,应在以下两个原则上进行。一是要将“乐亡隐情”的理解与《孔子诗论》紧密地联系起来,因为《孔子诗论》是“乐亡隐情”最为原初的语境;

二是要将“乐亡隐情”置于孔子的诗学以至整体思想系统之中,因为“地下文献之于经典传世文献是丰富而不是颠覆,是补充而不是超越,地下文献的研究还是应当结合传世文献的研究”[4](p.39)。从《孔子诗论》的性质来看,“《诗论》现存的内容即便不是孔子以《诗》为教的直接记录,也必定跟这一活动密切相关。”[5](p.66)孔子说:“礼之所至,乐亦至焉”(《礼记·孔子闲居》)。在孔子看来,“乐”是礼的载体,须臾不可分离,有“礼”的存在,就应有“乐”的身影,“礼”之表现有多丰富,“乐”的使用就应有多广阔。但孔子生活的时代,恰恰是“乐”与礼分离的年代。这种分离的表现有三:一是,象征礼制的用乐规范被屡屡突破,如“八佾舞于庭”之类;二是,“礼典”上乐之功能的隐而不彰,如“赋诗”还有乐相伴,而“引诗”则完全无乐可言;三是,“新乐”的出现使“雅乐”的审美召唤能力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兴学授徒,以《诗》、乐为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必然是对《诗》、乐功能的解释与强调,这就如同授课之初要传达教学目的一样,这是“乐亡隐情”出现的最为重要的语境。因此有理由相信,所谓“乐亡隐情”,是孔子对“乐”之功能的论述,或者说是针对其时“礼崩乐坏”的现实,所作的“乐”为何不可偏废的解说。这里的“乐”,既不是指音乐创作,也不指所有的“音乐”作品,而是特指合“韶、武、雅、颂”之声的《诗》之乐,也即典礼上的“雅乐”。孔子在此强调的“乐”对于“礼”的重要作用,即“亡隐情”。

何谓“乐亡隐情”

呢?所谓“亡隐”,按《孔子诗论》的第一简,还包含了孔子对“文”与“言”之间关系的论述,即“文亡隐言。”在传世文献中,孔子对“文”“言”之间关系有经典论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引用的佐证自己观点的古语“文以足言”,与“文亡隐言”结构完全一致,正可视为对“文亡隐言”的注解。“亡隐”即“足”也。所谓“乐亡隐情”,即“乐足情”。

“情”在《论语》中凡二见。一则见于《子路》篇:“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孔安国注:“情,情实也。”一则见于《子张》篇:“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马融曰:“民之离散为轻漂犯法,乃上之所为,非民之过,当哀矜之,勿自喜能得其情。”此“情”仍为“情实”之意。《礼记》中以孔子之语述及的“情”字共出现13处15次,除两次解释为“情实”意,其余均与“情感”有关,或径作“情感”讲,如“情欲信,辞俗巧”。可见,孔子常言的“情”主要表现为两种内涵,一为“情实”;一为“情感”。而“乐亡隐情”之“情”应理解为“情感”。《礼记·仲尼燕居》中孔子对“乐”的论述可以为此提供相关证明:子曰:“两君相见,揖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揖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下管《象》、《武》,《夏》籥序兴,陈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如此而后,君子知仁焉。行中规,还中矩,和鸾中《采齐》,客出以《雍》,彻以《振羽》,是故,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入门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庙》,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相示而已。”郑玄注云:“金作,示情也,宾、主人各以情相示也。”孔颖达疏谓:“谓宾入门之后,至主人饮毕,而金钟之声再度兴作。金性内明,主人献宾而金作,是主人示宾以恩情,宾酢主人而金作,是宾示主人以敬情。”从郑玄、孔颖达的解释来看,孔子此处所说的'“情”,无论是指“恩情”还是“敬情”,其内涵都是情感;而“金作”是周代典礼体系中最具礼乐精神的“金奏之乐”。在孔子看来,典礼上用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昭示行礼者的内在情感,这也正是“乐亡隐情”的语义内涵。

无论是“乐以示情”还是“乐亡隐情”,都是孔子对春秋时代“乐”的文化功能的定位。

在孔子的思想中,“乐”不仅是贵贱尊卑的象征,也不仅是规范外在的礼仪程式,而是内化成为主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成为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孔子对“乐”这一文化功能的归纳与升华,树立了“乐”与“情”的直接联系。

二、“人而不仁,如乐何”:“乐亡隐情”的哲学基础“乐亡隐情”作为孔子对雅乐功能的明确表述,建立在“仁”的哲学基础上。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虽然使春秋时代的政治生活沦入—7—无道”的状态,却引发了当时的思想家对于礼乐文化内在意义的思考。而将礼乐作为一种文化凸显出来,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的最大贡献。马克斯·韦伯说:“孔子的突破始于追问礼乐实践的精神基础。”[6](p.90)孔子对礼乐的改造表现为对礼乐文化加以哲学上的重新阐释,将“仁”视为“礼乐”的精神基础,正如《论语·八佾》所言:“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何谓“仁”,这个问题几乎是解读儒家思想的钥匙。《论语》中对“仁”的定义很

中国大学网 
乐亡隐情:孔子乐论思想的文学意义(精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